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金劍令旗
關燈
小
中
大
然跑出一頭大汗,上得樓來,不住的喘氣,嘴巴開合了好幾次,都因為喘得太厲害,未能說得出話來。
中年儒士見狀臉色微微一變,注目沉聲道:“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 那漢子點點頭,喘着氣道:“是……是的,小的剛才在南城門外,忽然看到宮中的馮劍士,騎着快馬如飛而來,他……他竟向小的……亮……亮出了一面雙劍令旗……” 中年儒士一哦道:“雙劍令旗?” 那漢子道:“是的。
” 中年儒士道:“你沒有看錯?” 那漢子道:“小的一點沒有錯,的的确确是一面雙劍令旗,所以小的這才急急忙忙趕回來……” 中年儒士輕輕籲了一口氣,臉色也跟着回複自然。
他朝那漢子手一擺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吧!” 那漢子呆了呆,遲疑地道:“師爺” 中年儒士忽然發出一聲幹咳。
那漢子一愣,連忙改口道:“總管……總管……你……你……你的意思,我們那件事,還……還是照常進行?” 中年德士緩緩擡起目光道:“我有沒有吩咐你們停止?” 那漢子道:“可是” 中年儒士道:“可是怎樣?” 那漢子結結巴巴的道:“可是……可是小的已看到了那面雙劍令旗,如果将來上面查問起來,小……小的,怎……怎麼交代?” 中年儒士面孔一沉道:“你要向誰交代?你的上面是誰?” 那漢子趕緊低下頭去,不勝惶恐地道:“小的該死。
” 中年懦士又咳了一聲道:“洪師父,你站過來一點!” 那姓洪的漢子應了一聲是,乖乖地向前一步,兩條向前跨出的小腿不由自主的在微微發抖。
中年儒士忽然和悅地說道:“洪師父,你在本宮紅衣劍士隊中,論資格算是相當老的一個了,能不能告訴本座,本宮這種雙劍令旗,它真正的功用是什麼?” 洪姓漢子猶豫着沒有敢立即接腔。
因為他不明白這位新總管這一問的用意何在。
劍王宮的令旗,共分五種,凡是宮中的劍士,差不多人人都熟知這五種令旗所分别代表着的意義,難道身為總管者,反而不清楚? 他不相信,他已經說錯一次話,絕不能再錯第二次。
要想不再說錯話,最好辦法,就是不要開口。
中年儒士見他不開口,溫和地又道:“沒有關系,你說出來。
本座這樣問你并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更不是想藉此難為你,你盡管放心好了。
” 洪姓漢子這才大起膽子,期期地道:“小的職份卑微,所知也有限,如果說得不對,還望總管見諒;就小的所知,這種雙劍令旗出現,等于是收回成命,凡是見到這種雙劍令旗的劍士,前此所奉之使命,都将因此旗之出現,而随之一概取消……” 中年儒士點點頭道:“不錯。
” 他接着溫和地又問道:“那麼,你知不知道,這種雙劍令旗也有它失效的時候?” 洪姓漢子道:“是的,小人知道。
” 中年儒士道:“那是在什麼情形之下?” 洪姓漢子道:“那是在遇上金劍令旗的時候。
因為這種雙劍令旗,在本宮各種令旗之中,隻有對金劍令旗沒有約束力量。
” 中年儒土道:“雙劍令旗不能約束金劍令旗的道理何在,你知道?” 洪姓漢子不由又是微微一怔。
他真的有點糊塗了。
因為這位新總管所問的問題,竟然愈問愈淺;别說他還是一名紅衣劍士,就是一名剛入宮的白衣劍士,也不會為這些問題難倒。
這位新總管為何要問這些呢? 就因為他曾經說錯過一句話? 他想不透。
但是,想不透是他的事情,他并不能因為想不透這位新總管的用意而拒絕回答問題,總管就是總管。
盡管他跟别人一樣,到現在仍不明白,為什麼那位艾老總管人還活得好好的又沒有犯什麼過錯,劍王就将這位師爺提升為新總管,但有一件事,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就是這位新總管比以前的那位艾老總管難伺候得多。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這雖然是一句老掉了牙的老話,但恐怕就是再過一千年,這句老話都可能還用得上。
為了樹威信,這位新總管遲早會拿個把人開開刀,他不希望這第一刀開在自己身上。
所以,他隻好像小學生背書似的,恭恭敬敬地回答道:“那是因為金劍令旗令出不改,除了主上本人,持令者所奉之使命,任何人也左右不了。
” 中年儒士又問道:“洪師父有沒有見過這種金劍令旗?” 洪姓漢子道:“隻見過一次。
” 他遲疑了一下,忙又改口道:“也可以說一次都沒有見過。
” 中年儒士微微一笑,他顯然明白洪姓漢子的先說見過一次,旋又改口說沒有見過的原因,但仍含笑問道:“見過就見過,為什麼又說沒有見過呢?” 洪姓漢子不安地搓了一下手道:“小的說見過一次,那是在小的進宮不久,艾老總為我們講述各種令旗的功用時見到的,宮中的劍士,不分職位高低,人人都有這樣一次機會,但自那次以後,小的就沒有再見過這種令旗。
” 中年儒士道:“洪師父進宮多久了?” 洪姓漢子道:“将近十年。
” 中年儒士道:“洪師父進宮如此之久,除了剛進宮的那一次之外,這種金劍令旗怎會一次也沒有見過呢?” 洪姓漢子道:“沒有見過這種金劍令旗使用的人,并不隻小的一個。
” 中年儒土道:“為什麼?” 洪姓漢子道:“因為這種金劍令旗的權力太大,主上也許不願輕易托付于人。
