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忍見紅顔堕火窟,空餘碧血葬香魂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下來,淚如泉湧,心中悲苦已極,這時隻剩下一個念頭:“怎地向他示警,教他提防?就是要我死,也得讓他知道提防。
” “就是要我死!”這念頭如同閃電般掠過腦中:“我在這裡死了,消息就會傳出去,他就會知道。
不錯,再沒旁的法子!” 但立即想到了《可蘭經》第四章中的話:“你們不要自殺。
阿拉确是憐憫你們的。
誰為了過份和不義而犯了這嚴禁,我要把誰投入火窟。
”穆罕默德的話在她耳中如雷震般響着:“自殺的人,永堕火窟,不得脫離。
”她并不怕死,相信死了之後可以升上樂園,将來會永遠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蘭經》上這樣說:“他們在樂園裡将享有純潔的配偶,他們得永居其中。
”可是如果自殺了,那就是無窮無盡的受苦! 想到這裡,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隻覺全身冷得厲害,但聽衆人喃喃誦經,教長正在大聲講着樂園中的永恒和喜悅,講着堕入火窟的靈魂是多麼悲慘。
對于一個虔信宗教的人,再沒比靈魂永遠沉淪更可怕的了,可是她沒有其他法子。
愛情勝過了最大的恐懼。
她低聲道:“至神至聖的阿拉,我不是不信你會憐憫我,但是除了用我身上的鮮血之外,沒有别的法子可以教他逃避危難。
”于是從衣袖中摸出短劍,在身子下面的磚塊上劃了“不可相信皇帝”幾個字,輕輕叫了兩聲:“大哥!”将短劍刺進了那世上最純潔最美麗的胸膛。
紅花會群雄這日在廳上議事,蔣四根剛從廣東回來,正與衆人談論南方各地英豪近況,忽報白振來拜,陳家洛單獨接見。
白振傳達皇上旨意,說當晚在雍和宮賜宴,命紅花會衆位香主一齊赴宴,皇上親自與會,因怕太後和滿洲親貴疑慮,是以特地在宮外相會。
陳家洛領旨謝恩,心想喀絲麗定是勉為其難,從了皇帝,是以他對興漢大業加倍熱心起來,心中說不出的又喜又悲,送别白振後與群雄說了。
衆人聽得皇帝信守盟約,行将建立不世奇功,都很興奮。
無塵、陸菲青、趙半山、文泰來等人吃過滿清官員不少苦頭,對乾隆的話本來不大相信,這時見大事進行順利,都說究竟皇帝是漢人,又是總舵主的親兄弟,果然大不相同。
隻是陳家洛為了興複大業,割舍對香香公主之情,都為他難過。
陳家洛怕自己一人心中傷痛,冷了大家的豪興,當下強打精神,和群雄縱論世事,後來談到了武藝。
無塵說道:“總舵主,你這次在回部學到了精妙武功,露幾手給大家瞧瞧怎樣?”陳家洛道:“好,我正要向各位印證請教,隻怕有許多精微之處沒悟出來。
”向餘魚同道:“十四弟,請你吹笛。
”餘魚同道:“好!” 李沅芷笑吟吟的奔進内室,把金笛取了出來。
駱冰笑道:“好啊,把人家的寶貝兒也收起來啦。
”李沅芷臉一紅不作聲。
自那日李沅芷被張召重擊斷左臂,一路上餘魚同對她細加呵護,由憐生愛,由感生情,這才是一片真心相待。
李沅芷一往情深的癡念,終于有美滿收場,自是芳心大慰。
兩人這一日談到那天在甘涼道上客店中初會的情景,李沅芷說很羨慕他用金笛點倒公差的本事,抱怨師父不肯傳她點穴功夫。
