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講義 行狀 墓誌銘 祭文 祝文
關燈
小
中
大
於善人,曷不壽之?善人有後,天將與之。
鄒仲翔墓誌銘 景定五年,予奉親高安,除提點江西刑獄,謝弗拜。
適寇起興國之東,廬陵犬牙相錯,所在騷動,餘所居鄉一哄千室,大家以去為望。
鄒君仲翔,中人之金也,率鄉人柵東門山為備。
山下阻衣帶水,君恐倉卒涉者,為魚梁、浮梁以濟。
明年春,寇一日蓐食行三百裡,薄太和之王山,距餘鄉半舍而近。
鄉人扶攜老稚走險,微一不善脫。
君經紀山寨,當是時一鄉之命懸於君,訖寇去,君保護無有害。
時餘避節弗獲命,會樞密督以捕逐,文移旁午,餘以鄉部嫌,將重以請,慨然曰:「奈何以我辭受,坐視龍蛇為赤子困乎?」於是即日受印,下令會兵,諸山寨皆署長,君與焉。
未幾,寇平,餘罷歸裡,於溪之上遊斬荊莽,燔椔翳,得奇觀焉。
君欣然從予山中,匹馬一童,朝至而暮忘歸,率以為常。
餘每集賓從,君輒在其間,聞餘語中理解,未嘗不解頤。
間從餘言:「人生何為碌碌?棄家事,從公遊可乎?」餘謝非餘所知。
君曰:「吾意決矣。
」乃盡以伏臘屬其子,而頹然以休,訪予南北忞某水某丘,若將終身焉。
癸酉夏四月,餘行湘,君送餘於香城。
後一月,君以疾死,餘聞之,欷歔不自禁。
湘之歸也,未及門,望見其子來,哽不能言。
嗚呼!餘豈私君?君與人必以情,聞義輒赴,見有不善,面折不少回,而不藏怒,不宿怨,曠如也。
君雖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歲饑發粟,給其比鄰二百戶。
能捐殖以自損,道太和甃十裡,道廬陵甃六十裡,衣寒者,食饑者,病者饋藥,死者予棺,喪無歸者葬其土,度其能為輒不少吝。
君之族前有長者,以善植門,為益國周文忠公所知,去之百年,風流相接焉。
餘嘗謂君慈而樂舍,大率浮屠家所尚,至臨難急病,能禦災捍患,以有德於鄉閭,大夫士或愧之。
君名鳳,仲翔其字,世為富川人。
曾祖大明,祖人傑,考世興,妣梁氏。
娶蕭氏、梁氏,皆先卒。
子男一人,曰成;女三人,適郭鏐、王鎔、劉鋒。
孫男二人:夢龍、復生。
君得年六十有四,以甲戌十一月某日葬於其鄉沙洲平之原,治命也。
君之先人嘗蔔地於東門山之下,曰:「吾父葬於是。
」溯山而上,為龍頭,得一丘焉,曰:「吾藏骨焉,吾後其興乎!」君晚而優遊,有子治生,有孫業於學,鹹以為驗。
銘曰:東門之原,君之父兮。
東門之麓,君之母兮。
東門之巔,君所構兮。
瞻彼東門,相爾後兮。
樂庵老人劉氏墓誌銘 餘讀漢《陸賈傳》,甚羨餘鄰翁樂庵劉氏。
賈擇田地,家好畤,出橐中千金,析其五男,安居過之。
數擊鮮,十日而更,以壽終。
餘嘗謂人生晚福優遊,宜莫如賈。
當是時,韓、彭俎醢,酂侯、周勃猶不免械繫,求為賈一日得乎?翁生四子,皆有才智,四十年即棄家政,就養諸子,以次第循環,五日一更。
其設饌務為相高,惟恐不得其歡心。
翁饑來得食,渴來得飲,早眠晏起,一切不顧人間事。
