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指南後錄
關燈
小
中
大
。
青天畢竟有情否,舊月東來失女墻。
附:廣齋謂柳和王昭儀滿江紅韻,惜未之見,為賦一闋〈(中齋作)〉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
誰信道、鹿?花去,浪翻鰲闕。
眉鎻嬌娥山宛轉,?梳堕馬雲欹側。
恨風沙吹透漢宮衣,餘香歇。
?裳散,庭花?。
斜陽燕,應難說。
想春深銅雀,夢殘啼血。
空有琵琶傳岀塞,更無環佩鳴歸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壼敲缺。
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後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樓中,又捱過、?番秋色。
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銷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
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臺?。
人間事,何堪說? 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代王夫人作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 最苦是、姚黃一朶,移根仙闕。
王母懽?璚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
聴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
銅駞恨,那堪說。
想男女慷慨,嚼穿齦血。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新月。
筭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附:王夫人詞 太液芙蓉,全不是、舊時顔色。
嘗記得、恩承雨露,玉堦金闕。
名播蘭簮妃後裏,暈潮蓮臉君王側。
忽一朝鼙鼓掲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
今古恨,慿誰說。
顧山河百二,涙流襟血。
驛舘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關山月。
若嫦娥、於我肯相容,從圓缺。
〈(王夫人至燕,題驛中雲雲,中原傳誦,惜末句少商量。
)〉 附:浪淘沙〈(中齋)〉 踈雨洗天晴,枕簟涼生。
井梧一葉做秋聲。
誰念客身輕似葉,千裡飄零。
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
便攜酒、訪新亭。
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
《東海集》序 《東海集》者,友人客海南以來詩也。
海南詩而曰《東海集》者何?魯仲連天下士,友人之志也。
友人自為舉子時,已大肆力於詩,於諸大家皆嘗登其門而涉其流。
其本贍,其飬銳,故所詣特深。
到餘嘗評其詩,渾??有英氣,鍛錬如自然,美則美矣,猶未免有意於為詩也。
自喪亂後,友人挈家避地,遊官嶺海,而全家燬於盜,孤窮流落,困?萬狀。
然後崖山除禮部侍郎中,且權直學士矣。
會南風不競,禦舟漂散,友人倉卒蹈海者,再為北軍所鉤,緻遂不獲死,以至于今。
凡十數年間,可驚可愕、可悲可憤、可痛可悶之事,友人備嘗,無所不至,其慘戚感慨之氣,結而不信,皆於詩乎發之。
蓋至是動乎情性,自不能不詩,杜子美?州、柳子厚柳州以後文字也。
餘與友人年相若,又同裡閈,以斯文相好,然平生落落不相及。
及居楚囚中,而友人在行,同患難者數月。
其自五羊至金陵所賦,皆予目撃,或相唱和。
