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啟
關燈
小
中
大
粗有聞於涑水;仕太早不及學,或見笑於乖崖。
捫心每念於息肩,回首不堪於鑄錯。
司馬橋乘駟,豈應聞命以疾驅?管城子免冠,正當為法而受惡。
然而兩停漢傳,再黜周行。
皆緣一日之瑕疵,自取十年之坎坷。
悠悠白日,空懷毀瓦之思;落落青山,久斷問鈞之夢。
不謂元日辟門之始,猶在皇華遣使之中。
追天上之雲龍,望不到此;詠人間之蕉鹿,意若安之?血指創深,見嗤巧匠;折肱痛定,敢詭良醫?方祈偃息於支離,俄責驅馳於跛。
慨念重湖之今日,浸鄰一面之北風。
孔明之駐臨蒸,正在破荊賊之後;曹劌之戰長勺,或雲察魯獄之功。
凜受命於艱難,恍聞風而興起。
孰主張是,遂躋登茲? 茲蓋恭遇某官,拱璧元圭,泰山喬嶽。
邇英殿之勸講,總是經綸;古靈槁之薦賢,不遺氣類。
遂令起廢,復忝司平。
某敢不激厲新知,濯磨舊玷?沐浴蓬萊之風露,昭蘇蘅芷之江山。
皇帝清問,何擇非人?願言奉教。
「王事靡忞,不遑將母」,尚遂陳情。
歸倚意長,敷宣喙短。
賀曹尚書孝慶〈(兼給事中)〉 選高春伯,光映夕郎。
創履摩雲,煥清朝之文物;簪裾照日,侈丹地之恩輝。
鼓舞風雷,動搖鴛鷺。
恭惟某官,名高二陸,才備百參。
風雲上下之交,嗬龍虎;天日清明之瑞,鞭駕鳳凰。
春行霄漢之三麾,星煥江湖之四節。
蘭台璧水,安定龜山;彤管青蒲,歐陽司馬。
出袖磨霜之鉞,浩吟卷雨之簾。
階轉松陰,旗翻柳色。
白馬盤陀之覲日,紫囊筆橐之生風。
矧批敕瑣闈,任朝廷之綱紀;而侍言經幄,啟帝學之光明。
用頒一命再命三命之榮,特懋大書特書屢書之績。
卻高麗使,止西蕃馬,讀青史而猶香;還諫臣敕,繳內侍官,凜清遊其未遠。
必兼廣申公之十論,必細陳溫國之五規。
要看久遠之功名,盡展平生之經濟。
某濫巾遠服,望履層霄。
星度文昌,遙想蓬萊宮之氣;雲行石鏡,尚磨蛟龍字之碑。
心曲葵葵,毫端草草。
賀劉尚書黻 命渙九旒,光升雙履。
風清畫省,準繩帝世之百工;雲擁仙台,刀尺周官之群吏。
濡毫綠淨,拜手紫微。
恭帷某官,吞吐龍湫,卷舒雁蕩。
清規映日,耀西華之金晶;直氣摩空,屹南都之鐵壁。
威鳳祥麟之出處,慶雲瑞日之文章。
一疏辨奸,少日老泉之氣識;十條論事,平生小範之精神。
自塤篪堂陛之交,而黻藻帝皇之度。
獨到古人之未到,能言天下之難言。
為禦史,為諫官,張膽論事;真舍人,真侍講,吐辭為經。
儒榮方試於一時,柄用遄開於九軌。
乃霈三命再命之渥,徑通前行後行之班。
細氈廣廈之席,重龍泉文淵之劍。
二時方艱,大公竭論。
思餘安道決邊議於朝廷,真工部長;蘇子容戒功臣於強場,為史銓師。
發揮黃旗紫蓋之精靈,盡掃枉矢攙搶之芒角。
前籌彪炳,疊紐蟬聯。
