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詭異莫測

關燈
她是總護法門下,小可是總護法的記名弟子。

    ” 丁捷侯暗道:“原來梁姑娘是齊天宸門下,隻不知武林盟這位總護法,和無名島主齊天宸孰真孰假?” 兩人走完長弄,這裡是一道磚砌的月洞門,兩邊種着兩株高大的桂樹,月洞門外,是一條花架走廊,那裡已是後園。

     兩人剛走到月洞門,隻聽花架走廊上傳來一個人的聲音,說道:“這裡清靜,咱們就在這裡站站吧。

    ” 丁捷侯聽出說話的是金和尚,心想,原來他們兩個也到這裡來了。

     隻聽沈紫貴道:“金老哥把兄弟拉到這裡來,莫非有什麼事?” 丁捷侯久走江湖,聽到兩人說話,心知必有緣故,他因近日麻衣教賊猖獗,對楚府每一個人都有懷疑、心中一動,慌忙跟唐繩武打了個手式,示意他不可出聲,就悄悄問到牆根,在暗網隐起身子。

     唐繩武見他行動有異,也跟着隐好身形。

     隻聽金和尚笑道:“沒有什麼,兄弟隻是覺得時間還早,方才喝了幾杯,有些燠熱,才拉沈兄到後院來走走。

    ” 沈紫貴道:“今晚月色大佳,可惜花月良宵,不是屬于咱們江湖人的。

    ” 言下似是感慨良深! 金和尚隻是沉唔了一聲,伸手拍拍沈紫貴肩頭,笑道:“沈老大,你真有幾分酸氣。

    ” 丁捷侯心中暗笑,忖道:“原來他們隻是閑磕牙,自己倒……” 心念還未轉完,突聽沈紫貴忽然低“啊”了一聲,那聲音似是發現了什麼,帶着驚訝之意。

     丁捷侯心中又是一動。

    金和尚笑笑道:“沈兄覺得有什麼不對麼?” 沈紫貴道:“沒什麼,兄弟看你金老哥須發已斑,你老胡子幾時白的?” 丁捷侯聽得奇怪,金和尚兩鬓短置,都是黃蒼蒼的,幾時有一根白胡子? 金和尚笑道:“很久了,兄弟這胡子,白了已經三年。

    ” 丁捷侯心頭猛然一緊,忖道:“兩人說的是黑話?他們會是麻衣教的人?” 黑話者,江湖某一組織的聯絡暗号也。

     隻聽沈紫貴吃驚道:“你……老就是邊老……屬下……” 最使丁捷侯心涼的,還是他這聲“屬下”。

     玉蕭郎君沈紫貴名滿大江南北,尤其在河南地面上,自從十字刀楚鶴臯去世之後,已是首屈一指的老大,他居然甘心附賊。

     金和尚攔着道:“不,兄弟不是邊老,隻是邊老有命,要兄弟轉達白兄。

    ” 丁捷侯迅疾忖道:“邊老?這邊老又是誰?以金和尚、沈紫貴兩人的身份,猶是邊老的屬下,此人身份自然更高,但昨晚那矮黑衣人明明說麻衣教首領是楚嵩生。

     想到這裡,突然想起蕭不二的話來,他說楚公子不像麻衣教的人,也許是那韓大奎供詞不實……他越想越覺事情越來越複雜了,慌忙凝神聽去。

     沈紫貴狀極恭敬,低聲說道:“不知邊老有何指示?” 金和尚回頭望望月洞門,四顧無人,才壓低聲音道:“邊老指示,嶽明主身邊的那個谷老頭,善于用毒,不大容易對付,黑石島的人,原是沖着咱們來的。

    現在正好有嶽盟主、谷老頭去頂,咱們樂得袖手旁觀,讓他們去火拼,不管那一方落敗,對咱們都是有利。

    ” 沈紫貴道:“邊老的意思,咱們按兵不動?” 金和尚陰笑一聲,從身邊摸出一件東西,迅快遞了過去。

     說道:“不,咱們聽邊老指揮行事,你這把東西收好了。

    ” 丁捷侯凝足目力,也看不清金和尚遞過去的是什麼東西? 沈紫貴接到手中,遲疑的道:“這是……” 金和尚聲音更低,說道:“青磷箭,你隻要看到有人射出響箭,你就按動機篁,朝響箭落下之處發射就好,旁的不用多問。

