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心傷殿隅星初落,魂斷城頭日已昏
關燈
小
中
大
陳家洛道:“從前有一對夫婦,有三個餅。
每人各吃了一個,剩下一個。
兩人約定,誰先說話,誰就沒餅吃。
”天虹聽他也在引述《百喻經》,點了點頭。
陳家洛接着道:“兩人僵住了不說話。
不久有一個賊進來,把他們家裡的财物都拿了。
夫婦倆因有約在先,眼睜睜的瞧着不說話。
那賊見他們如此,大了膽子,就在丈夫面前侵犯他的妻子。
丈夫仍然不理。
妻子忍不住叫了起來。
賊人拿了财物逃走了。
那丈夫拍手笑道:‘好啊,你輸啦,餅歸我吃。
’”天虹禅師本來就知這故事,但聽到此處,也不禁微笑。
陳家洛道:“為了一點小小的安閑享樂,反而忘卻了大苦。
為了口腹之欲,卻不理會賊子搶己财物,侵犯自己親人。
佛家當普渡衆生,不能忍心專顧一己。
” 天虹歎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人之所滞,滞在未有。
若托心本無,異想便息。
”陳家洛道:“衆生方大苦難。
高僧支道林曾有言道:桀纣以殘害為性,豈能由其适性逍遙?”天虹知他熱心世務,決意為生民解除疾苦,也甚敬重,說道:“陳當家的滿腔熱血,可敬可佩。
老衲再問一事,就請自便。
” 陳家洛道:“請老禅師指點迷津。
” 天虹道:“從前有個老婆婆,卧在樹下休息,忽有大熊要來吃她。
老婆婆繞樹奔逃,大熊伸掌至樹後抓拿,老婆婆乘機把大熊兩隻前掌捺在樹幹之上,熊就不能動了,但老婆婆也不敢放手。
後來有一人經過,老婆婆請他幫忙,一同殺熊分肉。
那人信了,按住熊掌。
老婆婆脫身遠逃,那人反而為熊所困,無法脫身。
”陳家洛知他寓意,說道:“救人危難,奮不顧身,雖受牽累,終無所悔。
” 天虹拂塵一舉,道:“請進吧。
”陳家洛跨下禅床,躬身行禮,說道:“弟子擅闖重地,方丈恕罪。
”天虹點了點頭。
陳家洛轉身入内,隻聽身後數聲微微歎息之聲。
轉過長廊,來到一座殿堂,殿中點着兩支巨燭,微微搖晃,四壁都是一座座的木櫃,櫃上貼着黃紙标簽。
他拿了燭台,一路找去,找到了“天”字輩的木櫃,打開櫃門,見有三個黃布包袱,左首一個包袱上朱筆寫着“于萬亭”三字,不覺手一晃動,數滴燭油濺了出來,當下鎮懾心神,輕輕将包袱提出,心中默祝,解了開來。
包中是一件繡花的男人背心,還有一件撕爛了的白布女衣,上面點點斑斑,似乎都是血迹,年深日久,早已變黑,此外便是一個黃紙大折。
陳家洛打開折子,登時心中酸痛,上面寫的正是他義父的筆迹。
陳家洛從頭讀起:“福建莆田少林寺院門下第二十一代天字輩俗家弟子于萬亭帶罪敬白。
弟子出身農家,自幼貧苦,從小與左鄰徐家女兒潮生相識,兩人年長後甚相親愛……”陳家洛讀到這裡,心中突突亂跳,想道:“難道義父犯規之事和我姆媽有關?”再看下去:“……我二人後來私訂終身,約定弟子非徐女不娶,徐女非弟子不嫁。
先父過世後,連年天旱,田中沒有收成,弟子出外謀生,蒙恩師慈悲,收在座下。
繳上繡花背心,乃弟子離鄉時徐女所贈。
” 陳家洛越看越是驚疑,再看下去:“弟子未入本派武學堂奧,即便下山,隻因挂念徐女恩情,塵緣不能割舍,待歸故鄉,驚悉徐女之父竟已将女嫁于當地豪族陳門。
弟子傷痛之際,夜入陳府探視。
仗師門所授武藝,為一己私情而擅闖民居,此所犯戒律一也。
及後徐女随夫移居都門,弟子戀念不舍,三年後複去探望,是夜适逢徐女生育,得一男兒,紛纭之中,弟子僅在窗外張望數眼。
四日後弟子重去,徐女神色倉皇,告以所生之子已為四皇子胤祯掉去,歸還者竟為一女。
未及竟談,樓外突來雍邸血滴子四人,皆為高手,顯為胤祯派來視察者,想是陳府如有人洩露機密,即殺之滅口。
弟子驚而逃逸,為其追及,激戰中弟子額間中刀受傷,拚死盡殺血滴子,回樓暈倒。
徐女以内衣為弟子裹傷。
所呈血衣,即為該物。
弟子預聞皇室機密,顯露少林武功,為師門惹禍,此所犯戒律二也。
” 陳家洛讀到這裡,拿着母親的舊衣,不禁淚如泉湧,過了一會,再讀下去:“……此後十餘年間,弟子雖在北京,但潛心武學,不敢再與徐女會面。
