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案發在亞洲第一爐

關燈
,一連串的“啥?” 8月30日早8時,承建閃速爐的乙方單位、八冶總公司,其下屬單位一公司安裝隊電工班,班長帶3名電工興沖沖地來到鎳熔煉二樓,去他們的臨時倉庫配電房搬運材料。

     他們走近前,心裡咯噔一下。

    門上的玻璃不知被誰打碎了。

     “真是混賬,這是誰沒長眼幹的?”班長心想,媽的别把裡頭的東西丢了。

     越是擔心的事,越是發生了。

     室内,工具箱被撬,放在裡頭的一個方尺、一個電錘錘頭和一百米電纜線不見了。

    再仔細瞅瞅,裝在紙箱裡的4個定時器也不翼而飛。

     班長氣喘籲籲地報告了安裝隊長。

    保衛部門展開調查的同時,一公司的領導立即驅車趕到金川公司設備處,詢問定時器的産地及作用。

    當時想,定時器如果找不回來的話可再買幾個。

     設備處長聽說丢了定時器,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啥?你再說一遍。

    ”他眼珠兒瞪得吓人:“那4個東西叫ES427——0720重錘料位定時器。

    這是我們通過北京從德國進口的,别看它每個隻有2484元,沒有了這玩藝,閃爍爐“十一”投料試車就得泡湯。

    ” “啥?……”安裝隊長驚出滿腦門兒汗。

     “啥?……”平時平易近人的八冶公司黨委書記嶽彩亮聽後大為發火。

    迅速召集有關人員研究應急措施。

     晚7時,一公司經理辦總工程師撥通了北京的電話:“喂,我是甘肅金昌,我是第八冶金建設公司……我們想委托你們再從德國進口4個重錘料位定時器。

    ”總工極力掩飾着焦急的心情。

     “你們不是有了嗎?” “是呀,我們想再買,4個作為備件。

    ”他不敢說出丢失的事,害怕外國人借機擡高價格。

     “這東西已經漲價,每個3900元。

    ” “那,那也可以……”總工捏把汗。

    為保證“十一”投料試車,多花些錢也得買呀。

     “我們馬上與德國聯系。

    ” 挂完電話,經理和總工長長地籲口氣。

    十萬火急哪!離試車還有31天,小小定時器,影響巨大啊! 10時半,北京方面的電話終于響起。

     “啥?……”總工驚呆了。

     “重錘料位定時器,德國方面暫時沒貨,如果要的話,得四個月以後……” 話筒慢慢從總工手裡滑落。

    他清楚,如果找不回定時器,耽誤閃速爐試車,金川公司将給他們以50萬元以上的罰款。

     “啥?……”八冶公司和金川公司的領導火燒眉毛。

     重錘料位定時器的丢失,不亞于給金川公司、八冶公司甲、乙雙方單位投下顆重磅炸彈。

     接着,兩大公司立刻派出保衛幹部聯手追查定時器的下落。

     三天過去了。

    案子毫無線索。

    離試車還有28天,兩大公司領導憂心忡忡。

    備受國家關注的金川公司二期工程,如果不按期投料試車,不但無法向江澤民總書記彙報也難向全國人民交待;不僅産生重大政治影響,還會給經濟效益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金川公司黨委書記楊學思、經理楊金義心急如焚。

