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回 逆水鬥兇蛟 電掣虹飛 獨援弱女 頹波明夕照 離長會短 互贈刀環

關燈


    為此跟來,看看來人是什麼樣的人物,此劍能否取回?還有,平日法令甚嚴,自從二伊來往越勤,引得一班弟兄姊妹常時背人出去走動,交頭接耳,形迹鬼祟,這幾天,索性連外人也引了來。

    雖有幾位明白事體的不以為然,為了弟兄義氣,不好意思告發。

    又想,青笠老人門下不是外人。

    隻在背後勸了兩句,不聽也就拉倒。

     本來他們無此膽大,偏巧由昨日起乃是每年齋戒之期,兩家長老,除龍九公外,均在祖廟内祭神默禱。

    此在九日之内,百事不問,也不見人。

    此事極為隐秘,連青笠老人也未必知道。

    五兄他們朋友情長,一心想幫助二伊,知道九公雖然不好說話,素來不管閑事,又最愛幾個小兄弟,事前由那幾個小兄弟同向九公懇求,說黑摩勒欺人太甚,想要鬥他一鬥,請他老人家不要過問。

    九公笑罵:“你們真沒出息!這多的人,又有地利,合力對付兩個小孩,還說人家欺人。

    我倒看看你們能把他怎麼樣?”雖然未置可否,招呼總算打到,不緻犯了古怪脾氣,反幫外人。

    經此一來,越發膽大妄為。

    來時想起辛回以前所說,二伊不同如何,總算知道根底,那兩個姓水的孿生弟兄,大的一個還看不出,小的雖和乃兄長得一樣,面上神情十分狡猾,兩眼時閃兇光,決不是甚好路道。

    伊茂說他弟兄是江湖間的兩個俠士,未必能靠得住。

     日前往聽九公臨水吹蕭,因他老人家為人孤僻,小輩弟兄都不喜和他一起,隻自己一人在側,歸途曾說:“芙蓉坪那班叛賊,這多年來雖未與我為敵,如知我們兩家有這多人在此隐居,難免不出花樣,至少也要命人窺探虛實,難免生事。

    手下賊黨又多,什麼方法都想得出來。

    各位長老隻是嚴命兒孫不許私自出外,以防引來外賊,我卻不以為然。

    賊黨衆多,防不勝防,你不去引他,他也會來,這樣嚴防,反被輕視。

    最好來一個殺一個,隻是老賊派來,立時殺了喂蛟也是好的。

    你們在外,如遇形迹可疑之人想要進身,隻管引來,有老夫在,稍有不合,休想活了回去!”這姓水的,湊巧就是老賊黨羽也未可知。

    等見了黑摩勒師徒,相機行事。

    來人如是正人君子,就是二伊對頭,也不容其加害。

    還有水老二,一雙賊眼老盯在人的身上,比伊茂還要讨厭。

    此去說好便罷,稍要看出可疑,為了大局安危,隻好破除情面,去告九公,或是闖入七老堂中敲動雲闆,向各位長老告密,也說不得了。

     郁馨本和郁文、龍騰做一路,心中想事,正往前走。

    到了埋伏之處,忽見伊茂、水雲鴿二人掩在樹後,正朝自己偷看,交頭接耳,面帶詭笑。

    事前商定,本地規矩,向來不許外人在此動手,一切都由諸小弟兄出面。

    這兩厭物,不知此是諸兄好意,免得事情鬧大,一個不巧,連他四人一齊當成敵人看待。

    仗着和龍、郁二兄交厚,仍在暗中掩護,并還帶了兵刃。

    不是想要以多為勝,暗下毒手,殺害來人,便是輕視我們,不是來人敵手,還不放心。

    二伊還可說是師門至交,彼此相識已久,随便一點無妨;姓水的初來,如此放肆,實在氣人!側顧二人,還在偷看,目光不正,越發有氣。

    正要發作,忽聽前面埋伏的兩人吹哨之聲。

     這班小弟兄雖然為友心熱,膽大妄為,畢竟法規素嚴,初與外人勾結,引敵上門,也頗情虛。

    内中幾個膽子小的再一警告,說:“伊氏弟兄武功甚高,寶劍奪自賊黨手中,何必怕人?青笠老人如何不為做主?敵人小小年紀,這樣怕他,不近情理。

    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強龍不鬥地頭蛇,既敢來此讨劍,多少知得幾分底細。

    萬一雙方師長有交,奉命而來,或是有什大的來曆,我們不問青紅皂白,聚衆行兇,敗了是丢大人,勝了也難免于重責。

    好在寶劍已落水洞泉眼之内,盡可裝作不知,令其往取。

    就不為蛟所殺,知難而退,那劍也得不到手,就便還可看看來人深淺。

    我們一樣幫忙,何必鬧得不可收拾?” 衆人均覺有理,事前說好,把人埋伏三起,看事行事。

    因料來人必定先往龍家湖堤埠頭一帶,當地中部又是龍、郁兩家後園去路,那條馳道和橫亘東西的一條大路,乃是每年迎神望祭必由之路,雖非禁地,便自己人也不輕易由此往來上下。

    來人必經高明指點,不會不知路徑,真要把路走錯,誤入後園,更有話說。

    先把人埋伏在龍家前面等候,不料九公忽在當地吹蕭,跟着有一老友來訪,并未坐船,身無水迹,也不知哪裡來的。

    賓主二人同坐門前石上說笑,看去交情極深。

    九公不許在旁偷聽,罵了兩句,全都吓退,俱在屏風後面偷看。

    一會,九公走去,隻來客獨坐門外。

    因方才九公有話,誰也不敢走出,又聽出敵人仿佛要來的口氣。

    等不一會,黑摩勒師徒果然走來,把來客當自己人,通名求見。

    雙方問答了幾句,便照來客所說,往尋九公。

    衆人忙即越牆而出,趕往前面送信。

    另有兩人上前攔阻去路,一言不合,便即動手,前後夾攻。

    誰知來人大模大樣,理也未理,隻由同來徒弟答話,開口便将輕易無人提起的當年隐語說了出來,這一驚真非小可,斷定這兩師徒有大來曆,難怪小小年紀如此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