餘魚同笑道:“陸師叔雖然年老,總不便在你身上指點,也不能讓你摸他。
穴道認不準,怎麼教?等将來咱倆成了夫妻,我再教你吧。
”李沅芷笑道:“那麼我倒錯怪師父了。
”餘魚同笑道:“要我傳你點穴功夫,那也可以,但你得磕頭拜師。
”李沅芷笑道:“呸,你想麼?”從那日起,餘魚同就把使笛打穴的入門功夫先教會了她。
李沅芷把笛子借來練習,因此這些日子來那枝金笛一直在她身邊。
陳家洛随着笛聲舞動掌法,群雄圍觀參詳。
無塵笑道:“總舵主,你用這掌法竟打倒了張召重,我用劍給你過過招怎樣?”說着仗劍下場。
陳家洛道:“好,來吧!”揮拳向他肩頭拍去。
無塵一劍斜刺,不理陳家洛的手掌攻到、徑攻對方腰眼。
陳家洛側身繞過,笛聲中攻他後心。
無塵更不回頭,倒轉劍尖,向後便刺,部位時機,無不恰到好處,正是追魂奪命劍中的絕招“望鄉回顧”。
陳家洛身子一側,翻掌拿他手腕。
無塵明知這一劍刺不中,但沒患到他反攻如此迅捷,腳下一點,向前竄出三步,手腕一抖,長劍又已遞出。
旁觀群雄,齊聲叫好。
兩人雖是印證武功,卻也絲毫不讓,單劍斜走,雙掌齊飛,打得緊湊異常。
正鬥到酣處,忽然胡同外傳來一陣漫長凄涼的歌聲。
群雄也不在意,卻聽那歌聲越來越近,似是成千人齊聲唱和,悲切異常,令人聞之堕淚。
心硯久在大漠,知是回人所唱悼歌,好奇心起,奔出去打聽,過了一會從外面回來,臉色灰白,腳步踉跄,走近陳家洛身邊,顫聲叫道:“少爺!” 無塵收劍躍開。
陳家洛回頭問道:“甚麼?”心硯道:“香……香……香香公主死了!”群雄齊都變色。
陳家洛隻覺眼前一黑,俯伏摔了下去。
無塵忙擲劍在地,伸手拉住他臂膀。
駱冰忙問:“怎麼死的?”心硯道:“我問一個回人大哥,他說是在清真禮拜堂裡祈禱之時,香香公主用劍自殺。
”駱冰又問:“那些回人唱些甚麼?”心硯道:“他們說:皇太後不許她遺體入官,交給了清真寺。
他們剛才将她安葬了,回來時大家唱歌哀悼。
” 衆人大罵皇帝殘忍無道,逼死了這樣一位善良純潔的少女。
駱冰一陣心酸,流下淚來。
陳家洛卻一語不發。
衆人防他心傷過甚,正想勸慰,陳家洛忽道:“道長,我學的掌法還沒使完,咱們再來。
”緩步走到場子中心,衆人不禁愕然。
無塵心想:“讓他分心一下以免過悲,也是好的。
”于是拾起劍來,兩人又鬥。
群雄見陳家洛步武沉凝,掌法精奇,似乎對剛才這訊息并不動心,互相悄悄議論。
李沅芷低聲在餘魚同耳邊道:“男人家多沒良心,為了國家大事,心愛的人死了一點也不在乎。
”餘魚同吹着笛子,心想:“總舵主好忍得下,倘若是我,隻怕當場就要瘋了。
” 無塵顧念陳家洛遭此巨變,心神不能鎮懾,不敢再使險招。
兩人本來棋逢敵手,功力悉匹,無塵一有顧忌,兩招稍緩,立處下風。
隻見劍光掌影中,無塵不住後退,他一招不敢疾刺,收劍微遲,陳家洛左手三根手指已搭上了他手腕,兩人肌膚一碰,同時跳開。
無塵叫道:“好,好,妙極!” 陳家洛笑道:“道長有意相讓。
”笑聲未畢,忽然一張口,噴出兩口鮮血。
群雄盡皆失色,忙上前相扶。
陳家洛凄然一笑,道:“不要緊!”靠在心硯肩上,進内堂去了。
陳家洛回房睡了一個多時辰,想起今晚還要會見皇帝,正有許多大事要幹,如何這般不自保重,但想到香香公主慘死,卻不由得傷痛欲絕。
又想:“喀絲麗明明已答應從他,怎麼忽又自殺,難道是思前想後,終究割舍不下對我的恩情?她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如無變故,決不至于今日自殺,内中必定别有隐情。