時餘坐金陵驛,無所作為,乃取友人諸詩,筆之於書,與相關者并附,為後之覧者因詩以見吾二人之志,其必有感慨於斯。
己卯七月壬申文天祥叙 附:送行〈(中齋)〉三首 秋風晚正烈,客衣早知寒。
把衣不能别,更盡此日歡。
岀門一萬裡,風沙浩漫漫。
豈無兒女情,為君思汎瀾。
百年有時盡,千載無餘觀。
明明君臣義,公獨為其難。
願持丹一寸,寫入青琅玕。
會有撫卷人,孤燈起長歎。
神龍蕩失水,馴擾終未得。
威鳯雖在藪,肯顧鷄?食。
所以古之人,受變心不易。
亳鼎已遷周,西山竟肌瘠。
豫子身自漆,長弘血成碧。
何嘗怨廢興,而或二心跡。
堅白不在緇,羔裘良自惜。
此誼公素明,俗見或未識。
嗟予抱區區,疇昔同裡閈。
過從三十年,知心不知面。
零落忽重逢,家亡市朝變。
惸惸蹈海餘,踽踽南冠殿。
劇談泥塗際,握手鞍馬倦。
依依斯文意,苦恨十年晚。
魯仲偶不逢,随世本非願。
靈胥目未抉,端欲詣所見。
及茲萬裡别,一夕腸百轉。
餘生諒須臾,孤感橫九縣。
庶?太尉事,萬一中丞傳。
〈(此冊為《指南後錄》第一卷。
下第二卷,起八月二十四日《發建康》,終《歲除有感》[2]。
尚有《零丁洋》諸詩及後錄本在惠州合隸為一卷。
而所恨者《指南前錄》叙號存而詩已不完,侍郎弟姑據所存本,使不泯於世一聯半句,使天下見之識其為人,即吾死無憾矣,況篇帙之多乎?歲在庚辰正月二十日,文山履善甫書。
)〉 指南後錄卷之二 〈(予《後錄》詩以廣州至金陵為第一卷,今入淮以後為第二卷雲。
)〉 發建康〈(八月二十四日)〉 賞心亭下路,拍手唱吾歌。
樓外梁時塔,城中秦氏河。
江山如夢耳,天地奈愁何。
回首清溪曲,長江一雁過。
江行有感〈(二十五日)〉&lrm 蒲萄肥汗馬,荊棘冷銅駞。
巫峽朝雲濕,洞庭秋水波。
窮愁空突兀,暗淚自滂沱。
莫恨吾生悞,江東才俊多。
真州驛〈(二十七日)〉 山川如識我,故舊更無人。
俯仰幹戈跡,往來車馬塵。
英雄遺筭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涼夜向晨。
望揚州 阮籍臨廣武,杜甫登吹臺。
高情發慷慨,前人後人哀。
江左遘陽運,銅駞化飛灰。
二十四橋月,楚囚今日來。
維揚驛 三年别淮水,一夕宿楊州。
南極山川古,北風江海秋。
昭君愁岀塞,王粲怕登樓。
千載英雄淚,如今況楚囚。
過邵伯鎮〈(二十八日)〉 今朝車馬地,昔日戰争場。
我有楊州鶴,誰存卲伯棠。
一灣流水小,數??故城荒。
回首江南路,青山斷夕陽。
高郵懷舊〈(二十九日)〉 借問曾遊處,高沙第?山。
潛行鷹攫道,直上虎當關。
一命虛空裏,三年瞬息間。
自憐今死晚,何復望生還。
發高郵〈(三十日)〉 初岀高沙門,輕舫逺城樓。
一水何曲折,百年此綢繆。
北望渺無際,飛鳥翔平疇。
寒蕪入荒落,日薄行人愁。
行行行湖曲,萬頃涵清秋。
大風吹檣倒,如盪彭蠡舟。
欲寄故鄉淚,使入長江流。
篙人為我言,此水通淮頭。
前與黃河合,同作滄海漚。
踟蹰忽失意,拭淚淚不收。
吳會日已逺,回首重悠悠。
馳驅梁趙郊,壯士何離憂。
吾道久矣東,陸沈古神州。
我今戴南冠,何異有北投。
不能裂肝腦,直氣摩鬥牛。
但願光嶽合,休明復商周。
不使殊方魄,終為異物羞。
寳應道中 天闊搏南雁,淮途長北驅。
甘棠成傳舍,細柳作康衢。
田海随時變,山河往日殊。
征袍共衮繡,夜壁一燈孤。
淮安軍〈(九月一日)〉 楚州城門外,白楊吹悲風。
纍纍死人塜,死向鋒鏑中。
豈無匹婦冤,定無萬夫雄。
中原在其北,登城望何窮。
過淮河宿闞石有感 北征垂半年,依依隻南土。
今晨渡淮河,始覺非故宇。
江鄉已無家,三年一羈旅。
龍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昔也無奈何,忽已置念慮。
今行日已近,使我涙如雨。
我為綱常謀,有身不得顧。
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
天長與地久,此恨極千古。
來生業緣在,骨肉當如故。
發淮安〈(九月二日)〉 九月初二日,車馬發淮安。
行行重行行,天地何不寛。
煙火無一家,荒草青漫漫。
恍如泛滄海,身坐玻瓈盤。
時時逢北人,什伍扶征鞍。
雲我戍江南,當軍身屬官。
北人適吳楚,所憂地少寒。
江南有遊子,風雪上燕山。
小清口〈(初三日)〉 乍見驚胡婦,相嗟遇楚兵。