及至雍正暴斃,乾隆接位。
弟子推算年月,知乾隆即為徐女之子,心恐雍正陰險狠毒,預遣刺客加害徐女滅口,故當夜又入陳府,藏于徐女室内。
是夜果來刺客兩人,皆為弟子所殺,并在其身上搜出雍正遺旨,現一并呈上。
” 陳家洛翻到最後,果見黃折末端粘着一張字條,上面寫着:“如朕大歸之時,陳世倌及其妻徐氏未死,速殺之。
”正是雍正親筆,字後蓋着小小朱印,是篆文“武威”兩字。
陳家洛曾聽義父說起,雍正手下養着一批密探刺客,号稱“血滴子”,專為皇帝幹暗殺的勾當。
雍正密令血滴子殺人,便以“武威”朱印為記。
心想:“那時義父武功已經極高,兩名血滴子自然不是他敵手,他為了救我姆媽,連我爸爸也無意中救了,想必雍正知他在世之時,我父母決計不敢吐露此事,是以一直忍到死後。
” 再讀折子:“乾隆大抵不知此事,是以再無刺客遣來。
但弟子難以放心,乃化裝為傭,在陳府操作賤役,劈柴挑水,共達五年,确知已無後患,方始離去。
弟子以名門弟子,大膽妄為,若為人知,不免贻羞師門,敗壞少林清譽,此弟子所犯戒律三也。
” 陳家洛看到這裡,眼前一片模糊,過去種種不解之事:母親為甚麼要自己随義父出走,母親為甚麼寫了給自己的遺書又複燒毀,為甚麼母親去世之後義父即傷心而死,對母親遺書上“威逼嫁之陳門”,“半生傷痛”等零碎字句,登時全都了然,隻覺一股說不出的滋味,不知是痛心,還是憐惜?心想義父為了保護姆媽,居然在我家甘操賤役五年之久,實是情深義重。
其時我年稚幼,不知家中數十傭仆之中,竟然有此一位一代大俠。
出了一會神,拭淚再看:“弟子犯此三大戒律,深自惶恐,謹将經過始末,陳于恩師座前,跪求開恩發落。
”于萬亭的供詞至此而止,下面是兩行朱筆的批文,想是他師父所寫的了,文曰:“于萬亭犯三戒律,如幡然悔改,皈依三寶,則我佛十惡尚恕,豈不恕此乎?若戀塵緣,不能具大智慧力斬斷情絲,則立即逐出我派。
願好自為之,善哉善哉!”折子到這裡,以後就沒有文字了。
陳家洛心想:“總是我義父心頭放不下我姆媽,不能出家為僧,終于被革出少林派。
他自知過失在己,因此我師父邀集江湖好漢來給他出頭評理,他要一力推辭。
” 這時心裡疑團盡解,擡起頭來,隻見天邊曉星初沉,東方已現曙色,于是吹滅燭火,将各物仍然包入黃布,提了布包,關上櫃門,慢慢出院,隻見迎面一尊彌勒佛笑容可掬,俯視着出院之人。
心想:“當年我義父被逐出山門,從戒持院出來之時見到這尊佛像,不知心裡是何滋味?”一路經過五殿,各殿阒無一人。
出得最後一殿時,周仲英、陸菲青,及紅花會群雄一齊迎上。
衆人心神不定,等候了半夜,見他安然無恙,手中提着布包,俱各大喜,等走近時,卻見他神态疲憊,雙目紅腫,又都感驚異。
陳家洛把經過約略說了,隻是于義父和母親一段情誼,有關名節,卻不明言,又道:“這裡的事已經了結,咱們就去找那兩名鷹爪,還要給七哥報仇。
”衆人稱是。
周仲英陪陳家洛入内向天虹、天鏡兩位禅師辭行,收拾起行。
剛出寺門,周绮忽然臉色蒼白,險些暈倒。
周仲英忙扶她入内休息,想是懷孕之身,旅途勞頓,前日又在方家大飲一場,動了胎氣,少林寺精通醫理的僧人給她一搭脈,說不能再行長途跋涉,須得就地靜養,等待生産,周绮到此地步也隻有苦笑點頭了。
衆人一商量,決定周仲英夫婦師徒及徐天宏五人留着相陪照料,待她産後将息康複,再來京師會齊。
周仲英在寺西五裡處租了幾間民房居住。
陸菲青、陳家洛等一行取道北行。
群雄在德化大鬧之後,不敢再行入城。
晚間文泰來、衛春華、餘魚同、心硯四人改裝進城探訪,不但瑞大林與成璜的消息打探不到,方家也已舉家避禍,不知逃奔到哪裡去了。
一路向北,這天到了山東泰安,在分舵中得報刑堂香主石雙英從北京趕到。
群雄一聽大喜,忙迎出去。
心硯奔上前去,叫道:“十二爺,那奸賊死啦!”石雙英一楞。
心硯又道:“張召重,張召重!”石雙英喜道:“張召重死了?”心硯道:“正是,給餓狼吃得幹幹淨淨。
”石雙英不及細問,向陳家洛等衆人行過了禮,進入内堂。
陳家洛道:“十二哥,你傷勢可全好了?”石雙英道:“多謝總舵主挂懷,已全好了。