”思索了一回,疑慮莫決,于是取出從回部帶來的回人衣服,穿着起來,那正是他在冰湖之畔初見香香公主時所穿,再用淡墨将臉頰塗得黝黑,對心硯道:“我出去一會兒就回來。
”心硯待要阻攔,知道無用,但總是不放心,悄悄跟随在後。
陳家洛知他一片忠心,也就由他。
大街上人聲喧阗,車馬雜沓,陳家洛眼中看出來卻是一片蕭索。
他來到西長安街清真禮拜寺,徑行入内,走到大堂,俯伏在地,默默禱祝:“喀絲麗,你在天上等着我。
我答應你皈依伊斯蘭教,決不讓你等一場空。
”擡起頭來,忽見前面半丈外地下青磚上隐隐約約的刻得有字,仔細一看,是用刀尖在磚塊上劃的回文:“不可相信皇帝”,字痕中有殷紅之色。
陳家洛一驚,低頭細看,見磚塊上有一片地方的顔色較深,突然想到:“難道這是喀絲麗的血?”俯身聞時,果有鮮血氣息,不禁大恸,淚如泉湧,伏在地下嚎哭起來。
哭了一陣,忽然有人在他肩頭輕拍兩下,他吃了一驚,立即縱身躍起,左掌微揚待敵,一看之下又驚又喜,跟着卻又流下淚來。
那人穿着回人的男子裝束,但秀眉微蹙,星目流波,正是翠羽黃衫霍青桐。
原來她今日剛随天山雙鷹趕來北京,要設法相救妹子,哪知遇到同族回人,驚聞妹子已死,匆匆到禮拜寺來為妹子禱告,見一個回人伏地大哭,叫着喀絲麗的名字,因此拍他肩膀相詢,卻遇見了陳家洛。
正要互談别來情由,陳家洛突見兩名清宮侍衛走了進來,忙一拉霍青桐的袖子,并肩伏地。
兩名侍衛走到陳家洛身邊,喝道:“起來!”兩人隻得站起,眼望窗外,隻聽得叮當聲響,兩名侍衛将劃着字迹的磚塊用鐵鍬撬起,拿出禮拜寺,上馬而去。
霍青桐問道:“那是甚麼?”陳家洛垂淚道:“要是我遲來一步,喀絲麗犧牲了性命,用鮮血寫成的警示也瞧不到了。
” 霍青桐問道:“甚麼警示?”陳家洛道:“這裡耳目衆多,我們還是伏在地下,再對你說。
”于是重行伏下,陳家洛輕聲把情由擇要說了。
霍青桐又是傷心,又是憤恨,怒道:“你怎地如此胡塗,竟會去相信皇帝?”陳家洛慚愧無地,道:“我隻道他是漢人,又是我的親哥哥。
”霍青桐道:“漢人就怎樣?難道漢人就不做壞事麼?做了皇帝,還有甚麼手足之情?”陳家洛哽咽道:“是我害了喀絲麗!我……我恨不得即刻随她而去。
” 霍青桐覺得責他太重,心想他本已傷心無比,于是柔聲安慰道:“你是為了要救天下蒼生,卻也難怪。
”過了一會,問道:“今晚雍和宮之宴,還去不去?”陳家洛切齒道:“皇帝也要赴宴,我去刺殺他,為喀絲麗報仇。
”霍青桐道:“對,也為我爹爹、哥哥,和我無數同胞報仇。
” 陳家洛問道:“你在清兵夜襲時怎能逃出來?”霍青桐道:“那時我正病得厲害,清兵突然攻到,幸而我的一隊衛士舍命惡鬥,把我救到了師父那裡。
”陳家洛歎道:“喀絲麗曾對我說,我們就是走到天邊,也要找着你。
”霍青桐禁不住淚如雨下。
兩人走出禮拜堂,心硯迎了上來,他見了霍青桐,十分歡喜,道:“姑娘,我一直惦記着你,你好呀!”霍青桐這半年來慘遭巨變,父母兄妹四人全喪,從前對心硯的一些小小嫌隙,哪裡還放在心上,柔聲說道:“你也好,你長高啦!”心硯見她不再見怪,很是高興。
三人回到雙柳子胡同,天山雙鷹和群雄正在大聲談論。
陳家洛含着眼淚,把在清真寺中所見的血字說了。
陳正德一拍桌子,大聲道:“我說的還有錯麼?那皇帝當然要加害咱們。
