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馬孟起間道入四川 管幼安捐軀蹈東海

關燈
卻說趙雲黃忠得了巴州,收丁嚴顔,并副将張嶷張翼,迎接孔明玄德進城。

    孔明吩咐安慰百姓,殓葬張任屍首,嚴禁兵士擅入民家,違者處死,真個秋毫無犯,市廛不驚。

    嚴顔三人見了玄德,俯伏請罪。

    玄德連忙扶起,說道:“孤因時會所趨,遂至兄弟稱兵,将軍何罪之有!即勞将軍傳谕所屬州縣,以免百姓無辜受禍。

    ”嚴顔謝過,領命自去,再命黃忠魏延張苞,分巡内江各縣;三将領兵去了。

     那蜀中上将,前有嚴顔,後有張任,都是赫赫有名的;如今一個敗死,一個投降,大木已頹,那些向陽小草,焉有不望風而靡的道理!半月之内,西川迤東一帶地方,盡為玄德所有。

    黃忠魏延張苞諸将,已到了成都附近下寨。

     那劉璋聞得張任敗死,嚴顔投降,荊州軍隊逼近成都,急忙召集衆文武商議。

     孟達獻策道:“聞聽荊州軍隊來川者,不過四五萬人,今成都戰士尚有七萬,糧草足資三數年,荊州兵遠來,利在速戰,我但深溝高壘,以勞其師,遣人前去川南州縣,收合餘燼,以圖其後,急調川北川東諸将,三方會攻。

    彼軍前困于堅城,後累于抄掠,雖欲不退而不可得。

    主公如猶以為不能必勝,再令人前去漢中,向夏侯淵求救,則計出萬全矣!”劉璋聞言,即修書差孟達前去漢中求救,差王累微行赴川南各縣,收集散亡;差吳懿前去川北各處,召集援軍,三人分頭出城。

    劉璋令劉璝黃權劉巴法正許靖張肅諸人,謹守城池。

     那王累出了成都,冒險越過荊州營寨,被魏延軍士拿住,來見魏延。

    魏延喝問情由,王累終是一個不開口,激惱了魏延,拔出寶劍,将他殺死。

    比及嚴顔趕到,一看是王累,不由得一聲太息,禀知玄德,将王累屍首埋葬,以盡僚友之情。

    那吳懿前去川北征兵,到了綿竹,太守李嚴迎接入内,吳懿把來意說明。

    李嚴道:“好叫将軍得知,此間疊接探報,西涼馬孟起,因被曹操殺得大敗,在天水容不得身,沿白龍江而下,越過丁陰平要地,月前得了劍閣,屯兵阆中;前已飛報主公,派兵前往阻止。

    因荊州軍事急迫,未見派兵前來,探得馬超兵強将勇,得步進步,層層緊逼,離此已不過百裡之遙,早晚兵臨城下,自救不暇,那裡還有兵去救成都!” 兩個正在計議,隻聽流星馬報道:“馬超領兵南下,勢如破竹,現在離城隻有三十裡了。

    ”李嚴吩咐再探,立刻升堂聚集将士。

    那綿竹乃是川中重要地方,李嚴部兵萬餘人,别駕李恢幫助守城。

    李嚴請吳懿協同李恢守城,自己領兵五千,離城下寨,專候迎敵。

     卻說馬超如何來得這快?因為接了玄德書信,自己想道:玄德與父舊交,又系漢室宗親,手下文武将士,皆系一時豪傑,自家若是順從,将來或許借着玄德力量,還可以重報父仇。

    主意打定,叫王平領兵三千先行開路,馬岱領兵三千,接應王平,馬成領兵三千,守住阆中,與天水遙遙相應;自領大軍萬人,同着妹子,向成都進發。

     西涼兵将,久負盛名,又兼王平熟悉地理,所至之處,前無堅城。

    看看到了綿竹,王平與馬岱計議道:“平系川人,不便與李嚴交戰,将軍出馬,平願與将軍掠陣。

    ”馬岱應允,上前讨戰。

    李嚴接住,通過姓名,兩個就厮殺起來。

    一個是武威郡的英雄,一個是益州郡的豪傑,兩口刀好是急雨翻荷,兩匹馬好是狂風卷葉,兩個戰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

    王平恐馬岱乏了,鳴金收軍,李嚴也自回營。

    馬岱回營坐定,深贊李嚴骁勇。

    王平道:“川中三三員上将,張任嚴顔李嚴!”馬岱說道:“果然名不虛傳,等候大哥到來,設法把他收服,以為指臂之助。

    ” 到了次日,馬超大兵到了,馬岱王平接見,就将李嚴如何骁勇,要大哥設法收降。

    馬超笑道:“這又何難!賢弟今日仍與交戰,步步退後,待我相機射他的戰馬,協力擒拿,他自然無從逃脫。

    ”話猶未了,外面報進李嚴前來讨戰。

    馬岱提刀上馬出營,兩個都不打話,就厮殺起來。

    馬岱有心計算李嚴,一步一步隻向後退。

    李嚴恨不生擒馬岱,一步緊上一步。

    城上李恢看出破綻,急叫鳴金收軍。

    說時遲,那時快,馬超早已張弓搭箭,一聲響,将李嚴坐下馬眼,射個正着。

    那馬呼的一聲,直立起來,将李嚴掀下馬來。

    西涼兵士,絕早預備了撓鈎套索,打大蟲的一般,把李嚴橫拖倒拽,拿進營來。

    川兵見主将被擒,敗進城去,緊閉城門不出。

     馬超見兵士解了李嚴進來,親自下位,解了繩索,滌塵洗面,延之上坐。

    李嚴道:“敗軍之将,不即殺戮,反加優禮,是何解也?”馬超道:“李将軍有所不知,适才聞舍弟馬岱說将軍武藝高強,末将異常欽佩,甚願與将軍共圖大事,馳騁中原。

    故而放一冷箭,以緻冒犯将軍,多有得罪。

    ”喚馬岱王平,前來見過,李嚴一一還禮,問王平道:“子均因何至此?”王平将自己事情,略述一番,李嚴不覺長歎。

     馬超當下吩咐左右備酒,與李将軍洗塵。

    酒席中間,馬超将自已興兵始末原由,曹操驕橫情勢,一一說出,将來漢室興亡,全視荊州一脈。

    季玉平庸,終不能守,将軍不如歸順荊州,還可以保全季玉一家大小!自古道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

    李嚴見着馬超,本已心折,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