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孫夫人雨泣葬江流 劉皇叔雪涕祭武擔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曹操聽了曹丕之言,叱退了曹植,就要籌備學起虞舜夏禹起來。
到底他是機警過人,雖然利欲薰心,到肯統籌兼顧,自己想着向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師出有名,戰無不勝。
孫權劉備,名義上也還尊奉許昌,一旦推翻建安,未免為其所挾,贻人口實,大費躊躇,遂密召賈诩劉晔華歆郗慮四人入府商議。
四人進得府來,參見已畢,操将自己意思說出,叫四人從長計議。
劉晔道:“現聞江東周瑜已死,魯肅代領水軍,其人忠厚無用;主持内政,乃系張昭,異懦寡斷,易于搖惑;不如遣一介之使,東往吳會,告知玉玺已入西川,劉備早晚稱帝。
玉玺系孫堅殒命之由,孫權痛心切齒之物,兼之索有不臣之心,不過以建安襲号,亦已多年,勉奉贅旒,聊相維系。
劉備新得志于荊益,有所舉動,自假漢統以号召天下。
漢室中興,江東甯可尚為孫氏所有?雖重以婚姻之好,不過如窦融之表讓河西,長安布衣,孫權豈樂為此?且其部下各有所求,既防江夏之歸劉,亦懼人心之思漢。
孫權初以合肥之仇,轉聯劉備,我若釋合肥之忿,下結孫權,則彼自樂于從命,不願為荊襄之輔車。
承相可為所欲為,以坐制孫劉之進退。
昔秦破合縱之局,而六國以亡,漢離烏月之交,而匈奴以敝。
晔意如此,丞相以為如何?” 操大喜道:“公言是也!仍用漢家名義,策權為大司馬吳王,煩公一往可也。
”操處向有空頭诰敕,即時填發,從宮中取出符節,交付劉晔,前往江東。
劉晔領命,兼程來到建業。
單車奉使,王命所臨,沿途自無攔阻。
孫權排了香案,接受诏書,文武上前稱賀,設宴款待劉晔。
動問許都近事。
劉晔詳細說出魏王深願棄仉崇好,與吳王親近提攜;惟劉玄德以新得益州,謀僭大位,暗中差人入許,運動伏完,從伏後手中竊取玉玺,早晚必當稱帝,君王與玄德交親,将來必擅椒房之貴矣。
一句話激惱孫權,說道:“大夫差矣!劉備終守臣節,孤系姻親,若竊玺稱尊,則大義所關,又當别論。
”劉晔見孫權業已入彀,心中暗喜,連聲道是,休息數日,自回許昌複命去了。
孫權卻召集一般文武,商議此事。
那時活該孫劉火拼,魯肅染病,在鄱陽将養;徐盛甘甯,各守防地,不能前來;隻呂蒙以吳魏言和,邊境無事,陪着劉晔,來到建業。
孫權以父孫堅之死,半因玉玺,玉玺所在,仇即随之,此番聽得玺歸玄德,不覺肝火上炎。
這是兄弟鄉間有句俗話:鬥了龍船再認親,正是孫權這時光景。
當下孫權将劉晔言語并自己意思,對衆說出,衆文武個個相顧無言,因為順着孫權的意思,則荊州之好必離;若顧荊州之好,則于鼎足三分之勢有礙,所以隻是你看我,我看你,都不作聲。
孫權看出衆人意思,喚呂蒙道:“子明!諸将為事勢所拘,噤不敢言,卿可為孤一陳利害,但求于江東有益,不必顧及其他。
”呂蒙道:“主公如欲成三分天下之局,則當知所輕重,曹盛則袒劉,劉盛則袒曹,順時以趨,務使相犄相角,而我坐承其利。
往者曹盛于劉,主公于荊州重以婚姻之好,亦欲其為我屏蔽、受敵一方之意耳。
然曹氏于我,接壤僅淮北一帶,今劉氏奄有荊益二州,西接天水金城,南臨越南交趾,東漸江夏九江廬州各地,收馬超之衆,據天下之要,文武輻辏,海内歸心。
主公如欲長為漢臣,則宜斷絕曹氏,專事荊州,如其不屑俯首聽命,則宜結曹氏以制荊州,不能令荊州羽翼日豐,長駕遠馭,并吞六台,馳騁中原。