惟時時接方外士,講鉛汞之術,間取松柏,惟意咀啖。
翁年過七十,而顏色如童,攝生有助焉。
或為陸生作《新語》,為漢達官,非翁匹。
餘曰:不然,賈艱難嬴、項間,從馬上公為客,一再使越,崎嶇萬裡。
翁生於世,長於世,老於世,不出鄉,終其天年,有樂於其身,無憂於其心。
設賈復生,校翁失得,未必以彼易此。
翁又有數事異甚,裡傳鬼車鳴者,未夜相戒滅明,屏息戶內。
翁開樓大呼,願見鬼車,卒無有。
有神以禍福驚人,翁過其祠,持牛炙如常。
人莫不危恐,翁休休如也。
嘗有所營造,忌某星直某方,翁曰:「犯者殆乎!請身當之。
」某星迄不驗。
為子簡婦,或雲:「婦不利於長。
」翁不為奪。
自是諸昏嫁,曆家說格不用。
中年臥疾,家人私召女巫,謀為厭勝。
翁廉知之,強起,逐之出門。
未屬纊,翁默自念,作其像讚,若辭而遠遊者。
顧左右曰:「吾死勿事緇黃,吾志也。
」醫以藥進,麾使去,問:「日入乎?」曰:「然。
」反面而逝。
江南之俗尚鬼,其人畏死而信巫,翁能自不惑,非由耳傳口授,殆一至之性然也。
翁名邦美,字才卿,樂庵其自號也。
始祖邽,長沙人,為吉州刺史,家西昌九洲,後徙廬陵富川。
三世曰德遠、文煥、子玉,妣曾氏,娶陳氏,先三十七年卒,繼祁氏。
其子孫實蕃,濟生機;洪生桂、槐、植、模;深生樸、柚,鄉貢進士;浩生樞、楫。
槐復生癸孫。
女二,適於夢牛、曹雷應。
孫女五,適鄒、曹、許、曹、羅,一幼。
翁八歲喪母,十六歲喪父,移其事父母事兄長終身。
歲時上丘塚,拜祖禰,率諸後生,尚有典刑。
翁富壽安逸,推其一念孝友,殆命物所知。
諸孫方將以詩書大其門,翁必為人宗乎!翁生慶元戊午二月庚午,歿鹹淳癸酉正月丙辰。
後二年正月,葬於淳化鄉鳧塘之原。
餘家距翁一垣,翁年吾祖之下,吾父之上,諗翁有年數矣。
深與餘遊且厚,來請銘。
銘曰: 其生也有涯,其死也有時。
爾世其昌,匪我銘其誰? 劉定伯墓誌銘 餘東家詩人劉君定伯,類晉宋間曠達。
自餘辟山水南北崖,落然不可人意,君時從予招,或不約徑造,至則善為言譚,名理蜂出,意所左右,辯者不可詰。
江山朝暮四時之變,嘲詠賞嘯,興出物外,常使人諷念不可忘。
嗜奕,最入幽眇,兔起鶻落,目不停瞬。
解剝摧擊,其勢如風雨,不可禦,勝敗不落一笑。
飲酒可一二鬥,酒酣浩歌,聲振林木。
或投冠袒裼,旁若無人。
或鼻息雷鳴,徑臥坐上。
君豪縱沛然,以為自得。
當其樂時,不知天之高,地之下,老之將至焉爾。
予前在宣州,君以詩來,思緻清邁,恨不即投印綬,從君煙霞之表。
既歸,君好日以怡,詩日以張大,於是蓋年五十三矣。
乃孟夏一日過予,極論當世事,抑揚不少挫。
詰旦報曰:「君痰厥,逝矣。
」予駭,亟視之,不復可為,哭失聲,狂三日不能止。
非予為然,凡與君交者,談君輒揮涕。
裡之人不問倪旄,歎傷如出一口。
噫!可人在天地間,鬼神所忌邪? 君長身五尺餘,堅壯,耐寒暑,鬚髮如漆。
性落魄,不問家事。
家才三四口,粗了伏臘,不為求贏。
有錢輒不惜雞黍,送客無虛日,朋友有無相通,急難於我乎赴。
