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嫉妒和妄想是他們主要的情感。

    但引起他們嫉妒的事情,主要是年輕人的不道德行為和老年人的死亡。

    想想年輕人,他們發現一切的歡樂自己都沒有辦法享受了;而每當看到一支送葬的隊伍,他們就傷心、羨慕,别人進入一個港灣去安息了,自己卻永遠沒有指望。

    他們除了自己在青年及中年時代學到和看到的東西外,别的全都忘記了,而就是那一點點東西也很不完整;所以任何事實,要想知道真相和細節,安全一點還是相信一般傳統的說法,他們最好的記憶也是靠不住的。

    他們中最不悲慘的似乎倒是那些年老昏聩、完全喪失了記憶的人;這些人因為不像别人那樣有許多惡劣品質,倒還比較地能得到大家的憐憫和幫助。

     如果一個“斯特魯德布魯格”恰好跟他的同類結婚,按照王國的思典,等到夫婦二人中較年輕的一人活到八十歲時,婚姻就可以解除。

    法律認為這種優惠待遇是很合理的,因為那些無辜受懲罰要在世上永遠活下去的人,不應再受妻子的連累而使自己加倍痛苦。

     他們年滿八十歲,法律上就認為已經死亡,後嗣馬上就可以繼承其産業,隻留極可憐的一點錢供他們維持生活,貧窮的則由公衆來負擔。

    過了八十歲,大家認為他們不能再擔任任何工作,因為人們相信他們已經無法再為公衆謀福利了。

    他們不能購買和租賃土地,也不準他們為任何民事或刑事案件作證,甚至都不允許他們參加地界的勘定。

     九十歲以上,牙齒、頭發全脫落。

    活到這把年紀已不能辨别氣味,有什麼吃什麼,有什麼喝什麼,沒有食欲,不談胃口。

    患的老毛病既不加重也不減輕,一直就這麼延遲下去。

    談話時連一般事物的名稱、人們的姓名都忘掉了,即使是自己的至親好友的姓名也記不起來。

    由于這同樣的原因,讀書自娛也是不可能了,因為記憶力太差,一個句子看了後面卻把前邊忘了,這一缺陷把本來還有可能享受的唯一的樂趣也給剝奪掉了。

     這個國家的語言時刻都在變化,所以一個時代的“斯特魯德布魯格”聽不明白另一個時代中他們同類的話,兩百年一過,他們也不能同周圍的普通人交談,頂多不過說幾個一般的詞兒。

    因此,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祖國卻倒像外國人一樣感到很不方便。

     這就是我記憶所及他們給我作的關于“斯特魯德布魯格”的一番叙述。

    後來我見到了五六個不同時代的這些人。

    最年輕的還不到兩百歲,他們都是由我的幾個朋友在不同的時間裡領到我這裡來的。

    可是,雖然他們聽說我是個大旅行家,世界各地都見識過,卻一點也不感到好奇,不提出一個半個的問題來問問我。

    他們隻希望我能給他們一個“斯蘭姆斯庫達斯克”,就是一件紀念品。

    這其實是一種委婉的乞讨方式,以躲避嚴禁他們這樣做的法律,因為盡管給他們的津貼确實很少,他們卻是由衆人供養着的。

     人人都輕視、痛恨他們生下一個這樣的人來,大家都認為是不祥之兆。

    他們出生的情況記載得十分詳細,所以查一查登記簿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年齡。

    不過登記簿上記載的還不到一千年,要不就是因為年代久遠或者社會動亂,一千年前的記載早都被毀掉了。

    但是,通常計算他們年齡的方法,還是問一問他們腦子裡記得哪些國王或者大人物,然後再去查曆史,因為他們記得的最後一位君王,毫無疑問地總要到他們八十歲之後才開始登基。

     他們是我生平所見到的最令人傷心的人,而女人比男人還要來得可怕。

    她們除了極度衰老的人所有的一般缺陷外,她們還有别的一些可怕的地方;這種可怕的程度是和他們的年歲成正比的,實在令人難以形容。

    我在五六個人當中很快就能辨出誰年齡最大,雖然他們彼此之間相差還不到一二百年。

     讀者不難相信,自從我親耳聽到、親眼看到這種人以後,我長生不老的欲望為之大減。

    我為自己先前那些美妙的幻想感到由衰的羞愧,心想,與其這樣活着真還不如死掉,無論什麼暴君發明什麼可怕的死法,我都樂于接受。

    我和我的朋友們在這件事上所談論的一切,國王都聽說了,他于是得意洋洋地挖苦我,說希望我能送一對“斯特魯德布魯格”回自己的國家,使我國人民不至于再怕死。

    不過這似乎是這個王國的基本法律所不允許的,否則我還真樂意費些力氣花些錢把他們運回來。

     我不得不贊成這個王國制訂關于“斯特魯德布魯格”的法律,具有最強有力的理由,任何别的一個國家處在那種情況下,都有必要執行那些法律。

    要不然,因為貪婪是老年的必然結果,那些長生不老的人最終就會成為整個國家的财産的業主,獨霸全民的權力,卻又因為缺乏經營管理的能力,最終必然導緻整個社會的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