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平易近人
關燈
小
中
大
張國昌天生是操縱别人的。
他的和藹中總是透着一股冷氣。
這種冷氣是隐隐地透出來的,一般人看不出來,隻有政壇老手才能察覺到。
我感到韓壽生身上也有這種冷氣,但由于是從張國昌那兒模仿來的,總讓人感到怪怪的。
在東州市,不屑張國昌身上這股冷氣的人中有一個人,那就是市委副書記李紹光。
張國昌對李紹光從來都是禮讓三分的,盡管這種禮讓心裡很不舒服。
李紹光似乎看不慣張國昌對衣服的過分考究,兩個人在城市建設上的觀點也不同。
張國昌主張修廣場,建星級賓館,搞标志性道路,提升城市檔次;李紹光主張集中資金解決棚戶區問題,讓還住在解放前的小平房裡的市民盡快搬進新居。
這些居民在東州市大約有二十萬戶。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身邊是不乏智囊人物的,我一直試圖以這樣的身份靠近領導,因為我自信有這個才能。
但是政治有時是不講才能的,隻講權謀的。
我位卑人低,還沒有資格講權謀,但我骨子裡的潛權謀一直汩汩湧動。
我平日裡就很注意觀察一些領導同志的細微之處,覺得蠻有意思。
比如許多領導同志的辦公桌都是面南背北的,而張副市長的辦公桌卻是面東背西的。
張國昌的最大愛好就是打撲克,每天中午休息與各處室同志打撲克時,是張國昌最顯天性的時候,這時的張國昌略顯童趣,身上的冷氣全都含了起來。
韓壽生正是看中了張國昌這一愛好,所以每到中午一定要與張國昌打撲克,時間久了,兩個人感情日深,韓壽生像掌握了某種官場秘笈,不費吹灰之力便成了張國昌的秘書。
做市長秘書無疑是官場的終南捷徑,我很想弄明白韓壽生的官場秘笈是什麼,研究來研究去,我恍然大悟,原來就四個字:投其所好!我是不屑這樣的秘笈的,我一直試圖總結适用于自己的官場秘笈,妄想着自己的官場秘笈猶如“圯上老人”黃石公贈給張良的《太公兵法》一樣管用。
說句心裡話,我是很崇拜張良的,我覺得自己不僅缺一部《太公兵法》,更缺器重我、信賴我的“明主”,應該說張國昌的出身與劉邦差不多,隻是是否有劉邦的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用人之明,尚未可知。
最近市文化局為張副市長主持了一次張國昌同志詩集研讨會,東州市的文化名流聚集一堂研究張國昌詩學的美學特征及文化意義。
我也應邀參加。
研讨會照例是由水果瓜子糖果作為主要道具,由于氛圍冠冕堂皇,所以,我覺得特别輕松。
這樣的研讨會,張國昌當然不會親自參加,韓壽生也不好來,所以代表張國昌聽會的最好代表就是我。
不過,我在心裡對張國昌這種作秀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張國昌這麼包裝自己,很可能給人留下個附庸風雅的印象,就像五星級酒店門前擺個牌子“衣冠不整,謝絕入内”。
實際上,張國昌完全可以打裝卸工出身這張牌,既樸實又實在,做起文章來更讓人信服。
但是張國昌畢竟不同于常人,做起政治來法無定法,有時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上下左右的關系,張國昌特别善于保持平衡,連市委書記魏正隆也不得不佩服三分。
張副市長交辦給我的工作,處裡邊任何人不知道。
官場複雜,我不願意讓他們知道。
市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特别是圍着領導轉的工作人員,誰沒點背景?誰又不想上進呢?像我這樣出身寒門,憑本事考到領導身邊工作的人還真不多。
而張國昌能起用我也正是他不同于一般領導的地方。
白天,我忙完工作就紮進政府資料室,經過兩個月的廢寝忘食,終于完成了第一稿。
我心裡很興奮,但也沒有底,便找了兩位清江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給指點,結果評價很高。
我不願意讓處裡同事知道,也怕為張國昌服務的杜處長看了誤會,便沒在處裡打印,而是找朋友在外邊打印并裝訂成冊。
有一天,我看見張副市長一個人走進了辦公室,便拿着寫好的論文壯着膽子敲了門。
“請進!”是張副市長的聲音。
