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絕聯系的時刻

關燈
一切都整理完了。

    再沒有什麼要收拾的了。

     事前,小野木曾吿訴公寓的管理人,他将騰出這間屋子。

     “您要到什麼地方去呀?” 看來管理人也讀了報上的消息,眯起眼睛瞧着小野木。

     “暫時離開東京。

    ” 小野木道過謝,辦完手續,交了過去欠下的房租等。

    現在,一切都已處理完畢。

    昨天,他還給石井檢察官寄去了辭職書。

     實際上,辭職書應當由小野木親自面交,順便感謝石井檢察官對自己的多方關照。

    可是小野木卻想到,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回避與石井檢察官見面為好。

     與辭職書一起,小野木還寫了一封長信。

    信中對地檢的全體人員因自己而受到異乎尋常的株連,表示了謝罪之意。

     一切整理停當,小野木感到自己過去的生活終止了。

    仿佛這是一段漫長的經曆,而一旦事過之後,似乎又都曆時很短。

     這是一段頗不尋常的經曆,是小野木初次承受到的人生中激動人心的歲月。

     可是,在這一切都逝而不返的現在,他似乎覺得又與赤條條來去無牽挂的從前一模一樣了。

    這種狀态好象是從前舊我的繼續,而那不同尋常的經曆,則宛如某種反常的幻覺。

     事物的實體本身一旦永遠消逝,便與蕩然無存毫無二緻。

    所謂現實感,任何時候都指的是現在,否則,就隻能局限于從現在向未來過渡的那一瞬間。

    實體本身隻存于現在。

    它一旦成為過去,就會化作無從捉摸的幻影。

     小野木面臨的新現實從一切整理完畢的這一瞬間就将開始了。

    可是,小野木的這個現實卻失掉了通往未來的橋梁。

     這樣全部整理過後,他全身陷入了不可思議的空虛之中。

    在這種空虛之中,過去發生的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變成追想而被掩埋了。

    無論哪件事情,全是不連貫的片斷,無法理清頭緒。

     但是,人生的過去本來就由不連貫的片斷堆積而成。

    以往曾抱有的希望,過去曾付出的努力,在這些萬事了結的當兒,都隻不過是一些玻璃般透明的碎片而已。

     惟有地檢那些前輩和同僚的面孔無法抑制地浮現出來。

    小野木覺得實在對不起這些人。

    社會上的非難,固然有指向小野木的,但更多的則是紛紛指向了“檢察官”這一整體概念,非難聲中,小野木的名字消失了,剩下的隻有“檢察官”這個概念,惟有這個概念在一片彈劾聲中成了衆矢之的。

     盡管充滿了謝罪之情,小野木卻毫無後悔之意。

    因為這是自己選擇的道路。

     昨天夜裡,他睡得很熟,所有幹擾自己的念頭在寄出辭取書的瞬息之間,全被小野木排除掉了。

    賴子,隻有賴子使他感到唯一的充實。

    隻要有這點就足夠了。

     别的什麼都不希望了。

    甚至連生命也是如此。

     十點鐘了…… 小野木隻拿着旅行皮箱走出公寓。

    其餘行李物品,他全部委托給了管理人。

     “就要走嗎?”管理人是位老大娘,她把小野木送到門口。

     “長期給您添麻煩了。

    ”小野木低頭緻意。

     “小野木先生,”老大娘說,“再來東京的時候,您還會到我這裡的吧?” 老大娘竭力朝小野木表現出一副開心的面孔。

     “一定來。

    ”小野木走出大門。

    到達馬路之前,到處是長期以來看慣了的景象。

     一個小孩正在路邊玩耍。

    雖然以前從沒搭過一次話,但那孩子的模樣也顯得可親了。

     小孩蹲在路邊正玩着泥巴。

    從身旁一錯而過時,他那小小的動作,神奇而平靜地在小野木眼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面一位中年婦女身紮圍裙走過來了。

    這位婦女的面孔,以及正在家裡訓斥孩子的男人的面孔,不知不覺之中,都在小野木生活的一個側面留下了鮮明的記憶。

    這一切,此刻都印象分明地留在眼裡。

     “……芳子,去辦點事來。

    ”耳邊傳來這樣的聲音。

    紮着圍裙的家庭主婦正在吩咐孩子去辦事。

     這些聲音也以奇妙的新鮮感留在小野木的聽覺裡。

     小野木來到臨街的馬路上,叫住了一輛出租汽車:“去東京車站。

    ” 他看了看手表,十點二十分。

    到達東京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