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銀娣在鏡子裡看見老夏進來,别過頭來咬着牙低聲說:我當你死在樓底下了。
還沒有洗臉。
我等來等去,又讓臘梅拎走了。
一個個都像強盜一樣。
誰叫你飯桶,為什麼讓她拿去,你是死人哪?着,放着湖色夏布帳子,帳門外垂着一對大銀鈎。
夏媽背過身去倒水,嘴唇在無表情的臉上翕動,發出無聲的抗議。
大清早上口口聲聲"當你死在樓下","你是死人",當着梳頭的,也不給人留臉。
她比梳頭的早來多少年? 也不想想,都是自己害底下人為難。
不信,明天自己去拎去。
銀娣走到紅木臉盆架子跟前,彎下腰草草擦了把臉,都來不及嚷水冷。
在手心調了點水粉,往臉上一抹,撕下一塊棉花胭脂,蘸濕了在下唇塗了個滾圓的紅點,當時流行的抽象化櫻桃小口。
她曾經注意到他們家比外面女人胭脂搽得多,親戚裡面有些中年女人也搽得猴子屁股似的,她猜是北邊規矩,在上海人看來覺得鄉氣,衣服也紅紅綠綠,所有時行的素淡的顔色都不許穿,說像穿孝,老太太忌諱。
臉上不夠紅,也說像戴孝。
她一橫心把兩手掌塗紅了,按在兩邊臉上,從眼皮往下抹。
梳頭的幫她脫了淡藍布披肩,兩個小丫頭等着替她戴戒指,戴金指甲套,又跟在後面跑,替她把緊窄的灰鼠長襖往下扯了扯。
妯娌們坐着等老太太起身的那間外房,已經一個人也沒有。
裡面聽見老太太咳嗽打掃喉嚨,"啃啃!"第二個"啃"特别提高,聽着震心,尤其是今天她來晚了。
老太太顯然已經起來了,穿着木底鞋,每次站起來總是兩隻小腳同時落地,磕托一聲砸在地闆上。
她個子矮小,坐着總是兩腳懸空。
門鈕上挂着塊紅羽紗。
老太太的規矩,進出要用這抹布包着門鈕。
黃銅門鈕擦得亮晶晶的,怕沾了手汗。
她進去看見老太太用異樣的眼光望了她一眼,才知道她心慌忘了用抹布。
她低聲叫了聲媽。
老太太在鼻子上部遠遠地哼了哼。
媳婦不比兒子女兒,不便當面罵。
她的小癟嘴吸着旱煙,核桃臉上隻有一隻尖下巴往外抄着。
她别過臉來,将下巴對準大奶奶。
人家一定當我們鄉下人,天一亮就起來。
大奶奶三奶奶都用手絹子捂着嘴微笑。
她轉過下巴對準了三奶奶。
"我們過時了,老古董了。
現在的人都不曉得怕難為情了,哪像我們從前。
" 沒人敢笑了。
做新娘子的起來得晚了,那還用問是怎麼回事?尤其像她,男人身體這麼壞,這是新娘子不體諒,更可見多麼騷。
銀娣臉上顔色變了,突然退潮似的,就剩下兩塊胭脂,像青蘋果上的紅暈。
老太太本來難得跟她說話,頂多問聲二爺身體怎樣,但是仿佛對她還不錯,常向别的媳婦說:"二奶奶新來,不知道,她是南邊人,跟我們北邊規矩兩樣。
"其實明知她與她們不同之點并不是地域關系。
現在她知道那是因為她還是新娘子。
對她客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老洋房的屋頂高,房間裡隻有一隻銅火盆,架在朱漆描金三腳架上,照樣冷。
那邊窗子關上,風轉了向了。
小半扇。
"她成天跟着風向調度,使她這間房永遠空氣流通而沒有風。
她在紅木炕床上敲敲旱煙鬥的灰。
"這兒冬天不算冷。
南京那才冷。
第一那邊房子是磚地。
你們沒看見我們南京房子的上房,媳婦們立規矩的地方,一溜磚都站塌了。
你們這些人都不知道你們多享福。
" 大奶奶的孩子們各自由老媽子帶着進來叫奶奶,都縮在房門口,不敢深入。
老太太回話,自有各人的老媽子代替回答。
下一批是老姨太太們,然後是大爺。
三奶奶與銀娣喃喃地叫了聲"大爺",他向她們旁邊一尺遠近點了點頭,很快地答應了聲"嗳"。
他是瘦高個子,大眼睛,眼白太多,有點目空一切的神氣。
老太太問他看墳的來信與晚上請客的事。
他沒坐一會就溜走了。
十一點鐘,老太太問:"三爺還沒起來?"不曉得。
叫他們去看看。
不要叫他,讓他多睡一會,他昨天倒早,不過我聽見他咳嗽,大概沒睡好。
咳嗽吃杏仁茶。
這個天,我也有點咳嗽。
媽吃杏仁茶?我們自己做,傭人手不幹淨, 老太太點點頭。
"二爺怎麼樣?氣喘又發了?" 皇恩大赦,老太太跟她說話了。
銀娣好幾個鐘頭沒開口,都怕喉嚨顯得異樣,又不便先咳聲嗽。
"二爺今天好些。
這回大夫開的方子吃了還好。
" 她站在原處沒動,但是周身血脈流通了。
老太太叫丫頭們剪紅紙,調漿糊,一枝水仙花上套一個小紅紙圈,媳婦們也幫着做。