平生於人無諾責,鄉人有為芥蒂,君一語輒化。
有不善,開譬之,無以為望。
和氣薰浹,蒸然善鄰。
一歲半為四方客,主君者所至投轄,惟恐亟去,雖兒童僕廝無不誠愛君者。
君破崖岸,削邊幅,不為拘拘孑孑,至道理所在,確然守之不變。
其執喪為孝子,按喪禮門內不入緇黃。
一子二侄,命以先疇,瓜分而三,無贏縮薄厚。
子曰:「敢不共命!」侄曰:「敢固辭!」一家興仁興遜,鄉曲相傳為盛門,非好德,疇至是? 君始祖邽,長沙人,為吉州長史,家於西昌之九洲。
十世祖德遠,徙廬陵富川。
君之三世,曰:文煥、子玉、邦賢。
妣鄒氏,娶張氏。
子男梓,女淑容,適彭天麟。
蔔以次年鹹淳癸酉十一月壬辰,封於淳化鄉扶竹坑楓樹塘之原。
君名澄,定伯字也,自號前村。
有詩集自編,曰《前村初稿》。
君詩不為深苦,而清拔雄健,如其為人。
有子能力學,不墜義方,君死何憾?予所憾者,君死獨何早!泣而為之銘。
銘曰:其堅也驟折,其勁也早摧。
命之臧兇,匪繫其材。
生也達,死也何怛!君墓我銘,我心則結。
王推官母仇氏墓誌銘 東廬王先生母垂葬,命其門人文某銘。
噫!某何以銘先生之母之墓哉!乃景定三祀,進士策禦前,某以覆校待罪殿廬。
一日,初考官第一卷擬上一覽,某稍細復之,傳觀同官,驚訝得人。
會一字近廟中嫌名,某以才難,白詳定官請所以處。
臨軒之日,賜出身,乃吾東廬先生也。
嗚呼!使先生以名第取先天下,歸拜母堂上,斷機調熊,庶幾夙昔。
乃累先生以不釋乎,此某其何以銘先生之母之墓哉!雖然,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使先生失身為親憂,雖高科如之何!先生雖不得高科,為臣忠,為子孝,身在焉,親固榮也。
諗先生曰然,銘無所辭。
銘曰:母姓仇氏,世居廬陵之白沙,考諱彥誠。
生二十二年,歸於贈迪功郎緻政君諱化權。
逮事姑兩世,左右無違,祭葬以禮。
相夫子貞,調娛中和,靡失節度。
子始就學,篝燈夜分,督厲吟諷。
及負笈從師,端以上手自紉綴,連寒暑彌不倦。
以子入太學,甲寅明祀封孺人,從子赴永州戶曹。
祿養壽康,稱其命服。
鹹淳七年三月十九日終於家,年八十有三。
子二:長大琮,先孺人一年卒;次國望,從政郎,前袁州軍事推官。
女四:一夭,二適李穆之,三適蕭應祥,四適劉起岩,二與四先卒。
孫六:男長困,餘未名。
五女:長適劉煥,次許彭麟,餘幼。
九年三月壬申,厝於城西黃腴山之原。
是為銘。
贈承事郎徐溪莊墓誌銘 鹹淳九年夏六月壬午朔,天子親擢徐君卿孫為監察禦史,旌縣最也。
於是某不佞,適叨一節,按部湖右,親見衡山之父老子弟,歌思遺愛餘績於嶽雲湘波間,皆曰:「徐公字我民六年,我父母之,其敢忘!」及聞聖天子所以褒擢選表,又皆手額距踴,為朝端賀,為天下賀。
某退以語客曰:「麟仲信才且賢,何以得此於邑之人,去而不忘如此哉!木則有本,水則有源,若靈芝俄現,醴泉滃出,居然瑞世,其鍾和孕秀,豈伊一夕之積?盍相與論其世可乎?」客曰:「徐氏居清江,於廬陵東西家。
