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之中

關燈
現在看到那些棄置不用的平房,就正好是這麼一種感覺。

    那一幢幢小房,有的屋門沒有上鎖,半開半掩;有的用釘子把門窗釘得嚴嚴實實。

    塌陷的屋頂,經風吹雨淋而變黑的木闆牆壁,都使人感到這湖邊的凄涼。

     對岸的森林無路可通,連接西湖的道路隻有賴子腳下這一條。

    司機說,再往前汽車就不通了。

    看來豈止是汽車,連人也無法走過去。

     “……真有走投無路的路呢。

    ” 那次穿過深大寺樹林時,自己對小野木說過的這句話,又在耳邊回響起來。

    “走投無路的路。

    ”——記得哪本書曾講到過,在愛爾蘭荒無人煙的某個地方,就有這樣的路。

    她覺得此刻自己所面臨的境地,就正是這樣一條路。

     賴子忽然發現湖岸附近的森林裡,有一幢白色的建築物,那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築,看上去好象是什麼人的别墅,孤零零地悄然矗立在那裡。

     大約是擔心時間拖得過長了吧,司機朝賴子這邊走了過來。

     “怎麼樣?風景不錯吧?”司機一面頗有顧慮地吸着煙,一面說,“隻要進入那片林海,連村裡人也會摸不清出口。

    因為裡邊一條路也沒有。

    下面全是溶岩,簡直就和熱帶的原始叢林一個樣呢!” “進去的人裡,也有沒出得來的吧?” “哎呀,”司機略歪着頭笑了,“這怎麼說呢,說不定也許會有的吧!不過,那些人的屍體是絕對發現不了的。

    很可能有的人就是避開旁人自己走到林海裡面去的。

    ” “噢。

    ” 這麼長時間了,仍然沒有任何人走過來。

    村裡也沒有一個人出來。

    真是個莫名其妙的村落。

     “那是什麼呀?”賴子指着那幢建築物問。

     “那是國際青少年旅行組織開設的青少年旅行者接待站,到了夏天或其他什麼時候,學生們來住。

    現在大概清閑了。

    ” 賴子默默地沉思着。

    太陽已經西下,晚霞映紅了天空,深藍色的湖面仿佛罩上了一層薄薄的紅紗,連富士山頂的白雪都給染上了淡紅的顔色。

     “司機先生。

    ”賴子說,“能到那個青少年旅行者接待站去讨杯茶喝嗎?” “大概沒問題的,因為現在正閑着。

    總之,還是讓我奉陪您去吧!” 賴子同司機回到停車的地方。

     車子重新穿過靜悄悄的村落。

    樹林裡有條小路,樹影之中露出那座白色的建築物。

     “從這座房子的旁邊可以一直走到林海裡去呢。

    ”司機告訴賴子說。

    賴子由車窗探頭向外望去。

    前面是一條羊腸小道,甚至不能說是一條路,不過,總算還能辨别出一條細線來。

     車子駛到青少年旅行者接待站。

     “我在這裡等您。

    ”司機說。

     “可以啦。

    付給您車費吧。

    ” 司機吃驚地望着賴子的臉,說:“怎麼,您要在這裡留宿嗎?” 賴子微微地笑了,答道:“嗯。

    我來求一下試試。

    ” “有道理,您好容易來一趟,恐怕還是這樣好。

    這種地方夜裡靜得很呢!住一晚上還是值得的。

    ” “我要求一下吧。

    勞您辛苦了。

    ” 賴子付了車錢,司機立即鑽進車裡。

    出租汽車從正門前掉頭朝原路駛去。

    在汽車開上原路之前,賴子一直站在那裡看着它離去。

     出租汽車帶着發動機的聲響消失在林蔭裡。

    賴子迄今走過來的路到此斷絕了。

     一位六十上下歲的老太太,從門口伸出頭來張望着賴子。

     “突然來到您這裡,對不起,能送我一杯咖啡嗎?” 老太太朝賴子躬身答了禮。

     走進裡再,緊旁邊就是一處小小的櫃台。

    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年輕人,看樣子是老太太的兒子,正在櫃台裡邊看書。

    左手是食堂,裡面空無一人。

     老太太把賴子引到食堂裡。

     顧客隻有賴子一人。

    隔着面向陽台的玻璃窗,她看到林海的一角就在眼前。

    林木中幾乎都是針葉樹。

     “這邊的風景才好看着呢!” 老太太抱着咖啡壺,約賴子坐過去。

    賴子坐到能看見湖水的窗子旁邊。

     湖面的北側是一座山,也許由于這座山的影響,湖水與方才見到的顔色有些不一樣。

    水清依舊,但顯得更青更黑了。

    湖面上籠罩着傍晚時分的霭霧。

     咖啡很香。

    因為事先要好了的,所以旁邊還放了一杯水。

     賴子喝完咖啡,從手提包裡取出一個小瓶。

    又從小瓶裡往掌心上倒出一堆白色的小圓粒。

    圓粒碰到一起,發出細微的聲響。

     賴子喝了一口水,接着不慌不忙地把白粒分成三回放到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