買了好些盆水仙花預備過年,白花配着黃色花心,又嫌不吉利,要加上點紅。
還沒有洗臉。
我等來等去,又讓臘梅拎走了。
一個個都像強盜一樣。
誰叫你飯桶,為什麼讓她拿去,你是死人哪?着,放着湖色夏布帳子,帳門外垂着一對大銀鈎。
夏媽背過身去倒水,嘴唇在無表情的臉上翕動,發出無聲的抗議。
大清早上口口聲聲"當你死在樓下","你是死人",當着梳頭的,也不給人留臉。
她比梳頭的早來多少年? 也不想想,都是自己害底下人為難。
不信,明天自己去拎去。
銀娣走到紅木臉盆架子跟前,彎下腰草草擦了把臉,都來不及嚷水冷。
在手心調了點水粉,往臉上一抹,撕下一塊棉花胭脂,蘸濕了在下唇塗了個滾圓的紅點,當時流行的抽象化櫻桃小口。
她曾經注意到他們家比外面女人胭脂搽得多,親戚裡面有些中年女人也搽得猴子屁股似的,她猜是北邊規矩,在上海人看來覺得鄉氣,衣服也紅紅綠綠,所有時行的素淡的顔色都不許穿,說像穿孝,老太太忌諱。
臉上不夠紅,也說像戴孝。
她一橫心把兩手掌塗紅了,按在兩邊臉上,從眼皮往下抹。
梳頭的幫她脫了淡藍布披肩,兩個小丫頭等着替她戴戒指,戴金指甲套,又跟在後面跑,替她把緊窄的灰鼠長襖往下扯了扯。
妯娌們坐着等老太太起身的那間外房,已經一個人也沒有。
裡面聽見老太太咳嗽打掃喉嚨,"啃啃!"第二個"啃"特别提高,聽着震心,尤其是今天她來晚了。
老太太顯然已經起來了,穿着木底鞋,每次站起來總是兩隻小腳同時落地,磕托一聲砸在地闆上。
她個子矮小,坐着總是兩腳懸空。
門鈕上挂着塊紅羽紗。
老太太的規矩,進出要用這抹布包着門鈕。
黃銅門鈕擦得亮晶晶的,怕沾了手汗。
她進去看見老太太用異樣的眼光望了她一眼,才知道她心慌忘了用抹布。
她低聲叫了聲媽。
老太太在鼻子上部遠遠地哼了哼。
媳婦不比兒子女兒,不便當面罵。
她的小癟嘴吸着旱煙,核桃臉上隻有一隻尖下巴往外抄着。
她别過臉來,将下巴對準大奶奶。
人家一定當我們鄉下人,天一亮就起來。
大奶奶三奶奶都用手絹子捂着嘴微笑。
她轉過下巴對準了三奶奶。
"我們過時了,老古董了。
現在的人都不曉得怕難為情了,哪像我們從前。
" 沒人敢笑了。
做新娘子的起來得晚了,那還用問是怎麼回事?尤其像她,男人身體這麼壞,這是新娘子不體諒,更可見多麼騷。
銀娣臉上顔色變了,突然退潮似的,就剩下兩塊胭脂,像青蘋果上的紅暈。
老太太本來難得跟她說話,頂多問聲二爺身體怎樣,但是仿佛對她還不錯,常向别的媳婦說:"二奶奶新來,不知道,她是南邊人,跟我們北邊規矩兩樣。
"其實明知她與她們不同之點并不是地域關系。
現在她知道那是因為她還是新娘子。
對她客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老洋房的屋頂高,房間裡隻有一隻銅火盆,架在朱漆描金三腳架上,照樣冷。
那邊窗子關上,風轉了向了。
小半扇。
"她成天跟着風向調度,使她這間房永遠空氣流通而沒有風。
她在紅木炕床上敲敲旱煙鬥的灰。
"這兒冬天不算冷。
南京那才冷。
第一那邊房子是磚地。
你們沒看見我們南京房子的上房,媳婦們立規矩的地方,一溜磚都站塌了。
你們這些人都不知道你們多享福。
" 大奶奶的孩子們各自由老媽子帶着進來叫奶奶,都縮在房門口,不敢深入。
老太太回話,自有各人的老媽子代替回答。
下一批是老姨太太們,然後是大爺。
三奶奶與銀娣喃喃地叫了聲"大爺",他向她們旁邊一尺遠近點了點頭,很快地答應了聲"嗳"。
他是瘦高個子,大眼睛,眼白太多,有點目空一切的神氣。
老太太問他看墳的來信與晚上請客的事。
他沒坐一會就溜走了。
十一點鐘,老太太問:"三爺還沒起來?"不曉得。
叫他們去看看。
不要叫他,讓他多睡一會,他昨天倒早,不過我聽見他咳嗽,大概沒睡好。
咳嗽吃杏仁茶。
這個天,我也有點咳嗽。
媽吃杏仁茶?我們自己做,傭人手不幹淨, 老太太點點頭。
"二爺怎麼樣?氣喘又發了?" 皇恩大赦,老太太跟她說話了。
銀娣好幾個鐘頭沒開口,都怕喉嚨顯得異樣,又不便先咳聲嗽。
"二爺今天好些。
這回大夫開的方子吃了還好。
" 她站在原處沒動,但是周身血脈流通了。
老太太叫丫頭們剪紅紙,調漿糊,一枝水仙花上套一個小紅紙圈,媳婦們也幫着做。
買了好些盆水仙花預備過年,白花配着黃色花心,又嫌不吉利,要加上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