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集杜詩

關燈
)〉。

     煙霧蒙玉質〈(《赴奉先縣》)〉,斯人今則亡〈(《遣興》)〉。

     繆朝宗第一百一十六 〈(環衛官、知梅州繆朝宗,淮人,有意氣,嘗為常熟邠氏客,從餘於平江。

    予歸福安,自婺間道來相從。

    精練幹實,孜孜奉公,軍府器械,悉岀其手。

    空坑之敗,自經於山間。

    哀哉!)〉 空荒咆熊羆〈(《課伐木》)〉,摧殘沒藜莠〈(《枯棲》)〉。

     平生江海心〈(《破船》)〉,其人骨已杇〈(《喜晴》)〉。

     閩三士第一百一十七 〈(督機秘書謝杞、督幹架閣許由、督幹架閣李幼節,閩士之秀,皆登科。

    杞,太學名士。

    空坑之敗,不知所終。

    哀哉!)〉 俊逸鮑參軍〈(《憶李白》)〉,優遊謝康樂〈(《石櫃閣》)〉。

     豺虎正縱橫〈(《久客》)〉,南行道彌惡〈(《青陽陜》)〉。

     諸幕客第一百一十八 〈(督府架閣吳文煥、督遣林棟等,皆閩士,有幹實,宣勞幕府。

    空坑之敗,被執,尋遇害。

    哀哉!)〉 入幕未展才〈(《贈李八判官》)〉,辛苦在道路〈(《送高司直》)〉。

     回首一茫茫〈(《送李判官》)〉,風悲浮雲去〈(《遣興》)〉。

     趙太監時賞第一百一十九 〈(直寳章閣、軍器太監、督府參議官、江西招討副使趙時賞,宗室,有志氣,首宰旌德,以一縣抗虜,數有功。

    京師陷,入閩行朝,擢知邵武軍,以棄城罪去。

    自餘開督,随府典兵數将,偏師以當一面,神采明雋,議論慷慨。

    空坑之敗,走之吳溪,尋被執於隆興,遇害。

    哀哉!)〉 豪傑貴勲業〈(《送殿中楊豊》)〉,宗支神堯後〈(《贈李入判官》)〉。

     平生白羽扇〈(《嚴武公》)〉,欝結回我首〈(《述懷》)〉。

     劉沐第一百二十 〈(宣教郎、督府機宜帶行大府寺簿劉沐,字淵伯,予隣曲朋友,從勤王補官。

    予陷,淵伯領諸軍還。

    及予歸國,淵伯收部曲赴府,會於汀,專将一軍,為督帳親衛,沉實有謀,圓機應物。

    凡江西忠義,皆淵伯所號召,晝夜酬應,精力不倦。

    會病劇,乍起。

    空坑之敗,不得脫,遇害於隆興。

    長子同日刑。

    次子貢元,死空坑亂兵。

    餘收其第三幼子,亦沒於廣。

    哀哉!)〉 王翰願蔔隣〈(《贈韋左丞》)〉,稽康不得死〈(《遣興》)〉。

     落月滿屋梁〈(《夢李白》)〉,悲風為我起〈(《金華山觀》)〉。

     孫?第一百二十一 〈(宣教郞、帶行監官告院、知吉州龍泉縣孫?,予長妹夫也。

    予引兵岀贛,其邑人奉?以邑返正,尋為親黨所陷,遇害於隆興。

    哀哉!)〉 故人有孫宰〈(《彭衙行》)〉,義均骨肉地〈(《餞裴二端分》)〉。

     連為糞土叢〈(《往在》)〉,揮手灑衰淚〈(《别建封》)〉。

     彭司令震龍第一百二十二 〈(宣教郎、帶行大社令、知吉州永新縣彭震龍,予次妹夫也,性跌宕,喜功名,起兵随勤王。

    及歸,郡邑已陷。

    乃結湖南諸峒豪傑,謀興復。

