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老黃忠奮威敗徐晃 勇姜維設計賺曹真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孔明分兵三路,令魏延攻渑池,馬超攻洛陽,自己督黃忠出潼關來攻阌鄉。
南陽方面,關雲長為協助孔明起見,井張苞關興之兵,進攻登封,令黃武崔颀去攻郏鄏,張飛督兵進攻葉縣。
六路人馬,聲勢浩大,同時出發。
消息到了許昌,曹操知道玄德進位漢中王,必有一番舉動,令曹真領兵二萬,緊守渑池;其餘各地,添兵戍守,前敵将士,盡歸司馬懿節制。
司馬懿飛檄各軍加緊防守,非奉将令,不許出戰。
那時節卻是徐晃守阌鄉,鐘會鄧艾兩将領兵萬人,據崤函要地,南防馬超,北應徐晃。
當下徐晃聽見孔明大兵出了潼關,來攻阌鄉,急召副将郭淮毛玠涼茂國淵商議。
徐晃道:“衆位将軍!諸葛亮得了長安,經年不出,北收趙代,西取宜陽,以成包舉河洛之勢;今彼内地形勢穩固,三方合圍之勢已成,故而自己督兵前來,攻我阌鄉;其兵決非一路,不令馬超越崤山以夾掣我軍,即決令魏延渡渑池以襲我後!似此看來,阌鄉已成孤注,司馬都督但嚴令不許出戰,不知漢兵銳進,我如不出,彼若以一軍牽制我守城之兵,一軍越阌鄉而塞函谷,彼兵勢大,得尺則尺。
若于弘農河築壘,以阻函谷之援兵,是阌鄉陷于絕地矣!衆位将軍有何良策?” 毛玠道:“将軍之論,洞悉敵情,從前諸葛亮之兵,所以不出潼關一步者,因潼關以外,無立足之地也,孤軍涉險,彼所不為;今河外已為彼得,沿河數百裡,防不勝防。
馬超又襲據宜陽盧氏,以拊崤山之背,阌鄉孤立二敵之中,彼軍今由潼關出攻我軍,我軍已三面受敵,若令彼兵得于弘農河築壘,是阌鄉已處于四絕之地,糧盡援絕,不敗何待?為今之計,一面派人赴葉縣,将詳細情形禀知都督,速派重兵來援;一面令人知會曹子丹,嚴防河西川軍偷渡;一面令鐘鄧二将軍,據險以拒馬超,不令其越崤山,以寬我南面之防;然後可嚴守城池,不與彼戰。
彼若越城築壘,将軍自領精銳,中斷其軍而橫擊之,彼進無所據,非退不行,是我又可以寬東面之防,兩面應敵,待援而戰,庶幾可保此城。
不然阌鄉一失,新安必危,彼出函谷以蕩三川,虎兕出柙,其誰能制?”徐晃道:“将軍之計甚是。
”立刻分頭差人去訖,自己督兵守禦。
黃忠領兵到了城下,且不攻打,四周巡視一番,回到大營,見了孔明,言魏兵守禦,非凡堅固,若加攻擊,必受損傷,求元帥設一萬全之策。
孔明道:“老将軍之言,甚有見識,但此次出兵,非與曹兵血戰數場,必無僥勝之理。
我料鐘鄧嚴防孟起偷越崤山,決不敢輕棄防地,前來攻擊我軍,阌鄉前有弘農河,我若遣兵築壘其間,以截函谷援軍,則阌鄉成釜中之魚矣!徐晃老于兵事,必出兵以撓我築壘之師,非老将軍不足以敵之;那位将軍願去弘農河築壘?”鄭綽應聲願往。
孔明對鄭綽道:“鄭将軍可同西涼二将領兵萬人,前往弘農河,憑河築壘,城中出兵,自有黃老将軍抵禦,壘成之後,可急派人渡河,請伯恭領兵五千,渡河助攻阌鄉北面,鄭将軍專防新安援兵,西涼二将,專防城中之兵,阌鄉三面被圍,徐晃雖勇,亦徒然矣!”鄭綽領兵同二将越城而去。
孔明令黃忠領兵五千,專迎擊阌鄉出城之兵,令馮習張南,各領弓弩手三千,埋伏崤山,專迎來援徐晃之兵。
孔明自督大軍,俟黃忠敗了徐晃之後,四面台圍阌鄉。
那阌鄉城中的徐晃,見孔明真不出其所料,派兵來弘農河築壘,吩咐部将緊守城池,自領精兵五千出城迎擊。
轉過城頭,隻見一員大将迎頭攔住,不是别人,正是那老将黃忠。
徐晃當初失守潼關,深恨黃忠入骨,奮勇上前,兩個戰上了五六十合。
黃忠見不能取勝,心生一計,虛晃一刀,回馬便走,徐晃縱馬趕來。