這女孩子定是在宮中得了确息,才舍了性命來告知你。
”衆人都說不錯,關明梅垂淚道:“我們二老沒兒沒女,本想把她們姊妹都收作幹女兒,哪知……”陳正德歎道:“這女孩子雖然不會武功,卻大有俠氣,難得難得!”衆人無不傷感。
陳家洛道:“待會雍和宮赴宴,長兵器帶不進去,各人預備短兵刃和暗器。
酒肉飯菜之中,隻怕下有毒物迷藥,決不可有絲毫沾唇。
”群雄應了。
陳家洛道:“今晚不殺皇帝,解不了心頭之恨,但要先籌劃退路。
”陳正德道:“中原是不能再住的了,大夥兒去回部。
”群雄久在江南,離開故鄉實在有點難舍,但皇帝奸惡兇險,人人恨之切齒,都決意撲殺此獠,遠走異域,卻也顧不得了。
陳家洛命文泰來率領楊成協、衛春華、石雙英、蔣四根在城門口埋伏,到時殺了城門守軍,接應大夥出城西去,命心硯率領紅花會頭目,預備馬匹,帶同弓箭等物在雍和宮外接應;又命餘魚同立即通知紅花會在北京的頭目,遍告各省紅花會會衆,總舵遷往回部,各地會衆立即隐伏,以防官兵收捕。
他分派已畢,向天山雙鷹與陸菲青道:“如何誅殺元兇首惡,請三位老前輩出個主意。
”陳正德道:“哪還容易?我上去抓住他脖子一扭,瞧他完不完蛋?”陸菲青笑道:“他既存心害咱們,身邊侍衛一定帶得很多,防衛必然周密。
正德兄扭到他脖子,他當然完蛋,就隻怕扭不到他脖子。
”無塵道:“還是三弟用暗器傷他。
”天山雙鷹在六和塔上見過趙半山的神技,對他暗器功夫十分心折,當下首先贊同。
趙半山從暗器囊裡摸出當日龍駿所發的三枚毒蒺藜來,笑道:“隻要打中一枚,就教他夠受了!”心硯見到毒蒺藜是驚弓之鳥,不覺打了個寒噤。
陳家洛道:“我怕那姓龍的還在宮裡,有解藥可治。
”趙半山道:“不妨,我再用鶴頂紅和孔雀膽浸過,他解得了一種,解不了第二種。
”陸菲青對駱冰道:“你的飛刀和我的金針也都浸上毒藥吧吧。
”駱冰點頭道:“咱們幾十枚暗器齊發,不管他多少侍衛,總能打中他幾枚。
” 陳家洛見衆人在炭火爐上的毒藥罐裡浸熬暗器,想起皇帝與自己是同母所生,總覺不忍,但随即想到他的陰狠毒辣,怒火中燒,拔出短劍,也在毒藥罐中熬了一會。
到申時三刻,衆人收拾定當,飽餐酒肉,齊等赴宴。
過不多時,白振率領了四名侍衛來請。
群雄各穿錦袍,騎馬前赴雍和宮。
白振見衆人都是空手不帶兵刃,心下暗暗歎息。
到宮門外下馬,白振引着衆人入宮。
綏成殿下首已擺開了三席素筵,白振肅請群雄分别坐下。
中間一席陳家洛坐了首席,左邊一席陳正德坐了首席,右邊一席陸菲青坐了首席。
佛像之下居中獨設一席,向外一張大椅上鋪了錦緞黃绫,顯然是皇帝的禦座了。
陸菲青、趙半山等人心中暗暗估量,待會動手時如何向禦座施放暗器。
菜肴陸續上席,衆人靜候皇帝到來。
過了一會,腳步聲響,殿外走進兩名太監,陳家洛等認得是遲玄和武銘夫兩人。
太監後面跟着一名戴紅頂子拖花翎的大官,原來是前任浙江水陸提督李可秀,不知何時已調到京裡來了。
李沅芷握住身旁餘魚同的手,險些叫出聲來。
遲玄叫道:“聖旨到!”李可秀、白振等當即跪倒。
陳家洛等也隻得跟着跪下。
遲玄展開敕書,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國家推恩而求才,臣民奮勵以圖功。
爾陳家洛等公忠體國,宜錫榮命,愛賜陳家洛進士及第,餘人着禮部兵部另議,優加錄用。
賜宴雍和宮。
直隸古北口提督李可秀陪宴。