    餘岀江西,即以縣返正,虜遣軍攻之,其親黨内應,被執,遇害於郡城。

    哀哉!)〉 堂上會親戚〈(《送李校書》)〉,可憐馬上郎〈(《白馬》)〉。

     呻吟更流血〈(《北征》)〉,幹戈浩茫茫〈(《南池》)〉。

     蕭從事燾夫第一百二十三 〈(從事郎蕭燾夫,永新人,工詩與字,從予山中。

    久,其兄敬夫詩尤豪俊,亦嘗客吾門。

    燾夫從勤王得官,及歸,贊彭司令收復鄉邑,規以正道。

    予至興國,詣府白事,意氣慷慨。

    邑城陷,兄弟俱不免。

    哀哉!)〉 灑翰銀鈎連〈(《陳合遺故宅》)〉,翩躚山顛鶴〈(《西閣曝日》)〉。

     慘淡鬪龍蛇〈(《喜晴》)〉,及茲歎冥漠〈(《青陽候》)〉。

     蕭架閣第一百二十四 〈(督幹架閣監軍蕭明哲,字元甫,吉州貢士,性剛毅,遇事有膽氣,明於大節。

    予至汀梅,來從督府幕。

    及出江西,監贛縣義兵收復萬安縣,尋復龍泉。

    行府敗,元甫入野陂,連結諸寨拒虜。

    被執,死於洪。

    哀哉!)〉 諸生舊短褐〈(《橋陵》)〉,張目視寇讐〈(《送韋評事》)〉。

     高義終焉在〈(《送王信州》)〉,白骨更何憂〈(《得弟觀書》)〉。

     陳督幹第一百二十五 〈(督幹監軍陳子敬,贛人,以貲力雄鄉裡。

    舊從予逰。

    行府至汀,子敬招集義兵置屯皂口,以?贛下流,以遏虜船往來。

    及行府攻贛,子敬行其謀,功效甚著。

    行府敗,舉兵黃塘,連結山寨,不降。

    重兵襲潰,不聞所終。

    哀哉!)〉 挺身艱難際〈(《送韋評事》)〉,虎穴連裡閭〈(《課伐木》)〉。

     高天意悽惻〈(《送韋諷》)〉,同盡随丘墟〈(《謁文公上方》)〉。

     陳少卿第一百二十六 〈(帶行太府少卿、福建提刑督府參議官陳龍復,泉州老儒,號清陂先生,丙辰登科,沈厚樸茂,有前輩風流,平生所歷州縣皆以清儉著名。

    餘開府南劍,辟入幕,老成重一府,尋遣往漳潮計事。

    行府自江南再入廣,先生聚兵循梅,來會後分司潮陽,應接諸路。

    四方豪傑,翕然響應,積糧治兵,行府由是趍潮陽。

    及移屯為虜所追襲,先生遂不免,時年七十三。

    哀哉!)〉 卿月昇金掌〈(《江陵送高大卿》)〉,老氣橫九州〈(《送韋評事》)〉。

     前輩復誰紀〈(《李公邕》)〉,吾道長悠悠〈(《發秦州》)〉。

     鄒處置第一百二十七 〈(兵部侍郎、江東西處置副使督府參贊軍事鄒?,字鳯叔,吉水人,慷慨有大志,以豪俠行臺郡間,從予勤王,補武資至将軍。

    景炎換文以寺丞領江西招諭副使,聚兵寧都,氣勢甚盛。

    寧都被執,變姓名為蔔者,虜不知其為招諭使也,入贛城得脫。

    尋聚兵永豐、興國間,行府奏授江西安撫副使,統兵數萬攻興國縣。

    尋會行府,至縣返正,别軍復永豐,進授江東西處置副使,屯兵永豐境上,以烏合,一日而潰,行府失助,於是有空坑之敗。

    哀哉!)〉 東郊暗長戰〈(《吳侍禦江上宅》)〉,死地脫斯須〈(《将適江陵》)〉。

     庾公興不淺〈(《張九齡》)〉,居然屈壯圖〈(《别蘇溪》)〉。

     鄒處置第一百二十八 〈(行府再入廣,奏以公充都督府分司,置司永豐、興國間,接應江淮。

