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年記中
關燈
小
中
大
死,并其子錢佛官亦死,妹亦大病,宅上無健人,可慘可畏!而嶽母勸我再過幾日東去,直至二十二日往東舍内,過五七享祀,随就近至縣中。
承好友倪習之雲:“十月初一,陳縣公将你名字改工房經制矣,如不願做,快去周全。
”不料新官将到,卯簿已送去,無可挽回。
随又病于祖母處五六日,窘狀異常而歸。
十二月二十六日,鄒知縣(按:名宏,江西廬陵人)到任,餘在城中過年。
康熙三年甲辰,餘三十七歲。
是年正月十六日,大表妹到祖母家,與餘同住。
為吳元惹禍,被族中兄弟趕打出來,竟在伊母舅王侍元家,寄母尋我去要我請歸同住。
不料晦氣進門,其夫乃十惡不赦之人,住我家八個月,了我百金,又為他受累,姑夫知道方尋去。
縣宮拿我做工房,餘不願,将餘收鋪。
在鋪内會見一友蔡宗玉者,年十七,聰俊異常,亦系讀書之家,尚未棄書本,更善吟詩,與我同志相得,頗不寂寞。
二月初一,遞過願充甘狀而放,又要周全宗玉出來,陪伴五六日歸家。
值鄉間拜仟做驅瘟道場,疏内雲:“百年之内,無去歲之瘟災;廿裡之中,無一家之安泰。
” 四月十四日,安緝大人王巡臨南彙地方,是餘承值,一人兼管供應鋪設,繁難異常。
忙有半月,費一百三十金,又為槽刀誤事受累。
此番出門時,表妹大姑娘曰:“供應事煩,可帶元官同去,要他照望,亦是好的。
”不料同去,托他銀子,竟多存匿,約有十五兩,又将料刀十四把藏過,以緻誤事。
随巡人等将跟官管班打壞,餘又費數金。
後縣官歸,又着我立賠槽刀三十副。
及至元宮匿去者,隻當得八分一把,伊所得一兩二錢,害我費四十餘金。
記此知無良之人,斷斷不可與近。
五月初五日,在蘇州寓府前顧思耕家,為解杉炭價也。
初到即會見張若書,偶然說起,豈料若書與局官父子相好,随凂他與局官說合,必不肯收折色。
是日擾若書,出胥門看龍舟,直擠至阊門。
酒舡并内眷看舡,擠滿城河,有四裡長,比我縣大不相同。
明日由松江而歸,擾府工房周奕甫,而東歸至家。
初十日,即往坍石橋東,買沈晉生宅房三進,拆歸燒炭。
時值黃梅,人又忙,天又熱,搭蓋涼棚燒炭,不五日滿一千斤,星夜拿舡解去,方得太平。
此時因大将軍吊取火藥十萬斤,郎二省又要解去江西十五萬斤,軍令嚴切,火藥局都司着急,日日禀撫台,發木簽,催提各縣杉炭。
未幾差提經承嚴比,所以華、婁、青三縣,俱受責三十闆,惟我有炭到,撫台面谕,發局驗收。
局官錢姓,系嘉定縣人,向随孫初暘(按:孫元化,嘉定人,從徐光啟受西學,精火器,崇祯時為登萊巡撫)在遼東,慣習火攻,精造各項火具,如火箭、火雷、火磚、火罐飛火球等件,餘得逐一看到。
其子錢振公在局内監造,其父另有衙門,在局之西。
兩邊俱耍使用,有管班、門子、長随各役,局内有驗炭、稱炭、篩炭、藥匠等費,又送錢振公藕粉、桂花餅、涼鞋、糕餅等項,共約費數金。
解過即有批回。
錢振公曾做蘇松道差官,與張若書同事,故甚相知,有意氣,請我與若書飲至夜深而别,亦可謂善全矣。
六月二十八日,九十五圖秦漢如、沈人全、王元祯等,來包圖内一年雜差,言定一百六十兩,陸續交代,不滿七十兩,而此時雜差義多,故辭去。
七月,康行之為錢糧急迫,将住宅賣我,當日定局,七月交割我收管。
我為遷移尚未定,仍讓他再住。
是月海潮泛漲,沖壞黃家灣護塘三裡,并零星壞處。
鎮守蘇州祖大将軍(按:名大壽)撤回京,捉舡甚急,要大座舡數百、小舡千号,驚天動地,與韓撫院(按:名世琦,康熙元年任江蘇巡撫)作對,幸善全而去,舡連幾百裡。
蘇州東北半城,向為滿兵住紮,号為滿州城。
