第一章 九天阊阖開宮殿

關燈
壽村,既然有如此祥瑞,不妨就改名為天授村。

    皇弟,你可代朕前去拜祭聖泉,告謝于天。

    我命群臣寫上好的青詞與你。

    ” 吳越王微笑躬身道:“皇弟以為,此次天地降大祥瑞于天子,不惜移不動之泉流,改萬年之丘壑,乃是大功德、大福祗。

    天下能當的起此福祗的,唯天子一人而已。

    不若禦駕親臨,也令上天知陛下事天之心,我大明千秋萬代,永主萬民。

    ” 嘉靖帝聽得高興之極,隻覺每一言每一句都說到自己心坎中去了,笑道:“既然如此……” 突然,一個嬌脆脆的聲音道:“帝君,不若瑞酃替您去好了!” 就見一人着月白色道袍,袅袅娜娜而來。

    她看去隻有十七八歲的年紀,但由于生在帝王之家,已大有威嚴,秀麗的容顔不苟言笑,牽霞曳霓,踏星步鬥而來。

    正是嘉靖皇帝的小女兒,封為永樂公主的朱瑞酃。

     這位公主乃是雍妃所生,雍妃生一子二女,長子薊哀王朱載匮,生未逾月而殇,女兒歸善公主朱瑞爃,三歲而薨,僅僅餘下了這位小女兒,是以寵眷有加。

    嘉靖共生了六位公主,四位夭折,隻剩了永樂與甯安公主,是以也是極為珍愛。

    加上這位小女兒自小聰明伶俐,舉一反三,嘉靖的目光才動,她就早将屬意的東西拿過來了。

    與嘉靖帝興趣相同,喜愛道教,三歲就能背誦《道德經》,十二歲的時候,就自号碧城元君,在嘉靖帝修真的西苑邊上蓋了座道觀,起名曰碧城,白玉為門,門上大書李商隐的《碧城》一詩。

     碧城十二曲闌幹,犀辟塵埃玉辟寒。

     阆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栖鸾。

     星沈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

     這等同趣同好,自然更得嘉靖之愛,是以嘉靖修煉的道所,隻有永樂公主可不用通報,通行無阻。

    也隻有此位公主,才隻以帝君道君稱嘉靖,而不以父皇相稱,見面也是道家禮遇之稽首,不行君臣叩見之參拜。

    見永樂公主蹁跹而來,就連權炎熏天的吳越王,也不由得躬身行禮,退在了一邊。

     永樂公主對嘉靖帝打一稽首,道:“帝君百日清修未滿,不便出關。

    不若瑞酃替帝君前去,一者為父皇分憂,二者也讓女兒體恤一回天下,免得白做了這個碧城元君。

    ” 永樂公主才一出現,嘉靖帝便滿面帶笑。

     聖泉移址雖是大喜,但出了居庸關,已屬胡漢交界,加之胡酋俺答近年頻繁犯境,天授村實乃險地。

    嘉靖向道之心雖誠,但英宗土木堡之變的教訓猶在,說起禦駕親往,也不由有所猶豫。

    此時見永樂自告奮勇,自然樂見其成,道:“既然酃兒這樣說了,朕還有什麼不允的麼?隻是事關國體,你需戎裝前往,不得暴露身份。

    為防萬一,朕封你為顯聖大将軍,持尚方寶劍,如朕親臨。

    ” 他轉頭對吳越王道:“皇弟也随她去吧。

    居庸關外近胡地,可千萬不要讓酃兒受到任何驚吓。

    ” 吳越王躬身答應。

    嘉靖帝面色沉了沉,道:“聖泉雖然移址,但失自柴達木之事,仍不可不咎。

    一月前,兵部尚書楊繼盛上疏要求罷黜方術,填聖湖為民田。

    這才惹得上天降罰,萬萬不可輕恕。

    皇弟可一起料理了。

    ” 吳越王眉頭蹙了蹙,禀道:“想來聖泉失自柴達木,非皇上之罪,非社稷之罪,乃是楊繼盛妖言惑衆,上幹天怒所緻。

    宜将其流放荒漠,終身不得踏足我大明疆土。

    ” 嘉靖帝沉吟道:“是不是太重了些?” 吳越王笑道:“天為重,帝君為重。

    ” 嘉靖帝緩緩颔首,揮手令兩人出去。

    鐘聲袅袅,自西苑傳出,那便表明,嘉靖帝已開始了每日例行的修煉。

     楊逸之手中托着一封信,陷入了沉吟。

     這是一封很普通的信,上面隻寫着三個字。

    無馀谷。

    紙是普通的灑金紙,墨是普通的松香墨,字是普通的瘦金體字。

     但不普通的是,信的下方,钤着一枚印章,大明兵部的印章。

     更為不普通的是,這封信就挂在楊逸之經行的道旁,這是一條荒涼的古道,少有人至,而這封信墨迹尚新,看來挂上去的時間未久。

    那就說明,挂信之人,已算準了楊逸之的行蹤。

     像這種故弄玄虛的手段,楊逸之本可淡淡一笑,不予理睬,等着他自顯其形,但那枚兵部的印章,卻讓他忽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