    虜自隆興遣大兵攻襲,公萬死一生,備經艱難,竟得脫。

    引江西兵入廣,會行府於潮陽。

    及移屯,公為殿事。

    岀不虞虜至麾下,火急自剄,扶入南嶺,踰十日死。

    是行,公所将皆江西頭目,以取行府為名。

    使行府入江西,十萬衆立辦,天之未啓中興也,奈何!公有子甚俊,先卒,家人散失無餘。

    公嘗謂予「欲立富田鄒氏子為嗣」,不果,至是絶。

    哀哉!)〉 方當用節鉞〈(《相中允》)〉,不返舊征魂〈(《東樓》)〉。

     凄涼餘部曲〈(《送郭中丞》)〉,發聲為爾吞〈(《别李義》)〉。

     劉監簿第一百二十九 〈(宣教郎、帶行軍器監簿、督府機宜劉子俊,字民章,吾鄉之傑也,嘗領漕貢。

    餘開督興國,民章來計事。

    行府敗,民章收散兵於洞源,接應諸郡縣;尋引軍入廣道,遇虜潰亡。

    未?,再招集,與鄒處置同詣行府,會於潮陽。

    越二十日,而行府敗,民章被執,莫知所終。

    哀哉!)〉 艱難奮長戰〈(《潼關吏》)〉,高義薄行雲〈(《畫街行》)〉。

     死為殊方鬼〈(《客堂》)〉,三夜頻夢君〈(《夢李白》)〉。

     劉監簿第一百三十 秀氣衝星鬥〈(《贈李八丈》)〉,壯筆過飛泉〈(《李十五丈》)〉。

     舊遊易磨?〈(《汝陽王璡》)〉,魂傷山寂然〈(《妻子入蜀》)〉。

     蕭資第一百三十一 〈(閣門路鈴蕭資,本書吏也,小年給使令,稍長通文墨,圓機善處事,性和厚,上下信愛。

    予家先避地入廣,資於難中扶持盡力。

    及行府江西之敗,衛護大夫人,全督府印有功。

    後在兵間,調和諸将,應府中碎務,皆其領攝,腹心之良也。

    潮陽移屯,道遇虜,資以病體被害。

    哀哉!)〉 王當風雲會〈(《病栢》)〉,謝爾從者勞〈(《遣興》)〉。

     感恩義不小〈(《送廬侍郎》)〉,魂獨委蓬嵩〈(《送王砅》)〉。

     杜大卿滸第一百三十二 〈(司農卿、廣東提舉招討副使督府謀官杜滸,字貴卿,丞相立齋之姪也。

    性剛猛,為遊俠京師。

    予北行,滸願從。

    鎮江之脫,滸之力也。

    匍匐淮甸,衛護艱虞,忠勞備盡。

    嗚呼!可謂義士。

    )〉 昔沒賊中時〈(《送韋評事》)〉,中夜間道歸〈(《後出塞》)〉。

     辛苦救衰朽〈(《遭田父泥飲》)〉,微爾人盡非〈(《北征》)〉。

     杜大卿滸第一百三十三 〈(滸從予南還,佐府南劍,尋遣往台溫招集兵財。

    福安陷,相失,滸趍行朝。

    久之,奉朝命至行府。

    值江西之敗,又與跋涉艱難者年餘,及得府移屯潮陽,滸護海舟,尋趍厓山,與行府遂隔。

    及厓山潰,滸并陷焉。

    餘至五羊,滸來見,病無復人形,在虜網羅中,無所容力,尋聞死焉。

    哀哉!)〉 高随海上查〈(《夜宴》)〉,子豈無扁舟〈(《寄薛郎中》)〉。

     白日照執袂〈(《送樊侍禦》)〉,埋骨已經秋〈(《破船》)〉。

     徐榛第一百三十四〈(詩闕)〉 〈(正将徐榛,溫州人,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歸。