北來鴻雁密,南去駱駞輕。
芳草中原路,斜陽故國情。
明朝五十裡,錯做武陵行。
桃源道中〈(初四日)〉 漠漠地千裡,垂垂天四圍。
隔溪胡騎過,傍草野鷄飛。
風露吹青笠,塵沙薄素衣。
吾家白雲下,都伴北人歸。
桃源縣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裡賖。
火煙新聚落,山水舊生涯。
種麥十數??,誅茅千百家。
我來行正倦,何處覓桃花。
崔鎮驛 萬裡中原役,北風天正涼。
黃沙漫道路,蒼耳滿衣裳。
野闊人聲小,日斜駒影長。
解鞍身似夢,遊子意茫茫。
發崔鎮〈(初五日)〉 高雁空秋興,寒螿破暁眠。
淡煙白似海,野水碧於天。
興廢嗟何及,行蔵信自然。
南人乍騎馬,北客半乘船。
發宿遷縣 夜夢入星槎,曉行随鬥柄。
衣暖露自乾,鬢寒冰欲凝。
将軍戴鐵笠,壯士敲金鐙。
白眼睨青天,我生不有命。
中原 中原方萬裡,明日是重陽。
桒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
引弓虛射雁,失馬為尋羊。
見說今年旱,青青麥又秧。
望邳州〈(初六日)〉 中原行?日,今日纔見山。
問山在何處?雲在徐邳間。
邳州山,徐州水,項籍不還韓信死。
龍争虎闘不肯止,煙草漫漫青萬裡。
古來劉季號英雄,樊崇至今已千歲。
徐州道中〈(初七日)〉 彭城古官道,日中十馬馳。
咫尺不見人,撲面黃塵飛。
白頭漢王縞,素師美人燕。
罷項羽啼一,時混戦四十。
萬天昏地黒,睢水湄乃知。
大風揚沙失,白晝自是地。
利非天時漢,王倉皇問道。
西一兒一女,嘻其危太公。
呂後去不歸,爼上寕有生。
還時未央稱,壽太上皇巍。
然女媧帝中,闈終然富貴。
自有命造物,顛倒真小兒。
彭城行〈(徐洲彭城縣)〉 連山四圍合,呂梁貫其中。
河南大都會,故有項王宮。
晉牧連楊豫,虎視北方雄。
唐時燕子樓,風流張建封。
西望睢陽城,隻與汴水通。
大平黃樓賦,尚能想遺風。
邇來百餘年,正朔歸江東。
遺民死欲盡,莾然狐兔叢。
我從南方來,停驂撫遺蹤。
故河蓄潢潦,荒城翳秋蓬。
凄涼戯馬臺,憔悴巨佛峯。
滄海變桑田,陵谷代不同。
朝為朱門貴,暮作行旅窮。
乘除信物理,感慨繫所逢。
古來賢逹人,一醉萬慮空。
如此獨巽何,悲風逐征鴻。
燕子樓 自别張公子,婵娟不下樓。
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
我遊彭城門,來吊楚王闕。
問樓在何處,城東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
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義長不沒。
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戯馬臺 九月初九日,客遊戯馬臺。
黃花弄朝露,古人花飛埃。
今人哀後人,後人復今哀。
世事那可及,淚落茱茰杯。
發彭城 今朝正重九,行人意遲遲。
回首戯馬臺,野化發葳蕤。
草埋範增塚,雲見樊噲旗。
時節正如此,道路将何之。
我愛陶淵明,甲子題新詩。
白衣送酒來,把菊臥東籬。
沛歌〈(山東藤山沛縣,初十日)〉 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顔。
王侯與将相,不岀徐濟間。
當時數公起,四海王氣閑。
至今尚想見,虹光照人寰。
我來千載下,吊古淚如澘。
白雲落荒草,隱隱芒碭山。
黃河天下雄,南去不復還。
乃知盈虛故,天道如循環。
盧王舊封地,今日殺凾關。
歌風臺 長陵有神氣,萬歲光如虹。
有時風雪變,魂魄來沛宮。
壯哉遊子鄉,一覧萬宇空。
擊築戒復隍,帝業慎所終。
重瞳愛梁父,此情豈不同。
錦衣絢行晝,丈夫何淺中。
緬懷首丘意,自足分雌雄。
尚惜覇心存,慷慨懷勇功。
不見往來事,烹狥與蔵弓。
早知緻兩生,禮樂三代隆。
匹夫事已往,安用責乃翁。
我來湯沐邑,白楊吹悲風。
永言三侯章,隱隱聞兒童。
葉落皆歸根,飄零獨秋蓬。
登臺共悽惻,目之南飛鴻。
固陵道中三首 九天雲下垂,一雨作秋色。
塵埃化泥塗,原野轉蕭瑟。
十裡一雙堠,孤兔臥荊棘。
見說數年來,中州乍蘇息。
茅舍荒涼舊固陵,漢王城對楚王城。