欽此。
”跟着喝道:“謝恩!” 群雄聽了心中一涼,原來皇帝奸滑,竟是不來的了。
李可秀走近陳家洛身邊,作了一揖,道:“
” “就是要我死!”這念頭如同閃電般掠過腦中:“我在這裡死了,消息就會傳出去,他就會知道。
不錯,再沒旁的法子!” 但立即想到了《可蘭經》第四章中的話:“你們不要自殺。
阿拉确是憐憫你們的。
誰為了過份和不義而犯了這嚴禁,我要把誰投入火窟。
”穆罕默德的話在她耳中如雷震般響着:“自殺的人,永堕火窟,不得脫離。
”她并不怕死,相信死了之後可以升上樂園,将來會永遠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蘭經》上這樣說:“他們在樂園裡将享有純潔的配偶,他們得永居其中。
”可是如果自殺了,那就是無窮無盡的受苦! 想到這裡,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隻覺全身冷得厲害,但聽衆人喃喃誦經,教長正在大聲講着樂園中的永恒和喜悅,講着堕入火窟的靈魂是多麼悲慘。
對于一個虔信宗教的人,再沒比靈魂永遠沉淪更可怕的了,可是她沒有其他法子。
愛情勝過了最大的恐懼。
她低聲道:“至神至聖的阿拉,我不是不信你會憐憫我,但是除了用我身上的鮮血之外,沒有别的法子可以教他逃避危難。
”于是從衣袖中摸出短劍,在身子下面的磚塊上劃了“不可相信皇帝”幾個字,輕輕叫了兩聲:“大哥!”将短劍刺進了那世上最純潔最美麗的胸膛。
紅花會群雄這日在廳上議事,蔣四根剛從廣東回來,正與衆人談論南方各地英豪近況,忽報白振來拜,陳家洛單獨接見。
白振傳達皇上旨意,說當晚在雍和宮賜宴,命紅花會衆位香主一齊赴宴,皇上親自與會,因怕太後和滿洲親貴疑慮,是以特地在宮外相會。
陳家洛領旨謝恩,心想喀絲麗定是勉為其難,從了皇帝,是以他對興漢大業加倍熱心起來,心中說不出的又喜又悲,送别白振後與群雄說了。
衆人聽得皇帝信守盟約,行将建立不世奇功,都很興奮。
無塵、陸菲青、趙半山、文泰來等人吃過滿清官員不少苦頭,對乾隆的話本來不大相信,這時見大事進行順利,都說究竟皇帝是漢人,又是總舵主的親兄弟,果然大不相同。
隻是陳家洛為了興複大業,割舍對香香公主之情,都為他難過。
陳家洛怕自己一人心中傷痛,冷了大家的豪興,當下強打精神,和群雄縱論世事,後來談到了武藝。
無塵說道:“總舵主,你這次在回部學到了精妙武功,露幾手給大家瞧瞧怎樣?”陳家洛道:“好,我正要向各位印證請教,隻怕有許多精微之處沒悟出來。
”向餘魚同道:“十四弟,請你吹笛。
”餘魚同道:“好!” 李沅芷笑吟吟的奔進内室,把金笛取了出來。
駱冰笑道:“好啊,把人家的寶貝兒也收起來啦。
”李沅芷臉一紅不作聲。
自那日李沅芷被張召重擊斷左臂,一路上餘魚同對她細加呵護,由憐生愛,由感生情,這才是一片真心相待。
李沅芷一往情深的癡念,終于有美滿收場,自是芳心大慰。
兩人這一日談到那天在甘涼道上客店中初會的情景,李沅芷說很羨慕他用金笛點倒公差的本事,抱怨師父不肯傳她點穴功夫。
餘魚同笑道:“陸師叔雖然年老,總不便在你身上指點,也不能讓你摸他。
穴道認不準,怎麼教?等将來咱倆成了夫妻,我再教你吧。
”李沅芷笑道:“那麼我倒錯怪師父了。
”餘魚同笑道:“要我傳你點穴功夫,那也可以,但你得磕頭拜師。