    行府後生,精練以筆紮,典機密,小心可信。

    予被執,榛得脫,自惠州來五羊,願從北行,扶持患難,備殫忠款。

    道病,至豐城,死焉。

    )〉 林檢院琦第一百三十五 〈(宣教郎、督機檢院林琦,閩士。

    餘屯餘杭時,琦結集赭山忠義,捍禦海道,得官。

    及南劍開府,琦來,外有文采,内甚忠實,數随患難,勞而不怨。

    及行府潮陽之敗,琦不能脫;虜屯惠境,逃去,尋又被獲。

    虜遇之不以禮,至建康,病死。

    虜自謂「琦不肯自愛,如於沿道浸水,務自殘?」之類,琦可謂不降其志者矣。

    哀哉!)〉 時危挹佳士〈(《貽柳少府》)〉,慘淡随回鶻〈(《北征》)〉。

     佯狂真可哀〈(《不見》)〉,死淚終映睫〈(《李光弼》)〉。

     曾先生第一百三十六 〈(秀峰曾先生鳯,予師也,太學釋褐,累遷監丞。

    會京師亂,走衢。

    衢尋陷。

    及景炎登極,衢添倅蕭雷龍首倡返正,先生自衢來劍,随行府之汀。

    丁醜春,以梅州添差通判将行,會行府移屯,先生挈家避地於汀之鄉落。

    六月,以病死。

    其子三貴,自吉來奔喪,不能返喪。

    幸其一家歸至瑞金,三貴復病死於道。

    先生妻亦卒,惟女在,不知所之。

    先生遭值虜難,以清文粹德一不施於世,流落以死,家乃俱喪,哀哉!)〉 江海日凄涼〈(《遣興》)〉,賢聖盡蕭索〈(《西關》)〉。

     西河共風味〈(《衡山縣學》)〉,顧步涕橫落〈(《郭代公故宅》)〉。

     鄧禮部第一百三十七 〈(光薦,字中甫,予郡人。

    自虜度嶺及廣陷,避地深山,適強寇至,妻子兒女等匿暗室,寇無所暏,焚其居,十二口同時死。

    中甫随駕至厓山,除禮部侍郎。

    己卯春,除學士院權直。

    未數日,虜至,厓山潰。

    中甫赴海,虜舟拔出之。

    張元帥待以客禮,與餘俱岀嶺,别於建康。

    嗚呼!中甫禍難之慘不減予,而獨免北行,幸而脫歸,為管寧,為陶潛,不亦善乎?)〉 南宮無故人 才名三十年〈(《問鄭景文》)〉。

     江城秋日落〈(《贈侍郎四舅》)〉,此别意蒼然〈(《送韋書記》)〉。

     家樞密鉉翁第一百三十八 〈(則堂先生家鉉翁,蜀名家,有學問,舉動必以禮,朝中老成,典刑也。

    當國都不守,先生簽書,樞密見虜,持正議,左丞相吳堅、右丞相賈餘慶以省劄遍告天下,令以城歸附,先生不押字。

    虜自省中脅以無禮,公不為動,竟末如之何。

    後以祈請使為名,群詣北庭,既至,上書申祈請之議,忤北庭意,留燕邸,已而移漁陽,又移河間,如我朝羈置,特官給飲食而已。

    餘過河間,得一二相見,先生風采非復宿昔,而忠貞儼然,使人望而知敬。

    嗚呼,其可謂正人矣。

    )〉 岀處同世網〈(《鄭公?》)〉,高誼邁等倫〈(《别蔡著作》)〉。

     異方驚會面〈(《送韋别駕》)〉,慰此真良臣〈(《寄唐使君》)〉。

     墳墓第一百三十九 〈(予甲戌春自衡陽憲節歸赴贛州,省拜墳墓。

    及乙亥五月,奔祖母喪,至門以起復。

    六月望日,岀從戎事,與宗族鄉黨永訣雲。

    )〉 别離已五年〈(《贈蘇四》)〉,不及祖父茔〈(《後園山腳》)〉。

     霜露晚凄凄〈(《岀郭》)〉,痛哭松風廻〈(《北征》)〉。

     宗族第一百四十 西江接錦城〈(《送李粛》)〉,山陰一茅宇〈(《遣興》)〉。

     宗族忍相遺〈(《送崔都水》)〉,乾坤此深阻〈(《宿清溪驛》)〉。

     母第一百四十一 〈(先母齊魏國大夫人,蓋自虜難後,弟璧奉侍赴惠州,弟璋從焉。

    已而之廣,之循,之梅。

    餘來梅州,母子兄弟始相見。

    既而魚軒岀江西,尋復入廣。

    夫人遊二子間,無適無莫,雖兵革紛優,處之怡然。

    戊寅,行府駐船澳,弟璧仍知惠州,弟璋復在侍夫人藥。

    八月,兩國之命下,時已得疾。

    九月七日寅時,薨逝,弟璧蔔地於惠、循之深山間。

    不肖孤已矣,未有返葬夫人期,不知二弟何時畢此大事?身陷萬裡縲絏中,歲時南望嗚咽雲。

    )〉 何時太夫人〈(《送李校書》)〉,上天回哀眷〈(《大雨》)〉。

     墓久狐兔隣〈(《汝陽王璡》)〉,嗚呼淚如霰〈(《白馬》)〉。

     舅一百四十二 〈(予以楚囚過西昌,聞舅家杌檓,自是南望孤雲,每念我母,不勝渭陽之情。

    )〉 萱草秋已死〈(《從孫濟》)〉,歲暮有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