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歌詩四十八首
關燈
小
中
大
水》,秦客為之搖一作讴。
雞鳴複相招,清宴逸雲霄。
贈我數百字,字字淩風飙。
系之衣裘上,相憶每長謠。
○ 江上答崔宣城 太華三芙蓉,明星玉女峰。
尋仙下西嶽,陶令忽相逢。
問我将何事,湍波曆幾重?貂裘非季子,鶴氅似王恭。
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蹤。
水流知入海,雲去或從龍。
樹繞蘆洲月,山鳴鵲鎮鐘。
還期如可訪,台嶺蔭長松。
○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深一作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禅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 酬裴侍禦留岫師彈琴見寄 君同鮑明遠,邀彼休上人。
鼓琴亂《白雪》,秋變江上春。
瑤草綠未衰,攀翻寄情親。
相思兩不見,流淚空盈巾。
○ 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餘時流夜郎&hellip詩餘答以此詩 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
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
鴻鹄複矯翼,鳳凰憶故池。
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捶碎黃鶴樓 此詩楊慎雲是僞作 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晖。
○ 答裴侍禦先行至石頭驿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 君至石頭驿,寄書黃鶴樓。
開緘識遠意,速此南行舟。
風水無定準,湍波或一作成滞留。
憶昨新月生,西檐若瓊鈎。
今來何所似?破鏡懸清秋。
恨不三五明,平湖泛澄流。
此歡竟莫遂,狂殺王子猷。
巴陵定遙遠,持贈解人憂。
○ 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虹霓掩天光,哲後起康濟。
應運生夔龍,開元掃氛翳。
太微廓金鏡,端拱清遐裔。
輕塵集嵩嶽,虛點盛明意。
謬揮紫泥诏,獻納青雲際。
讒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計。
彷徨庭阙下,歎息光陰逝。
未作仲宣詩,先流賈生涕。
挂帆秋江上,不為雲羅制。
山海向東傾,百川無盡勢。
我于鸱夷子,相去千馀歲。
運闊英達稀,同風遙執袂。
登舻望遠水,忽見滄浪枻。
高士何處來,虛舟渺安系。
衣貌本淳古,文章多佳麗。
延引故鄉人,風義未淪替。
顧侯達語默,權子識通蔽。
曾是無心雲,俱為此留滞。
雙萍易飄轉,獨鶴思淩曆。
明晨去潇湘,共谒蒼梧帝。
○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五松山在南陵銅坑西五六裡 昔獻《長楊賦》,天開雲雨歡。
當時待诏承明裡,皆道揚雄才可觀。
敕賜飛龍二天馬,黃金絡頭白玉鞍。
浮雲蔽日去不返,總為秋風摧紫蘭。
角巾東出商山道,采秀行歌詠芝草。
路逢園绮笑向人,兩君解來一何好。
聞道金陵龍虎盤,還同謝脁望長安。
千峰夾水向秋浦,五松名山當夏寒。
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電,回祿睢盱揚紫煙。
此中豈是久留處,便欲燒丹從列仙。
愛聽松風且高卧,飕飕吹盡炎氛過。
登崖獨立望九州,《陽春》欲奏誰相和?聞君往年遊錦城,章仇尚書倒屣迎。
飛箋絡繹奏明主,天書降問回恩榮。
肮髒不能就珪組,至今空揚高蹈名。
夫子工文絕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吾非謝尚邀彥伯,異代風流各一時,一時相逢樂在今。
袖拂白雲開素琴,彈為三峽流泉音。
從茲一别武陵去,去後桃花春水深。
○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禦見招隐黃山 韓衆騎白鹿,西往華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雲空。
見我傳秘訣,精誠與天通。
何意到陵陽,遊目送飛鴻。
天子昔避狄,與君亦乘骢。
擁兵五陵下,長策遏胡戎。
時泰解繡衣,脫身若飛蓬。
鸾鳳翻羽翼,啄粟坐樊籠。
海鶴一笑之,思歸向遼東。
黃山過石柱,巘崿上攢叢。
因巢翠玉樹,忽見浮丘公。
又引王子喬,吹笙舞松風。
朗詠《紫霞篇》,請開蕊珠宮。
步綱繞碧落,倚樹招青童。
何日可攜手?遺形入無窮。
○ 酬崔十五見招 爾有鳥迹書,相招琴溪飲。
手迹尺素中,如天落雲錦。
讀罷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長吟字不滅,懷袖且三年。