徐州煙火連
青天畢竟有情否,舊月東來失女墻。
附:廣齋謂柳和王昭儀滿江紅韻,惜未之見,為賦一闋〈(中齋作)〉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
誰信道、鹿?花去,浪翻鰲闕。
眉鎻嬌娥山宛轉,?梳堕馬雲欹側。
恨風沙吹透漢宮衣,餘香歇。
?裳散,庭花?。
斜陽燕,應難說。
想春深銅雀,夢殘啼血。
空有琵琶傳岀塞,更無環佩鳴歸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壼敲缺。
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後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樓中,又捱過、?番秋色。
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銷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
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臺?。
人間事,何堪說? 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代王夫人作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 最苦是、姚黃一朶,移根仙闕。
王母懽?璚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
聴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
銅駞恨,那堪說。
想男女慷慨,嚼穿齦血。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新月。
筭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附:王夫人詞 太液芙蓉,全不是、舊時顔色。
嘗記得、恩承雨露,玉堦金闕。
名播蘭簮妃後裏,暈潮蓮臉君王側。
忽一朝鼙鼓掲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
今古恨,慿誰說。
顧山河百二,涙流襟血。
驛舘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關山月。
若嫦娥、於我肯相容,從圓缺。
〈(王夫人至燕,題驛中雲雲,中原傳誦,惜末句少商量。
)〉 附:浪淘沙〈(中齋)〉 踈雨洗天晴,枕簟涼生。
井梧一葉做秋聲。
誰念客身輕似葉,千裡飄零。
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
便攜酒、訪新亭。
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
《東海集》序 《東海集》者,友人客海南以來詩也。
海南詩而曰《東海集》者何?魯仲連天下士,友人之志也。
友人自為舉子時,已大肆力於詩,於諸大家皆嘗登其門而涉其流。
其本贍,其飬銳,故所詣特深。
到餘嘗評其詩,渾??有英氣,鍛錬如自然,美則美矣,猶未免有意於為詩也。
自喪亂後,友人挈家避地,遊官嶺海,而全家燬於盜,孤窮流落,困?萬狀。
然後崖山除禮部侍郎中,且權直學士矣。
會南風不競,禦舟漂散,友人倉卒蹈海者,再為北軍所鉤,緻遂不獲死,以至于今。
凡十數年間,可驚可愕、可悲可憤、可痛可悶之事,友人備嘗,無所不至,其慘戚感慨之氣,結而不信,皆於詩乎發之。
蓋至是動乎情性,自不能不詩,杜子美?州、柳子厚柳州以後文字也。
餘與友人年相若,又同裡閈,以斯文相好,然平生落落不相及。
及居楚囚中,而友人在行,同患難者數月。
其自五羊至金陵所賦,皆予目撃,或相唱和。
時餘坐金陵驛,無所作為,乃取友人諸詩,筆之於書,與相關者并附,為後之覧者因詩以見吾二人之志,其必有感慨於斯。
己卯七月壬申文天祥叙 附:送行〈(中齋)〉三首 秋風晚正烈,客衣早知寒。