自進婁門直至齊門南大街止,皆兵馬所駐,民居多被占去,百姓無一人敢住。
其地每年三月,放來馬一千匹,趕至川沙一帶,沿海牧養。
凡至每月初三日,又來馬一千換班,着縣要渡舡渡夫,并要供應,管馬官兵房受累之極,幸得太平。
九月中,聞韓撫台出巡,縣公派我承值南彙一團,忙甚。
至十一月十五,方到松江府,私行親訪,府縣各役重責五十起八十止,共二十五名。
二十四日餘在南彙,趕到府城考察,登答許久,幸而太平。
據撫台說:“本官填你懶惰,免你幾個闆子。
”方曉得填壞賢否也。
至晚,就縣公舡上同回,又星往南彙,鋪設民房十二座,收拾守府衙門演武場等處。
二十八日起馬至金山,飛馬來報,即齊集廚子,分派各衙門;供應事物:宰豬十口、羊十隻、雞一百隻、鵝十隻、鴨二十隻,分包白米、紅燭、山炭等項至一夜。
初二日辰刻,頭站到,差官姓張,據說是千總,甚好。
相送銀四兩,竟不要,彼雲:“隻要不誤,就是好的,何苦要你銀子!”餘挺身承值,又承南彙營守備及阮把總亦甚好,凡内傳出,有一時無者,彼即着蕾中管班去,曰:“姚純如在那裡忙,你們通去幫襯一幫襯,若要銀子,到我處來領。
”營中幾人,盡力來料理,惟有管馬者姓曹,系撫院内司,将餘并糧房直至四鼓,逼去銀共十兩,得銀後即曰:“快收拾,我們要去了!”頭站去不多時,随巡各役俱起。
天乍明,撫院亦起,兵馬先行,然後發炮起馬,往川沙去訖。
即忙進察院檢點,失去繡帳一頂,并後堂被一條、銀鑲杯六隻,外邊收拾槽刀三十付,止存小馬槽五個,刀無一把。
此番接官又費一百五十兩,本無讨處。
初五日,歸家。
初十日,聞撫院拿兵房、工房各書重懲,打至五十起八十止,俱收大鋪候發審,餘幸無人告發而免。
十二日,至東鄉,将舍房拆去,因無人住而門扇俱被偷去故也。
将母親靈柩權厝基地上。
十五日出邑,縣中另是一番光景,同房七八人俱被訪收禁,事件又多,又奉嚴禁,不許如前濫差。
又值歲暮,凡行過事件,各上司俱要歲終冊。
千難萬難,獨餘一人承值,倩人書寫,直至二十七日方完,打發府差去訖。
其年花稻俱歉收。
康熙四年乙巳,餘三十八歲。
是年正月初六日,在乃臣家吃年酒,縣差董成來雲:“太爺有票。
”差人在縣故也。
即時騎馬出邑,會見府差戴二如,并簽差陸君甫,言及太守初四日差票,初五日有簽,着冊房要該縣應差圖分冊,并要開填某系志載荒圖,向來免差等式;着工房耍府志一部,同冊赍送撫院,以便查對。
初七日,城中遍覓并無府志,隻得買縣志一部,裝釘送去。
初八日,縣公請各鄉紳在明倫堂公議,抄築漴缺(按:時漴缺為海舶輻辏之所,阛阓綦聯,百貨骈集)石海塘事件。
議畢,官即帶餘至後衙,與我商議雲;“撫院要冊子,計開應差、免差者,其意耍官儒圖一體當差也。
若論抄築海塘,自然應你去登答。
隻說本縣自十六保起三十保止,共有三百餘圖數,内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三保,因吳淞江淤塞,向系荒圖,漕糧通是沒有的,止征白銀尚且完不起,那裡還當得雜差?若問起官儒圖,你隻說:雖是奉旨與民一體當差,但本官在地方,未免作養他一番。
凡系小差,如小夫、鑽夫、水夫等不差;凡屬大差,如修築等項差的。
你去隻說是新到房科,上年事俱不曉得。
小心些,你去即來回覆我,着冊房馮伯先同去。
”說罷,出宅門,府差亦在,冊房馮伯先亦在,即刻出城,至七寶鎮已是黃昏。
飯店過夜,明早起,四個人飛走。
由鳳凰山落北,至北幹山,趁一蘇州舡,十二日到昆山,遇見太守舡回,星忙收拾,上太爺舡去。
因太守睡去,直轉至陸家浜,方得投文進去,奉谕青浦回話。
是日大冷,餘在太守舡上,承管班姚仁甫好意,說:“上海兩位經承在此,汪廚司你可暖酒一壺,與點心請他。
