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旅行

關燈
瞧瞧。

    ” “啊,這太好啦。

    怎麼樣,覺得涼了吧?” “嗯,已經習慣了。

    剛踏進來的時候,覺得有點涼。

    ”輪香子講了切身感受。

     “與外面的氣溫差三度左右。

    不過若是冬天,卻比外頭暖和呢!” 青年用手指着地中央挖的坑,說: “這是爐竈的遺迹。

    那些上古時代的人們,就在這裡面點上火,燒着用弓箭獵獲的野獸或湖中的魚,全家人一面吃一面歡快地說着話哩。

    ” “您對這些古代的事情很有興趣嗎?” “不知為什麼,我喜歡古代人的生活。

    若不象我這樣睡上一夜的話,隻憑看上一眼是不可能懂的。

    ” “睡一夜?”輪香子提高了聲音,“這麼說,您是從昨晚就住在這兒的羅!” “不,不是昨晚。

    我是今天一大早從東京到這裡來的。

    ” “啊,您是東京人?” 這次輪到輪香子來問這句話了。

     “嗯。

    因為今天是星期天,明天是節日。

    ” 原來如此。

    輪香子也意識到了,這兩天是連休。

    從學校畢業後,對星期幾的感覺導經遲鈍了。

     這麼說,這位青年是學生?不,着來不象學生。

    身上有一種很老練的穩重氣派。

    大半是已有工作的人了,而且還是剛剛參加工作的。

     “您休假的時候,總是特意從東京到這種地方來躺躺嗎?”輪香子以略帶吃驚的口吻問道。

     “不,不一定隻限于躺躺。

    ”青年的聲音裡略含着笑,然後提議說,“我們還是到外邊去吧!” 剛到小屋外面,光線異常耀眼。

    藍天和鮮綠更加分明。

    全身都暖洋洋的,輪香子知道這是從溫度略低的豎穴裡才出來的緣故。

     來到外面産生的新印象,并不僅僅是自然景色。

    青年果然不是學生,估計大約有二十七、八歲的光景。

    雖然有帽沿遮着,仍能看出他是濃眉大眼,迎着陽光的皮膚倒并不很白。

     青年以不無顧慮的目光凝視着輪香子。

    在她的經驗中,這不是那種需要慌忙躲開的視線,而是一種悠閑打量的眼神。

     青年很自然地移開極線,把身體轉向複原的豎穴住宅。

     “我們接着往下講。

    ”他把手放到挂在肩上的很不講究的帆布包帶上,“躺在這個豎穴裡,有時會産生一種奇怪的錯覺呢!覺得自己好象是這個家庭的一員,别人都出去狩獵了,隻有我留下來看家。

    ” 輪香子笑了起來,但是從他的話外音裡,知道了一個情況。

    這句話,在小屋裡原本也可以講的。

    之所以要把她帶到外面來,是青年有意避開兩人單獨呆在圓形的昏暗住宅裡。

    和他保持一定距離站着的輪香子,很清楚他的用意。

     “您是在做古代人的夢呢!”輪香子說。

    從應酬的觀點看,不能認為這句話優美而富有詩意。

    倘若想到那些使用石镞工具、拿石刀剝動物皮的、半裸體的、毛茸茸的原始人形象,輪香子說他在做夢,已經是最大限度的禮貌了。

     “也許是那樣。

    ”對輪香子的這句客氣話,青年做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我喜歡他們那種單純的生活,節假日裡常常到這些地方來消磨時間。

