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轉直下
關燈
小
中
大
一
某種不安的前兆出現了。
女用人過來說報社來了電話。
“請回掉。
”賴子對女用人這樣說。
“說是一會兒就成。
” 女用人表情困窘地回來了。
“總之你就說:沒有什麼好講的。
” 類似這樣的電話,從各方面紛至沓來。
不僅報社,也有雜志社的名字。
豈但如此,也還有直接到家門口來的記者。
“太太剛剛出去。
”女用人照賴子的吩咐這樣說。
“什麼時候回來呀?” “這個,不知道。
” “我等一下好了。
”對方很頑固。
為什麼自己這樣受人注意,賴子是心裡有數的。
這就是說,因為她是結城庸雄的妻子。
貪污案件現在正審理到最高xdx潮,而且結城成了人們議論的中心。
可是,事實并非如此。
賴子看到第二天的晨報以後,就全然明白了。
報紙第三版的頭條新聞便是用大号字登出的這條消息。
排版非常醒目,打開報紙就能看到。
報紙标題的意思是:小野木檢察官突然停職,這件事給檢察部門投下了陰影雲雲。
小野木本人的照片也登出來了。
賴子一口氣讀完了這條消息: 這次R省的貪污案件,東京地方檢察廳現在正全力以赴進行調查和揭露;而适值其方興未艾之際,小野木喬夫檢察官數日前突然被調離特别搜查部所屬部門。
進而,該檢察官于昨天又受到了停職處分。
這件事的内幕是,該檢察官與這一案件的嫌疑犯某氏(特隐匿其名)的妻子之間,有着相當親密的關系。
此事為辯護團方面所披露,地檢也很狼狽,故匆忙做出了這項處分決定。
地檢方面,對事情的嚴重感到吃驚,正向該檢察官了解詳細情況。
如果确有如辯護團所講的事實,看來将對該檢察官追加更嚴厲的處分。
檢察部門已經表明,即使該檢察官有辯護團方面所講的事實,也将認為與案件調查的本質沒有關系,要堅決按預定的方針一搞到底。
然而,據觀察,不管怎樣,如果弄清事實确系如此,則将會給檢察機關方面投下巨大的陰影;對眼下調查貪污案件這一工作的前途,大約也難免會帶來影響。
林律師的談話:某嫌疑犯的妻子與小野木檢察官保持着親密的交往,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擁有确鑿的證據。
嫌疑犯的妻子與擔任審訊的檢察官處于此種關系這一事實,對檢察部門來說,會是一大不幸之事。
由這種情形來看,根本無法指望進行公正的審訊。
我們即使估計到案件會取得有利進展,為了維護法律的威信,對這位檢察官與嫌疑犯妻子之間的關系,也絕對不能漠然置之。
小野木檢察官自不消說,我們準備鬥膽追究擔任他的上司的檢察機關領導幹部的責任。
特别搜查部部長石井檢察官的談話:現在這個時候,沒什麼好說的。
我不否認律師方面提出過要披露事情真相的要求。
但是,即或隻是謠傳,從法律威信上來講也不能撇開不管,因此暫時給小野木檢察官以停職處分。
至于事實是否存在,打算随後向該檢察官聽取和調查具體情況。
如果确有其事,究竟怎樣處理,現在還沒做出決定,當然也沒有考慮責任問題。
在目前階段,毫無疑義地将把這個問題與揭露案件一事分别加以考慮,并準備竭盡全力按既定方針調查到底。
還有一個情況。
關于這件事,雖然其辯護人曾通過某氏向檢察部門做過試探,但作為我們來說,不願給國民以态度暧昧的印象;從這一前提出發,我們堅決拒絕了那次試探,并暫先發表了對小野木檢察官的停職處分決定。
真僞姑且不論,發生這類問題确實令人遺憾。
小野木檢察官的談話:我什麼也不想說。
一切聽憑上級處理。
賴子最初讀到這篇報道的時候,鉛字并沒有立即跳進眼裡,隻能這一處那一處斷斷續續地看了一遍。
感情造成了她視覺上的混亂。
反複讀了三遍之後,她才好容易明白了這條新聞的全部内容。
連眼前的報紙都模模糊糊地一團漆黑了。