陸老前輩、總舵主、各位哥哥一路辛苦。
”陳家洛道:“京裡可有甚麼消息?” 石雙英神色黯然,道:“京裡倒沒事。
我是趕來禀報木卓倫老英雄全軍覆沒的訊息。
”陳家洛大驚失色,站起身來,定了定神,問道:“甚麼?”群雄無不震驚。
駱冰道:“咱們離開回部之時,兆惠的殘兵敗将在黑水營被圍得水洩不通,清兵怎又會得勝?” 石雙英歎了一口氣,道:“清軍突然增兵,從南疆開來大批援軍,與被圍的兆惠殘部内外夾擊。
據逃出來的回人說,那時霍青桐姑娘正在病中,不能指揮。
木卓倫老英雄和他兒子力戰而死,霍青桐姑娘下落不明。
”陳家洛心中一痛,跌坐在椅。
陸菲青道:“霍青桐姑娘一身武藝,清軍兵将怎能傷害于她?” 陳家洛等都知這是他故意寬慰,亂軍之中,一個患病的女子如何得能自保?駱冰問道:“霍青桐姑娘有個妹子,回人叫她為香香公主,你可聽到她的消息麼?”說着使眼色。
石雙英會意,但又不能憑空捏造,隻得道:“這倒沒聽見。
她既是著名人物,如有損傷,京都必有傳聞。
我在京裡沒聽到甚麼,想必沒事。
” 陳家洛豈不知衆人是在設詞相慰,說道:“兄弟入内休息一會。
”衆人都道:“總舵主請便。
”陳家洛入内之後,駱冰對心硯道:“你快進去照料。
”心硯急奔進去。
衆人想到木卓倫和霍阿伊竟爾戰死,雖然保鄉衛土,捐軀疆場,也自不枉了一世豪傑,但總不免為之傷感。
霍青桐姊妹生死未蔔,想來也是兇多吉少了。
大家心情沮喪,默默無言。
過不多時,陳家洛掀簾而出,說道:“咱們快吃飯,早日趕到北京去吧。
”群雄見他忽然開朗,都感詫異。
陸菲青低聲對文泰來道:“以前我見你們總舵主總有點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這番如此看得開,放得下,真乃是領袖群倫的豪傑,這個我真的服了。
”文泰來大拇指一翹,加緊吃飯。
一路上群雄見陳家洛強作笑語,但神色日見憔悴,都感憂急,卻也難以勸慰。
不一日到了北京。
石雙英已在雙柳子胡同買下一所大宅第。
無塵、常氏雙俠、趙半山、楊成協五人已先在宅中相候。
衆人約略談過别來情由。
陳家洛道:“趙三哥,請你帶同心硯去見白振。
你把皇帝給我的“來鳳’琴和四嫂盜來的玉瓶送了去,要白振轉呈,皇帝就知咱們來了。
”趙半山與心硯遵囑而去,過了半日,回來複命。
心硯道:“我和趙三爺……”趙半山笑道:“怎麼還是爺不爺的?”心硯道:“是了。
我和趙三……趙三哥到白振家裡找他。
今兒他沒當值,正在家裡,見了三哥的名帖,忙迎出來,拉着我們到前門外喝了好一陣子酒,才放我們回來,着實親熱。
”陳家洛點點頭,心知白振是感念自己在錢塘江邊救他一命,是以與前全然不同了。
次日一早,白振過來回拜,與趙半山寒暄了一陣,然後求見陳家洛,神态甚是恭謹,悄聲道:“皇上命我領陳公子進宮。
”陳家洛進:“好,請白老前輩稍待片刻。
”入内與陸菲青等商議。
衆人都說該當嚴加戒備,以防不測。
當下陸菲青、無塵、趙半山、常氏雙俠、衛春華等六人随陳家洛進宮。
文泰來率領餘人在宮外接應。
七人有白振在前導引,各處宮門的侍衛都恭謹行禮。
各人見皇宮氣象宏偉,宮牆厚實,重重防衛,均感肅然。
走了好一刻,兩名太監急行而來,向白振道:“白大人,皇上在寶月樓,命你帶陳公子朝見。
”白振道:“是。
”轉頭對陳家洛道:“此去已是禁宮,請公子命各位将兵刃留下。
”衆人雖覺此事甚險,也隻得依言解下刀劍,放在桌上。
白振帶領衆人穿殿過院,來到一座樓前。
那樓畫梁雕棟,金碧輝煌,樓高五層,甚是精雅華美。
兩名太監從樓上下來,叫道:“傳陳家洛。
”陳家洛一整衣冠,跟着進樓,無塵等六人卻被阻在樓外。
陳家洛随太監拾級而上,走到第五層,進入房去,隻見乾隆笑吟吟的坐着。
陳家洛跪下行君臣之禮,甚是恭敬。
乾隆笑道:“你來啦,很好。
坐吧。
”一揮手,太監都走了出去。
陳家洛仍是垂手站立。
乾隆道:“坐下好說話。
”陳家洛才謝了坐下。
乾隆笑道:“你瞧我這層樓起得好不好?”陳家洛道:“若不是皇宮内院,别處哪有這般精緻的高樓華廈?”乾隆笑道:“我是叫他們趕工鸠造的,前後還不到兩個月呢。