    當然,也去過一些尚未複原的豎穴遺迹。

    ” “在那種地方您也能躺得下去嗎?” “那都是露天的,所以不能過夜。

    隻是坐下來仔細觀賞觀賞。

    ” “仍然是以一種家庭成員的心理……?” 聽到輪香子這句略帶玩笑的話,青年放聲笑了起來。

     “并不總是那樣。

    畢竟是相隔三千年以後的外來訪問者了嘛。

    ” “這位訪問者,”輪香子稍微躊躇了一下,“厭倦了現代的城市生活,所以才跑到這兒來的吧?” 青年沒有馬上回答。

    輪香子感到有點後悔,本來以為青年會随便回答一句的,不料他臉上明朗的笑容卻蓦地消失了。

    帽遮的黑影下,眼裡好象掠過一絲不愉快的陰影。

     面對這一出乎意料的反應,輪香子有點慌了。

     “也許可以那麼說,”青年好象覺察到了她的情緒,以格外爽快的聲調說,“實際上也許是那樣的吧。

    不過,我這樣回答,您可能覺得有點刺耳吧。

    ” “不,我可沒有感到。

    ”輪香子臉上泛起了紅暈。

    她那句話的本意并不是如此。

    當然,原本是想提出一個抽象的、有機敏用心的問題,但說出口的話卻顯得輕率而生硬了。

    輪香子真想罵自己一通。

     “這麼大的規模,”為了趕快擺脫自己的這種心情,輪香子迅速改換了話題,“能住一家幾口人呢?” “這個……大概五、六口人吧!” 青年的語調已經恢複了。

     “這本是一座庶民的住房。

    這種豎穴,起初是建在近海的洪積高地上。

    後來逐漸伸入内地,仍舊建在這類高崗上。

    并不是一個、兩個,而是許多個聚集在一起。

    從這點來看,也許曾經組成過一個村落呢!” “村落?那麼,該有過村長那樣的人吧?” 輪香子問得愈發不對路了。

    一旦受過挫傷的情緒,是不易馬上恢複的。

     “豎穴遺址中沒有特别大的,從這點來看,大概還不曾出現過那樣有權的人。

    很可能是大家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 青年說着。

    大約他發覺這不是對年輕女性該講的話吧,接着又說: “對不起,小姐。

    我想到下面的鎮子去了。

    ” 帽子下面的眼睛卻在征詢輪香子的意見。

     踏着青青麥田的小徑,青年在前,輪香子随後。

    走着走着,她的目光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青年的背上。

    青年脫去了淺色的工作服,裹在襯衣下的肩膀很寬闊。

     挂在肩上的帆布書包裡面不知裝着什麼,鼓鼓囊囊的。

    書包已經髒得有點發黑,蓋上象中學生那樣用墨水寫着T·O兩個大寫的羅馬字母。

     T·O……輪香子漫不經心地考慮着這兩個縮寫字應該是什麼漢字。

     走在前面的青年停住了腳步。

    因為這是一條下坡路,所以輪香子腳下一滑,無意中縮短了同他的間隔。

     “好看吧?” 他所指的是,星屑般點綴在枝頭的無數小白花。

    這種花類似梨花,輪香子剛看到時,不知它叫什麼名字。

     “在萬物吐綠的現在,正是花梨花盛開的季節。

    見到這種花,立刻就會想到:這是到诹訪啦!” “您說是花梨?” “啊,您不知道?” 青年的聲音越過長高的麥苗傳了過來。

     “它在秋季成熟,也叫唐梨。

    個頭大,也很香,但果肉又澀又硬,不能生吃。

    在這一帶都是用糖泡過以後再賣。

    并不是太好吃的東西。

    ” 輪香子感到這位青年對此地很熟悉。

    這恐怕正說明他常到這裡來。

    她想,要麼便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但這種事是不便發問的。

    剛才的那件事還留在記憶裡。

     假如能發問的話,另外還有一件事。

    這位青年在什麼公司工作呢?正象他叫什麼名字,憑那兩個縮寫的字母便可以滿足一樣,對于他的職業也并非不想得到某種暗示。

    這是一位節假日裡常常逍遙自在地出去訪問古代人住居遺址的青年,如果可能的話,輪香子還想知道雇用着這種男子的公司的名字。

     湖面已經平靜下來。

    透過村落房屋之間的空隙可以看到水平的湖水,坡下面有一段路與湖面是平行的。

    下到這條路上以後,青年便把身子轉向輪香子,手指搭在登山帽呈波浪形狀的帽沿上。

     “啊,小姐,您直接回旅館吧?”他看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