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運籌帷幄

關燈
“大爺,”我客氣地說,“那您就跟我說吧,我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工作。

    來,咱們進屋談。

    ” 我把老人請進大會議室,給老人搬了把椅子,請老人坐下,老人看見政府工作人員這麼忙碌,感到欣慰。

    我也搬把椅子坐在了老人旁邊。

     “大爺,您有什麼想法說吧。

    ”我打開筆記本一邊準備記錄一邊說。

     老人從衣服口袋裡取出一沓紙,上面寫得滿滿的,足有萬言,遞給了我,“小夥子,我的想法都寫在這紙上了。

    ” 我接過老人的建議書,驚訝地問:“大爺,這麼多都是您自己寫的?” “是啊。

    ”老人自豪地說。

     我簡單地看了看,發現老人的建議很有價值,“大爺,謝謝您對創建衛生城的關心。

    ” “謝啥呀,”老人擺了擺手說,“你們為老百姓有個好環境,這麼沒日沒夜的,我提點兒建議是應該的。

    我覺得政府發動群衆還不夠,要讓老百姓都動起來,市政府組織個千人大檢查,摸清市容環境的底數,解決好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一定會有成效。

    ” “大爺,您老的建議很重要,我會向張副市長彙報的,您放心吧。

    ” “放心,放心,這個幹法,咱們東州就有希望。

    好了,你們忙,你們忙。

    ” 送走老人後,我認真看了老人的建議,覺得建議非常好,這份洋洋萬言的建議書大有政治文章可做,應該盡快讓張副市長看一看,急忙要車趕往市政府。

     我敲門走進張副市長辦公室時,他正坐在辦公桌前面批閱文件。

     “張市長,這是一位七十多歲老人給咱們創衛指揮部寫的建議書,他希望東州市形成‘三環五射的交通網絡,綠樹成蔭的環城水系,經濟适用的居民住宅,綠靜美安的小區環境,基本清潔的大氣質量,整潔有序的市容市貌’,寫得很有點水平。

    ”我興緻勃勃地說。

     張國昌接過建議書認真地翻看着,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這位老人真下了不少工夫啊,能有一萬多字。

    看來,充分發揮全社會和廣大人民群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始終是個關鍵性環節。

    雷默,這方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呀?” “張市長,”我毫不隐諱地說,“我建議将我市向‘國檢團’的彙報材料原原本本地刊登在《東州日報》上,征求全體市民的意見,一旦将彙報材料公之于衆,可望在社會各階層達成更多的共識,得到市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喚起全社會更廣泛的參與。

    ” 我之所以毫不隐諱地直言這個建議,是因為我很想在張副市長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其實張國昌不是真想聽聽我的建議,不過是想試試我的深淺。

    我的這個建議可以使群衆真正參與進來,使全市形成上下一心,志在必得的氣勢。

     “好,雷默,你這個建議好啊,你抓緊時間起草這份彙報材料吧。

    ”張副市長滿意地說。

     “那好,我回指揮部了。

    ”我信心十足地說。

     “雷默,”張副市長叫住我說,“先别回指揮部,我正要到福昭區開個調度會,你跟我去吧。

    ” 不知為什麼,這次去福昭區開調度會,張副市長沒帶韓壽生,我俨然當了一回拎包的市長秘書,搞得福昭區建口的幹部都以為張副市長換秘書了呢。

     在創衛過程中,我發現張副市長運籌帷幄,統攬全局,令行禁止,确實有大将風度。

    我不得不暗自佩服。

    張國昌不像李紹光那樣幹起工作來像個拼命三郎,而是井井有條,指揮有度。

    我時常想,這兩個人要是合成一個人肯定會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