    ” 沈紫貴點頭道:“兄弟記下了。

    ” 金和尚道:“好,咱們走。

    ” 兩道人影,一齊掠起,朝牆外飛射而去。

     丁捷侯聽金和尚說出“青磷箭”之名,更是震驚無比,“青磷箭”是昔年火器名家火神羅煊的東西。

    據說威力極強,隻要被它射中,遇物即燃,不等它燃燒完畢,無法撲滅,最是歹毒不過。

     可惜金和尚語焉不詳,不知他們用青磷箭對付的是什麼人?但從他口氣聽來,發那暗箭的,準是“邊老”無绺,而且發射“青磷箭”的,也可能不止一人。

     隻不知他口中的邊老是誰?若能事前查出邊老,把他制住了,自可無事,否則屆時縱能把沈紫貴金和尚制住,難保不有第三個人,第四個人同樣握有“青磷箭”,同樣等待那響箭為号,一齊下手。

     丁捷侯但覺事态嚴重,而且十分緊急,目前自己唯一可以商量的,隻有蕭不二一人,也隻有蕭不二可以将此事轉告嶽盟主,大家好提高警覺,如能及時發現“邊老”,自是更好。

     心念已此,立即閃身出去,朝唐繩武招了招手,說道:“小哥,方才他們說的,你都聽到了,時機緊迫,兄弟得立時找蕭老哥去,你就仍然依蕭老哥的囑咐,暗暗盯住梁姑娘,咱們就分頭行事。

    ” 唐繩武道:“此事不告訴盟主麼?” 丁捷侯道:“兄弟找到蕭老哥,他自會暗中通知嶽盟主,如果咱們趕回前廳去,也許會引起賊人注意。

    ” 唐繩武道:“丁老大說的是。

    ” 丁捷侯無暇多說,雙腳一頓,縱上風火牆,幾個起落,便自不見。

     唐繩武目送了捷侯走後,想到蕭不二要自己盯住梁秀芬,但這時候大家都已出來,若大一座楚府,自己路徑不熟,又到那裡去找?心中想着,不自覺的走出月洞門,信步朝後園走去。

     那知剛走了一箭來路,突然花園中響起一聲嬌叱:“站住,什麼人膽敢闖到這裡來。

    ” 唐繩武喝聲入耳,立時住足,搶目四顧,卻不見有人?心下方自一怔,不由大聲問道: “你是什麼人?” 就在話聲出口,突聽身後發出悉嗦細響,急忙回過身去,但見兩個穿青衣的少女,手中長劍指着自己,相距已不過數尺。

     唐繩武暗暗一驚,心想:“這兩個女子分明是楚府使女,但一身武功、居然不弱。

    ”當下抱了抱拳道:“兩位姑娘……” 隻聽左首一名少女叱道:“住口,你是什麼人,膽敢闖到這裡來?” 唐繩武道:“小可唐繩武,是巡夜至此。

    ” 右首少女哼道:“巡夜,你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唐繩武一怔道:“這裡是楚府的花園,總不錯吧?” 右首少女道:“這裡自然是楚府的花園,告訴你,這是咱們小姐住的地方,你能亂闖嗎?” 唐繩武臉上不禁一紅,還沒開口。

