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水淹七軍 敗走麥城(6)

關燈
操想從床上起來,但是四肢無力。

    曹丕忙扶他坐起來。

     曹操雙眼木然,呆了半晌,才有氣無力地對曹丕說道:“快去叫劉晔、司馬懿來這裡,我有重要的話給他們說。

    ” 曹丕點點頭,退了出去。

     曹操獨自一人坐在床上,蠟燭放着光亮,幾隻小小的白色飛蛾撲着燭火,他看見一隻飛蛾撲上蠟燭,一不小心就被燒傷,跌在滾燙的蠟油裡,“嗤嗤”作響,而另外的飛蛾渾然不知前車之鑒,依然歡快地撲着燈火。

    曹操仿佛有所悟,他痛苦地閉上雙眼,兩行眼淚順頰而下。

    他想到:我讓夏侯淵鎮守漢中,他年壯氣盛,誤了大事。

    可是,經驗豐富,智勇雙全的于禁依然不成功業。

    進取江東、益州的大軍,地盤全失。

    難道真是天絕我的大業?難道我就是飛蛾,明知是火,卻偏向火中行嗎? 曹操想着,歎息着。

     不久,曹丕、劉晔、司馬懿魚貫而入,曹操招手叫他們坐下。

     曹操聲音很低地說道:“于禁兵敗,是我始未預料到的事。

    但是于禁是真的老昏庸了,他投降變節,不及龐德忠貞重義,我與他相識三十多年,結果還是看錯了人。

    如今樊城危在旦夕,我也病魔纏身,軍國大事,實在不能親力躬行。

    現三更半夜攪兩位清夢,是因有大事相托,請兩位籌劃馳援曹仁良策,望勿推辭。

    ”說罷,曹操又似乎支持不住,他不等劉晔、司馬懿說話就作了一個讓他們出去的手勢。

     曹丕送他們出去後,又到曹操身邊守候。

     劉晔、司馬懿第一次承擔本隻有曹操方可以決定的軍國大事,感到了肩上的重擔沉如千鈞。

    他倆向曹操平時主持政事的大廳走去。

     兩人沉默着,一直到了大廳,劉晔方才說話:“仲達,看曹仁的信,我才知道滿寵還未到東吳。

    如果到了東吳,他真能說動孫權興兵取荊州嗎?” 司馬懿說:“滿寵素有辯才之譽,他在講武台向太學生講課,由于話語機智、精警,又博學多才,精通時事,博得了太學生的喜愛。

    據我所知,他話講到精彩處,往往令人忘了身在何處。

    東吳之行,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定會使孫權動情、起兵。

    ” 劉晔見司馬懿對滿寵之行充滿信心,心中懸着的石頭方落了一半,于是說:“但願他馬到成功,如果他失敗的話,我們的援軍到達樊城,也僅是同關羽進行硬碰硬的決鬥。

    雙方還在纏鬥不休時,如果劉備從漢中攻入關中,或派援軍支援關羽,我們就非敗不可了。

    ” 司馬懿也同意劉晔的看法,但他卻不像劉晔那麼悲觀,他對劉晔說:“劉備出漢中的力量不夠集中,因為漢中隻有魏延的幾萬軍隊,而曹洪、曹休、張郃在關中的守軍遠遠超過他的實力。

    目前關羽得了勝,劉備更不會派兵增援荊州,即使他派援軍,也因蜀道艱險,行軍速度也不會很快。

    另外一方面,我們派出的援軍,進襲關羽的後方,他面臨兩面受敵的局面,縱使他英勇善戰,威振華夏,也不是很容易戰勝我軍。

    ” 劉晔聽司馬懿細如毫發的缜密分析後,信心有了提升,但他又皺眉道:“要與關羽這樣一流的戰将進行戰争,派誰擔當援軍的統帥最合适呢?” 司馬懿卻胸有成竹地說:“我知道有一個人能勝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