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楓林集卷之六

關燈
欤五欤不得而知之也此天真之渾融世運之古初宜乎君之不能忘也君曰子言信美矣雖然頌而無先?見餘乃言曰物之無欲而不失其德者未易淺視之也記曰竹箭之有筠也松栢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稽諸說苑梅以花貴自戰國始而後之風人托物莫先焉正于内媲松之心毅于外視竹之筠英華之發馨香之聞潔白之姿不怍于梅之葩蘤也而後可與三物友有進于是因其不失者廓而緻焉以極乎所以為人者如是而與三者友則冢宰侪于五卿而六官乾坤列于六子而八卦亦未為失其在我者焉不然則此三物者将語人曰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右矍然跽而謝曰富哉子之言乎請書以寄伯兄使刻諸軒之壁 ○清陂橋記(并詩) 歙休甯南五嶺淛江番江往來要道也嶺北十五裡曰五城議為杠梁者幾世代矣去年夏五城耆儒黃伯固為餘言是事且曰吾鄉鄰程子珍殆成之餘喜曰成之為文以記之今年來則成凡架闆之座幾聯四木以為闆比兩闆為一叚者幾工人用力幾合之為費以米計者幾又請于官複其旁幾戶任維系架撤之事且求田收歲入以俟修葺焉其用心之善而為謀之永如此既亟酬其記且益之以詩詩曰 淛水入海番為南江兩地相達踰峤乃通歙統休婺分流之所通道攸經為嶺者五溪漲為惠欲涉無涯五嶺之險莫如清陂豈無小舟夙夜誰舣莫往莫來有如千裡豈無實路鑿石岩山行旅求捷鄉闾往還維茲新橋厥功莫比近濟一方遠通萬土木座立鼈闆道橫虹靡晨靡夜以西以東昔人有心迄今乃作猗欤程君出其私橐程君從戎以捍裡居一橋是力可觇其餘五城名鄉世多君子德教涵濡用能取此事不在大力不在多孰有善心我為作歌 ◆說◆ 梅桃程氏三叟九子十一孫字說 程伯順字說 ○梅桃程氏三叟九子十一孫字說 餘年二十時始遊邑之南鄉即與梅桃三叟遊三叟親兄弟也而各三子伯叟之長子長餘四歲季子與仲叟之季子少餘十有七歲十有九歲時伯叟持家政待賓客甚有禮餘往來必過焉三叟與其九子者無老稚視餘如一家人也既而二季子讀書餘石門山中三叟請為九子定其字既述其說以诒之矣今年秋伯叟語餘九子者既各有子不蚤表以字慮其名無以别于人人也乃與其塾師古林先生黃君啟商而字之而述其說曰伯叟三子景顔之子佑佑之文原于右右助也手之用左拙而右捷故助之意義取于右友亦助也從兩又為近古右宜字子友景卓之子承承與奉同義承兩手拱節會意奉以兩手豐聲字體不類義無異也承宜字子奉景虞之子安聖賢所謂靜而後能安非存之不可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安宜字子存仲叟三子時飨之子佛西笁浮屠之稱寫其聲而已初無意義釋者謂華言覺非也詩佛時仔肩音符勿反學記其求之也佛之類意同于拂耳佛宜字子順時用之子肇寅爾雅釋诂肇始也釋言肇敏也先儒酒诰本釋言肇宜字子敏寅生于庚寅歲當讀如夷今世俗讀寅皆為夷真反則其訓敬也寅宜字子敬時行之子觀書觀逸遊田分言之則觀非遊也然古人則渾言之如宋秦觀字少遊字務觀尚矣景行先哲蓋字子遊季叟三子明善之子葆葆所以陰覆者也蓋字子蔭明達之子輻輻友乎輪毂之間考工記貴固且強是也當字子強明複之子尚濩尚上也加也濩湯樂名義取諸布濩以濩民也尚字子加濩字子和可也噫餘自幼遊至今三十有三年不鑒諸水鏡不觀吾須眉與三叟九子十一孫者浮沉逍遙唯見幹其而枝枝而複枝竹苞蘭茁造化發育蕩然一生氣而巳數十年如度數日豈知行年五十有二哉仲叟夙信星命十數年前自推其六十歲前有厄又苦未有孫也今踰七袠且二三載巳四五其孫方來未巳其兄年近八十酬接不怠如少壯日其弟年六十有二方飄然往來江湖間為陶朱公事階庭長茂日新月盛夫何以緻是得不以其平心率物汲汲于救人疾苦生意藹然心胷問然耶九子之子方見十一人慶源滾滾孰為限量餘漸入耆艾筆力或以退恐不堪頻煩為作字說也雖然古禮命子之字必請于鄉先生以币餘又撫箧表橐語家人而為之喜矣正至十年庚寅歲十月一日朱升書 ○程伯順字說 休甯南傳營程君存字伯順或問其說于餘。

    餘曰。

    順天者存孟氏言也。

    人之為人役久矣。

    天下有視賢德。

    否則視勢力。

    處有道之世。

    固當擇賢德而仰之。

    不幸而居勢力之世。

    亦顧吾小弱而安之。

    所謂順天而能存者也。

    或者請益。

    餘曰。

    有道之世理恒勝。

    無道之世勢恒勝。

    理勝者常。

    勢勝者非常。

    君子處乎非常當無失乎其常。

    或者又請益餘曰。

    處非常而順之易。

    反非常而正之難。

    無道之世人不知德。

    我以吾仁。

    彼以其富。

    我以吾義。

    彼以其爵。

    雖欲弗順。

    惡得而弗順。

    至于撥眀世反之正。

    則不徒順焉。

    夫子之力不加于世卿而請讨陳桓。

    孟子之位不貴于國君弟而不答滕更。

    伯夷聖也。

    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

    子思賢也。

    曰以德則子事我。

    惟君子為能順天。

    惟聖賢為能回天。

    順天者所以存其身。

    回天者所以存斯道。

    非吾言也。

    孟氏言也。

    伯順學聖賢者也。

    庶幾由君子而進諸。

    或者稱善請筆是說從伯順質之。

    歲癸亥友生朱升拜書 朱楓林集卷之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