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回 遠水碧連空 甫學冥鴻逃矰繳 斜陽紅欲暮 忽驚鳴镝渡流星
關燈
小
中
大
現以前面小峰為限,萬一把路走錯,發上一個,立可趕去,至多翻山費點力氣,也不相幹。
” 這一路上,小妹看出江明和阮菡最是投機,心想:兄弟為人原重溫和,臉皮甚薄,和黑摩勒一樣,不慣與女子說笑同行,又是異相,二人不知怎會投機,許是前緣?自己家世單寒,母親上次見面,便令暗中物色,為兄弟尋一佳偶。
因覺兄弟年紀尚幼,大仇未報,又當求學之時,無心及此。
老年人抱孫心切,不便明言,口中答應,并未向人提起,難得有此機緣。
萬一因長路同行,日久情深,豈不了卻一樁心事?這半日工夫,看出阮菡對于兄弟頗為關切,大家都非世俗兒女,言笑自如,毫無嫌忌,二人越來越投機,不知不覺走在一起,自己和阮蓮反倒常落在後,心方盤算:回山禀明老母,稍探女方口氣,便向她父求婚。
聞言心中一動,立将流星接過,說:“這樣也好,看看何人先到?”說罷要走。
阮菡性情剛直,說到必做,先因小妹忙着上路,已争論了兩次,又和江明投緣、情厚,隻顧幫他說話,本想強着小妹同行,沒料到幾句戲言小妹信以為真,竟要分路同行,話已出口,不願收回,又有點不好意思,笑說:“大姊真要自走一路麼?大自日裡怎會走迷?還是同我們一路的好。
分開來走多氣悶呢。
”小妹見她辭色天真,笑說:“共總不過十多裡山路,憑我們的腳程,轉眼便可會合,真要不行,登高一望便能看見。
我是因為九公再三叮囑要照他的路走,我已答應在先,越是背後越要照辦,又恐萬一他有什用意,無心錯過,故想回往山陰原路再往前進,并無他意。
”阮菌不便再說,朝妹子看了一眼。
阮蓮本覺小妹一人獨走于理不合,又見阮菡看她,似想令其與小妹作伴,江明在旁欲言又止,面有為難之容,心中一動,忽想起姊妹二人從小形影不離,近一二日,姊姊不知何故變了常态,專喜和江明說笑同行,不是走前就是落後,無形中成了一對,對方起居飲食也頗關切。
先因江明乃蕭隐君門下高弟、衣缽傳人,人又極好,知無不言,有時向其求教,就有奉命不許洩漏的真訣,總是不等開口,言明在先,辭色十分誠懇,毫無虛假。
姊姊和他親近,許是有心求教,互相研讨,也未在意。
後來漸覺二人老是并肩同行,笑語親密,遇到好山好水風景佳處,隻要一個開口指說,定必一同趕去,對于自家姊妹雖也一同招呼,不知怎的神氣不同,仿佛二人彼此之間格外注重,心已奇怪,正在暗中留意查看,忽聽小妹說要想另走,江明不與一路,乃姊又朝自己使眼色,忽然醒悟,忙笑說道:“這風景不過如此,我陪大姊走一路。
你們嘴強,莫趕不到,把路走錯才丢人呢。
”說罷拉了小妹,笑說:“我們還要翻過嶺去,大姊快走,莫追他們不上。
” 江明和阮菡一樣,雖是自然愛好,天真無邪,未存别念,無形中卻種下愛根,生出一種牽引之力,見小妹獨走一路,本想跟去,又覺阮菡因為自己愛看山景,幫着說話,把事鬧僵,再要姊弟同行,未免把厚薄親疏分得大顯,也辜負她的好意,姊姊一人獨行,心又不安,正打不起主意,難得阮蓮自願作伴,再好沒有,知道乃姊性情溫和,與阮氏姊妹同盟骨肉之交,并非負氣,素來不善敷衍,話到口邊,又複收回,後見小妹走時望着自己,滿面笑容,似極高興,也不知為了何事,正在呆望尋思,忽聽阮菡笑說:“呆子!你姊姊已走,想跟去麼?不要因我為難呢!”江明脫口答道:“我姊姊為人極好,就我要去,也必命我奉陪,怎會使二姊一人上路?何況你是幫我說話,我再不知好歹,丢你一人,太沒良心了。