”李沅芷笑道:“呸,你想麼?”從那日起,餘魚同就把使笛打穴的入門功夫先教會了她。
李沅芷把笛子借來練習,因此這些日子來那枝金笛一直在她身邊。
陳家洛随着笛聲舞動掌法,群雄圍觀參詳。
無塵笑道:“總舵主,你用這掌法竟打倒了張召重,我用劍給你過過招怎樣?”說着仗劍下場。
陳家洛道:“好,來吧!”揮拳向他肩頭拍去。
無塵一劍斜刺,不理陳家洛的手掌攻到、徑攻對方腰眼。
陳家洛側身繞過,笛聲中攻他後心。
無塵更不回頭,倒轉劍尖,向後便刺,部位時機,無不恰到好處,正是追魂奪命劍中的絕招“望鄉回顧”。
陳家洛身子一側,翻掌拿他手腕。
無塵明知這一劍刺不中,但沒患到他反攻如此迅捷,腳下一點,向前竄出三步,手腕一抖,長劍又已遞出。
旁觀群雄,齊聲叫好。
兩人雖是印證武功,卻也絲毫不讓,單劍斜走,雙掌齊飛,打得緊湊異常。
正鬥到酣處,忽然胡同外傳來一陣漫長凄涼的歌聲。
群雄也不在意,卻聽那歌聲越來越近,似是成千人齊聲唱和,悲切異常,令人聞之堕淚。
心硯久在大漠,知是回人所唱悼歌,好奇心起,奔出去打聽,過了一會從外面回來,臉色灰白,腳步踉跄,走近陳家洛身邊,顫聲叫道:“少爺!” 無塵收劍躍開。
陳家洛回頭問道:“甚麼?”心硯道:“香……香……香香公主死了!”群雄齊都變色。
陳家洛隻覺眼前一黑,俯伏摔了下去。
無塵忙擲劍在地,伸手拉住他臂膀。
駱冰忙問:“怎麼死的?”心硯道:“我問一個回人大哥,他說是在清真禮拜堂裡祈禱之時,香香公主用劍自殺。
”駱冰又問:“那些回人唱些甚麼?”心硯道:“他們說:皇太後不許她遺體入官,交給了清真寺。
他們剛才将她安葬了,回來時大家唱歌哀悼。
” 衆人大罵皇帝殘忍無道,逼死了這樣一位善良純潔的少女。
駱冰一陣心酸,流下淚來。
陳家洛卻一語不發。
衆人防他心傷過甚,正想勸慰,陳家洛忽道:“道長,我學的掌法還沒使完,咱們再來。
”緩步走到場子中心,衆人不禁愕然。
無塵心想:“讓他分心一下以免過悲,也是好的。
”于是拾起劍來,兩人又鬥。
群雄見陳家洛步武沉凝,掌法精奇,似乎對剛才這訊息并不動心,互相悄悄議論。
李沅芷低聲在餘魚同耳邊道:“男人家多沒良心,為了國家大事,心愛的人死了一點也不在乎。
”餘魚同吹着笛子,心想:“總舵主好忍得下,倘若是我,隻怕當場就要瘋了。
” 無塵顧念陳家洛遭此巨變,心神不能鎮懾,不敢再使險招。
兩人本來棋逢敵手,功力悉匹,無塵一有顧忌,兩招稍緩,立處下風。
隻見劍光掌影中,無塵不住後退,他一招不敢疾刺,收劍微遲,陳家洛左手三根手指已搭上了他手腕,兩人肌膚一碰,同時跳開。
無塵叫道:“好,好,妙極!” 陳家洛笑道:“道長有意相讓。
”笑聲未畢,忽然一張口,噴出兩口鮮血。
群雄盡皆失色,忙上前相扶。
陳家洛凄然一笑,道:“不要緊!”靠在心硯肩上,進内堂去了。
陳家洛回房睡了一個多時辰,想起今晚還要會見皇帝,正有許多大事要幹,如何這般不自保重,但想到香香公主慘死,卻不由得傷痛欲絕。
又想:“喀絲麗明明已答應從他,怎麼忽又自殺,難道是思前想後,終究割舍不下對我的恩情?她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如無變故,決不至于今日自殺,内中必定别有隐情。
”思索了一回,疑慮莫決,于是取出從回部帶來的回人衣服,穿着起來,那正是他在冰湖之畔初見香香公主時所穿,再用淡墨将臉頰塗得黝黑,對心硯道:“我出去一會兒就回來。