把衣不能别,更盡此日歡。
岀門一萬裡,風沙浩漫漫。
豈無兒女情,為君思汎瀾。
百年有時盡,千載無餘觀。
明明君臣義,公獨為其難。
願持丹一寸,寫入青琅玕。
會有撫卷人,孤燈起長歎。
神龍蕩失水,馴擾終未得。
威鳯雖在藪,肯顧鷄?食。
所以古之人,受變心不易。
亳鼎已遷周,西山竟肌瘠。
豫子身自漆,長弘血成碧。
何嘗怨廢興,而或二心跡。
堅白不在緇,羔裘良自惜。
此誼公素明,俗見或未識。
嗟予抱區區,疇昔同裡閈。
過從三十年,知心不知面。
零落忽重逢,家亡市朝變。
惸惸蹈海餘,踽踽南冠殿。
劇談泥塗際,握手鞍馬倦。
依依斯文意,苦恨十年晚。
魯仲偶不逢,随世本非願。
靈胥目未抉,端欲詣所見。
及茲萬裡别,一夕腸百轉。
餘生諒須臾,孤感橫九縣。
庶?太尉事,萬一中丞傳。
〈(此冊為《指南後錄》第一卷。
下第二卷,起八月二十四日《發建康》,終《歲除有感》[2]。
尚有《零丁洋》諸詩及後錄本在惠州合隸為一卷。
而所恨者《指南前錄》叙號存而詩已不完,侍郎弟姑據所存本,使不泯於世一聯半句,使天下見之識其為人,即吾死無憾矣,況篇帙之多乎?歲在庚辰正月二十日,文山履善甫書。
)〉 指南後錄卷之二 〈(予《後錄》詩以廣州至金陵為第一卷,今入淮以後為第二卷雲。
)〉 發建康〈(八月二十四日)〉 賞心亭下路,拍手唱吾歌。
樓外梁時塔,城中秦氏河。
江山如夢耳,天地奈愁何。
回首清溪曲,長江一雁過。
江行有感〈(二十五日)〉&lrm 蒲萄肥汗馬,荊棘冷銅駞。
巫峽朝雲濕,洞庭秋水波。
窮愁空突兀,暗淚自滂沱。
莫恨吾生悞,江東才俊多。
真州驛〈(二十七日)〉 山川如識我,故舊更無人。
俯仰幹戈跡,往來車馬塵。
英雄遺筭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涼夜向晨。
望揚州 阮籍臨廣武,杜甫登吹臺。
高情發慷慨,前人後人哀。
江左遘陽運,銅駞化飛灰。
二十四橋月,楚囚今日來。
維揚驛 三年别淮水,一夕宿楊州。
南極山川古,北風江海秋。
昭君愁岀塞,王粲怕登樓。
千載英雄淚,如今況楚囚。
過邵伯鎮〈(二十八日)〉 今朝車馬地,昔日戰争場。
我有楊州鶴,誰存卲伯棠。
一灣流水小,數??故城荒。
回首江南路,青山斷夕陽。
高郵懷舊〈(二十九日)〉 借問曾遊處,高沙第?山。
潛行鷹攫道,直上虎當關。
一命虛空裏,三年瞬息間。
自憐今死晚,何復望生還。
發高郵〈(三十日)〉 初岀高沙門,輕舫逺城樓。
一水何曲折,百年此綢繆。
北望渺無際,飛鳥翔平疇。
寒蕪入荒落,日薄行人愁。
行行行湖曲,萬頃涵清秋。
大風吹檣倒,如盪彭蠡舟。
欲寄故鄉淚,使入長江流。
篙人為我言,此水通淮頭。
前與黃河合,同作滄海漚。
踟蹰忽失意,拭淚淚不收。
吳會日已逺,回首重悠悠。
馳驅梁趙郊,壯士何離憂。
吾道久矣東,陸沈古神州。
我今戴南冠,何異有北投。
不能裂肝腦,直氣摩鬥牛。
但願光嶽合,休明復商周。
不使殊方魄,終為異物羞。
寳應道中 天闊搏南雁,淮途長北驅。
甘棠成傳舍,細柳作康衢。
田海随時變,山河往日殊。
征袍共衮繡,夜壁一燈孤。
淮安軍〈(九月一日)〉 楚州城門外,白楊吹悲風。
纍纍死人塜,死向鋒鏑中。
豈無匹婦冤,定無萬夫雄。
中原在其北,登城望何窮。
過淮河宿闞石有感 北征垂半年,依依隻南土。
今晨渡淮河,始覺非故宇。
江鄉已無家,三年一羈旅。
龍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昔也無奈何,忽已置念慮。
今行日已近,使我涙如雨。
我為綱常謀,有身不得顧。
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
天長與地久,此恨極千古。
來生業緣在,骨肉當如故。
發淮安〈(九月二日)〉 九月初二日,車馬發淮安。
行行重行行,天地何不寛。
煙火無一家,荒草青漫漫。
恍如泛滄海,身坐玻瓈盤。
時時逢北人,什伍扶征鞍。
雲我戍江南,當軍身屬官。
北人適吳楚,所憂地少寒。
江南有遊子,風雪上燕山。
小清口〈(初三日)〉 乍見驚胡婦,相嗟遇楚兵。
北來鴻雁密,南去駱駞輕。
芳草中原路,斜陽故國情。
明朝五十裡,錯做武陵行。
桃源道中〈(初四日)〉 漠漠地千裡,垂垂天四圍。