且主公之妹,已回建業,無所顧慮,何用多疑!”權大喜道:“子明之言,實獲我心。
” 陸遜谏道:“主公!子義
到底他是機警過人,雖然利欲薰心,到肯統籌兼顧,自己想着向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師出有名,戰無不勝。
孫權劉備,名義上也還尊奉許昌,一旦推翻建安,未免為其所挾,贻人口實,大費躊躇,遂密召賈诩劉晔華歆郗慮四人入府商議。
四人進得府來,參見已畢,操将自己意思說出,叫四人從長計議。
劉晔道:“現聞江東周瑜已死,魯肅代領水軍,其人忠厚無用;主持内政,乃系張昭,異懦寡斷,易于搖惑;不如遣一介之使,東往吳會,告知玉玺已入西川,劉備早晚稱帝。
玉玺系孫堅殒命之由,孫權痛心切齒之物,兼之索有不臣之心,不過以建安襲号,亦已多年,勉奉贅旒,聊相維系。
劉備新得志于荊益,有所舉動,自假漢統以号召天下。
漢室中興,江東甯可尚為孫氏所有?雖重以婚姻之好,不過如窦融之表讓河西,長安布衣,孫權豈樂為此?且其部下各有所求,既防江夏之歸劉,亦懼人心之思漢。
孫權初以合肥之仇,轉聯劉備,我若釋合肥之忿,下結孫權,則彼自樂于從命,不願為荊襄之輔車。
承相可為所欲為,以坐制孫劉之進退。
昔秦破合縱之局,而六國以亡,漢離烏月之交,而匈奴以敝。
晔意如此,丞相以為如何?” 操大喜道:“公言是也!仍用漢家名義,策權為大司馬吳王,煩公一往可也。
”操處向有空頭诰敕,即時填發,從宮中取出符節,交付劉晔,前往江東。
劉晔領命,兼程來到建業。
單車奉使,王命所臨,沿途自無攔阻。
孫權排了香案,接受诏書,文武上前稱賀,設宴款待劉晔。
動問許都近事。
劉晔詳細說出魏王深願棄仉崇好,與吳王親近提攜;惟劉玄德以新得益州,謀僭大位,暗中差人入許,運動伏完,從伏後手中竊取玉玺,早晚必當稱帝,君王與玄德交親,将來必擅椒房之貴矣。
一句話激惱孫權,說道:“大夫差矣!劉備終守臣節,孤系姻親,若竊玺稱尊,則大義所關,又當别論。
”劉晔見孫權業已入彀,心中暗喜,連聲道是,休息數日,自回許昌複命去了。
孫權卻召集一般文武,商議此事。
那時活該孫劉火拼,魯肅染病,在鄱陽将養;徐盛甘甯,各守防地,不能前來;隻呂蒙以吳魏言和,邊境無事,陪着劉晔,來到建業。
孫權以父孫堅之死,半因玉玺,玉玺所在,仇即随之,此番聽得玺歸玄德,不覺肝火上炎。
這是兄弟鄉間有句俗話:鬥了龍船再認親,正是孫權這時光景。
當下孫權将劉晔言語并自己意思,對衆說出,衆文武個個相顧無言,因為順着孫權的意思,則荊州之好必離;若顧荊州之好,則于鼎足三分之勢有礙,所以隻是你看我,我看你,都不作聲。
孫權看出衆人意思,喚呂蒙道:“子明!諸将為事勢所拘,噤不敢言,卿可為孤一陳利害,但求于江東有益,不必顧及其他。
”呂蒙道:“主公如欲成三分天下之局,則當知所輕重,曹盛則袒劉,劉盛則袒曹,順時以趨,務使相犄相角,而我坐承其利。
往者曹盛于劉,主公于荊州重以婚姻之好,亦欲其為我屏蔽、受敵一方之意耳。
然曹氏于我,接壤僅淮北一帶,今劉氏奄有荊益二州,西接天水金城,南臨越南交趾,東漸江夏九江廬州各地,收馬超之衆,據天下之要,文武輻辏,海内歸心。
主公如欲長為漢臣,則宜斷絕曹氏,專事荊州,如其不屑俯首聽命,則宜結曹氏以制荊州,不能令荊州羽翼日豐,長駕遠馭,并吞六台,馳騁中原。
且主公之妹,已回建業,無所顧慮,何用多疑!”權大喜道:“子明之言,實獲我心。
” 陸遜谏道:“主公!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