要是時候充裕,還可再造得考究些。
不過就這樣,也将就可以了。
”陳家洛應道:“是。
”心想起這座寶月樓,又不知花了多少民脂民膏,為了趕造,隻怕還殺了不少不得力的工匠與監工呢。
乾隆站起身來,道:“你剛去過回部,來瞧瞧,這像不像大漠風光。
”陳家洛跟着他走到窗邊,向外望去,不覺吃了一驚。
這本是個萬紫千紅、回廊曲折的禦花園,先前從東面來時,隻覺一片豪華景色,富貴氣象,但登高西望,情景卻全然不同,裡許的地面上全鋪了黃沙,還有些小小沙丘,仔細看來,尚看得出拆去亭閣、填平池塘、挖走花木的種種痕迹。
這當然沒有大漠上一望無際的雄偉氣勢,但具體而微,也有一點兒沙漠的模樣。
陳家洛道:“皇上喜歡沙漠上的景色?”乾隆笑而不答,反問:“怎樣?”陳家洛道:“那也是極盡人力的了。
”隻見黃沙之上,還搭了十幾座回人用的帳篷,帳篷邊系着三頭駱駝,想起霍青桐姊妹,不由得一陣心酸,再向前望,隻見數百名工人還在拆屋,想是皇帝嫌這沙地不夠大,還要再加擴充。
陳家洛心中奇怪:“這一片幹澄澄、黃巴巴的沙地有甚麼好看? 在繁花似錦的禦花園中搭了回人帳篷,像甚麼樣子?他的心思真是令人難以捉摸。
” 乾隆從窗邊走回,向幾上的“來鳳”古琴一指,道:“為我再撫一曲如何?”陳家洛見他始終不提正事,也不便先說,于是端坐調弦,彈了一曲《朝天子》。
乾隆聽得大悅。
陳家洛彈奏之間,微一側頭,忽然見到一張幾上放着那對回部送來求和的玉瓶,瓶上所繪的香香公主似在對自己含睇淺笑,铮的一聲,琴弦登時斷了。
乾隆笑道:“怎麼?來到宮中,有些害怕麼?”陳家洛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說道:“天威在迩,微臣失儀。
”乾隆哈哈大笑,甚是得意,心想:“你終于怕了我了。
”陳家洛低下頭來,忽見乾隆左手裹着一塊白布,似乎手上受傷。
乾隆臉上微紅,将手縮到背後,說道:“我要的東西,都拿來了麼?” 陳家洛道:“是我的朋友拿着,就在樓下。
”乾隆大喜,拿起桌上小槌在雲闆上輕敲兩下,一名小太監走了進來。
乾隆道:“叫跟随陳公子的人上來。
”小太監答應了下樓。
陸菲青等在樓下等着,不知陳家洛和皇帝談得如何,過了一會,聽得樓頭隐隐傳下琴聲,稍覺放心。
小太監下樓傳見,六人跟着他上樓。
走到第二層樓梯,忽然身後腳步聲急,兩人快步走上樓來。
無塵與衛春華走在最後,往兩旁一讓路,那兩人從中間搶上,見常氏雙俠并不讓路,低叱一聲:“讓開!” 各伸手臂,插向常氏雙俠腰部,向外猛推。
常氏雙俠均想:“哪一個龜兒子如此無禮?”當下運勁反撞。
那兩人一推,見常氏雙俠紋絲不動,卻有一股極大勁力反撞出來,都吃了一驚。
這時常氏雙俠也已向兩旁側身,讓出路來,見這兩人太監打扮,一人空手,一人捧着一隻盒子,剛才這一出手,顯然武功精湛。
内侍中居然有此好手,倒也出人意外。
一瞥之間,兩名太監已走到陸菲青與趙半山身後。
兩人互望了一眼,各伸右掌向陸趙兩人肩頭抓去,喝道:“讓開吧!”陸趙兩人忽覺有人來襲,陸菲青使招“沾衣十八跌”,趙半山使了半招“單鞭”,當即把來勢化解。
兩名太監所抓不中,卻受到内勁反擊,當下搶上樓頭,回頭向陸趙二人怒目橫視。
一人對白振道:“白老二,皇上又選侍衛麼?”白振笑道:“這幾位是武學高人,哪能像咱們這般俗氣。
”兩名太監哼了一聲,上樓去了。
陸菲青等見這兩名太監身懷絕藝,卻是操此賤役,而對白振又是毫不客氣,都是心中懷疑,不知兩人是甚麼來頭。
轉眼間上了第五層樓。
白振在簾外禀道:“陳公子的六名從人在這裡侍候。
”一名小太監掀簾出來,道:“在這裡等一下。
”過了一會,那兩名會武功的太監空着手出來,向六人打量了一會,下樓去了。
那小太監道:“進去吧。
” 六人随着白振進去,見乾隆居中而坐,陳家洛坐在一旁。
陳家洛一使眼色,站了起來。
陸菲青等無奈,隻得向乾隆跪倒磕頭。
無塵肚裡暗暗咒罵:“臭皇帝!那日在六和塔上,吓得你魂不附體,今日卻擺這臭架子。
老道若不是瞧着總舵主的面子,一劍在你身上刺三個透明窟窿。