至多隻走十多裡便可會合,這好風景,落得乘便看将過去。
姊姊已有三姊作伴,我陪二姊,四個人分成兩對,倒也公平,我們走吧。
” 江明原是無心之言,阮菡畢竟心細得多,忽想起小妹人最溫和,共總這點路,至交姊妹,更不會為了一言之失因而見怪,執意另走一路,已是可疑;妹子素有花癖,這樣好的山色花光自必喜愛,方才向她使眼色,原令代勸小妹不要分開,一言未發,反與同行。
平日形影不離的妹子,就說不好意思令小妹獨走,勸她不住,也應令江明跟去才對,不應如此。
前後一想,忽然有些警覺,再見江明炯炯雙瞳注定自己,口氣神情又是那麼親切,不由面上一紅,又羞又急,其勢又不便追去,心中有氣無從發洩,剛朝江明嬌嗔說了一句:“都是你!”又覺對方為人忠實,自己近日言動疏忽,被人家生出誤會,如何怪他?忙又把話收住,暗中好笑起來。
江明見她星波微瞬,仿佛生氣,忽又皓齒嫣然,顯出一點笑容,玉頰紅生,似嗔似喜,斜陽芳草之中,人面花光相與掩映,更顯得風神窈窕,容光美豔,由不得心生喜愛,忙笑問道:“都是小弟什麼?”阮菡無言可答,嬌嗔道:“你這呆子,我不與你多說了。
還不快走!如能趕到她們前面,迎上前去,省得大姊三妹說嘴。
我以後對你,還要……”江明見她話未說完忽然止住,好生不解,便問:“還要什麼?” 阮菡知道話又說錯,以為江明故意追問,不由氣道:“你管我呢!我還要什麼?我還要恨你!”江明急切間沒有會過意來,慌道:“她們自己走去,與我無幹。
我恐二姊單走,不大放心,又恐寂寞,不特沒有跟去,連話都未說,路上并無開罪之處,二姊為何恨我?”阮菡見他驚慌發急,才知不是故意,心中一軟,又想不起說什話好,佯嗔道:“你得罪我的地方多呢!此時懶得多說,以後隻要聽話,還可商量,否則,非恨你不可!”說到末句,又覺内中好些語病,心情頗亂,連風景也無心看,連聲催走。
江明人本聰明,見她時喜時嗔,詞不達意,使人難解,本是并肩說笑,從容同行,說完前言更不開口,忽然低頭急走,臉更紅得嬌豔,頓失常度。
細一回憶,也自有些明白,由不得身上發熱,臉上發燒。
略一定神,趕将上去,一同急走,誰也不再開口。
阮菡暗中偷觑,見他先是茫無頭緒,除恐自己生氣發急外别無他意,忽似有什警覺,由此不再發問。
雖然由後追來,相并同行,比起以前隔遠了三四尺,臉漲通紅,低頭同走,神态甚是端重,越覺方才冤枉了他,但又無話可說,由此誰也不再說笑,阮菡還在暗中不時偷看對方神色。
江明明白乃姊和阮蓮心意之後,惟恐阮菡誤會怪他,連頭也不敢擡,無奈情芽正在怒生,難于強制,何況是為恐怕對方生氣而起,越是有意矜持越是難耐。
心上人又同一路,近在身旁,雖不敢向人再看,對方娉婷倩影老是橫亘心頭,沿途花樹雖多,俱都無心觀賞。
走了一段,想起前事,心亂如麻,正不知如何是好。
阮菡見他老不開口,也不再看自己,不禁有些疑心,忍不住問道:“你怪我麼?”江明早就不耐,聞言把頭一側,二人目光恰好相對,見阮菡面有笑容,不禁喜道:“姊姊不怪我了麼?”阮菡想和他說“以後形迹上不要親近”,但又不好意思出口,念頭一轉,抿嘴笑道:“你聽我話,自然不會怪你。
現在不要多說,快些趕路,去追她們要緊!”說罷不俟答言,連催快走,二人于是重又和好起來。
阮菡回顧,路已走了一多半,山形彎曲,中段好似離開原路越遠,旁邊山嶺已早不見。