賴子把報紙丢開,兩條腿再也無法支撐住自己的身體。
心房急劇地跳動,眼裡看到的物件都傾斜了。
賴子很想大聲喊叫。
她感到自己胸中好象有一個活物就要自己喊出聲來。
賴子自己都知道臉上失去了血色,連手指尖都麻木了。
她覺得有件事要做,于是急忙站起身來,但卻感到雙膝無力,身體搖搖晃晃。
賴子走到電話機旁,撥動号碼盤,但手指不聽使喚,竟反複重撥了三次。
對方是小野木的公寓,回答說:“小野木先生今天早上很早就出去了。
” 為了弄清下落,她又往地檢挂了電話。
“小野木檢察官今天休息。
” 賴子險些把電話聽筒掉到地上。
她回到房間,蒙住臉蹲下身子。
心房的急劇跳動還沒有停歇。
可憐的心髒還在兀自劇烈地顫動着。
眼前出現的事實,簡直令人無法想象。
其實她是不願去想。
賴子但願把這認作是很久以前曾做過的惡夢的繼續。
雖然有一種很壞的預感差不多一星期前就屢次向她襲來,但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結果。
賴子盼望能有個依托。
自己身體已陷入虛脫狀态,需要有個東西能全力給予支持。
賴子五天前就已經下決心辦理與結城的離婚手續。
為此她還曾去家庭法院詢問過法律方面的手續。
盡管如此,她還是給拘留所的結城準備好了去探望時要帶的東西。
雖說是要離婚的丈夫,但這是作為妻子的最後一次義務,并非出自愛情。
然而,這件事也隻好中途告吹了。
賴子已經知道,結城另外還有兩個女人會來拘留所給他送東西的。
那是賴子所不認識的兩個女人。
盡管結城連續幾天不回家,或者發現了他在外面冶遊的證據,多年來,賴子都不曾有過動搖。
她的态度是,無論結城幹什麼,統統漠然置之,即使知道兩個女人熱心地給丈夫送東西,感情上也沒有起過波瀾。
賴子第一次确知:即便自己離去,也還有女人照料結城。
這反而使她感到安心了。
她可以事不關己地把服侍結城的那段經曆當成遙遠的過去了。
然而,報紙上關于小
女用人過來說報社來了電話。
“請回掉。
”賴子對女用人這樣說。
“說是一會兒就成。
” 女用人表情困窘地回來了。
“總之你就說:沒有什麼好講的。
” 類似這樣的電話,從各方面紛至沓來。
不僅報社,也有雜志社的名字。
豈但如此,也還有直接到家門口來的記者。
“太太剛剛出去。
”女用人照賴子的吩咐這樣說。
“什麼時候回來呀?” “這個,不知道。
” “我等一下好了。
”對方很頑固。
為什麼自己這樣受人注意,賴子是心裡有數的。
這就是說,因為她是結城庸雄的妻子。
貪污案件現在正審理到最高xdx潮,而且結城成了人們議論的中心。
可是,事實并非如此。
賴子看到第二天的晨報以後,就全然明白了。
報紙第三版的頭條新聞便是用大号字登出的這條消息。
排版非常醒目,打開報紙就能看到。
報紙标題的意思是:小野木檢察官突然停職,這件事給檢察部門投下了陰影雲雲。
小野木本人的照片也登出來了。
賴子一口氣讀完了這條消息: 這次R省的貪污案件,東京地方檢察廳現在正全力以赴進行調查和揭露;而适值其方興未艾之際,小野木喬夫檢察官數日前突然被調離特别搜查部所屬部門。
進而,該檢察官于昨天又受到了停職處分。
這件事的内幕是,該檢察官與這一案件的嫌疑犯某氏(特隐匿其名)的妻子之間,有着相當親密的關系。
此事為辯護團方面所披露,地檢也很狼狽,故匆忙做出了這項處分決定。
地檢方面,對事情的嚴重感到吃驚,正向該檢察官了解詳細情況。
如果确有如辯護團所講的事實,看來将對該檢察官追加更嚴厲的處分。
檢察部門已經表明,即使該檢察官有辯護團方面所講的事實,也将認為與案件調查的本質沒有關系,要堅決按預定的方針一搞到底。
然而,據觀察,不管怎樣,如果弄清事實确系如此,則将會給檢察機關方面投下巨大的陰影;對眼下調查貪污案件這一工作的前途,大約也難免會帶來影響。