禦史君之考曰溪莊公,溪莊公厚德人也。
」餘聞而心識之。
亡何,麟仲自京以書走湘,抵某曰:「卿孫不夭,生而二十有五年而先妣即世。
又五年,先人棄其孤。
露濡霜降,於今二十有五年,祿養弗可及也,欲報之德,罔極奈何?今不肖孤,藉先人之教,有位於朝。
乃去秋九月,天子有事於明堂,推錫類恩,我先考妣實該初贈。
惟先世之志行事治,未有以詔子孫,傳無窮,敢稽顙下拜以請。
」某發書愴然,念所見聞不謬,因不果辭,乃摭禦史君所撰行述而書之。
徐氏祖伯翳,宗偃王,偃王子孫散處徐、揚二州間。
江右之徐,以南州高士重。
其後溯豫章而上,今家清江縣崇學鄉之檀溪。
溪莊公諱森,字壽叔。
曾祖諱徹,祖諱源,皆隱而能詩。
考諱大經,桂山謝公題其所居曰「溪雲小隱」,裡人因稱為溪雲先生。
溪雲性嚴介,家人嗃々,然好客,車轍滿門。
溪莊天分寬平,春和玉溫,撰杖屨,侍琴瑟,書冊左右,色養無違。
族居千指,融融怡怡,無一間言。
少遊鄉校,文聲籍甚。
嘉定丙子,待試成均,繼以詞賦,為郡諸生第一,士論翕然。
中年幹蠱用譽,晚謝場屋,益雅淡謙謹,疏戚一緻,未嘗言人過失。
其尊尊、親親、賢賢、老老、幼幼,無不得其歡,故鄉裡遠近,一以吉德厚善歸之,而徐為德門矣。
淳祐壬子,得末疾,越五年歿,實寶祐丙辰十二月三日也,享年六十有七。
妃熊氏,豐城著姓。
既歸奉尊,章相夫子,主饋治家,延師教子,賓嘉喪祭,常黽勉有亡間,必如禮乃止,有昔人剪髻斷機風。
子男二,稚孫先七年卒。
女二,適黃一鶚,鄭一夔。
孫男三:垕、震、必茂,震亦早卒。
女二,曾孫男二。
鄒仲翔墓誌銘 景定五年,予奉親高安,除提點江西刑獄,謝弗拜。
適寇起興國之東,廬陵犬牙相錯,所在騷動,餘所居鄉一哄千室,大家以去為望。
鄒君仲翔,中人之金也,率鄉人柵東門山為備。
山下阻衣帶水,君恐倉卒涉者,為魚梁、浮梁以濟。
明年春,寇一日蓐食行三百裡,薄太和之王山,距餘鄉半舍而近。
鄉人扶攜老稚走險,微一不善脫。
君經紀山寨,當是時一鄉之命懸於君,訖寇去,君保護無有害。
時餘避節弗獲命,會樞密督以捕逐,文移旁午,餘以鄉部嫌,將重以請,慨然曰:「奈何以我辭受,坐視龍蛇為赤子困乎?」於是即日受印,下令會兵,諸山寨皆署長,君與焉。
未幾,寇平,餘罷歸裡,於溪之上遊斬荊莽,燔椔翳,得奇觀焉。
君欣然從予山中,匹馬一童,朝至而暮忘歸,率以為常。
餘每集賓從,君輒在其間,聞餘語中理解,未嘗不解頤。
間從餘言:「人生何為碌碌?棄家事,從公遊可乎?」餘謝非餘所知。
君曰:「吾意決矣。
」乃盡以伏臘屬其子,而頹然以休,訪予南北忞某水某丘,若將終身焉。
癸酉夏四月,餘行湘,君送餘於香城。
後一月,君以疾死,餘聞之,欷歔不自禁。
湘之歸也,未及門,望見其子來,哽不能言。
嗚呼!餘豈私君?君與人必以情,聞義輒赴,見有不善,面折不少回,而不藏怒,不宿怨,曠如也。
君雖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歲饑發粟,給其比鄰二百戶。