”不料被他多勸幾杯,一時頭暈身熱,起來異樣不快。
又承座舡婆年約三十許,頗潔淨,說道:“相公身體不快,可就在此艙内,把綿被蓋暖,睡至出汗就好了。
”餘果聽他言睡覺,隻聽岸上準有百人接太守,及縣宮、儒學、城守營等官,俱在岸上唱喝迎接。
至青浦南門停泊,天将明矣,尚有更夫擊柝。
我同馮伯先即時喚起差友,上岸進城。
縣前亦有賣羊肉面者,随叫他速下起來,吃過如飛出城。
太守已會過知縣送出,在舡頭聲言,竟将府差戴二如及馮伯先重打三十。
餘幸無事。
馮伯先立刻發批解撫院訖。
餘曰:“解撫院不是空身去的,且今日轉到府中設處盤費,明日叫舡星赴蘇州未遲。
”府差聽我即同回轉,由天興莊至神山。
因馮伯先打壞,故難到,直至黃昏進城,在戴二如家過宿。
明日一面設處往蘇,我又擾二如。
獨自東歸,經過提督衙門,見各營将官俱到,人披錦繡,馬挂雕鞍,擠擁轅門,揚威耀武。
向聞阃外将軍令,今日方知是不虛。
二月,縣公着我後衙修理,并備辦日用什物。
二十八日霹(以下疑有脫漏)有本府火票立提押解,撫院批差張順立要起身。
餘曰:“府差何人?不先說蓦地送批押解。
” 張順曰:“府友謝茂生。
昨夜發我批,上填明日到的,故此速去為妙。
”餘想,到府即要蘇州去,撫院處未免有使費,一時無措,同差人泥途南歸。
明日多方湊處,叫舡一隻,動用食物俱備舟中,星夜前往。
初一日早到府城,會見包玉衡,方知有撫院差坐提也。
遂央玉衡并周奕甫周全,費銀幾兩而不去。
其夜在府城北門外,擾顧繼賢家。
繼賢系海防廳差友,為煙墩、橋梁、馬路,并修護塘,因自他原差也,所以為我即請府房包玉衡、周奕甫相商。
其家内亦體面,是夜設酒三席,十大十小,列東、西、南而坐,總是為我,約費他三兩有餘,亦見多情。
不兩日有蘇常道差官到府,因鎮江大将軍巡視江海,故差官來,着府縣修理橋梁、馬路、煙墩等項也。
餘見華、婁二縣工房,竟被他詐,餘心甚不平。
及至同我回縣時,餘誘他曰;“上海有三百餘圖,每圖一兩,就是三百,隻要随我往沿海沿江去。
”彼意欲得之急,即會過縣公,随我與趙巡檢出北門,連道差、府差、廳縣科房,共馬七匹,由沿浦而往東北,相驗馬路橋梁,着落該圖填築堅固。
如有橋處所,俱要幫搭欄杆,鋪墊平闊,先有差人在前喚橋路,該圖總甲起夫修築,并供應等項。
是夜至太平寺過宿,總甲送供應來。
趙巡司曰:“你們幾個是有體面的,你們快去,我轉來即要完工的,後面有道差、府、廳差,通是要銀子的,你們不要見他,我與姚相公是不要銀子的。
”自此一說,哄聞傳去,竟修橋路,不用饋送。
道差随了兩日,見此光景,竟要我回縣備文回覆。
誰知我與趙巡檢照會,巡檢曰:“姚相公,你去我也去,面禀大爺,若是要修橋路,要不得銀子,若要銀子,修不得橋路,就是道爺處,亦講得過。
”道差無奈,隻得先回縣去。
次日,餘同巡檢至寨城,因大雨,夜擾張爾垂家。
爾垂系沈慕春親家,亦是總甲,所以款留。
明日過浦至慶甯寺。
十五日至高行鎮,适逢迎會盛極,又做戲。
是日總甲來會請酒,明日即至護塘會章巡司,托他趱修護塘一帶橋路及水洞處所。
餘與趙巡司由界浜南岸沿浦而回,即往龍華而南,修築馬路、修葺橋梁。
因天雨,住甯國寺兩日,着差喚集傍浦一帶總甲,星夜完工。
随至鄒家嘴,往西至闵行鎮而歸。
讵料縣公為将軍事宜,差徐昌到家同大郎出邑回覆,官已曉得我在闵行,着差人送大兒到祖母處,此時因年僅九歲也。
五月,因督修後衙,派鄉圖十個頂值,出銀備料,免其一年雜項差徭。
每圖初議六十兩料價,内扣繳公費銀二十四兩,與本官存四百兩,在房承值,一應逐日動用物件及修理料價,不料差人收侵,雜備又多,反多受氣。