” 中年儒士忽然微笑着道:“那麼,洪師
中年儒士見狀臉色微微一變,注目沉聲道:“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 那漢子點點頭,喘着氣道:“是……是的,小的剛才在南城門外,忽然看到宮中的馮劍士,騎着快馬如飛而來,他……他竟向小的……亮……亮出了一面雙劍令旗……” 中年儒士一哦道:“雙劍令旗?” 那漢子道:“是的。
” 中年儒士道:“你沒有看錯?” 那漢子道:“小的一點沒有錯,的的确确是一面雙劍令旗,所以小的這才急急忙忙趕回來……” 中年儒士輕輕籲了一口氣,臉色也跟着回複自然。
他朝那漢子手一擺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吧!” 那漢子呆了呆,遲疑地道:“師爺” 中年儒士忽然發出一聲幹咳。
那漢子一愣,連忙改口道:“總管……總管……你……你……你的意思,我們那件事,還……還是照常進行?” 中年德士緩緩擡起目光道:“我有沒有吩咐你們停止?” 那漢子道:“可是” 中年儒士道:“可是怎樣?” 那漢子結結巴巴的道:“可是……可是小的已看到了那面雙劍令旗,如果将來上面查問起來,小……小的,怎……怎麼交代?” 中年儒士面孔一沉道:“你要向誰交代?你的上面是誰?” 那漢子趕緊低下頭去,不勝惶恐地道:“小的該死。
” 中年懦士又咳了一聲道:“洪師父,你站過來一點!” 那姓洪的漢子應了一聲是,乖乖地向前一步,兩條向前跨出的小腿不由自主的在微微發抖。
中年儒士忽然和悅地說道:“洪師父,你在本宮紅衣劍士隊中,論資格算是相當老的一個了,能不能告訴本座,本宮這種雙劍令旗,它真正的功用是什麼?” 洪姓漢子猶豫着沒有敢立即接腔。
因為他不明白這位新總管這一問的用意何在。
劍王宮的令旗,共分五種,凡是宮中的劍士,差不多人人都熟知這五種令旗所分别代表着的意義,難道身為總管者,反而不清楚? 他不相信,他已經說錯一次話,絕不能再錯第二次。
要想不再說錯話,最好辦法,就是不要開口。
中年儒士見他不開口,溫和地又道:“沒有關系,你說出來。
本座這樣問你并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更不是想藉此難為你,你盡管放心好了。
” 洪姓漢子這才大起膽子,期期地道:“小的職份卑微,所知也有限,如果說得不對,還望總管見諒;就小的所知,這種雙劍令旗出現,等于是收回成命,凡是見到這種雙劍令旗的劍士,前此所奉之使命,都将因此旗之出現,而随之一概取消……” 中年儒士點點頭道:“不錯。
” 他接着溫和地又問道:“那麼,你知不知道,這種雙劍令旗也有它失效的時候?” 洪姓漢子道:“是的,小人知道。
” 中年儒士道:“那是在什麼情形之下?” 洪姓漢子道:“那是在遇上金劍令旗的時候。
因為這種雙劍令旗,在本宮各種令旗之中,隻有對金劍令旗沒有約束力量。
” 中年儒土道:“雙劍令旗不能約束金劍令旗的道理何在,你知道?” 洪姓漢子不由又是微微一怔。
他真的有點糊塗了。
因為這位新總管所問的問題,竟然愈問愈淺;别說他還是一名紅衣劍士,就是一名剛入宮的白衣劍士,也不會為這些問題難倒。
這位新總管為何要問這些呢? 就因為他曾經說錯過一句話? 他想不透。
但是,想不透是他的事情,他并不能因為想不透這位新總管的用意而拒絕回答問題,總管就是總管。
盡管他跟别人一樣,到現在仍不明白,為什麼那位艾老總管人還活得好好的又沒有犯什麼過錯,劍王就将這位師爺提升為新總管,但有一件事,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就是這位新總管比以前的那位艾老總管難伺候得多。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這雖然是一句老掉了牙的老話,但恐怕就是再過一千年,這句老話都可能還用得上。
為了樹威信,這位新總管遲早會拿個把人開開刀,他不希望這第一刀開在自己身上。
所以,他隻好像小學生背書似的,恭恭敬敬地回答道:“那是因為金劍令旗令出不改,除了主上本人,持令者所奉之使命,任何人也左右不了。
” 中年儒士又問道:“洪師父有沒有見過這種金劍令旗?” 洪姓漢子道:“隻見過一次。
” 他遲疑了一下,忙又改口道:“也可以說一次都沒有見過。
” 中年儒士微微一笑,他顯然明白洪姓漢子的先說見過一次,旋又改口說沒有見過的原因,但仍含笑問道:“見過就見過,為什麼又說沒有見過呢?” 洪姓漢子不安地搓了一下手道:“小的說見過一次,那是在小的進宮不久,艾老總為我們講述各種令旗的功用時見到的,宮中的劍士,不分職位高低,人人都有這樣一次機會,但自那次以後,小的就沒有再見過這種令旗。
” 中年儒士道:“洪師父進宮多久了?” 洪姓漢子道:“将近十年。
” 中年儒士道:“洪師父進宮如此之久,除了剛進宮的那一次之外,這種金劍令旗怎會一次也沒有見過呢?” 洪姓漢子道:“沒有見過這種金劍令旗使用的人,并不隻小的一個。
” 中年儒土道:“為什麼?” 洪姓漢子道:“因為這種金劍令旗的權力太大,主上也許不願輕易托付于人。
” 中年儒士忽然微笑着道:“那麼,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