先還恐把路走迷,正在商計登高尋路,忽然峰回路轉,往左面一條生滿蘭蕙的山谷繞出,方才所說小峰居然在望,相隔預約之處隻兩三
” 這一路上,小妹看出江明和阮菡最是投機,心想:兄弟為人原重溫和,臉皮甚薄,和黑摩勒一樣,不慣與女子說笑同行,又是異相,二人不知怎會投機,許是前緣?自己家世單寒,母親上次見面,便令暗中物色,為兄弟尋一佳偶。
因覺兄弟年紀尚幼,大仇未報,又當求學之時,無心及此。
老年人抱孫心切,不便明言,口中答應,并未向人提起,難得有此機緣。
萬一因長路同行,日久情深,豈不了卻一樁心事?這半日工夫,看出阮菡對于兄弟頗為關切,大家都非世俗兒女,言笑自如,毫無嫌忌,二人越來越投機,不知不覺走在一起,自己和阮蓮反倒常落在後,心方盤算:回山禀明老母,稍探女方口氣,便向她父求婚。
聞言心中一動,立将流星接過,說:“這樣也好,看看何人先到?”說罷要走。
阮菡性情剛直,說到必做,先因小妹忙着上路,已争論了兩次,又和江明投緣、情厚,隻顧幫他說話,本想強着小妹同行,沒料到幾句戲言小妹信以為真,竟要分路同行,話已出口,不願收回,又有點不好意思,笑說:“大姊真要自走一路麼?大自日裡怎會走迷?還是同我們一路的好。
分開來走多氣悶呢。
”小妹見她辭色天真,笑說:“共總不過十多裡山路,憑我們的腳程,轉眼便可會合,真要不行,登高一望便能看見。
我是因為九公再三叮囑要照他的路走,我已答應在先,越是背後越要照辦,又恐萬一他有什用意,無心錯過,故想回往山陰原路再往前進,并無他意。
”阮菌不便再說,朝妹子看了一眼。
阮蓮本覺小妹一人獨走于理不合,又見阮菡看她,似想令其與小妹作伴,江明在旁欲言又止,面有為難之容,心中一動,忽想起姊妹二人從小形影不離,近一二日,姊姊不知何故變了常态,專喜和江明說笑同行,不是走前就是落後,無形中成了一對,對方起居飲食也頗關切。
先因江明乃蕭隐君門下高弟、衣缽傳人,人又極好,知無不言,有時向其求教,就有奉命不許洩漏的真訣,總是不等開口,言明在先,辭色十分誠懇,毫無虛假。
姊姊和他親近,許是有心求教,互相研讨,也未在意。
後來漸覺二人老是并肩同行,笑語親密,遇到好山好水風景佳處,隻要一個開口指說,定必一同趕去,對于自家姊妹雖也一同招呼,不知怎的神氣不同,仿佛二人彼此之間格外注重,心已奇怪,正在暗中留意查看,忽聽小妹說要想另走,江明不與一路,乃姊又朝自己使眼色,忽然醒悟,忙笑說道:“這風景不過如此,我陪大姊走一路。
你們嘴強,莫趕不到,把路走錯才丢人呢。
”說罷拉了小妹,笑說:“我們還要翻過嶺去,大姊快走,莫追他們不上。
” 江明和阮菡一樣,雖是自然愛好,天真無邪,未存别念,無形中卻種下愛根,生出一種牽引之力,見小妹獨走一路,本想跟去,又覺阮菡因為自己愛看山景,幫着說話,把事鬧僵,再要姊弟同行,未免把厚薄親疏分得大顯,也辜負她的好意,姊姊一人獨行,心又不安,正打不起主意,難得阮蓮自願作伴,再好沒有,知道乃姊性情溫和,與阮氏姊妹同盟骨肉之交,并非負氣,素來不善敷衍,話到口邊,又複收回,後見小妹走時望着自己,滿面笑容,似極高興,也不知為了何事,正在呆望尋思,忽聽阮菡笑說:“呆子!你姊姊已走,想跟去麼?不要因我為難呢!”江明脫口答道:“我姊姊為人極好,就我要去,也必命我奉陪,怎會使二姊一人上路?何況你是幫我說話,我再不知好歹,丢你一人,太沒良心了。
至多隻走十多裡便可會合,這好風景,落得乘便看将過去。
姊姊已有三姊作伴,我陪二姊,四個人分成兩對,倒也公平,我們走吧。