十月初八日,李大将軍(按:名顯貴,鎮守京口等處)在鎮江圈山起馬巡臨,催修橋路、煙墩、城垣甚急,星夜往護塘,填滿蔡家水洞。
趙家浜對直顧家水洞,因上年海潮沖壞,上雖搭木橋,恐不堅固,餘又恨他久不修理,立起地頭夫百人,三日填滿一個。
如護塘一式高廣,使塘外人家舡隻,不便往來,所以警其後也。
城垣煙墩,圖中頂修者俱有完工呈遞,餘始放心。
韓撫院差官來看,俱無異論矣。
同在沿海及沿浦歸縣,即結狀與彼,即往府城去。
十一月十二日,府中又發火簽到,為歲修道署銀兩也。
十四日,同簽差往府。
十五日冬至節,用銀六錢,改限二十日比。
歸時值大将軍到縣,連夜要一團南彙去,同四五人在外過宿,約半夜起來,不料至渡口,傳說将軍兵馬俱往松江去。
因而飛回打探,惟見兵馬擠出南門往西,此時喜極,省費百金。
十二月初二日,縣公蘇州回,差周君遠、龔惠卿要頂修公費,甚急,将我收大鋪。
是日家中嶽母病亡,不及見面盛殓,初十日即出厝基宅之東。
十六日,寄母唐姑娘因要往鄉,擡轎到鋪,前來望我,滴淚而去,可憐可憐!十九日得釋。
二十二日,繳公費五十兩、布三十疋、銀镯一對、綢衣數件、黃珠數粒,可見官府之貪。
其年種田在康家宅,新得田八畝,花豆俱荒,幸米價甚賤,每擔兩許。
鄒縣公比較,一概三十闆,當役者破家。
至二十八日,始得南歸。
二十九日,至周浦上店,匆匆過節。
康熙五年丙午,其年餘三十九歲。
因舊歲跋涉,異常辛苦,不願至縣。
正月二十四日有簽來,因縣公要我管比各項修理,故特差人來也。
明日到邑,實對官說:“二年多費,欠營債百金,難于措處,若充役在縣,将何抵補?”承縣公曰:“案上無人,你比各項完工,自有另處。
”餘無奈,勉強管比一月有餘,受責差人及圖中諸友,似覺生怨。
故餘官之裡宅,外之班頭,再四囑托,案上有未完者,件件托好友帶管。
三月十五日,一意回家,絕不至縣。
是時,有明季封在河南為安昌王者,自清平定河南,其子改為徐二官,逃匿已久。
不料潛居泗泾東北龍居庵地方,結識無賴匪人,有周浦塘口淩天、梁家角王安等,糾黨打劫敗露,招出徐二官謀逆一案,連累多人:問淩遲者二十七命,斬者七、八十人,子女及妻俱發配滿州(按:曾羽王《乙酉筆記》亦有記載可參看)。
周浦鎮西三裡,有蔡宿一者,向系巨富,因好俠好客,結交宮府,雖系秀才,竟如鄉宦。
有徐上欣來谒,宿一款留之,甚歡洽。
後值天寒,曾借綿衣一件與之,後其人複來,宿一他出,内使人索取前借綿衣,其人懷恨。
後其人亦系賊黨,謀逆事敗,指扳宿一,宿一全家籍沒,身死江甯獄中,妻子流滿州,至六年分十一月十四日處決,死者俱戮屍,骨殖抛棄。
記此為交不擇友之戒。
四月二十九日,談季曆告禦狀,江南哄聞,将鄒知縣、張天德、張涵生等二十五人告準,亦奇事也。
鄒縣公差沈豹遠、徐大受往京打點,不料季曆又在五城兵馬司出首,連夜差滿兵圍住大有字号,會同各衙門聽審,夾打招成行賄一案。
連累店主張期鳳,即張提督第六子也,系上海潘公畏之婿,所以投之,并餘可如等俱收監,沈豹遠死焉,徐大受發回候審。
六月十五夜,餘在大兄家,大伯着婦女來尋,随即去會。
疑有事故,不料竟言久不見侄,思想故也,并無他事。
豈意自此會後,至七月即患痢,至八月大兇。
我去會,隻說:“我家窮怎好?”可見長輩臨危隻言窮者,豈自憂哉,憂後入耳!九月初九,官差管班來傳我,修滿州公署也。
是時朝廷差刺叭章京三員、筆帖式二員,巡視江南南界,住剳上海。
星夜修理衙門,太守亦在縣,日來兩次,半夜又來一次,自初九日起至二十四日,方得完事。
交割總甲鋪設,幸我承值修理者,乃學宮西盧明仲住房,直通沈蘭若住房,兩大宅通連,内在廳上做地步,後廳造火坑,西廳做廚房、各披甲住房。