雞鳴複相招,清宴逸雲霄。
贈我數百字,字字淩風飙。
系之衣裘上,相憶每長謠。
○ 江上答崔宣城 太華三芙蓉,明星玉女峰。
尋仙下西嶽,陶令忽相逢。
問我将何事,湍波曆幾重?貂裘非季子,鶴氅似王恭。
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蹤。
水流知入海,雲去或從龍。
樹繞蘆洲月,山鳴鵲鎮鐘。
還期如可訪,台嶺蔭長松。
○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深一作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禅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 酬裴侍禦留岫師彈琴見寄 君同鮑明遠,邀彼休上人。
鼓琴亂《白雪》,秋變江上春。
瑤草綠未衰,攀翻寄情親。
相思兩不見,流淚空盈巾。
○ 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餘時流夜郎&hellip詩餘答以此詩 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
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
鴻鹄複矯翼,鳳凰憶故池。
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餘捶碎黃鶴樓 此詩楊慎雲是僞作 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晖。
○ 答裴侍禦先行至石頭驿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 君至石頭驿,寄書黃鶴樓。
開緘識遠意,速此南行舟。
風水無定準,湍波或一作成滞留。
憶昨新月生,西檐若瓊鈎。
今來何所似?破鏡懸清秋。
恨不三五明,平湖泛澄流。
此歡竟莫遂,狂殺王子猷。
巴陵定遙遠,持贈解人憂。
○ 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虹霓掩天光,哲後起康濟。
應運生夔龍,開元掃氛翳。
太微廓金鏡,端拱清遐裔。
輕塵集嵩嶽,虛點盛明意。
謬揮紫泥诏,獻納青雲際。
讒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計。
彷徨庭阙下,歎息光陰逝。
未作仲宣詩,先流賈生涕。
挂帆秋江上,不為雲羅制。
山海向東傾,百川無盡勢。
我于鸱夷子,相去千馀歲。
運闊英達稀,同風遙執袂。
登舻望遠水,忽見滄浪枻。
高士何處來,虛舟渺安系。
衣貌本淳古,文章多佳麗。
延引故鄉人,風義未淪替。
顧侯達語默,權子識通蔽。
曾是無心雲,俱為此留滞。
雙萍易飄轉,獨鶴思淩曆。
明晨去潇湘,共谒蒼梧帝。
○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五松山在南陵銅坑西五六裡 昔獻《長楊賦》,天開雲雨歡。
當時待诏承明裡,皆道揚雄才可觀。
敕賜飛龍二天馬,黃金絡頭白玉鞍。
浮雲蔽日去不返,總為秋風摧紫蘭。
角巾東出商山道,采秀行歌詠芝草。
路逢園绮笑向人,兩君解來一何好。
聞道金陵龍虎盤,還同謝脁望長安。
千峰夾水向秋浦,五松名山當夏寒。
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電,回祿睢盱揚紫煙。
此中豈是久留處,便欲燒丹從列仙。
愛聽松風且高卧,飕飕吹盡炎氛過。
登崖獨立望九州,《陽春》欲奏誰相和?聞君往年遊錦城,章仇尚書倒屣迎。
飛箋絡繹奏明主,天書降問回恩榮。
肮髒不能就珪組,至今空揚高蹈名。
夫子工文絕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吾非謝尚邀彥伯,異代風流各一時,一時相逢樂在今。
袖拂白雲開素琴,彈為三峽流泉音。
從茲一别武陵去,去後桃花春水深。
○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禦見招隐黃山 韓衆騎白鹿,西往華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雲空。
見我傳秘訣,精誠與天通。
何意到陵陽,遊目送飛鴻。
天子昔避狄,與君亦乘骢。
擁兵五陵下,長策遏胡戎。
時泰解繡衣,脫身若飛蓬。
鸾鳳翻羽翼,啄粟坐樊籠。
海鶴一笑之,思歸向遼東。
黃山過石柱,巘崿上攢叢。
因巢翠玉樹,忽見浮丘公。
又引王子喬,吹笙舞松風。
朗詠《紫霞篇》,請開蕊珠宮。
步綱繞碧落,倚樹招青童。
何日可攜手?遺形入無窮。
○ 酬崔十五見招 爾有鳥迹書,相招琴溪飲。
手迹尺素中,如天落雲錦。
讀罷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長吟字不滅,懷袖且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