” 江明原是無心之言,阮菡畢竟心細得多,忽想起小妹人最溫和,共總這點路,至交姊妹,更不會為了一言之失因而見怪,執意另走一路,已是可疑;妹子素有花癖,這樣好的山色花光自必喜愛,方才向她使眼色,原令代勸小妹不要分開,一言未發,反與同行。
平日形影不離的妹子,就說不好意思令小妹獨走,勸她不住,也應令江明跟去才對,不應如此。
前後一想,忽然有些警覺,再見江明炯炯雙瞳注定自己,口氣神情又是那麼親切,不由面上一紅,又羞又急,其勢又不便追去,心中有氣無從發洩,剛朝江明嬌嗔說了一句:“都是你!”又覺對方為人忠實,自己近日言動疏忽,被人家生出誤會,如何怪他?忙又把話收住,暗中好笑起來。
江明見她星波微瞬,仿佛生氣,忽又皓齒嫣然,顯出一點笑容,玉頰紅生,似嗔似喜,斜陽芳草之中,人面花光相與掩映,更顯得風神窈窕,容光美豔,由不得心生喜愛,忙笑問道:“都是小弟什麼?”阮菡無言可答,嬌嗔道:“你這呆子,我不與你多說了。
還不快走!如能趕到她們前面,迎上前去,省得大姊三妹說嘴。
我以後對你,還要……”江明見她話未說完忽然止住,好生不解,便問:“還要什麼?” 阮菡知道話又說錯,以為江明故意追問,不由氣道:“你管我呢!我還要什麼?我還要恨你!”江明急切間沒有會過意來,慌道:“她們自己走去,與我無幹。
我恐二姊單走,不大放心,又恐寂寞,不特沒有跟去,連話都未說,路上并無開罪之處,二姊為何恨我?”阮菡見他驚慌發急,才知不是故意,心中一軟,又想不起說什話好,佯嗔道:“你得罪我的地方多呢!此時懶得多說,以後隻要聽話,還可商量,否則,非恨你不可!”說到末句,又覺内中好些語病,心情頗亂,連風景也無心看,連聲催走。
江明人本聰明,見她時喜時嗔,詞不達意,使人難解,本是并肩說笑,從容同行,說完前言更不開口,忽然低頭急走,臉更紅得嬌豔,頓失常度。
細一回憶,也自有些明白,由不得身上發熱,臉上發燒。
略一定神,趕将上去,一同急走,誰也不再開口。
阮菡暗中偷觑,見他先是茫無頭緒,除恐自己生氣發急外别無他意,忽似有什警覺,由此不再發問。
雖然由後追來,相并同行,比起以前隔遠了三四尺,臉漲通紅,低頭同走,神态甚是端重,越覺方才冤枉了他,但又無話可說,由此誰也不再說笑,阮菡還在暗中不時偷看對方神色。
江明明白乃姊和阮蓮心意之後,惟恐阮菡誤會怪他,連頭也不敢擡,無奈情芽正在怒生,難于強制,何況是為恐怕對方生氣而起,越是有意矜持越是難耐。
心上人又同一路,近在身旁,雖不敢向人再看,對方娉婷倩影老是橫亘心頭,沿途花樹雖多,俱都無心觀賞。
走了一段,想起前事,心亂如麻,正不知如何是好。
阮菡見他老不開口,也不再看自己,不禁有些疑心,忍不住問道:“你怪我麼?”江明早就不耐,聞言把頭一側,二人目光恰好相對,見阮菡面有笑容,不禁喜道:“姊姊不怪我了麼?”阮菡想和他說“以後形迹上不要親近”,但又不好意思出口,念頭一轉,抿嘴笑道:“你聽我話,自然不會怪你。
現在不要多說,快些趕路,去追她們要緊!”說罷不俟答言,連催快走,二人于是重又和好起來。
阮菡回顧,路已走了一多半,山形彎曲,中段好似離開原路越遠,旁邊山嶺已早不見。
先還恐把路走迷,正在商計登高尋路,忽然峰回路轉,往左面一條生滿蘭蕙的山谷繞出,方才所說小峰居然在望,相隔預約之處隻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