每日夜值匠夫幾十名:大木匠廿人,泥
承好友倪習之雲:“十月初一,陳縣公将你名字改工房經制矣,如不願做,快去周全。
”不料新官将到,卯簿已送去,無可挽回。
随又病于祖母處五六日,窘狀異常而歸。
十二月二十六日,鄒知縣(按:名宏,江西廬陵人)到任,餘在城中過年。
康熙三年甲辰,餘三十七歲。
是年正月十六日,大表妹到祖母家,與餘同住。
為吳元惹禍,被族中兄弟趕打出來,竟在伊母舅王侍元家,寄母尋我去要我請歸同住。
不料晦氣進門,其夫乃十惡不赦之人,住我家八個月,了我百金,又為他受累,姑夫知道方尋去。
縣宮拿我做工房,餘不願,将餘收鋪。
在鋪内會見一友蔡宗玉者,年十七,聰俊異常,亦系讀書之家,尚未棄書本,更善吟詩,與我同志相得,頗不寂寞。
二月初一,遞過願充甘狀而放,又要周全宗玉出來,陪伴五六日歸家。
值鄉間拜仟做驅瘟道場,疏内雲:“百年之内,無去歲之瘟災;廿裡之中,無一家之安泰。
” 四月十四日,安緝大人王巡臨南彙地方,是餘承值,一人兼管供應鋪設,繁難異常。
忙有半月,費一百三十金,又為槽刀誤事受累。
此番出門時,表妹大姑娘曰:“供應事煩,可帶元官同去,要他照望,亦是好的。
”不料同去,托他銀子,竟多存匿,約有十五兩,又将料刀十四把藏過,以緻誤事。
随巡人等将跟官管班打壞,餘又費數金。
後縣官歸,又着我立賠槽刀三十副。
及至元宮匿去者,隻當得八分一把,伊所得一兩二錢,害我費四十餘金。
記此知無良之人,斷斷不可與近。
五月初五日,在蘇州寓府前顧思耕家,為解杉炭價也。
初到即會見張若書,偶然說起,豈料若書與局官父子相好,随凂他與局官說合,必不肯收折色。
是日擾若書,出胥門看龍舟,直擠至阊門。
酒舡并内眷看舡,擠滿城河,有四裡長,比我縣大不相同。
明日由松江而歸,擾府工房周奕甫,而東歸至家。
初十日,即往坍石橋東,買沈晉生宅房三進,拆歸燒炭。
時值黃梅,人又忙,天又熱,搭蓋涼棚燒炭,不五日滿一千斤,星夜拿舡解去,方得太平。
此時因大将軍吊取火藥十萬斤,郎二省又要解去江西十五萬斤,軍令嚴切,火藥局都司着急,日日禀撫台,發木簽,催提各縣杉炭。
未幾差提經承嚴比,所以華、婁、青三縣,俱受責三十闆,惟我有炭到,撫台面谕,發局驗收。
局官錢姓,系嘉定縣人,向随孫初暘(按:孫元化,嘉定人,從徐光啟受西學,精火器,崇祯時為登萊巡撫)在遼東,慣習火攻,精造各項火具,如火箭、火雷、火磚、火罐飛火球等件,餘得逐一看到。
其子錢振公在局内監造,其父另有衙門,在局之西。
兩邊俱耍使用,有管班、門子、長随各役,局内有驗炭、稱炭、篩炭、藥匠等費,又送錢振公藕粉、桂花餅、涼鞋、糕餅等項,共約費數金。
解過即有批回。
錢振公曾做蘇松道差官,與張若書同事,故甚相知,有意氣,請我與若書飲至夜深而别,亦可謂善全矣。
六月二十八日,九十五圖秦漢如、沈人全、王元祯等,來包圖内一年雜差,言定一百六十兩,陸續交代,不滿七十兩,而此時雜差義多,故辭去。
七月,康行之為錢糧急迫,将住宅賣我,當日定局,七月交割我收管。
我為遷移尚未定,仍讓他再住。
是月海潮泛漲,沖壞黃家灣護塘三裡,并零星壞處。
鎮守蘇州祖大将軍(按:名大壽)撤回京,捉舡甚急,要大座舡數百、小舡千号,驚天動地,與韓撫院(按:名世琦,康熙元年任江蘇巡撫)作對,幸善全而去,舡連幾百裡。
蘇州東北半城,向為滿兵住紮,号為滿州城。
自進婁門直至齊門南大街止,皆兵馬所駐,民居多被占去,百姓無一人敢住。
其地每年三月,放來馬一千匹,趕至川沙一帶,沿海牧養。
凡至每月初三日,又來馬一千換班,着縣要渡舡渡夫,并要供應,管馬官兵房受累之極,幸得太平。