” 陳家洛從趙半山手裡接過一個密封的小木箱來,
每人各吃了一個,剩下一個。
兩人約定,誰先說話,誰就沒餅吃。
”天虹聽他也在引述《百喻經》,點了點頭。
陳家洛接着道:“兩人僵住了不說話。
不久有一個賊進來,把他們家裡的财物都拿了。
夫婦倆因有約在先,眼睜睜的瞧着不說話。
那賊見他們如此,大了膽子,就在丈夫面前侵犯他的妻子。
丈夫仍然不理。
妻子忍不住叫了起來。
賊人拿了财物逃走了。
那丈夫拍手笑道:‘好啊,你輸啦,餅歸我吃。
’”天虹禅師本來就知這故事,但聽到此處,也不禁微笑。
陳家洛道:“為了一點小小的安閑享樂,反而忘卻了大苦。
為了口腹之欲,卻不理會賊子搶己财物,侵犯自己親人。
佛家當普渡衆生,不能忍心專顧一己。
” 天虹歎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人之所滞,滞在未有。
若托心本無,異想便息。
”陳家洛道:“衆生方大苦難。
高僧支道林曾有言道:桀纣以殘害為性,豈能由其适性逍遙?”天虹知他熱心世務,決意為生民解除疾苦,也甚敬重,說道:“陳當家的滿腔熱血,可敬可佩。
老衲再問一事,就請自便。
” 陳家洛道:“請老禅師指點迷津。
” 天虹道:“從前有個老婆婆,卧在樹下休息,忽有大熊要來吃她。
老婆婆繞樹奔逃,大熊伸掌至樹後抓拿,老婆婆乘機把大熊兩隻前掌捺在樹幹之上,熊就不能動了,但老婆婆也不敢放手。
後來有一人經過,老婆婆請他幫忙,一同殺熊分肉。
那人信了,按住熊掌。
老婆婆脫身遠逃,那人反而為熊所困,無法脫身。
”陳家洛知他寓意,說道:“救人危難,奮不顧身,雖受牽累,終無所悔。
” 天虹拂塵一舉,道:“請進吧。
”陳家洛跨下禅床,躬身行禮,說道:“弟子擅闖重地,方丈恕罪。
”天虹點了點頭。
陳家洛轉身入内,隻聽身後數聲微微歎息之聲。
轉過長廊,來到一座殿堂,殿中點着兩支巨燭,微微搖晃,四壁都是一座座的木櫃,櫃上貼着黃紙标簽。
他拿了燭台,一路找去,找到了“天”字輩的木櫃,打開櫃門,見有三個黃布包袱,左首一個包袱上朱筆寫着“于萬亭”三字,不覺手一晃動,數滴燭油濺了出來,當下鎮懾心神,輕輕将包袱提出,心中默祝,解了開來。
包中是一件繡花的男人背心,還有一件撕爛了的白布女衣,上面點點斑斑,似乎都是血迹,年深日久,早已變黑,此外便是一個黃紙大折。
陳家洛打開折子,登時心中酸痛,上面寫的正是他義父的筆迹。
陳家洛從頭讀起:“福建莆田少林寺院門下第二十一代天字輩俗家弟子于萬亭帶罪敬白。
弟子出身農家,自幼貧苦,從小與左鄰徐家女兒潮生相識,兩人年長後甚相親愛……”陳家洛讀到這裡,心中突突亂跳,想道:“難道義父犯規之事和我姆媽有關?”再看下去:“……我二人後來私訂終身,約定弟子非徐女不娶,徐女非弟子不嫁。
先父過世後,連年天旱,田中沒有收成,弟子出外謀生,蒙恩師慈悲,收在座下。
繳上繡花背心,乃弟子離鄉時徐女所贈。
” 陳家洛越看越是驚疑,再看下去:“弟子未入本派武學堂奧,即便下山,隻因挂念徐女恩情,塵緣不能割舍,待歸故鄉,驚悉徐女之父竟已将女嫁于當地豪族陳門。
弟子傷痛之際,夜入陳府探視。
仗師門所授武藝,為一己私情而擅闖民居,此所犯戒律一也。
及後徐女随夫移居都門,弟子戀念不舍,三年後複去探望,是夜适逢徐女生育,得一男兒,紛纭之中,弟子僅在窗外張望數眼。
四日後弟子重去,徐女神色倉皇,告以所生之子已為四皇子胤祯掉去,歸還者竟為一女。
未及竟談,樓外突來雍邸血滴子四人,皆為高手,顯為胤祯派來視察者,想是陳府如有人洩露機密,即殺之滅口。
弟子驚而逃逸,為其追及,激戰中弟子額間中刀受傷,拚死盡殺血滴子,回樓暈倒。
徐女以内衣為弟子裹傷。
所呈血衣,即為該物。
弟子預聞皇室機密,顯露少林武功,為師門惹禍,此所犯戒律二也。
” 陳家洛讀到這裡,拿着母親的舊衣,不禁淚如泉湧,過了一會,再讀下去:“……此後十餘年間,弟子雖在北京,但潛心武學,不敢再與徐女會面。
及至雍正暴斃,乾隆接位。
弟子推算年月,知乾隆即為徐女之子,心恐雍正陰險狠毒,預遣刺客加害徐女滅口,故當夜又入陳府,藏于徐女室内。