     左首少女道:“别和他噜嗦,這裡自有咱們姐妹巡守,你可以請了。

    ” 唐繩武讨了個沒趣,回身退出花園,突然想起蕭不二的囑咐,要自己盯住梁師姐,這裡既是楚玉芝的住處,她和梁師姐可能就在花園也說不定。

     心念閃電一轉,跨出月洞門,四顧無人,雙足一點,縱身躍登圍牆。

    再在牆頭點足,以“燕子掠波”身法,由上而下,飛快的穿入一片花林之中。

    矮着身形,往前行去。

     這時夜色已深,月隐星疏,蒼穹間一片幽暗! 整座花園中,沒有一點燈火,但唐繩武卻發現花園中守護極嚴,僅僅這一陣工夫,就有兩次四個人從花林前面經過。

     光從她們的腳步聲聽,身手就已不弱。

     唐繩武盡量蹲着身子,不讓自己露出頭來,緩緩随着她們身後,跟了下去。

     一會工夫,已經走過四五處亮台,但見前面一座樓宇,隐隐射出燈火。

     唐繩武悄悄探出頭去,依稀可見樓前雁翅般站着八名青衣佩劍少女,一個個以手叉腰,模樣英武,戒備極嚴。

     唐繩武看的暗暗生疑,伏着身子,緩緩從花叢中繞到樓宇側面,目光迅即一掠,長身縱起,一下飛上檐角,隐人暗處,胸腹緊貼屋面,凝目看出、這樓宇四周,靜悄悄的不聞人聲。

     燈光是從中間房中透射出來的,一隔着一道紫絨門窗,看不清裡面情形,但從這樓宇中的高貴布置看去,敢情就是楚玉芝的香閨無疑的。

     唐繩武藝高膽大,飄然彈身而起,飛越屋面。

    悄無聲息的落到走廊之上,蹑足往裡行去。

    奇怪的是樓宇下面,警戒森嚴,樓上卻竟然毫無戒備,但唐繩武可絲毫不敢大意,行到門口,便自住足,不敢立即伸手去掀門簾,隻是側身貼着門窗,偏臉從門簾縫中往裡窺去。

     果然不出唐繩武所料,這間樓房,相當寬敞,四壁圍着紫色絨慢,牙床奁鏡,陳設華麗,收拾得點塵不染,一望而知是富貴人家的妝樓。

     靠東首窗下是一張梳妝台,懸着一面菱花銅鏡,桌上銀燭高燒,正有一個苗條人影,對鏡而坐。

     那女子雖是背着身子,唐繩武認得正是楚府大小姐楚玉芝。

    在她身邊,還站着一個穿青衣的老婦,身軀矮胖,似是在替楚姑娘梳妝。

     唐繩武看的暗暗奇怪,心想:“楚姑娘和梁師姐在一起,擔任今晚總巡,她們居然回到閨房,梳起頭來,那麼梁師姐呢,不和她在一起,又到那裡去了?” 水晶簾下看梳頭,本是蘭閨韻事,但唐繩武是偷窺,人家姑娘家在梳妝,他那能站在門口不走,正待悄悄退走! 隻聽楚玉芝唁的笑道:“你這計策真好,今晚管叫嶽小龍逃不出咱們的手去。

    ” 唐繩武正待退出,聞言不由的一怔,暗道:“她要計算盟主?”忍不住又停下腳來。

     矮胖老婦急忙說道:“姑娘快别說話,你剛敷上蛋青,笑不得。

    ” 楚玉芝果然不敢再說。

     那矮胖老婦接着陰笑道:“姑娘一舉擒下嶽小龍,這比光把豫州幫幾個人的腦袋,送上總壇,功勞更大。

    ” “她們要把盟主擒去總壇?她們會是麻衣教的人?”唐繩武心念閃電一動.暗想:“她們究有什麼詭計?這倒非聽聽下文不可。

    ” 但自己老站在門口,總也不是辦法,他目光一陣打量,突然靈光一動,輕手輕腳的掀起門簾,側身而入。

     他早已打量好,這一排落地長門裡面,都垂着紫絨簾幔。

     此時楚玉芝和矮胖老婦都背着身子,隻要自己悄悄隐入布幔後面,決不會驚動她們。

     這一行動,唐繩武當真是藝高人膽大.但想要對方兩人絲毫不覺,動作就不能太快,因為隻要門簾揚動,吹起一點微風,室内的人,就會立時察覺。

     唐繩武慢慢的側着身子,跨進房門,又慢慢的貼着牆壁,向左移動,他兩隻眼睛卻一霎不霎的盯着窗前兩人,左手緩緩揭起布幔,緩緩掩入慢後。

     果然紋風不動,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