九月中,聞韓撫台出巡,縣公派我承值南彙一團,忙甚。
至十一月十五,方到松江府,私行親訪,府縣各役重責五十起八十止,共二十五名。
二十四日餘在南彙,趕到府城考察,登答許久,幸而太平。
據撫台說:“本官填你懶惰,免你幾個闆子。
”方曉得填壞賢否也。
至晚,就縣公舡上同回,又星往南彙,鋪設民房十二座,收拾守府衙門演武場等處。
二十八日起馬至金山,飛馬來報,即齊集廚子,分派各衙門;供應事物:宰豬十口、羊十隻、雞一百隻、鵝十隻、鴨二十隻,分包白米、紅燭、山炭等項至一夜。
初二日辰刻,頭站到,差官姓張,據說是千總,甚好。
相送銀四兩,竟不要,彼雲:“隻要不誤,就是好的,何苦要你銀子!”餘挺身承值,又承南彙營守備及阮把總亦甚好,凡内傳出,有一時無者,彼即着蕾中管班去,曰:“姚純如在那裡忙,你們通去幫襯一幫襯,若要銀子,到我處來領。
”營中幾人,盡力來料理,惟有管馬者姓曹,系撫院内司,将餘并糧房直至四鼓,逼去銀共十兩,得銀後即曰:“快收拾,我們要去了!”頭站去不多時,随巡各役俱起。
天乍明,撫院亦起,兵馬先行,然後發炮起馬,往川沙去訖。
即忙進察院檢點,失去繡帳一頂,并後堂被一條、銀鑲杯六隻,外邊收拾槽刀三十付,止存小馬槽五個,刀無一把。
此番接官又費一百五十兩,本無讨處。
初五日,歸家。
初十日,聞撫院拿兵房、工房各書重懲,打至五十起八十止,俱收大鋪候發審,餘幸無人告發而免。
十二日,至東鄉,将舍房拆去,因無人住而門扇俱被偷去故也。
将母親靈柩權厝基地上。
十五日出邑,縣中另是一番光景,同房七八人俱被訪收禁,事件又多,又奉嚴禁,不許如前濫差。
又值歲暮,凡行過事件,各上司俱要歲終冊。
千難萬難,獨餘一人承值,倩人書寫,直至二十七日方完,打發府差去訖。
其年花稻俱歉收。
康熙四年乙巳,餘三十八歲。
是年正月初六日,在乃臣家吃年酒,縣差董成來雲:“太爺有票。
”差人在縣故也。
即時騎馬出邑,會見府差戴二如,并簽差陸君甫,言及太守初四日差票,初五日有簽,着冊房要該縣應差圖分冊,并要開填某系志載荒圖,向來免差等式;着工房耍府志一部,同冊赍送撫院,以便查對。
初七日,城中遍覓并無府志,隻得買縣志一部,裝釘送去。
初八日,縣公請各鄉紳在明倫堂公議,抄築漴缺(按:時漴缺為海舶輻辏之所,阛阓綦聯,百貨骈集)石海塘事件。
議畢,官即帶餘至後衙,與我商議雲;“撫院要冊子,計開應差、免差者,其意耍官儒圖一體當差也。
若論抄築海塘,自然應你去登答。
隻說本縣自十六保起三十保止,共有三百餘圖數,内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三保,因吳淞江淤塞,向系荒圖,漕糧通是沒有的,止征白銀尚且完不起,那裡還當得雜差?若問起官儒圖,你隻說:雖是奉旨與民一體當差,但本官在地方,未免作養他一番。
凡系小差,如小夫、鑽夫、水夫等不差;凡屬大差,如修築等項差的。
你去隻說是新到房科,上年事俱不曉得。
小心些,你去即來回覆我,着冊房馮伯先同去。
”說罷,出宅門,府差亦在,冊房馮伯先亦在,即刻出城,至七寶鎮已是黃昏。
飯店過夜,明早起,四個人飛走。
由鳳凰山落北,至北幹山,趁一蘇州舡,十二日到昆山,遇見太守舡回,星忙收拾,上太爺舡去。
因太守睡去,直轉至陸家浜,方得投文進去,奉谕青浦回話。
是日大冷,餘在太守舡上,承管班姚仁甫好意,說:“上海兩位經承在此,汪廚司你可暖酒一壺,與點心請他。
”不料被他多勸幾杯,一時頭暈身熱,起來異樣不快。
又承座舡婆年約三十許,頗潔淨,說道:“相公身體不快,可就在此艙内,把綿被蓋暖,睡至出汗就好了。