能捐殖以自損,道太和甃十裡,道廬陵甃六十裡,衣寒者,食饑者,病者饋藥,死者予棺,喪無歸者葬其土,度其能為輒不少吝。
君之族前有長者,以善植門,為益國周文忠公所知,去之百年,風流相接焉。
餘嘗謂君慈而樂舍,大率浮屠家所尚,至臨難急病,能禦災捍患,以有德於鄉閭,大夫士或愧之。
君名鳳,仲翔其字,世為富川人。
曾祖大明,祖人傑,考世興,妣梁氏。
娶蕭氏、梁氏,皆先卒。
子男一人,曰成;女三人,適郭鏐、王鎔、劉鋒。
孫男二人:夢龍、復生。
君得年六十有四,以甲戌十一月某日葬於其鄉沙洲平之原,治命也。
君之先人嘗蔔地於東門山之下,曰:「吾父葬於是。
」溯山而上,為龍頭,得一丘焉,曰:「吾藏骨焉,吾後其興乎!」君晚而優遊,有子治生,有孫業於學,鹹以為驗。
銘曰:東門之原,君之父兮。
東門之麓,君之母兮。
東門之巔,君所構兮。
瞻彼東門,相爾後兮。
樂庵老人劉氏墓誌銘 餘讀漢《陸賈傳》,甚羨餘鄰翁樂庵劉氏。
賈擇田地,家好畤,出橐中千金,析其五男,安居過之。
數擊鮮,十日而更,以壽終。
餘嘗謂人生晚福優遊,宜莫如賈。
當是時,韓、彭俎醢,酂侯、周勃猶不免械繫,求為賈一日得乎?翁生四子,皆有才智,四十年即棄家政,就養諸子,以次第循環,五日一更。
其設饌務為相高,惟恐不得其歡心。
翁饑來得食,渴來得飲,早眠晏起,一切不顧人間事。
惟時時接方外士,講鉛汞之術,間取松柏,惟意咀啖。
翁年過七十,而顏色如童,攝生有助焉。
或為陸生作《新語》,為漢達官,非翁匹。
餘曰:不然,賈艱難嬴、項間,從馬上公為客,一再使越,崎嶇萬裡。
翁生於世,長於世,老於世,不出鄉,終其天年,有樂於其身,無憂於其心。
設賈復生,校翁失得,未必以彼易此。
翁又有數事異甚,裡傳鬼車鳴者,未夜相戒滅明,屏息戶內。
翁開樓大呼,願見鬼車,卒無有。
有神以禍福驚人,翁過其祠,持牛炙如常。
人莫不危恐,翁休休如也。
嘗有所營造,忌某星直某方,翁曰:「犯者殆乎!請身當之。
」某星迄不驗。
為子簡婦,或雲:「婦不利於長。
」翁不為奪。
自是諸昏嫁,曆家說格不用。
中年臥疾,家人私召女巫,謀為厭勝。
翁廉知之,強起,逐之出門。
未屬纊,翁默自念,作其像讚,若辭而遠遊者。
顧左右曰:「吾死勿事緇黃,吾志也。
」醫以藥進,麾使去,問:「日入乎?」曰:「然。
」反面而逝。
江南之俗尚鬼,其人畏死而信巫,翁能自不惑,非由耳傳口授,殆一至之性然也。
翁名邦美,字才卿,樂庵其自號也。
始祖邽,長沙人,為吉州刺史,家西昌九洲,後徙廬陵富川。
三世曰德遠、文煥、子玉,妣曾氏,娶陳氏,先三十七年卒,繼祁氏。
其子孫實蕃,濟生機;洪生桂、槐、植、模;深生樸、柚,鄉貢進士;浩生樞、楫。
槐復生癸孫。
女二,適於夢牛、曹雷應。
孫女五,適鄒、曹、許、曹、羅,一幼。
翁八歲喪母,十六歲喪父,移其事父母事兄長終身。
歲時上丘塚,拜祖禰,率諸後生,尚有典刑。
翁富壽安逸,推其一念孝友,殆命物所知。
諸孫方將以詩書大其門,翁必為人宗乎!翁生慶元戊午二月庚午,歿鹹淳癸酉正月丙辰。
