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瑣闼異聞
關燈
小
中
大
久視山,山下出澄綠水,其泉一百步,亦謂之&ldquo流綠渠&rdquo。
雖投之金石,終不沈沒,故洲人以瓦鐵為舟艦。
又有良金池,可方數千裡,水石沙泥皆如金色,其中有四足魚,有金蓮花。
洲人研之如泥,彩繪光影,煥爛與真金無異,但不可入火而已。
更有蓮莖出,其花如蝶,每微風,則動搖如飛。
婦人競采之以為首飾,則語曰:&ldquo不戴金蓮花,不得到仙家。
&rdquo又以強木造舟楫,其上多飾珠玉,以為遊嬉。
強木,不沈之木,若方一寸,以百斤之石缒之,終不能沒。
藏幾淹駐既久,忽思中國。
洲人遂制浚風舸以送之,激水如箭,不旬日即達于家。
問其國,乃皇唐子孫,皆疏屬也。
○羅浮先生 羅浮先生年數百而顔色不衰。
立于床前,則發垂至地,坐于暗室,則目光可見數丈。
每采藥于深岩峻谷,則毒龍猛獸往來衛護;或晏然居家,人有具齋邀之。
雖一日百處,無不分身而至。
或與人飲酒,則出一壺,才可容一二升,縱客滿座,而傾之彌日不竭。
或他人命飲,即百鬥不醉。
夜則垂發于盆中,其酒曆曆而出,曲ろ之香辄無減耗。
及上召入内庭,遇之甚厚。
及退,嫔禦取金盆覆白鵲以試之。
先生方休,忽起謂中貴人曰:&ldquo皇帝又令老夫射覆盆地。
&rdquo中貴人皆不喻其言。
果而上召令速至,而先生才至玉階,謂上曰:&ldquo盆下白鵲,願陛下早放。
&rdquo亡笑曰:&ldquo先生早知矣。
&rdquo坐于禦榻前,上令宮人侍湯藥。
宮人有笑先生貌古布素者,而缜發绛唇年才二八;須臾忽變成老妪,雞皮鲐背,發鬓皓然。
宮人悲駭,流涕上前不已。
上知宮人之過,促令謝告先生。
久而容質卻複如故。
上國語京師無豆蔻花及荔支,俄頃袖中出二花,皆連枝葉,各數百,鮮明芳潔如新折下。
又嘗賜食甘于,先生曰:&ldquo臣山中有者,味愈于此。
&rdquo上曰:&ldquo朕無複得見矣。
&rdquo先生遂以上前碧玉瓯以寶盤覆之,俄頃撤盤,即甘子至矣。
芳香滿殿,其狀甚大。
上食之,歎其甘美無比。
○懿宗佳谶 唐懿宗,其意度甚厚,形貌瑰偉。
在藩邸時,疾疹方甚,而郭淑妃見黃龍出入于卧内,上疾愈。
妃異之,具以事聞。
上曰:&ldquo無洩是言,貴不相忘。
&rdquo又嘗大雪盈尺,而上寝室上辄無分寸。
諸王見者,無不異之。
○九玉钗 同昌公主九玉钗上刻九鸾,皆九色,有小字曰:&ldquo玉兒。
&rdquo工乃巧麗,殆非人工所制。
原其來,乃金陵人以獻,公主酬之甚厚。
一日晝寝,夢绛衣女奴授語曰:&ldquo南齊潘淑妃取九鸾钗。
&rdquo及覺,具以夢中之言言于左右。
洎公主薨,其钗亦亡所在,左右因以語于人,或雲:&ldquo潘妃小字玉兒也。
&rdquo ○聞步辇香 中貴人者,一日同輩買酒,飲于廣化旗亭。
忽相渭曰:&ldquo坐來聞香,何太異也。
&rdquo同席曰:&ldquo豈非龍腦耶?&rdquo曰:&ldquo非也,餘幼給事于嫔禦宮,常聞此香。
未知今日何由而緻,願問當爐者。
&rdquo遂雲:&ldquo公主步辇夫以錦衣換酒于此也。
&rdquo中貴人共視,益歎其異。
○九花虬 安祿山僭亂,郭子儀有功。
上因命禦馬九花虬并紫玉鞭辔以賜子儀。
九花虬者,即範陽節度李德山所貢,額高九寸,毛拳如鱗,頭頸駿鬣,真虬龍也。
每一嘶,則群馬聳耳。
以身披九花紋,故号&ldquo九花虬&rdquo。
子儀知&ldquo九花&rdquo之異,固陳讓者久之。
上曰:&ldquo此馬高大,稱卿儀表,不必讓也。
