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葉帕 第16回 奏凱臣同蒙敕贈 純陽子指點前因

關燈
沽他一壺,伺候上船便了。

    正是,受他衣食憑他管,不顧天寒與天暖。

    ” 卻說長春子随着呂仙到了湖心亭上,長春子道:“師父你看,西湖景緻好不潇灑也。

    ”呂仙道:“長春子,那洞天福地處處是俺莊子。

    人間華麗世界羨他怎麼,我且與你等他,完結今日之事便了。

    ”再說那柳樹精行來,他說:“咱領着師父法旨,叫俺露個向來根本,仍做柳樹。

    待等龍狀元船來,系在俺上之時,則用一陣好風吹那船兒湖心亭上,與俺師父和長春子相見了,完他的正果。

    隻得伺候着了。

    ” 且說胡府合家上了船遊玩湖景。

    呂仙說:“你看波平如掌,雲垂若(上敝+下毛),趁着梅花開放,又值雪片飛揚,悠悠畫船,盡宜清賞。

    ”龍狀元道:“龍興,風緊雪大,住了船罷。

    ”龍興道:“這邊有個柳樁把船系住。

    ”隻見柳樹精将身拔起,作起風來,将船送去了。

    那長春子等候多時,說柳樹精去了,怎麼還不見到來?呂仙道:“遠遠一隻畫船從空而來,想是他也?”風吹船隻,将近停畔,龍狀元道:“前面亭子上好像仙姑娘娘,我們快上船去相見。

    ”到了亭上,伏伏在地。

    呂仙道:“咱憑着一朵紅雲到了此方。

    ”龍骧擡起頭來,指着長春子道:“這可是使君舊日野鴛鴦麼?”胡章諸氏擡頭起來,指着弱妹與長春子道:“教你識破兩個孩兒模樣。

    龍骧替你明白說了蕉帕帳。

    ”指胡小姐道:“你是真弱妹燒夜香。

    ”指長春子道,“他是假弱妹頂了缸。

    ”大笑一笑道:“龍骧花園内,你落了狐狸精肚兒裡,還道真個做新郎哩。

    你們可明白了前後事情麼?”衆人道:“師父可是純陽大仙麼?”呂仙道:“你可認得咱家哩?”指着長春子道:“這可是什麼人?”龍狀元道:“是仙姑。

    ”呂仙笑道:“他消受你一夜春光,便踏破草鞋繩成就了你的姻緣,幫助了你的功名,你可知道麼?”隻是招讨夫婦并兒子胡連、龍骧夫婦一齊上來叩問結果,求大仙指教。

    呂仙道:“胡招讨!”應道:“弟子有。

    ”呂仙道:“你前身乃紫薇殿下修文使者,上帝着你再遊塵世,遍考山川。

    隻因你做秀才時,于世上文章妄加評罵,故中年與你一子,目不識丁。

    但你忠孝存心,仁慈及物,所以福祿壽考,仍還爾身。

    二十年後同妻諸氏,可到華陽洞天,再與你相會。

    ”胡招讨道:“弟子領命。

    ”呂仙道:“諸氏!”夫人道:“弟子有。

    ”呂仙道:“你為婦能孝,為妻能賢,但你居室之中勤事打掃,或于蜘蛛之網,蝼蟻之垤,輕加破壞,雖是下界微蟲,亦是上天生命。

    行遊使者奏聞上帝,但與你半子之榮,不許你一兒之貴。

    二十年後同夫胡章也到華陽洞天相會便了。

    ”夫人道:“弟子領命。

    ”呂仙道:“龍骧!”龍狀元道:“弟子有。

    ”呂仙道:“龍骧,你前身是王母殿前燒香童子,隻因動了一點凡心,滴在塵世。

    既生閥閱之家,富習詩書之禮,胡招讨與你父親有僚-之情,你與弱妹有兄弟之誼,焉及複蒙私念,辄爾鑽窺?若不是長春子弄假成真,便将他敗輪傷化。

    但天曹念爾父死于國難,有子合當富貴。

    且弱妹與爾有夙世姻緣,故不得不轉移禍福。

    五十年後,甲子年七月十五日相會在謝羅山中,不得有違法旨。

    ”龍骧說:“領命。

    ”呂仙道:“胡氏!”弱妹應道:“弟子有。

    ”呂仙道:“你前身是王母殿前執拂侍兒,動了凡念,谪堕爾身為女,減歲壽母。

    薦孝聞于上帝,代兄為子,和樂及于六親,節躁凜似秋霜,雍熙和春日。

    女德既修,婦道亦備,合當與你三子一婿,俱登黃甲。

    五十年後,甲子歲十五日一同夫婦龍骧到謝羅山相會便了。

    ”弱妹道:“弟子領命。

    ”呂仙道:“胡連!”應道:“弟子有。

    ”呂仙道:“胡連,你本是王屋山下一條蟒蛇,隻因咬死了兩個逆子,上帝許你做個人身,足汝一生衣食。

    誰想毒惡不悛,乖戾如舊,弱妹既為兄妹,有事便當隐瞞,金钗揭證,于心何忍?若不是長春子把薔薇花換去,弱妹冰清玉潔幾乎被玷羅寬。

    那日演法之時,天曹便欲誅戮,又虧長春子求饒,留汝性命。

    從今以後,須作好人,把仁義忠信牢牢放在心上,日後也好受咱家指揮;不然天曹賞罰決難輕貸。

    ”胡連道:“弟子敢不領命。

    ”呂仙道:“與你約會地方,須索記着。

    吾們歸洞去也。

    ”隻見金童玉女執着幢帆寶蓋迎接而去。

    胡招讨合家轉回。

    畫像圖形,供奉焚香,後來果如其言。

    可見人生在世,各有前因,還要各自修為,保全名節,才得長享福澤;斷不可方寸有虧,堕落泥途,不能回返也。

    願各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