林律師的談話:某嫌疑犯的妻子與小野木檢察官保持着親密的交往,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擁有确鑿的證據。
嫌疑犯的妻子與擔任審訊的檢察官處于此種關系這一事實,對檢察部門來說,會是一大不幸之事。
由這種情形來看,根本無法指望進行公正的審訊。
我們即使估計到案件會取得有利進展,為了維護法律的威信,對這位檢察官與嫌疑犯妻子之間的關系,也絕對不能漠然置之。
小野木檢察官自不消說,我們準備鬥膽追究擔任他的上司的檢察機關領導幹部的責任。
特别搜查部部長石井檢察官的談話:現在這個時候,沒什麼好說的。
我不否認律師方面提出過要披露事情真相的要求。
但是,即或隻是謠傳,從法律威信上來講也不能撇開不管,因此暫時給小野木檢察官以停職處分。
至于事實是否存在,打算随後向該檢察官聽取和調查具體情況。
如果确有其事,究竟怎樣處理,現在還沒做出決定,當然也沒有考慮責任問題。
在目前階段,毫無疑義地将把這個問題與揭露案件一事分别加以考慮,并準備竭盡全力按既定方針調查到底。
還有一個情況。
關于這件事,雖然其辯護人曾通過某氏向檢察部門做過試探,但作為我們來說,不願給國民以态度暧昧的印象;從這一前提出發,我們堅決拒絕了那次試探,并暫先發表了對小野木檢察官的停職處分決定。
真僞姑且不論,發生這類問題确實令人遺憾。
小野木檢察官的談話:我什麼也不想說。
一切聽憑上級處理。
賴子最初讀到這篇報道的時候,鉛字并沒有立即跳進眼裡,隻能這一處那一處斷斷續續地看了一遍。
感情造成了她視覺上的混亂。
反複讀了三遍之後,她才好容易明白了這條新聞的全部内容。
連眼前的報紙都模模糊糊地一團漆黑了。
賴子把報紙丢開,兩條腿再也無法支撐住自己的身體。
心房急劇地跳動,眼裡看到的物件都傾斜了。
賴子很想大聲喊叫。
她感到自己胸中好象有一個活物就要自己喊出聲來。
賴子自己都知道臉上失去了血色,連手指尖都麻木了。
她覺得有件事要做,于是急忙站起身來,但卻感到雙膝無力,身體搖搖晃晃。
賴子走到電話機旁,撥動号碼盤,但手指不聽使喚,竟反複重撥了三次。
對方是小野木的公寓,回答說:“小野木先生今天早上很早就出去了。
” 為了弄清下落,她又往地檢挂了電話。
“小野木檢察官今天休息。
” 賴子險些把電話聽筒掉到地上。
她回到房間,蒙住臉蹲下身子。
心房的急劇跳動還沒有停歇。
可憐的心髒還在兀自劇烈地顫動着。
眼前出現的事實,簡直令人無法想象。
其實她是不願去想。
賴子但願把這認作是很久以前曾做過的惡夢的繼續。
雖然有一種很壞的預感差不多一星期前就屢次向她襲來,但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結果。
賴子盼望能有個依托。
自己身體已陷入虛脫狀态,需要有個東西能全力給予支持。
賴子五天前就已經下決心辦理與結城的離婚手續。
為此她還曾去家庭法院詢問過法律方面的手續。
盡管如此,她還是給拘留所的結城準備好了去探望時要帶的東西。
雖說是要離婚的丈夫,但這是作為妻子的最後一次義務,并非出自愛情。
然而,這件事也隻好中途告吹了。
賴子已經知道,結城另外還有兩個女人會來拘留所給他送東西的。
那是賴子所不認識的兩個女人。
盡管結城連續幾天不回家,或者發現了他在外面冶遊的證據,多年來,賴子都不曾有過動搖。
她的态度是,無論結城幹什麼,統統漠然置之,即使知道兩個女人熱心地給丈夫送東西,感情上也沒有起過波瀾。
賴子第一次确知:即便自己離去,也還有女人照料結城。
這反而使她感到安心了。
她可以事不關己地把服侍結城的那段經曆當成遙遠的過去了。
然而,報紙上關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