是夜果來刺客兩人,皆為弟子所殺,并在其身上搜出雍正遺旨,現一并呈上。
” 陳家洛翻到最後,果見黃折末端粘着一張字條,上面寫着:“如朕大歸之時,陳世倌及其妻徐氏未死,速殺之。
”正是雍正親筆,字後蓋着小小朱印,是篆文“武威”兩字。
陳家洛曾聽義父說起,雍正手下養着一批密探刺客,号稱“血滴子”,專為皇帝幹暗殺的勾當。
雍正密令血滴子殺人,便以“武威”朱印為記。
心想:“那時義父武功已經極高,兩名血滴子自然不是他敵手,他為了救我姆媽,連我爸爸也無意中救了,想必雍正知他在世之時,我父母決計不敢吐露此事,是以一直忍到死後。
” 再讀折子:“乾隆大抵不知此事,是以再無刺客遣來。
但弟子難以放心,乃化裝為傭,在陳府操作賤役,劈柴挑水,共達五年,确知已無後患,方始離去。
弟子以名門弟子,大膽妄為,若為人知,不免贻羞師門,敗壞少林清譽,此弟子所犯戒律三也。
” 陳家洛看到這裡,眼前一片模糊,過去種種不解之事:母親為甚麼要自己随義父出走,母親為甚麼寫了給自己的遺書又複燒毀,為甚麼母親去世之後義父即傷心而死,對母親遺書上“威逼嫁之陳門”,“半生傷痛”等零碎字句,登時全都了然,隻覺一股說不出的滋味,不知是痛心,還是憐惜?心想義父為了保護姆媽,居然在我家甘操賤役五年之久,實是情深義重。
其時我年稚幼,不知家中數十傭仆之中,竟然有此一位一代大俠。
出了一會神,拭淚再看:“弟子犯此三大戒律,深自惶恐,謹将經過始末,陳于恩師座前,跪求開恩發落。
”于萬亭的供詞至此而止,下面是兩行朱筆的批文,想是他師父所寫的了,文曰:“于萬亭犯三戒律,如幡然悔改,皈依三寶,則我佛十惡尚恕,豈不恕此乎?若戀塵緣,不能具大智慧力斬斷情絲,則立即逐出我派。
願好自為之,善哉善哉!”折子到這裡,以後就沒有文字了。
陳家洛心想:“總是我義父心頭放不下我姆媽,不能出家為僧,終于被革出少林派。
他自知過失在己,因此我師父邀集江湖好漢來給他出頭評理,他要一力推辭。
” 這時心裡疑團盡解,擡起頭來,隻見天邊曉星初沉,東方已現曙色,于是吹滅燭火,将各物仍然包入黃布,提了布包,關上櫃門,慢慢出院,隻見迎面一尊彌勒佛笑容可掬,俯視着出院之人。
心想:“當年我義父被逐出山門,從戒持院出來之時見到這尊佛像,不知心裡是何滋味?”一路經過五殿,各殿阒無一人。
出得最後一殿時,周仲英、陸菲青,及紅花會群雄一齊迎上。
衆人心神不定,等候了半夜,見他安然無恙,手中提着布包,俱各大喜,等走近時,卻見他神态疲憊,雙目紅腫,又都感驚異。
陳家洛把經過約略說了,隻是于義父和母親一段情誼,有關名節,卻不明言,又道:“這裡的事已經了結,咱們就去找那兩名鷹爪,還要給七哥報仇。
”衆人稱是。
周仲英陪陳家洛入内向天虹、天鏡兩位禅師辭行,收拾起行。
剛出寺門,周绮忽然臉色蒼白,險些暈倒。
周仲英忙扶她入内休息,想是懷孕之身,旅途勞頓,前日又在方家大飲一場,動了胎氣,少林寺精通醫理的僧人給她一搭脈,說不能再行長途跋涉,須得就地靜養,等待生産,周绮到此地步也隻有苦笑點頭了。
衆人一商量,決定周仲英夫婦師徒及徐天宏五人留着相陪照料,待她産後将息康複,再來京師會齊。
周仲英在寺西五裡處租了幾間民房居住。
陸菲青、陳家洛等一行取道北行。
群雄在德化大鬧之後,不敢再行入城。
晚間文泰來、衛春華、餘魚同、心硯四人改裝進城探訪,不但瑞大林與成璜的消息打探不到,方家也已舉家避禍,不知逃奔到哪裡去了。
一路向北,這天到了山東泰安,在分舵中得報刑堂香主石雙英從北京趕到。
群雄一聽大喜,忙迎出去。
心硯奔上前去,叫道:“十二爺,那奸賊死啦!”石雙英一楞。
心硯又道:“張召重,張召重!”石雙英喜道:“張召重死了?”心硯道:“正是,給餓狼吃得幹幹淨淨。
”石雙英不及細問,向陳家洛等衆人行過了禮,進入内堂。
陳家洛道:“十二哥,你傷勢可全好了?”石雙英道:“多謝總舵主挂懷,已全好了。
陸老前輩、總舵主、各位哥哥一路辛苦。
”陳家洛道:“京裡可有甚麼消息?” 石雙英神色黯然,道:“京裡倒沒事。