”心硯待要阻攔,知道無用,但總是不放心,悄悄跟随在後。
陳家洛知他一片忠心,也就由他。
大街上人聲喧阗,車馬雜沓,陳家洛眼中看出來卻是一片蕭索。
他來到西長安街清真禮拜寺,徑行入内,走到大堂,俯伏在地,默默禱祝:“喀絲麗,你在天上等着我。
我答應你皈依伊斯蘭教,決不讓你等一場空。
”擡起頭來,忽見前面半丈外地下青磚上隐隐約約的刻得有字,仔細一看,是用刀尖在磚塊上劃的回文:“不可相信皇帝”,字痕中有殷紅之色。
陳家洛一驚,低頭細看,見磚塊上有一片地方的顔色較深,突然想到:“難道這是喀絲麗的血?”俯身聞時,果有鮮血氣息,不禁大恸,淚如泉湧,伏在地下嚎哭起來。
哭了一陣,忽然有人在他肩頭輕拍兩下,他吃了一驚,立即縱身躍起,左掌微揚待敵,一看之下又驚又喜,跟着卻又流下淚來。
那人穿着回人的男子裝束,但秀眉微蹙,星目流波,正是翠羽黃衫霍青桐。
原來她今日剛随天山雙鷹趕來北京,要設法相救妹子,哪知遇到同族回人,驚聞妹子已死,匆匆到禮拜寺來為妹子禱告,見一個回人伏地大哭,叫着喀絲麗的名字,因此拍他肩膀相詢,卻遇見了陳家洛。
正要互談别來情由,陳家洛突見兩名清宮侍衛走了進來,忙一拉霍青桐的袖子,并肩伏地。
兩名侍衛走到陳家洛身邊,喝道:“起來!”兩人隻得站起,眼望窗外,隻聽得叮當聲響,兩名侍衛将劃着字迹的磚塊用鐵鍬撬起,拿出禮拜寺,上馬而去。
霍青桐問道:“那是甚麼?”陳家洛垂淚道:“要是我遲來一步,喀絲麗犧牲了性命,用鮮血寫成的警示也瞧不到了。
” 霍青桐問道:“甚麼警示?”陳家洛道:“這裡耳目衆多,我們還是伏在地下,再對你說。
”于是重行伏下,陳家洛輕聲把情由擇要說了。
霍青桐又是傷心,又是憤恨,怒道:“你怎地如此胡塗,竟會去相信皇帝?”陳家洛慚愧無地,道:“我隻道他是漢人,又是我的親哥哥。
”霍青桐道:“漢人就怎樣?難道漢人就不做壞事麼?做了皇帝,還有甚麼手足之情?”陳家洛哽咽道:“是我害了喀絲麗!我……我恨不得即刻随她而去。
” 霍青桐覺得責他太重,心想他本已傷心無比,于是柔聲安慰道:“你是為了要救天下蒼生,卻也難怪。
”過了一會,問道:“今晚雍和宮之宴,還去不去?”陳家洛切齒道:“皇帝也要赴宴,我去刺殺他,為喀絲麗報仇。
”霍青桐道:“對,也為我爹爹、哥哥,和我無數同胞報仇。
” 陳家洛問道:“你在清兵夜襲時怎能逃出來?”霍青桐道:“那時我正病得厲害,清兵突然攻到,幸而我的一隊衛士舍命惡鬥,把我救到了師父那裡。
”陳家洛歎道:“喀絲麗曾對我說,我們就是走到天邊,也要找着你。
”霍青桐禁不住淚如雨下。
兩人走出禮拜堂,心硯迎了上來,他見了霍青桐,十分歡喜,道:“姑娘,我一直惦記着你,你好呀!”霍青桐這半年來慘遭巨變,父母兄妹四人全喪,從前對心硯的一些小小嫌隙,哪裡還放在心上,柔聲說道:“你也好,你長高啦!”心硯見她不再見怪,很是高興。
三人回到雙柳子胡同,天山雙鷹和群雄正在大聲談論。
陳家洛含着眼淚,把在清真寺中所見的血字說了。
陳正德一拍桌子,大聲道:“我說的還有錯麼?那皇帝當然要加害咱們。
這女孩子定是在宮中得了确息,才舍了性命來告知你。
”衆人都說不錯,關明梅垂淚道:“我們二老沒兒沒女,本想把她們姊妹都收作幹女兒,哪知……”陳正德歎道:“這女孩子雖然不會武功,卻大有俠氣,難得難得!”衆人無不傷感。
