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良謀難展 英雄無奈(7)

關燈
現在,何進在得到董卓願意以軍力支持的文書後,十分高興,立刻召集清流派反宦官集團會商,并對自己的計劃表示十足的信心。

     侍禦史鄭泰卻擔心地表示:“董卓豺狼本性,引軍入京城,必食人也!” 何進反駁道:“我們擁有皇權,又有軍隊,董卓敢怎麼樣呢?何況這些讀書人,事事總是多疑,如此是不足以成大事的。

    ” 而盧植也持鄭泰的看法,說:“植素知董卓之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城,必生禍患。

    不如趕快派遣使者,阻止他前來,以免生亂。

    ” 鄭泰再說道:“董卓一向不尊皇帝,有不臣之傾向。

    現在,他又領有重兵,足以威脅朝廷。

    若再授之以朝政大事,不正好加速促使野心得逞嗎?這樣下去,一定會危及朝廷的,大将軍這次誅殺宦官,是為國家清除皇上身邊之佞臣,怎麼可以又去借重不尊王法的人呢?請立即阻止董卓率西涼軍進入司隸區,否則後悔就來不及了……” 由于大家一再反對,何進也感到有些困擾了。

    他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便征求袁紹的意見。

     袁紹正是一個主張借助外藩力量打擊宦官的人,因為他是力主徹底消滅宦官的,所以聽了大家的話,最擔心何進誅殺宦官的計劃有所改變。

    何進這時問他的意見,他便說:“其實大家不必将事情想得過分嚴重,董卓這人,野是野點,其實還是很聽招呼的。

    關鍵是現在形勢比較嚴峻,如果西涼軍團能夠牽制住司隸區親董重的部隊,便有助于我們的整個計劃,這有什麼不好呢?當然如果大家擔心西涼軍團進入洛陽會擾亂朝政,可以退而求其次,先派特使迎董卓于渑池,要求他駐紮該地,就近監視司隸區軍團即可。

    ” 袁紹的意見當然對何進很起作用,何進便又堅定了按原計劃行事的決心。

     鄭泰再次阻止這樣做,并提出強烈抗議,但何進固執己見。

     鄭泰無奈,隻得退去,鄭泰在退出後,告訴黃門侍郎荀攸說:“何公不聽人言,恐将有重禍臨身。

    ” 第二天,鄭泰便挂印棄官而去。

     鄭泰走後,尚書盧植更加心灰意冷。

    因盧植一向和董卓有宿怨,現在何進不聽衆勸,決定重用董卓,董卓必将報怨于他。

    盧植将此事告知皇甫嵩,并請皇甫嵩支持他離開朝廷。

    皇甫嵩也無可奈何,隻能表示同情和理解。

    于是,盧植便向朝廷提出辭呈,準備告老還鄉以避禍亂。

     盡管兩位重臣相繼離去,何進并不以為然,他依舊執著于按計劃行事。

    并且,加快了行動的步伐。

    他雖同意董卓的西涼軍進入司隸區,但一方面也擔心己方實力不足,乃派大将軍府秘書王匡,騎兵都尉鮑信等返回青州,大肆征募勤皇部隊。

     盧植走後,皇甫嵩也動了心思,他怕董卓此次乘機奪權,便也令東郡太守橋瑁屯兵于成臯,并将司隸軍區中最大的軍團武猛都尉丁原的精銳部隊調到洛陽附近,随時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