”餘果聽他言睡覺,隻聽岸上準有百人接太守,及縣宮、儒學、城守營等官,俱在岸上唱喝迎接。
至青浦南門停泊,天将明矣,尚有更夫擊柝。
我同馮伯先即時喚起差友,上岸進城。
縣前亦有賣羊肉面者,随叫他速下起來,吃過如飛出城。
太守已會過知縣送出,在舡頭聲言,竟将府差戴二如及馮伯先重打三十。
餘幸無事。
馮伯先立刻發批解撫院訖。
餘曰:“解撫院不是空身去的,且今日轉到府中設處盤費,明日叫舡星赴蘇州未遲。
”府差聽我即同回轉,由天興莊至神山。
因馮伯先打壞,故難到,直至黃昏進城,在戴二如家過宿。
明日一面設處往蘇,我又擾二如。
獨自東歸,經過提督衙門,見各營将官俱到,人披錦繡,馬挂雕鞍,擠擁轅門,揚威耀武。
向聞阃外将軍令,今日方知是不虛。
二月,縣公着我後衙修理,并備辦日用什物。
二十八日霹(以下疑有脫漏)有本府火票立提押解,撫院批差張順立要起身。
餘曰:“府差何人?不先說蓦地送批押解。
” 張順曰:“府友謝茂生。
昨夜發我批,上填明日到的,故此速去為妙。
”餘想,到府即要蘇州去,撫院處未免有使費,一時無措,同差人泥途南歸。
明日多方湊處,叫舡一隻,動用食物俱備舟中,星夜前往。
初一日早到府城,會見包玉衡,方知有撫院差坐提也。
遂央玉衡并周奕甫周全,費銀幾兩而不去。
其夜在府城北門外,擾顧繼賢家。
繼賢系海防廳差友,為煙墩、橋梁、馬路,并修護塘,因自他原差也,所以為我即請府房包玉衡、周奕甫相商。
其家内亦體面,是夜設酒三席,十大十小,列東、西、南而坐,總是為我,約費他三兩有餘,亦見多情。
不兩日有蘇常道差官到府,因鎮江大将軍巡視江海,故差官來,着府縣修理橋梁、馬路、煙墩等項也。
餘見華、婁二縣工房,竟被他詐,餘心甚不平。
及至同我回縣時,餘誘他曰;“上海有三百餘圖,每圖一兩,就是三百,隻要随我往沿海沿江去。
”彼意欲得之急,即會過縣公,随我與趙巡檢出北門,連道差、府差、廳縣科房,共馬七匹,由沿浦而往東北,相驗馬路橋梁,着落該圖填築堅固。
如有橋處所,俱要幫搭欄杆,鋪墊平闊,先有差人在前喚橋路,該圖總甲起夫修築,并供應等項。
是夜至太平寺過宿,總甲送供應來。
趙巡司曰:“你們幾個是有體面的,你們快去,我轉來即要完工的,後面有道差、府、廳差,通是要銀子的,你們不要見他,我與姚相公是不要銀子的。
”自此一說,哄聞傳去,竟修橋路,不用饋送。
道差随了兩日,見此光景,竟要我回縣備文回覆。
誰知我與趙巡檢照會,巡檢曰:“姚相公,你去我也去,面禀大爺,若是要修橋路,要不得銀子,若要銀子,修不得橋路,就是道爺處,亦講得過。
”道差無奈,隻得先回縣去。
次日,餘同巡檢至寨城,因大雨,夜擾張爾垂家。
爾垂系沈慕春親家,亦是總甲,所以款留。
明日過浦至慶甯寺。
十五日至高行鎮,适逢迎會盛極,又做戲。
是日總甲來會請酒,明日即至護塘會章巡司,托他趱修護塘一帶橋路及水洞處所。
餘與趙巡司由界浜南岸沿浦而回,即往龍華而南,修築馬路、修葺橋梁。
因天雨,住甯國寺兩日,着差喚集傍浦一帶總甲,星夜完工。
随至鄒家嘴,往西至闵行鎮而歸。
讵料縣公為将軍事宜,差徐昌到家同大郎出邑回覆,官已曉得我在闵行,着差人送大兒到祖母處,此時因年僅九歲也。
五月,因督修後衙,派鄉圖十個頂值,出銀備料,免其一年雜項差徭。
每圖初議六十兩料價,内扣繳公費銀二十四兩,與本官存四百兩,在房承值,一應逐日動用物件及修理料價,不料差人收侵,雜備又多,反多受氣。
十月初八日,李大将軍(按:名顯貴,鎮守京口等處)在鎮江圈山起馬巡臨,催修橋路、煙墩、城垣甚急,星夜往護塘,填滿蔡家水洞。