采石江流,更展中書之略;海潭沙漲,遄符宰相之謠。
某羈足馳原,阻心賀廈。
文昌星度,衣冠徒想於後塵;勾嶁雲飛,草水願濡於今雨。
鋪陳喙短,激躍心長。
賀趙侍郎月山〈(太平州赴召)〉 選表揚綸,歸中持橐。
采石洲之明月,光照海山;通明殿之紅雲,影搖河漢。
介圭覲隻,會元歡如。
恭惟某官,玉粹金剛,冰懸雪跨。
清廟生民之作,膾炙諸公;幹將莫邪之鋒,指麾餘子。
自傍天而行鬥牛之渚,便拔地而起湖海之樓。
出入兵間,月析燈棋之耿耿;驅馳江上,參忞井鉞之堂堂。
儒臣知兵,從古所少;天子謀帥,必在其中。
方建纛而前,千軍繞帳而不動;及還笏而去,二童隨馬而有餘。
悠悠四顧於山河,落落一麾於江海。
嘯吟水石,酹謫仙捉月之魂;上下風檣,訪舍人麾軍之跡。
慨然有神州陸沉之歎,發而為中流擊楫之歌。
屬傳風景於峴山,忽駭波濤於天塹。
長江為備不數處,可共險於萬人;朝廷養兵三十年,當成功於儒者。
乃疇庸於東掖,乃趣貳於西曹。
太乙靈旗,出陪豹尾;鉤陳玉檻,進逼鼇頭。
青天白日,鳳凰之聲名;高山深林,龍虎之氣勢。
前行為兵部,小紓帷幄之謀;大本在中書,亟正鈞樞之拜。
某濫巾劇部,望履修門。
班漢從於甘泉宮,喜稱知己;勒唐功於吾溪石,已戒有司。
賀荊湖汪制帥立信 中禁出綸,上流易鎮。
尚書天之北鬥,光動玉垣;荊楚國之西門,勢雄鐵壁。
氈帷膽落,旗蓋風生。
恭惟某官,意氣吳鉤,胸襟彭蠡。
蒼龍卷四
捫心每念於息肩,回首不堪於鑄錯。
司馬橋乘駟,豈應聞命以疾驅?管城子免冠,正當為法而受惡。
然而兩停漢傳,再黜周行。
皆緣一日之瑕疵,自取十年之坎坷。
悠悠白日,空懷毀瓦之思;落落青山,久斷問鈞之夢。
不謂元日辟門之始,猶在皇華遣使之中。
追天上之雲龍,望不到此;詠人間之蕉鹿,意若安之?血指創深,見嗤巧匠;折肱痛定,敢詭良醫?方祈偃息於支離,俄責驅馳於跛。
慨念重湖之今日,浸鄰一面之北風。
孔明之駐臨蒸,正在破荊賊之後;曹劌之戰長勺,或雲察魯獄之功。
凜受命於艱難,恍聞風而興起。
孰主張是,遂躋登茲? 茲蓋恭遇某官,拱璧元圭,泰山喬嶽。
邇英殿之勸講,總是經綸;古靈槁之薦賢,不遺氣類。
遂令起廢,復忝司平。
某敢不激厲新知,濯磨舊玷?沐浴蓬萊之風露,昭蘇蘅芷之江山。
皇帝清問,何擇非人?願言奉教。
「王事靡忞,不遑將母」,尚遂陳情。
歸倚意長,敷宣喙短。
賀曹尚書孝慶〈(兼給事中)〉 選高春伯,光映夕郎。
創履摩雲,煥清朝之文物;簪裾照日,侈丹地之恩輝。
鼓舞風雷,動搖鴛鷺。
恭惟某官,名高二陸,才備百參。
風雲上下之交,嗬龍虎;天日清明之瑞,鞭駕鳳凰。
春行霄漢之三麾,星煥江湖之四節。
蘭台璧水,安定龜山;彤管青蒲,歐陽司馬。
出袖磨霜之鉞,浩吟卷雨之簾。
階轉松陰,旗翻柳色。