陳家洛道:“待會雍和宮赴宴,長兵器帶不進去,各人預備短兵刃和暗器。
酒肉飯菜之中,隻怕下有毒物迷藥,決不可有絲毫沾唇。
”群雄應了。
陳家洛道:“今晚不殺皇帝,解不了心頭之恨,但要先籌劃退路。
”陳正德道:“中原是不能再住的了,大夥兒去回部。
”群雄久在江南,離開故鄉實在有點難舍,但皇帝奸惡兇險,人人恨之切齒,都決意撲殺此獠,遠走異域,卻也顧不得了。
陳家洛命文泰來率領楊成協、衛春華、石雙英、蔣四根在城門口埋伏,到時殺了城門守軍,接應大夥出城西去,命心硯率領紅花會頭目,預備馬匹,帶同弓箭等物在雍和宮外接應;又命餘魚同立即通知紅花會在北京的頭目,遍告各省紅花會會衆,總舵遷往回部,各地會衆立即隐伏,以防官兵收捕。
他分派已畢,向天山雙鷹與陸菲青道:“如何誅殺元兇首惡,請三位老前輩出個主意。
”陳正德道:“哪還容易?我上去抓住他脖子一扭,瞧他完不完蛋?”陸菲青笑道:“他既存心害咱們,身邊侍衛一定帶得很多,防衛必然周密。
正德兄扭到他脖子,他當然完蛋,就隻怕扭不到他脖子。
”無塵道:“還是三弟用暗器傷他。
”天山雙鷹在六和塔上見過趙半山的神技,對他暗器功夫十分心折,當下首先贊同。
趙半山從暗器囊裡摸出當日龍駿所發的三枚毒蒺藜來,笑道:“隻要打中一枚,就教他夠受了!”心硯見到毒蒺藜是驚弓之鳥,不覺打了個寒噤。
陳家洛道:“我怕那姓龍的還在宮裡,有解藥可治。
”趙半山道:“不妨,我再用鶴頂紅和孔雀膽浸過,他解得了一種,解不了第二種。
”陸菲青對駱冰道:“你的飛刀和我的金針也都浸上毒藥吧吧。
”駱冰點頭道:“咱們幾十枚暗器齊發,不管他多少侍衛,總能打中他幾枚。
” 陳家洛見衆人在炭火爐上的毒藥罐裡浸熬暗器,想起皇帝與自己是同母所生,總覺不忍,但随即想到他的陰狠毒辣,怒火中燒,拔出短劍,也在毒藥罐中熬了一會。
到申時三刻,衆人收拾定當,飽餐酒肉,齊等赴宴。
過不多時,白振率領了四名侍衛來請。
群雄各穿錦袍,騎馬前赴雍和宮。
白振見衆人都是空手不帶兵刃,心下暗暗歎息。
到宮門外下馬,白振引着衆人入宮。
綏成殿下首已擺開了三席素筵,白振肅請群雄分别坐下。
中間一席陳家洛坐了首席,左邊一席陳正德坐了首席,右邊一席陸菲青坐了首席。
佛像之下居中獨設一席,向外一張大椅上鋪了錦緞黃绫,顯然是皇帝的禦座了。
陸菲青、趙半山等人心中暗暗估量,待會動手時如何向禦座施放暗器。
菜肴陸續上席,衆人靜候皇帝到來。
過了一會,腳步聲響,殿外走進兩名太監,陳家洛等認得是遲玄和武銘夫兩人。
太監後面跟着一名戴紅頂子拖花翎的大官,原來是前任浙江水陸提督李可秀,不知何時已調到京裡來了。
李沅芷握住身旁餘魚同的手,險些叫出聲來。
遲玄叫道:“聖旨到!”李可秀、白振等當即跪倒。
陳家洛等也隻得跟着跪下。
遲玄展開敕書,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國家推恩而求才,臣民奮勵以圖功。
爾陳家洛等公忠體國,宜錫榮命,愛賜陳家洛進士及第,餘人着禮部兵部另議,優加錄用。
賜宴雍和宮。
直隸古北口提督李可秀陪宴。
欽此。
”跟着喝道:“謝恩!” 群雄聽了心中一涼,原來皇帝奸滑,竟是不來的了。
李可秀走近陳家洛身邊,作了一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