&rdquo後複京師,上堅以馬賜之,所以崇功臣也。
雖投之金石,終不沈沒,故洲人以瓦鐵為舟艦。
又有良金池,可方數千裡,水石沙泥皆如金色,其中有四足魚,有金蓮花。
洲人研之如泥,彩繪光影,煥爛與真金無異,但不可入火而已。
更有蓮莖出,其花如蝶,每微風,則動搖如飛。
婦人競采之以為首飾,則語曰:&ldquo不戴金蓮花,不得到仙家。
&rdquo又以強木造舟楫,其上多飾珠玉,以為遊嬉。
強木,不沈之木,若方一寸,以百斤之石缒之,終不能沒。
藏幾淹駐既久,忽思中國。
洲人遂制浚風舸以送之,激水如箭,不旬日即達于家。
問其國,乃皇唐子孫,皆疏屬也。
○羅浮先生 羅浮先生年數百而顔色不衰。
立于床前,則發垂至地,坐于暗室,則目光可見數丈。
每采藥于深岩峻谷,則毒龍猛獸往來衛護;或晏然居家,人有具齋邀之。
雖一日百處,無不分身而至。
或與人飲酒,則出一壺,才可容一二升,縱客滿座,而傾之彌日不竭。
或他人命飲,即百鬥不醉。
夜則垂發于盆中,其酒曆曆而出,曲ろ之香辄無減耗。
及上召入内庭,遇之甚厚。
及退,嫔禦取金盆覆白鵲以試之。
先生方休,忽起謂中貴人曰:&ldquo皇帝又令老夫射覆盆地。
&rdquo中貴人皆不喻其言。
果而上召令速至,而先生才至玉階,謂上曰:&ldquo盆下白鵲,願陛下早放。
&rdquo亡笑曰:&ldquo先生早知矣。
&rdquo坐于禦榻前,上令宮人侍湯藥。
宮人有笑先生貌古布素者,而缜發绛唇年才二八;須臾忽變成老妪,雞皮鲐背,發鬓皓然。
宮人悲駭,流涕上前不已。
上知宮人之過,促令謝告先生。
久而容質卻複如故。
上國語京師無豆蔻花及荔支,俄頃袖中出二花,皆連枝葉,各數百,鮮明芳潔如新折下。
又嘗賜食甘于,先生曰:&ldquo臣山中有者,味愈于此。
&rdquo上曰:&ldquo朕無複得見矣。
&rdquo先生遂以上前碧玉瓯以寶盤覆之,俄頃撤盤,即甘子至矣。
芳香滿殿,其狀甚大。
上食之,歎其甘美無比。
○懿宗佳谶 唐懿宗,其意度甚厚,形貌瑰偉。
在藩邸時,疾疹方甚,而郭淑妃見黃龍出入于卧内,上疾愈。
妃異之,具以事聞。
上曰:&ldquo無洩是言,貴不相忘。
&rdquo又嘗大雪盈尺,而上寝室上辄無分寸。
諸王見者,無不異之。
○九玉钗 同昌公主九玉钗上刻九鸾,皆九色,有小字曰:&ldquo玉兒。
&rdquo工乃巧麗,殆非人工所制。
原其來,乃金陵人以獻,公主酬之甚厚。
一日晝寝,夢绛衣女奴授語曰:&ldquo南齊潘淑妃取九鸾钗。
&rdquo及覺,具以夢中之言言于左右。
洎公主薨,其钗亦亡所在,左右因以語于人,或雲:&ldquo潘妃小字玉兒也。
&rdquo ○聞步辇香 中貴人者,一日同輩買酒,飲于廣化旗亭。
忽相渭曰:&ldquo坐來聞香,何太異也。
&rdquo同席曰:&ldquo豈非龍腦耶?&rdquo曰:&ldquo非也,餘幼給事于嫔禦宮,常聞此香。
未知今日何由而緻,願問當爐者。
&rdquo遂雲:&ldquo公主步辇夫以錦衣換酒于此也。
&rdquo中貴人共視,益歎其異。
○九花虬 安祿山僭亂,郭子儀有功。
上因命禦馬九花虬并紫玉鞭辔以賜子儀。
九花虬者,即範陽節度李德山所貢,額高九寸,毛拳如鱗,頭頸駿鬣,真虬龍也。
每一嘶,則群馬聳耳。
以身披九花紋,故号&ldquo九花虬&rdquo。
子儀知&ldquo九花&rdquo之異,固陳讓者久之。
上曰:&ldquo此馬高大,稱卿儀表,不必讓也。
&rdquo後複京師,上堅以馬賜之,所以崇功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