我推門進去,正好韓壽生不在。
張國昌正在看報,他見我進來了,熱情地說:“
他的和藹中總是透着一股冷氣。
這種冷氣是隐隐地透出來的,一般人看不出來,隻有政壇老手才能察覺到。
我感到韓壽生身上也有這種冷氣,但由于是從張國昌那兒模仿來的,總讓人感到怪怪的。
在東州市,不屑張國昌身上這股冷氣的人中有一個人,那就是市委副書記李紹光。
張國昌對李紹光從來都是禮讓三分的,盡管這種禮讓心裡很不舒服。
李紹光似乎看不慣張國昌對衣服的過分考究,兩個人在城市建設上的觀點也不同。
張國昌主張修廣場,建星級賓館,搞标志性道路,提升城市檔次;李紹光主張集中資金解決棚戶區問題,讓還住在解放前的小平房裡的市民盡快搬進新居。
這些居民在東州市大約有二十萬戶。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身邊是不乏智囊人物的,我一直試圖以這樣的身份靠近領導,因為我自信有這個才能。
但是政治有時是不講才能的,隻講權謀的。
我位卑人低,還沒有資格講權謀,但我骨子裡的潛權謀一直汩汩湧動。
我平日裡就很注意觀察一些領導同志的細微之處,覺得蠻有意思。
比如許多領導同志的辦公桌都是面南背北的,而張副市長的辦公桌卻是面東背西的。
張國昌的最大愛好就是打撲克,每天中午休息與各處室同志打撲克時,是張國昌最顯天性的時候,這時的張國昌略顯童趣,身上的冷氣全都含了起來。
韓壽生正是看中了張國昌這一愛好,所以每到中午一定要與張國昌打撲克,時間久了,兩個人感情日深,韓壽生像掌握了某種官場秘笈,不費吹灰之力便成了張國昌的秘書。
做市長秘書無疑是官場的終南捷徑,我很想弄明白韓壽生的官場秘笈是什麼,研究來研究去,我恍然大悟,原來就四個字:投其所好!我是不屑這樣的秘笈的,我一直試圖總結适用于自己的官場秘笈,妄想着自己的官場秘笈猶如“圯上老人”黃石公贈給張良的《太公兵法》一樣管用。
說句心裡話,我是很崇拜張良的,我覺得自己不僅缺一部《太公兵法》,更缺器重我、信賴我的“明主”,應該說張國昌的出身與劉邦差不多,隻是是否有劉邦的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用人之明,尚未可知。
最近市文化局為張副市長主持了一次張國昌同志詩集研讨會,東州市的文化名流聚集一堂研究張國昌詩學的美學特征及文化意義。
我也應邀參加。
研讨會照例是由水果瓜子糖果作為主要道具,由于氛圍冠冕堂皇,所以,我覺得特别輕松。
這樣的研讨會,張國昌當然不會親自參加,韓壽生也不好來,所以代表張國昌聽會的最好代表就是我。
不過,我在心裡對張國昌這種作秀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張國昌這麼包裝自己,很可能給人留下個附庸風雅的印象,就像五星級酒店門前擺個牌子“衣冠不整,謝絕入内”。
實際上,張國昌完全可以打裝卸工出身這張牌,既樸實又實在,做起文章來更讓人信服。
但是張國昌畢竟不同于常人,做起政治來法無定法,有時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上下左右的關系,張國昌特别善于保持平衡,連市委書記魏正隆也不得不佩服三分。
張副市長交辦給我的工作,處裡邊任何人不知道。
官場複雜,我不願意讓他們知道。
市政府辦公廳的工作人員特别是圍着領導轉的工作人員,誰沒點背景?誰又不想上進呢?像我這樣出身寒門,憑本事考到領導身邊工作的人還真不多。
而張國昌能起用我也正是他不同于一般領導的地方。
白天,我忙完工作就紮進政府資料室,經過兩個月的廢寝忘食,終于完成了第一稿。
我心裡很興奮,但也沒有底,便找了兩位清江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給指點,結果評價很高。
我不願意讓處裡同事知道,也怕為張國昌服務的杜處長看了誤會,便沒在處裡打印,而是找朋友在外邊打印并裝訂成冊。
有一天,我看見張副市長一個人走進了辦公室,便拿着寫好的論文壯着膽子敲了門。
“請進!”是張副市長的聲音。
我推門進去,正好韓壽生不在。
張國昌正在看報,他見我進來了,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