我是趕來禀報木卓倫老英雄全軍覆沒的訊息。
”陳家洛大驚失色,站起身來,定了定神,問道:“甚麼?”群雄無不震驚。
駱冰道:“咱們離開回部之時,兆惠的殘兵敗将在黑水營被圍得水洩不通,清兵怎又會得勝?” 石雙英歎了一口氣,道:“清軍突然增兵,從南疆開來大批援軍,與被圍的兆惠殘部内外夾擊。
據逃出來的回人說,那時霍青桐姑娘正在病中,不能指揮。
木卓倫老英雄和他兒子力戰而死,霍青桐姑娘下落不明。
”陳家洛心中一痛,跌坐在椅。
陸菲青道:“霍青桐姑娘一身武藝,清軍兵将怎能傷害于她?” 陳家洛等都知這是他故意寬慰,亂軍之中,一個患病的女子如何得能自保?駱冰問道:“霍青桐姑娘有個妹子,回人叫她為香香公主,你可聽到她的消息麼?”說着使眼色。
石雙英會意,但又不能憑空捏造,隻得道:“這倒沒聽見。
她既是著名人物,如有損傷,京都必有傳聞。
我在京裡沒聽到甚麼,想必沒事。
” 陳家洛豈不知衆人是在設詞相慰,說道:“兄弟入内休息一會。
”衆人都道:“總舵主請便。
”陳家洛入内之後,駱冰對心硯道:“你快進去照料。
”心硯急奔進去。
衆人想到木卓倫和霍阿伊竟爾戰死,雖然保鄉衛土,捐軀疆場,也自不枉了一世豪傑,但總不免為之傷感。
霍青桐姊妹生死未蔔,想來也是兇多吉少了。
大家心情沮喪,默默無言。
過不多時,陳家洛掀簾而出,說道:“咱們快吃飯,早日趕到北京去吧。
”群雄見他忽然開朗,都感詫異。
陸菲青低聲對文泰來道:“以前我見你們總舵主總有點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這番如此看得開,放得下,真乃是領袖群倫的豪傑,這個我真的服了。
”文泰來大拇指一翹,加緊吃飯。
一路上群雄見陳家洛強作笑語,但神色日見憔悴,都感憂急,卻也難以勸慰。
不一日到了北京。
石雙英已在雙柳子胡同買下一所大宅第。
無塵、常氏雙俠、趙半山、楊成協五人已先在宅中相候。
衆人約略談過别來情由。
陳家洛道:“趙三哥,請你帶同心硯去見白振。
你把皇帝給我的“來鳳’琴和四嫂盜來的玉瓶送了去,要白振轉呈,皇帝就知咱們來了。
”趙半山與心硯遵囑而去,過了半日,回來複命。
心硯道:“我和趙三爺……”趙半山笑道:“怎麼還是爺不爺的?”心硯道:“是了。
我和趙三……趙三哥到白振家裡找他。
今兒他沒當值,正在家裡,見了三哥的名帖,忙迎出來,拉着我們到前門外喝了好一陣子酒,才放我們回來,着實親熱。
”陳家洛點點頭,心知白振是感念自己在錢塘江邊救他一命,是以與前全然不同了。
次日一早,白振過來回拜,與趙半山寒暄了一陣,然後求見陳家洛,神态甚是恭謹,悄聲道:“皇上命我領陳公子進宮。
”陳家洛進:“好,請白老前輩稍待片刻。
”入内與陸菲青等商議。
衆人都說該當嚴加戒備,以防不測。
當下陸菲青、無塵、趙半山、常氏雙俠、衛春華等六人随陳家洛進宮。
文泰來率領餘人在宮外接應。
七人有白振在前導引,各處宮門的侍衛都恭謹行禮。
各人見皇宮氣象宏偉,宮牆厚實,重重防衛,均感肅然。
走了好一刻,兩名太監急行而來,向白振道:“白大人,皇上在寶月樓,命你帶陳公子朝見。
”白振道:“是。
”轉頭對陳家洛道:“此去已是禁宮,請公子命各位将兵刃留下。
”衆人雖覺此事甚險,也隻得依言解下刀劍,放在桌上。
白振帶領衆人穿殿過院,來到一座樓前。
那樓畫梁雕棟,金碧輝煌,樓高五層,甚是精雅華美。
兩名太監從樓上下來,叫道:“傳陳家洛。
”陳家洛一整衣冠,跟着進樓,無塵等六人卻被阻在樓外。
陳家洛随太監拾級而上,走到第五層,進入房去,隻見乾隆笑吟吟的坐着。
陳家洛跪下行君臣之禮,甚是恭敬。
乾隆笑道:“你來啦,很好。
坐吧。
”一揮手,太監都走了出去。
陳家洛仍是垂手站立。
乾隆道:“坐下好說話。
”陳家洛才謝了坐下。
乾隆笑道:“你瞧我這層樓起得好不好?”陳家洛道:“若不是皇宮内院,别處哪有這般精緻的高樓華廈?”乾隆笑道:“我是叫他們趕工鸠造的,前後還不到兩個月呢。
要是時候充裕,還可再造得考究些。
不過就這樣,也将就可以了。
”陳家洛應道:“是。