城上毛玠,見黃忠刀法未亂,必系詐敗無疑,即令郭淮出城接應,自己在城上鳴金收軍。
徐晃猛省,方欲回馬,黃忠早将刀放在鞍上,左
南陽方面,關雲長為協助孔明起見,井張苞關興之兵,進攻登封,令黃武崔颀去攻郏鄏,張飛督兵進攻葉縣。
六路人馬,聲勢浩大,同時出發。
消息到了許昌,曹操知道玄德進位漢中王,必有一番舉動,令曹真領兵二萬,緊守渑池;其餘各地,添兵戍守,前敵将士,盡歸司馬懿節制。
司馬懿飛檄各軍加緊防守,非奉将令,不許出戰。
那時節卻是徐晃守阌鄉,鐘會鄧艾兩将領兵萬人,據崤函要地,南防馬超,北應徐晃。
當下徐晃聽見孔明大兵出了潼關,來攻阌鄉,急召副将郭淮毛玠涼茂國淵商議。
徐晃道:“衆位将軍!諸葛亮得了長安,經年不出,北收趙代,西取宜陽,以成包舉河洛之勢;今彼内地形勢穩固,三方合圍之勢已成,故而自己督兵前來,攻我阌鄉;其兵決非一路,不令馬超越崤山以夾掣我軍,即決令魏延渡渑池以襲我後!似此看來,阌鄉已成孤注,司馬都督但嚴令不許出戰,不知漢兵銳進,我如不出,彼若以一軍牽制我守城之兵,一軍越阌鄉而塞函谷,彼兵勢大,得尺則尺。
若于弘農河築壘,以阻函谷之援兵,是阌鄉陷于絕地矣!衆位将軍有何良策?” 毛玠道:“将軍之論,洞悉敵情,從前諸葛亮之兵,所以不出潼關一步者,因潼關以外,無立足之地也,孤軍涉險,彼所不為;今河外已為彼得,沿河數百裡,防不勝防。
馬超又襲據宜陽盧氏,以拊崤山之背,阌鄉孤立二敵之中,彼軍今由潼關出攻我軍,我軍已三面受敵,若令彼兵得于弘農河築壘,是阌鄉已處于四絕之地,糧盡援絕,不敗何待?為今之計,一面派人赴葉縣,将詳細情形禀知都督,速派重兵來援;一面令人知會曹子丹,嚴防河西川軍偷渡;一面令鐘鄧二将軍,據險以拒馬超,不令其越崤山,以寬我南面之防;然後可嚴守城池,不與彼戰。
彼若越城築壘,将軍自領精銳,中斷其軍而橫擊之,彼進無所據,非退不行,是我又可以寬東面之防,兩面應敵,待援而戰,庶幾可保此城。
不然阌鄉一失,新安必危,彼出函谷以蕩三川,虎兕出柙,其誰能制?”徐晃道:“将軍之計甚是。
”立刻分頭差人去訖,自己督兵守禦。
黃忠領兵到了城下,且不攻打,四周巡視一番,回到大營,見了孔明,言魏兵守禦,非凡堅固,若加攻擊,必受損傷,求元帥設一萬全之策。
孔明道:“老将軍之言,甚有見識,但此次出兵,非與曹兵血戰數場,必無僥勝之理。
我料鐘鄧嚴防孟起偷越崤山,決不敢輕棄防地,前來攻擊我軍,阌鄉前有弘農河,我若遣兵築壘其間,以截函谷援軍,則阌鄉成釜中之魚矣!徐晃老于兵事,必出兵以撓我築壘之師,非老将軍不足以敵之;那位将軍願去弘農河築壘?”鄭綽應聲願往。
孔明對鄭綽道:“鄭将軍可同西涼二将領兵萬人,前往弘農河,憑河築壘,城中出兵,自有黃老将軍抵禦,壘成之後,可急派人渡河,請伯恭領兵五千,渡河助攻阌鄉北面,鄭将軍專防新安援兵,西涼二将,專防城中之兵,阌鄉三面被圍,徐晃雖勇,亦徒然矣!”鄭綽領兵同二将越城而去。
孔明令黃忠領兵五千,專迎擊阌鄉出城之兵,令馮習張南,各領弓弩手三千,埋伏崤山,專迎來援徐晃之兵。
孔明自督大軍,俟黃忠敗了徐晃之後,四面台圍阌鄉。
那阌鄉城中的徐晃,見孔明真不出其所料,派兵來弘農河築壘,吩咐部将緊守城池,自領精兵五千出城迎擊。
轉過城頭,隻見一員大将迎頭攔住,不是别人,正是那老将黃忠。
徐晃當初失守潼關,深恨黃忠入骨,奮勇上前,兩個戰上了五六十合。
黃忠見不能取勝,心生一計,虛晃一刀,回馬便走,徐晃縱馬趕來。
城上毛玠,見黃忠刀法未亂,必系詐敗無疑,即令郭淮出城接應,自己在城上鳴金收軍。
徐晃猛省,方欲回馬,黃忠早将刀放在鞍上,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