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飄香

關燈
在月台上滑動的時候,小野木覺得這樣約定是做對了。

    在月台逐漸增加着亮度的燈光下,賴子那白暫的面孔一直朝着自己這個方向。

    她的背後,為這列車送行的人群已經開始散去。

     人群裡有一個人正從賴子身旁經過,并突然發覺似地向她鞠了一躬。

     那是一個很體面的紳士,不過從逐漸遠逝的車窗裡卻無法分辨清楚。

    能夠看清的隻是賴子并不知道有人朝她鞠躬,仍舊把臉面向列車這邊。

     小野木于次日晚回到故鄉。

    這是一個地處耶馬溪後身的小小山村。

    他就是從這裡往返越過近二十四裡的山路上的中學。

     家前面有一條潔白的公路,不斷有公共汽車出現在山背後,然後又消失在山蔭裡。

    這一情景,從桑園之間可以看得分明。

    即使在這樣的山區,也跑起了從前根本沒見過的大型公共汽車。

     回到家鄉的頭三天裡,實在無所事事。

    小野木給賴子寫了一封信,但寫不出投遞地址。

    這是一封無法寄出的信,隻好回東京後再親手交給賴子了。

     然而,在歸途的火車上,他把那封信撕掉了。

     “都寫了些什麼呢?”賴子問。

     小野木沒有講。

     “要是能收到就好了……”賴子現出一副遺憾的神情。

    “我想,那一定是帶有山鄉氣息的。

    ” 是的,在那山坳裡,不斷升起燒炭的白煙。

    它隻留在小野木的眼前,賴子是無法知道的。

     說到燒炭,小野木還保留着一個孩提時代的記憶。

    那大概是四、五歲的時候,聽說在燒炭小屋附近發現了一對情人自殺的屍體,人們都鬧哄哄地前去觀看,小野木也和小夥伴們一起跑去了。

    一棵剛吐嫩葉的樹上,垂吊着白色的衣服。

    小野木隻看了一眼便跑回去了。

     整個村莊,一時間都在談論這條消息。

    據說,那是一對從東京來尋找殉情歸宿的青年男女,他們究竟有什麼來曆,現在的小野木已經不記得了。

    如今還記得的隻有一件事,就是那位女性在死前曾莞爾而笑地把點心分給村裡的孩子們。

     隻要一提到山,小野木眼前便出現蔚藍的天空,冉冉升起的燒炭的煙柱,還有那嫩葉縫隙裡透出來的僵直的白色衣衫。

    即使向賴子描繪山色,這一點也自然不會寫上去的。

    然而,小野木有一種感覺,仿佛總有一天要講到這件事,而且隻能對賴子一個人講。

     小野木滞留在鄉間的五天裡,賴子一直萦繞在他的腦際。

    盡管會見了過去的朋友,也到了度過童年的山間小路和沼澤地,卻都沒有産生什麼特别的感慨。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心已經與東京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了。

     第六天,親戚中有位長者要舉行古稀祝壽活動,無論如何也要請小野木參加。

    不消說,父母和哥哥都勸他到場,但小野木還是以回機關上班來不及為理由拒絕了。

    實際上,回機關上班還有五天的餘裕,他隻是不忍心失掉與結城賴子在東京車站相會的機會。

    一想到徒然等來了約好的列車,卻怅怅然掃興而歸的結城賴子的身影,他是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也要趕上那列火車的。

     小野木乘坐事前約好的那列火車回到了東京車站。

    然而,卻不見結城賴子的蹤影。

    小野木懷疑起自己的眼睛,在月台上停留到最後,一直到旅客和接人的人全部散盡為止。

     “當時我大失所望,”小野木照樣是在後來提到了當時的情景,“兩隻眼睛都有些看直了,以至瞧着東京的街頭都是茫茫一片白了。

    ” “請原諒,實在對不起!”賴子賠着不是,“您不知道,當時我心裡該有多麼難受。

    不過,實在是無法抽身呀。

    請原諒我吧!無論您怎樣責備,我都會接受的。

    ” 第二天,賴子打電話約小野木會面。

    見面伊始,賴子就這樣向小野木道了歉。

     但是,賴子并沒有明确說出“無法抽身”的緣由,僅僅熱淚盈眶地請求諒解。

    小野木感受到賴子過着“受拘束的生活”,這好象還是第一次。

     “怎麼樣,咱們現在到橫濱去吧!”賴子當時這樣約他。

    天色已近黃昏,正是華燈初上的時刻。

    天空中還殘留着一抹灰白色。

     賴子說,她想去一個離東京稍遠一點的地方,在那裡和小野木共度一段時光。

    這大半也是賴子謝罪的表示。

    而在此之前,小野木确乎多少有些生氣的樣子。

     汽車沿第二京濱國有公路奔馳。

    各種車輛川流不息。

    小野木他們的車子也夾在車流當中,或者居高臨下地觀賞鬧市區的燈火,或者瞧着黑魆魆的工廠,還可以眺望羽田機場上空正在掃動的探照燈的光柱。

    小野木把賴子的手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