”心想起這座寶月樓,又不知花了多少民脂民膏,為了趕造,隻怕還殺了不少不得力的工匠與監工呢。
乾隆站起身來,道:“你剛去過回部,來瞧瞧,這像不像大漠風光。
”陳家洛跟着他走到窗邊,向外望去,不覺吃了一驚。
這本是個萬紫千紅、回廊曲折的禦花園,先前從東面來時,隻覺一片豪華景色,富貴氣象,但登高西望,情景卻全然不同,裡許的地面上全鋪了黃沙,還有些小小沙丘,仔細看來,尚看得出拆去亭閣、填平池塘、挖走花木的種種痕迹。
這當然沒有大漠上一望無際的雄偉氣勢,但具體而微,也有一點兒沙漠的模樣。
陳家洛道:“皇上喜歡沙漠上的景色?”乾隆笑而不答,反問:“怎樣?”陳家洛道:“那也是極盡人力的了。
”隻見黃沙之上,還搭了十幾座回人用的帳篷,帳篷邊系着三頭駱駝,想起霍青桐姊妹,不由得一陣心酸,再向前望,隻見數百名工人還在拆屋,想是皇帝嫌這沙地不夠大,還要再加擴充。
陳家洛心中奇怪:“這一片幹澄澄、黃巴巴的沙地有甚麼好看? 在繁花似錦的禦花園中搭了回人帳篷,像甚麼樣子?他的心思真是令人難以捉摸。
” 乾隆從窗邊走回,向幾上的“來鳳”古琴一指,道:“為我再撫一曲如何?”陳家洛見他始終不提正事,也不便先說,于是端坐調弦,彈了一曲《朝天子》。
乾隆聽得大悅。
陳家洛彈奏之間,微一側頭,忽然見到一張幾上放着那對回部送來求和的玉瓶,瓶上所繪的香香公主似在對自己含睇淺笑,铮的一聲,琴弦登時斷了。
乾隆笑道:“怎麼?來到宮中,有些害怕麼?”陳家洛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說道:“天威在迩,微臣失儀。
”乾隆哈哈大笑,甚是得意,心想:“你終于怕了我了。
”陳家洛低下頭來,忽見乾隆左手裹着一塊白布,似乎手上受傷。
乾隆臉上微紅,将手縮到背後,說道:“我要的東西,都拿來了麼?” 陳家洛道:“是我的朋友拿着,就在樓下。
”乾隆大喜,拿起桌上小槌在雲闆上輕敲兩下,一名小太監走了進來。
乾隆道:“叫跟随陳公子的人上來。
”小太監答應了下樓。
陸菲青等在樓下等着,不知陳家洛和皇帝談得如何,過了一會,聽得樓頭隐隐傳下琴聲,稍覺放心。
小太監下樓傳見,六人跟着他上樓。
走到第二層樓梯,忽然身後腳步聲急,兩人快步走上樓來。
無塵與衛春華走在最後,往兩旁一讓路,那兩人從中間搶上,見常氏雙俠并不讓路,低叱一聲:“讓開!” 各伸手臂,插向常氏雙俠腰部,向外猛推。
常氏雙俠均想:“哪一個龜兒子如此無禮?”當下運勁反撞。
那兩人一推,見常氏雙俠紋絲不動,卻有一股極大勁力反撞出來,都吃了一驚。
這時常氏雙俠也已向兩旁側身,讓出路來,見這兩人太監打扮,一人空手,一人捧着一隻盒子,剛才這一出手,顯然武功精湛。
内侍中居然有此好手,倒也出人意外。
一瞥之間,兩名太監已走到陸菲青與趙半山身後。
兩人互望了一眼,各伸右掌向陸趙兩人肩頭抓去,喝道:“讓開吧!”陸趙兩人忽覺有人來襲,陸菲青使招“沾衣十八跌”,趙半山使了半招“單鞭”,當即把來勢化解。
兩名太監所抓不中,卻受到内勁反擊,當下搶上樓頭,回頭向陸趙二人怒目橫視。
一人對白振道:“白老二,皇上又選侍衛麼?”白振笑道:“這幾位是武學高人,哪能像咱們這般俗氣。
”兩名太監哼了一聲,上樓去了。
陸菲青等見這兩名太監身懷絕藝,卻是操此賤役,而對白振又是毫不客氣,都是心中懷疑,不知兩人是甚麼來頭。
轉眼間上了第五層樓。
白振在簾外禀道:“陳公子的六名從人在這裡侍候。
”一名小太監掀簾出來,道:“在這裡等一下。
”過了一會,那兩名會武功的太監空着手出來,向六人打量了一會,下樓去了。
那小太監道:“進去吧。
” 六人随着白振進去,見乾隆居中而坐,陳家洛坐在一旁。
陳家洛一使眼色,站了起來。
陸菲青等無奈,隻得向乾隆跪倒磕頭。
無塵肚裡暗暗咒罵:“臭皇帝!那日在六和塔上,吓得你魂不附體,今日卻擺這臭架子。
老道若不是瞧着總舵主的面子,一劍在你身上刺三個透明窟窿。
” 陳家洛從趙半山手裡接過一個密封的小木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