後二年正月,葬於淳化鄉鳧塘之原。
餘家距翁一垣,翁年吾祖之下,吾父之上,諗翁有年數矣。
深與餘遊且厚,來請銘。
銘曰: 其生也有涯,其死也有時。
爾世其昌,匪我銘其誰? 劉定伯墓誌銘 餘東家詩人劉君定伯,類晉宋間曠達。
自餘辟山水南北崖,落然不可人意,君時從予招,或不約徑造,至則善為言譚,名理蜂出,意所左右,辯者不可詰。
江山朝暮四時之變,嘲詠賞嘯,興出物外,常使人諷念不可忘。
嗜奕,最入幽眇,兔起鶻落,目不停瞬。
解剝摧擊,其勢如風雨,不可禦,勝敗不落一笑。
飲酒可一二鬥,酒酣浩歌,聲振林木。
或投冠袒裼,旁若無人。
或鼻息雷鳴,徑臥坐上。
君豪縱沛然,以為自得。
當其樂時,不知天之高,地之下,老之將至焉爾。
予前在宣州,君以詩來,思緻清邁,恨不即投印綬,從君煙霞之表。
既歸,君好日以怡,詩日以張大,於是蓋年五十三矣。
乃孟夏一日過予,極論當世事,抑揚不少挫。
詰旦報曰:「君痰厥,逝矣。
」予駭,亟視之,不復可為,哭失聲,狂三日不能止。
非予為然,凡與君交者,談君輒揮涕。
裡之人不問倪旄,歎傷如出一口。
噫!可人在天地間,鬼神所忌邪? 君長身五尺餘,堅壯,耐寒暑,鬚髮如漆。
性落魄,不問家事。
家才三四口,粗了伏臘,不為求贏。
有錢輒不惜雞黍,送客無虛日,朋友有無相通,急難於我乎赴。
平生於人無諾責,鄉人有為芥蒂,君一語輒化。
有不善,開譬之,無以為望。
和氣薰浹,蒸然善鄰。
一歲半為四方客,主君者所至投轄,惟恐亟去,雖兒童僕廝無不誠愛君者。
君破崖岸,削邊幅,不為拘拘孑孑,至道理所在,確然守之不變。
其執喪為孝子,按喪禮門內不入緇黃。
一子二侄,命以先疇,瓜分而三,無贏縮薄厚。
子曰:「敢不共命!」侄曰:「敢固辭!」一家興仁興遜,鄉曲相傳為盛門,非好德,疇至是? 君始祖邽,長沙人,為吉州長史,家於西昌之九洲。
十世祖德遠,徙廬陵富川。
君之三世,曰:文煥、子玉、邦賢。
妣鄒氏,娶張氏。
子男梓,女淑容,適彭天麟。
蔔以次年鹹淳癸酉十一月壬辰,封於淳化鄉扶竹坑楓樹塘之原。
君名澄,定伯字也,自號前村。
有詩集自編,曰《前村初稿》。
君詩不為深苦,而清拔雄健,如其為人。
有子能力學,不墜義方,君死何憾?予所憾者,君死獨何早!泣而為之銘。
銘曰:其堅也驟折,其勁也早摧。
命之臧兇,匪繫其材。
生也達,死也何怛!君墓我銘,我心則結。
王推官母仇氏墓誌銘 東廬王先生母垂葬,命其門人文某銘。
噫!某何以銘先生之母之墓哉!乃景定三祀,進士策禦前,某以覆校待罪殿廬。
一日,初考官第一卷擬上一覽,某稍細復之,傳觀同官,驚訝得人。
會一字近廟中嫌名,某以才難,白詳定官請所以處。
臨軒之日,賜出身,乃吾東廬先生也。
嗚呼!使先生以名第取先天下,歸拜母堂上,斷機調熊,庶幾夙昔。
乃累先生以不釋乎,此某其何以銘先生之母之墓哉!雖然,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使先生失身為親憂,雖高科如之何!先生雖不得高科,為臣忠,為子孝,身在焉,親固榮也。