    江總書記“祝賀你們成功!祝賀你們成功!”的美好祝願,言猶在耳。

     9月3日深夜,市公安局三樓會議室,楊學思、嶽彩亮和市裡有關領導以及市公安局的頭頭腦腦緊急召開會議。

     當王傑武接到通知匆匆走進會場時,與會人員的目光唰地全集中到他身上。

     局長向楊學思、嶽彩亮介紹說,這就是我給你們派的破案專家。

     楊書記、嶽書記抱拳對王傑武說:“拜托了!拜托了!” 領導給他這麼高的評價和希望。

    瞬間,王傑武覺得肩上像壓了千斤鐵塊般重……局長說,給你七天的時間破案,追回重錘料位定時器,保證“十一”試車投産。

     嶽彩亮反複強調說:不僅僅是破案,關鍵要把東西追回。

     是呀!破了案,追不回定時器等于沒破。

    這是王傑武頭回搞企業内部精密儀器被盜案件,況且還有如此的附加條件,特殊的近乎苛刻。

    不管你有沒有準備,也不管你是否願意,嚴峻的考驗突然降臨于他。

    事後,他對局長說,七天不行,得兩個禮拜。

    局長說,就限你七天時間。

    他是故意給王傑武加壓。

    用辯證法說,壓力多大動力就多大,沒有壓力,何以有動力。

    辦案前的思想準備,首先是一種精神,一種壓力。

     會上,楊學思、嶽彩亮心情沉重地說,購買定時器,已經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十一”能不能試車投産,就看你們公安局的了。

     自然,公安局能否破案,就看你刑偵副科長王傑武的了,但願這起案子就像你的名字一樣,辦得傑出威武。

     市公安局成立了以王傑武為組長的專案組。

    他們分别是内保科偵查員馮宏慶,八冶保衛處幹事李慶明、一公司保衛科幹部馬輝,金川公司公安處幹警劉勇剛、李洪漢,一冶煉保衛科幹部季樹平。

     在金川二期工程的建設中,他們的名字像其他建設者一樣,将永遠被人們記住。

     2.王傑武虎着臉說,拉 9月4日早7時40分,專案組成員集中到市局。

    他們誰都明白,這不是偵破一般的案件,政治的經濟的重大影響,已經遠遠超過案件的本身。

     鎳都的早晨,馬路上流淌着潮水般的上班人流。

    警車快到冶煉廠時,王傑武沉着臉向駕車的偵查員馮宏慶說:“拉警報!” 馮宏慶瞅瞅王傑武,心想,王科長今天怎麼了,按照使用警燈警報的規定這個時候是不合适的。

     “拉!”王傑武虎着臉。

     于是,刺耳的警報聲陡然響起,耀眼的紅色警燈急速旋轉。

    蘭白相間的警車呼嘯着卷起一陣疾風沖進冶煉廠大門。

     警車在一冶煉保衛科門前戛然停住,輪胎在水泥地面上劃出一個大大的驚歎号。

     這些年,王傑武積累了豐富的破案經驗。

    閃速爐施工工地大量的人員,加上冶煉廠的職工,以及雇用的衆多的本地和外地民工,兩萬多人的聚集地,每天幾百台大小車輛,人員衆多,情況複雜。

    在上班高峰時間拉響警報,最能引起人們注意,有助于案件偵破。

     果不出王傑武所料。

    警報聲驚動了上班的人。

     “出啥事了?公安局的來了。

    ” “聽說好像丢了什麼儀器?” “看來,這事兒不小,要不,公安局不會出動。

    ” 工人們見到戴大蓋帽的警察,不禁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被盜現場被封鎖。

     十五平米左右的配電小房,位于閃速爐二樓施工現場,是承建單位八冶一公司安裝隊電工班的臨時倉庫。

    室内的鐵皮工具箱的前面,明顯留有一枚完整的右腳灰塵鞋印。

    工具箱鎖子完好。

    看樣子,案犯作案時,是用腳蹬住前面,兩手使勁兒把門拉出一條縫隙,盜走工具箱裡的物品的。

     由于案發了幾天,以電工房為核心的向外搜索,再沒有發現其他有力的物證。

     随後,偵查員們小心翼翼地把鐵皮箱擡回專案組辦公室。

    痕迹專家提取了工具箱上的遺留腳印和指紋。

     腳印長22厘米,寬7.5厘米。

    經科學推算,作案人身高約在1.6至1.65米左右,年齡在18~25周歲之間。

     3.玻璃是咋回事,确定案發時間 專案組的人思想壓力和心理壓力,比破以往任何案件都大。

     王傑武覺得肩上扛的是山,頭上頂的也是山。

    不管是誰破案,到這時,想法也往往極端。

     媽的!這東西,早不丢,晚不丢,偏偏在這節骨眼兒上丢。

    偷啥不行,偏偷這玩藝兒。

    它裡面又沒有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