趙家浜對直顧家水洞,因上年海潮沖壞,上雖搭木橋,恐不堅固,餘又恨他久不修理,立起地頭夫百人,三日填滿一個。
如護塘一式高廣,使塘外人家舡隻,不便往來,所以警其後也。
城垣煙墩,圖中頂修者俱有完工呈遞,餘始放心。
韓撫院差官來看,俱無異論矣。
同在沿海及沿浦歸縣,即結狀與彼,即往府城去。
十一月十二日,府中又發火簽到,為歲修道署銀兩也。
十四日,同簽差往府。
十五日冬至節,用銀六錢,改限二十日比。
歸時值大将軍到縣,連夜要一團南彙去,同四五人在外過宿,約半夜起來,不料至渡口,傳說将軍兵馬俱往松江去。
因而飛回打探,惟見兵馬擠出南門往西,此時喜極,省費百金。
十二月初二日,縣公蘇州回,差周君遠、龔惠卿要頂修公費,甚急,将我收大鋪。
是日家中嶽母病亡,不及見面盛殓,初十日即出厝基宅之東。
十六日,寄母唐姑娘因要往鄉,擡轎到鋪,前來望我,滴淚而去,可憐可憐!十九日得釋。
二十二日,繳公費五十兩、布三十疋、銀镯一對、綢衣數件、黃珠數粒,可見官府之貪。
其年種田在康家宅,新得田八畝,花豆俱荒,幸米價甚賤,每擔兩許。
鄒縣公比較,一概三十闆,當役者破家。
至二十八日,始得南歸。
二十九日,至周浦上店,匆匆過節。
康熙五年丙午,其年餘三十九歲。
因舊歲跋涉,異常辛苦,不願至縣。
正月二十四日有簽來,因縣公要我管比各項修理,故特差人來也。
明日到邑,實對官說:“二年多費,欠營債百金,難于措處,若充役在縣,将何抵補?”承縣公曰:“案上無人,你比各項完工,自有另處。
”餘無奈,勉強管比一月有餘,受責差人及圖中諸友,似覺生怨。
故餘官之裡宅,外之班頭,再四囑托,案上有未完者,件件托好友帶管。
三月十五日,一意回家,絕不至縣。
是時,有明季封在河南為安昌王者,自清平定河南,其子改為徐二官,逃匿已久。
不料潛居泗泾東北龍居庵地方,結識無賴匪人,有周浦塘口淩天、梁家角王安等,糾黨打劫敗露,招出徐二官謀逆一案,連累多人:問淩遲者二十七命,斬者七、八十人,子女及妻俱發配滿州(按:曾羽王《乙酉筆記》亦有記載可參看)。
周浦鎮西三裡,有蔡宿一者,向系巨富,因好俠好客,結交宮府,雖系秀才,竟如鄉宦。
有徐上欣來谒,宿一款留之,甚歡洽。
後值天寒,曾借綿衣一件與之,後其人複來,宿一他出,内使人索取前借綿衣,其人懷恨。
後其人亦系賊黨,謀逆事敗,指扳宿一,宿一全家籍沒,身死江甯獄中,妻子流滿州,至六年分十一月十四日處決,死者俱戮屍,骨殖抛棄。
記此為交不擇友之戒。
四月二十九日,談季曆告禦狀,江南哄聞,将鄒知縣、張天德、張涵生等二十五人告準,亦奇事也。
鄒縣公差沈豹遠、徐大受往京打點,不料季曆又在五城兵馬司出首,連夜差滿兵圍住大有字号,會同各衙門聽審,夾打招成行賄一案。
連累店主張期鳳,即張提督第六子也,系上海潘公畏之婿,所以投之,并餘可如等俱收監,沈豹遠死焉,徐大受發回候審。
六月十五夜,餘在大兄家,大伯着婦女來尋,随即去會。
疑有事故,不料竟言久不見侄,思想故也,并無他事。
豈意自此會後,至七月即患痢,至八月大兇。
我去會,隻說:“我家窮怎好?”可見長輩臨危隻言窮者,豈自憂哉,憂後入耳!九月初九,官差管班來傳我,修滿州公署也。
是時朝廷差刺叭章京三員、筆帖式二員,巡視江南南界,住剳上海。
星夜修理衙門,太守亦在縣,日來兩次,半夜又來一次,自初九日起至二十四日,方得完事。
交割總甲鋪設,幸我承值修理者,乃學宮西盧明仲住房,直通沈蘭若住房,兩大宅通連,内在廳上做地步,後廳造火坑,西廳做廚房、各披甲住房。
每日夜值匠夫幾十名:大木匠廿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