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關燈
件青色短襖,腰插七節鋼鞭,騎在一匹毛紅如火的西口馬上。

     程三連見狀大感驚訝。

     “我剛才看到這批人很可疑……” “三連叔,我想——” 馬曼玲眼睛一亮:“這幾個人,不像是關中人。

    哦!他們可能是四川神兵王銀海帶着部衆去拜壽的。

    ” 程三連道:“對!四川神兵都穿黑衣。

    ” 天黑以後,兩人裝束妥當,直奔步壽原。

     道上行人已絕蹤,在寒風中隐隐傳來鑼鼓聲。

     馬曼玲擡頭一看,步壽原上空一片紅光。

     她有些奇怪地道:“是不是失火了?” 程三連道:“不是失火。

    今天是楊開泰的正壽,院子裹張燈結彩,還有戲班子助興,當然是燈火通明,照耀到步壽原上空了。

    ” 兩人已到達莊外,程三連低聲道:“我們現在分路進行工作。

    你從後面入莊,我從前面走,都在大廳上會合。

     這時大家正在大廳上看戲,我去找昨夜那個黑衣面人。

    ” 馬曼玲道:“我到後面,先捉一個人,問問口供。

    ” 兩人悄悄分路,馬曼玲迅速溜到莊後。

     程三連看莊側沒有人看守,便伏身循牆,牛耳短刀挾在腋下,慢慢潛行。

     這步壽莊圉四周都種了槐樹。

     程三連計上心來,揀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作為掩蔽。

     他騰身縱上牆頭,蹲定俯瞰,見屋子上面沒有放哨,便跳落院内,往大廳内閃閃躲躲的走着。

     走到紫藤棚前時,他側身一閃,便在紫藤蔭處埋伏妥當,這才細心的觀察大廳。

     大廳上鑼鼓喧天,擺了十多桌酒席。

     在廳側搭着一座臨時戲台,台面離地隻有三四尺高。

     今晚戲班唱的是楊開泰選定的戲碼“呂蒙正寒窯記”,這時戲快唱完了,台上兩個武生執戟對打,招式十分洗練,博得滿廳的采聲。

     大廳正中間的那桌酒席前,已坐了幾個黑衣人,他們眼睛望着戲台,手裡還剝着帶殼的烤花生,個個面帶笑意。

     戲完之後,就要上菜了。

     那個黑衣人的首領坐在楊開泰旁邊,旁若無人的大呼小叫,看到演出精采處更是喝聲如雷響。

     家丁捧着佳肴,一道道的擺上桌。

     楊開泰向黑衣人的首領勸酒道:“難得您大駕光臨,來乾一杯!” 這個黑衣人扳下臉來,佯怒道:“說什麼客氣話,今天你是壽星公,該大夥兒敬你酒才是。

    ” 說完舉杯站起,當場衆人見王銀海向壽星公敬酒,也粉紛站了起來,嚷着要勸酒,亂哄哄的鬧成一片。

     戲台上這時已是另一番局面,上出戲已演完,現在正敲鑼打鼓為下一場戲的開場助興。

     程三連總算瞧清四川神兵首頓王銀海的真正長相。

    他正在考慮如何向黑衣人的首領王銀海示警,忽然覺得眼角餘光似乎看到一條黑影。

     他原以為是馬曼玲趕來會合,轉頭望去,卻是一個黑衣人。

     那黑衣人兩三個起落,就竄到大廳的屋面上去。

    他執劍貼在腰脅上,銀光一晃,身輕如燕,便落在大廳屋脊的後面去了。

     程三連眼中神采閃爍,精神一振,便從紫藤叢蔭中閃出,躍上屋頂,疾速追趕。

     等程三連趕到大廳後面屋脊上時,那個黑衣人已經竄落到後面花廳上去了。

     程三連加緊步子,沒有松懈下來。

     那黑衣人可能已經發現背後有人追趕,在屋檐下一卸身,忽然消失不見。

     程三連曉得這人并不是真的憑空消失,而是以一種壁虎倒挂的功夫,将腳尖鈎在屋檐上,使全身貼在屋檐下隐藏得相當完美。

     程三連不知對方是敵是友,不敢冒昧上前,想用言語試探一下。

     “喂!黑衣漢子,你不要躲了,我已經看到你了。

    ” 程三連敢這麼大呼小叫是有原因的,這時四下寂靜,隻有大廳上吵成一團,凡是家丁賓客,全都擠到大廳上看戲了。

     他這些話隻有屋頂上可以聽到,下面的聲浪已壓過話聲,當然不慮被人發覺了。

     那黑衣人見程三連已經看出他的行藏,便将身子在檐下一縮,翻了個斛鬥,就從檐下蹿了起來。

     黑衣人輕功造詣極為獨到,這一竄就飛起有丈許高,落下時站在檐瓦上,身子晃都不晃一下。

     月色朦胧,亮度正夠彼此辨清面目。

     程三連發現,這黑衣人正是昨天在井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