諗先生曰然,銘無所辭。
銘曰:母姓仇氏,世居廬陵之白沙,考諱彥誠。
生二十二年,歸於贈迪功郎緻政君諱化權。
逮事姑兩世,左右無違,祭葬以禮。
相夫子貞,調娛中和,靡失節度。
子始就學,篝燈夜分,督厲吟諷。
及負笈從師,端以上手自紉綴,連寒暑彌不倦。
以子入太學,甲寅明祀封孺人,從子赴永州戶曹。
祿養壽康,稱其命服。
鹹淳七年三月十九日終於家,年八十有三。
子二:長大琮,先孺人一年卒;次國望,從政郎,前袁州軍事推官。
女四:一夭,二適李穆之,三適蕭應祥,四適劉起岩,二與四先卒。
孫六:男長困,餘未名。
五女:長適劉煥,次許彭麟,餘幼。
九年三月壬申,厝於城西黃腴山之原。
是為銘。
贈承事郎徐溪莊墓誌銘 鹹淳九年夏六月壬午朔,天子親擢徐君卿孫為監察禦史,旌縣最也。
於是某不佞,適叨一節,按部湖右,親見衡山之父老子弟,歌思遺愛餘績於嶽雲湘波間,皆曰:「徐公字我民六年,我父母之,其敢忘!」及聞聖天子所以褒擢選表,又皆手額距踴,為朝端賀,為天下賀。
某退以語客曰:「麟仲信才且賢,何以得此於邑之人,去而不忘如此哉!木則有本,水則有源,若靈芝俄現,醴泉滃出,居然瑞世,其鍾和孕秀,豈伊一夕之積?盍相與論其世可乎?」客曰:「徐氏居清江,於廬陵東西家。
禦史君之考曰溪莊公,溪莊公厚德人也。
」餘聞而心識之。
亡何,麟仲自京以書走湘,抵某曰:「卿孫不夭,生而二十有五年而先妣即世。
又五年,先人棄其孤。
露濡霜降,於今二十有五年,祿養弗可及也,欲報之德,罔極奈何?今不肖孤,藉先人之教,有位於朝。
乃去秋九月,天子有事於明堂,推錫類恩,我先考妣實該初贈。
惟先世之志行事治,未有以詔子孫,傳無窮,敢稽顙下拜以請。
」某發書愴然,念所見聞不謬,因不果辭,乃摭禦史君所撰行述而書之。
徐氏祖伯翳,宗偃王,偃王子孫散處徐、揚二州間。
江右之徐,以南州高士重。
其後溯豫章而上,今家清江縣崇學鄉之檀溪。
溪莊公諱森,字壽叔。
曾祖諱徹,祖諱源,皆隱而能詩。
考諱大經,桂山謝公題其所居曰「溪雲小隱」,裡人因稱為溪雲先生。
溪雲性嚴介,家人嗃々,然好客,車轍滿門。
溪莊天分寬平,春和玉溫,撰杖屨,侍琴瑟,書冊左右,色養無違。
族居千指,融融怡怡,無一間言。
少遊鄉校,文聲籍甚。
嘉定丙子,待試成均,繼以詞賦,為郡諸生第一,士論翕然。
中年幹蠱用譽,晚謝場屋,益雅淡謙謹,疏戚一緻,未嘗言人過失。
其尊尊、親親、賢賢、老老、幼幼,無不得其歡,故鄉裡遠近,一以吉德厚善歸之,而徐為德門矣。
淳祐壬子,得末疾,越五年歿,實寶祐丙辰十二月三日也,享年六十有七。
妃熊氏,豐城著姓。
既歸奉尊,章相夫子,主饋治家,延師教子,賓嘉喪祭,常黽勉有亡間,必如禮乃止,有昔人剪髻斷機風。
子男二,稚孫先七年卒。
女二,適黃一鶚,鄭一夔。
孫男三:垕、震、必茂,震亦早卒。
女二,曾孫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