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 仇

關燈
1.魔走火入
關七一手抓向楊無邪的頭發。

     抓得兇。

     也抓得狂。

     ——他下手也下得大刺刺,仿佛誰也閃不開、躲不了、甚至無可閃躲。

     其實,關七出手就是一種氣派,光是那種大氣大派,已夠叫人逃不開、躲不了、甚至不敢閃躲。

     何況,他武功之高,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甚至不知他如何練來的?怎樣練成的? 很少人看過楊元邪出手。

     因為楊無邪根少出于。

     他一向都認定: 對付敵人,要靠腦袋,而不是要靠手腳——人隻有兩手兩腳,能殺得了幾人?但用腦想出一計,往往是殺傷成千上萬的 不止殺人,救人也是一樣。

     所以他不到必要時,決不動手,也不動武。

     他不以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

     故此他把心力都放在别的地方。

     例如資料的收集。

     他覺得掌握了一個人的資料,幾乎就可以完全掌握這個人。

    如果掌握的是人才精英,便可以為他殺許多人、救許多人、也做許多事。

     何況準确的資料便是知識。

     他絕對認為:知識是力量。

     ———種比武力更有力的力量。

     所以他不斷進修,也尊重和重任在他身邊有知識的人。

     ——有知識,便有力量。

     但這并不代表他不重視武功,或忽略了武力。

     ——有南威之容,方可以論淑媛;有龍泉之利。

    方可以論決斷! 他隻要有時間,仍暗底裡勤練武功。

     隻不過,很少人看過他的武功,更少人看他使出獨門絕招。

     每個都該有他的獨門絕學。

     ——尤其是已建立名威、威信的人。

     很多人恐怕都不止有一門是他熟練的,但特别精擅,是謂絕學,每個已在江湖上揚名立萬的人,總會有一項是他所精通的。

     ——不管那是天文、地理、相學還是數學,是琴、棋、書、畫還是劍、刀、槍、箭、棍,總有一兩招、一兩種、一二項是他的獨門絕藝。

     這獨門絕學在重要關頭、可用作救命、殺敵。

     ——那麼說,楊無邪的絕枝是什麼? 很少人看過。

     沒有人知道。

     現在楊無邪就使出他的絕藝。

     他已不能不使: 無法不施出。

     因對手太強。

     對手是關七。

     楊無邪的絕招是: 刀。

     刀是刀。

     刀井無出奇之處。

     奇的是用刀的人,以及用刀的方法。

     楊無邪本來手中無刀,刀從何來? 刀一直都是在的。

     在他身上。

     在他抽中。

     ——他用的是袖中刀。

     “袖裡刀”袖裡藏刀,猶如笑裡藏刀,令人防不勝防,也猝不及防。

     但這種刀法,以楊無邪這樣智計雙絕的人手中施來,并不令人意外。

     ——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性格。

     ——什麼樣的性格的人便用什麼樣的武器! 楊無邪用“袖中刀”,仿佛是當然的,也是必然的。

     ——蘇夢枕的“紅袖刀”,本來就是袖裡刀法,楊無邪長時間與蘇夢枕相處,在蘇夢枕那兒吸收了刀法的特色,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可是,他們的刀法并不同。

     楊無邪在刀法上的特色,有一點與蘇夢枕大為不一樣: 蘇夢枕的刀光如夢,刀意輕憐,連刀影也有于種風情與人說。

     “紅袖刀”清豔,每一刀都足以令人驚豔。

     聽說他的刀有一種使人心動的蜜味。

     甚至每一刀都令人願意為它生、為它死、為它而不顧生死。

     蘇夢枕的刀: 絕世的刀法——像一抹夕晖。

     絕情的刀鋒——像一場細雨。

     蘇夢枕的刀法:殘酷而美麗。

     ——也許那是因為蘇夢枕本身就是個殘酷的人,但他手上擁有一把美麗的刀,正如他也擁有一顆俠義的心。

     無論如何,他的刀法都泱泱大度,氣派非凡。

     楊無邪則完全不然。

     他一出刀,刀意、刀鋒、刀勢、刀光、刀風都隻透露了一個字: 狠。

     他不狠也不行。

     第一,他的刀短。

     隻一尺三寸長。

     這麼短的刀,要攻擊敵人,就不得不狠,使刀的人也不得不悍。

     這麼短而鋒利的刀,已不能守,隻能攻,以攻為守。

     第二,他的刀法、武法,當然不如蘇夢枕。

     ——有蘇公子這樣的絕世武藝、絕頂刀法,當然就可以講究風度氣派。

     可是楊無邪不能。

     他畢竟是:“隻要一有時間,就暗底裡勤練武功”——問題就在,“隻要有時間”:像楊無邪這種日理萬機的人物,平常處理的事務着實是大多大多了,隻怕要比蘇夢枕、戚少商還得更忙:因為他們不必親力親為的事,他都得攬在身上。

    是以,他能騰下來的時間,就一定不多。

     所以習武的時間就一定很少。

     更少。

     習武跟所有的事情一樣,若想要有卓越的成就,就一定得要專注和勤奮,也得要有毅力和恒心。

     然後得要加上一點天份和才情。

     楊無邪的天份畢竟集中在才智上,但不是在武功上。

     ——一個人要“走火入魔”,也非得要對一件事很專注、很專神不可,要不然,連火都不冒,隻怕走火入魔也不配沾上:學文如是,習藝如是,練武亦如是。

     一旦對一件事練習得“走了火”,才會“入魔”,到頭來成了魔,就遠離了佛,遠離了正道,就算好不容易,能及時回了頭,魔走了,也不見得火就重新再升,佛也不見得能修成正果。

     是以,楊無邪習武,隻求達到實用的目的。

     他是到運智不成,用計不得的時候,才動武。

     也就是說,動武,已是最後關頭,迫不得已的事。

     所以,他練的武功,就十分井究狠、毒、有效、速戰速決。

     他的刀法便是這樣。

     不好看。

     不講花式。

     很有用。

     他的刀法有一個名堂: “攔不住刀”。

     ——他的刀是攔不住的。

     要命的。

     ——每一刀都攻向要害的。

    
2.魔火走入
他一刀剁向關七的手。

     刀好快。

     刀勢突兀。

     關七隻有一隻手,當然不想這剩下的惟一隻手再受到任何傷害。

     關七一縮手。

     縮手隻是一種自然反應,不是武功招武。

    可是關六随随便便的一縮手,就避去了一刀。

     他才那麼把手微微一縮,又第二次出手,一出手,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