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驚濤駭浪

關燈
最危險的方法。

    ”丁仁傑嚴肅地說。

     綜合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意見,張副市長沉思片刻,然後斬釘截鐵地說:“就按這個方案辦!” 帶水搶修、就地加固的方案是施工難度大、危險性大的方案。

    張副市長親自擔任前線總指揮,會戰在當晚打響。

    這确實是一場檢驗一座城市在非常時期協調配合作戰能力的硬仗。

     在黑水河水庫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幾十名交通民警在疏導交通,幾十輛運送毛石、鐵線、木杆、跳闆的卡車來回穿梭,幾百名解放軍戰士也在大堤上搬運編織袋,工人們正在焊接。

     軍用帳篷裡,張副市長在地圖前眉頭緊鎖沉思着,手裡的煙已經燃掉一大半,長長的煙灰即将掉落。

    我和韓壽生陪在身邊。

     這時,朱玉林急匆匆地跑進帳篷,他急切地彙報道:“張市長,由于下遊石油管線發生故障,省防汛指揮部下令黑水河水庫停止洩洪十小時,輸水管線已經落灘了。

    ” 丁仁傑也急匆匆地趕了進來說:“張市長,原定方案不行了,輸水管線落灘了。

    ” 張國昌一聽,急了,這意味着原定的用金屬籠裝石塊,從下部支撐加固浮在水中的管線的方案隻能推翻。

    他狠很地将手中的煙頭往地上一扔,猛一揮手,“走,去看看。

    ” 韓壽生趕緊把軍大衣給張副市長披上。

     在施工現場,漂浮在水中的輸水管線,全部裸露在河灘上,有的地方已經變形,有的地方出現裂縫,最嚴重的一處,管壁沿焊縫已裂開五分之三,管内正在輸送的水從裂縫處噴射而出。

     “張市長,”中年專家建議道,“如不馬上采取措施,管線随時可能完全斷開,後果不堪設想。

    ” “能不能搶修裂縫和管線定位加固,兩條線同時進行,趕在水庫重新洩洪之前完成?”張國昌慎重地問。

     “能是能,不過難度很大。

    ”年紀大一點的專家回答。

     張國昌命令道:“就這麼定了,難度再大,也要在洩洪前完成。

    ” 大堤上,戰士們肩扛、背馱、手抱,把一塊塊重石和各種施工材料運到施工現場。

    工人們在輸水管裂縫處和五處加固點,迅速搭起腳手架。

     張副市長走到焊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地作業。

    我和朱玉林、韓壽生緊跟在後面。

     “張市長,”年紀大一點的專家勸道,“這裡是帶電作業,十分危險,您還是下去吧。

    ” 此時,工人們迎着水流,不顧帶電操作的危險,克服了焊點與噴水矛盾的難題,憑着精湛的技藝,把一道道用做牽拉帶的角鋼牢牢地焊在輸水管裂縫的兩側。

    為在輸水管下部焊接牽拉帶,他們用裝滿土的草袋子壘壩,然後用水泵一邊抽水,一邊作業,每焊上一個點,都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這時,東州電視台的記者們扛着攝像機趕過來,沖着張副市長就攝。

     張國昌很惱火,沖着記者們就發脾氣,“亂彈琴,攝我幹什麼,攝工人師傅們,要讓東州市老百姓記住他們,他們是東州生命線保衛戰的英雄。

    ” 攝像機開始拍攝工人們作業的場面。

    就在這時,張副市長掏出煙遞給身邊的幾個專家和工人們,并親自給他們點上火,搞得幾個專家和工人們手忙腳亂,非常感動。

    望着張副市長的這個舉動,我被感動了,用敬佩的目光注視着張副市長,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感直往心頭湧…… 工人們終于在一點三公裡管線上分五個點,用鐵線和木杆編成每個四十多平方米的網,搭在輸水管上,兩端接成網管,裝滿毛石,使輸水管被牢牢地“釘”在了河灘上。

    經過三天三夜的搶修,第三天晚上七點三十分,輸水管上斷裂最嚴重的一處終于被焊上了第九條牽拉帶,經專家和技術人員當場檢驗,确認險情已經排除,五處定位加固點也完全符合要求。

     張副市長下令撤出現場,此時,黑水河水位開始上漲。

    輸水管如同一條黑色巨龍,又穩穩地卧在滔滔黑水河水中。

     東州人民終于戰勝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一座座高樓大廈的霓虹燈姹紫嫣紅,城市裡的萬家燈火和空中的滿天星鬥交相輝映,東州仍然是那個往日繁華的東州。

     我迎着河風,沿着河邊漫步,心潮起伏,驚濤駭浪洗滌了我的心靈。

    滿眼的英雄,平時平凡得不得了。

    這幾天,我的眼前總是晃動着張副市長在搶修現場為專家和工人們發煙的情景,那場面看上去好感動人,但就是有點不和諧的地方,當時像在戰場上打仗一樣,這個念頭隻是在我腦子裡閃了一下,現在靜下心來,我忽然意識到,張副市長給專家和工人們發的是軟包中華煙,似乎與當時的情景不太和諧。

    那煙是張副市長平時抽的,在抗洪搶險現場,專家和工人們抽了會有什麼感想?一想起當時的情景,我心裡就有一種怪怪的感覺,而且被這種怪怪的感覺攪得着實不安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