隔溪胡騎過,傍草野鷄飛。
風露吹青笠,塵沙薄素衣。
吾家白雲下,都伴北人歸。
桃源縣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裡賖。
火煙新聚落,山水舊生涯。
種麥十數??,誅茅千百家。
我來行正倦,何處覓桃花。
崔鎮驛 萬裡中原役,北風天正涼。
黃沙漫道路,蒼耳滿衣裳。
野闊人聲小,日斜駒影長。
解鞍身似夢,遊子意茫茫。
發崔鎮〈(初五日)〉 高雁空秋興,寒螿破暁眠。
淡煙白似海,野水碧於天。
興廢嗟何及,行蔵信自然。
南人乍騎馬,北客半乘船。
發宿遷縣 夜夢入星槎,曉行随鬥柄。
衣暖露自乾,鬢寒冰欲凝。
将軍戴鐵笠,壯士敲金鐙。
白眼睨青天,我生不有命。
中原 中原方萬裡,明日是重陽。
桒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
引弓虛射雁,失馬為尋羊。
見說今年旱,青青麥又秧。
望邳州〈(初六日)〉 中原行?日,今日纔見山。
問山在何處?雲在徐邳間。
邳州山,徐州水,項籍不還韓信死。
龍争虎闘不肯止,煙草漫漫青萬裡。
古來劉季號英雄,樊崇至今已千歲。
徐州道中〈(初七日)〉 彭城古官道,日中十馬馳。
咫尺不見人,撲面黃塵飛。
白頭漢王縞,素師美人燕。
罷項羽啼一,時混戦四十。
萬天昏地黒,睢水湄乃知。
大風揚沙失,白晝自是地。
利非天時漢,王倉皇問道。
西一兒一女,嘻其危太公。
呂後去不歸,爼上寕有生。
還時未央稱,壽太上皇巍。
然女媧帝中,闈終然富貴。
自有命造物,顛倒真小兒。
彭城行〈(徐洲彭城縣)〉 連山四圍合,呂梁貫其中。
河南大都會,故有項王宮。
晉牧連楊豫,虎視北方雄。
唐時燕子樓,風流張建封。
西望睢陽城,隻與汴水通。
大平黃樓賦,尚能想遺風。
邇來百餘年,正朔歸江東。
遺民死欲盡,莾然狐兔叢。
我從南方來,停驂撫遺蹤。
故河蓄潢潦,荒城翳秋蓬。
凄涼戯馬臺,憔悴巨佛峯。
滄海變桑田,陵谷代不同。
朝為朱門貴,暮作行旅窮。
乘除信物理,感慨繫所逢。
古來賢逹人,一醉萬慮空。
如此獨巽何,悲風逐征鴻。
燕子樓 自别張公子,婵娟不下樓。
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
我遊彭城門,來吊楚王闕。
問樓在何處,城東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
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義長不沒。
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戯馬臺 九月初九日,客遊戯馬臺。
黃花弄朝露,古人花飛埃。
今人哀後人,後人復今哀。
世事那可及,淚落茱茰杯。
發彭城 今朝正重九,行人意遲遲。
回首戯馬臺,野化發葳蕤。
草埋範增塚,雲見樊噲旗。
時節正如此,道路将何之。
我愛陶淵明,甲子題新詩。
白衣送酒來,把菊臥東籬。
沛歌〈(山東藤山沛縣,初十日)〉 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顔。
王侯與将相,不岀徐濟間。
當時數公起,四海王氣閑。
至今尚想見,虹光照人寰。
我來千載下,吊古淚如澘。
白雲落荒草,隱隱芒碭山。
黃河天下雄,南去不復還。
乃知盈虛故,天道如循環。
盧王舊封地,今日殺凾關。
歌風臺 長陵有神氣,萬歲光如虹。
有時風雪變,魂魄來沛宮。
壯哉遊子鄉,一覧萬宇空。
擊築戒復隍,帝業慎所終。
重瞳愛梁父,此情豈不同。
錦衣絢行晝,丈夫何淺中。
緬懷首丘意,自足分雌雄。
尚惜覇心存,慷慨懷勇功。
不見往來事,烹狥與蔵弓。
早知緻兩生,禮樂三代隆。
匹夫事已往,安用責乃翁。
我來湯沐邑,白楊吹悲風。
永言三侯章,隱隱聞兒童。
葉落皆歸根,飄零獨秋蓬。
登臺共悽惻,目之南飛鴻。
固陵道中三首 九天雲下垂,一雨作秋色。
塵埃化泥塗,原野轉蕭瑟。
十裡一雙堠,孤兔臥荊棘。
見說數年來,中州乍蘇息。
茅舍荒涼舊固陵,漢王城對楚王城。
徐州煙火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