白馬盤陀之覲日,紫囊筆橐之生風。
矧批敕瑣闈,任朝廷之綱紀;而侍言經幄,啟帝學之光明。
用頒一命再命三命之榮,特懋大書特書屢書之績。
卻高麗使,止西蕃馬,讀青史而猶香;還諫臣敕,繳內侍官,凜清遊其未遠。
必兼廣申公之十論,必細陳溫國之五規。
要看久遠之功名,盡展平生之經濟。
某濫巾遠服,望履層霄。
星度文昌,遙想蓬萊宮之氣;雲行石鏡,尚磨蛟龍字之碑。
心曲葵葵,毫端草草。
賀劉尚書黻 命渙九旒,光升雙履。
風清畫省,準繩帝世之百工;雲擁仙台,刀尺周官之群吏。
濡毫綠淨,拜手紫微。
恭帷某官,吞吐龍湫,卷舒雁蕩。
清規映日,耀西華之金晶;直氣摩空,屹南都之鐵壁。
威鳳祥麟之出處,慶雲瑞日之文章。
一疏辨奸,少日老泉之氣識;十條論事,平生小範之精神。
自塤篪堂陛之交,而黻藻帝皇之度。
獨到古人之未到,能言天下之難言。
為禦史,為諫官,張膽論事;真舍人,真侍講,吐辭為經。
儒榮方試於一時,柄用遄開於九軌。
乃霈三命再命之渥,徑通前行後行之班。
細氈廣廈之席,重龍泉文淵之劍。
二時方艱,大公竭論。
思餘安道決邊議於朝廷,真工部長;蘇子容戒功臣於強場,為史銓師。
發揮黃旗紫蓋之精靈,盡掃枉矢攙搶之芒角。
前籌彪炳,疊紐蟬聯。
采石江流,更展中書之略;海潭沙漲,遄符宰相之謠。
某羈足馳原,阻心賀廈。
文昌星度,衣冠徒想於後塵;勾嶁雲飛,草水願濡於今雨。
鋪陳喙短,激躍心長。
賀趙侍郎月山〈(太平州赴召)〉 選表揚綸,歸中持橐。
采石洲之明月,光照海山;通明殿之紅雲,影搖河漢。
介圭覲隻,會元歡如。
恭惟某官,玉粹金剛,冰懸雪跨。
清廟生民之作,膾炙諸公;幹將莫邪之鋒,指麾餘子。
自傍天而行鬥牛之渚,便拔地而起湖海之樓。
出入兵間,月析燈棋之耿耿;驅馳江上,參忞井鉞之堂堂。
儒臣知兵,從古所少;天子謀帥,必在其中。
方建纛而前,千軍繞帳而不動;及還笏而去,二童隨馬而有餘。
悠悠四顧於山河,落落一麾於江海。
嘯吟水石,酹謫仙捉月之魂;上下風檣,訪舍人麾軍之跡。
慨然有神州陸沉之歎,發而為中流擊楫之歌。
屬傳風景於峴山,忽駭波濤於天塹。
長江為備不數處,可共險於萬人;朝廷養兵三十年,當成功於儒者。
乃疇庸於東掖,乃趣貳於西曹。
太乙靈旗,出陪豹尾;鉤陳玉檻,進逼鼇頭。
青天白日,鳳凰之聲名;高山深林,龍虎之氣勢。
前行為兵部,小紓帷幄之謀;大本在中書,亟正鈞樞之拜。
某濫巾劇部,望履修門。
班漢從於甘泉宮,喜稱知己;勒唐功於吾溪石,已戒有司。
賀荊湖汪制帥立信 中禁出綸,上流易鎮。
尚書天之北鬥,光動玉垣;荊楚國之西門,勢雄鐵壁。
氈帷膽落,旗蓋風生。
恭惟某官,意氣吳鉤,胸襟彭蠡。
蒼龍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