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吟嘯集

關燈
好夢歸故國,忽然海上見顏色。

    一聲雞叫淚滿床,化為清血衣裳濕。

    當年婺緯意謂何?親曾撫我夜枕戈。

    古來全忠不全孝,世事至此甘滂沱。

    夫人開國分齊魏,生榮死哀送天地。

    悠悠國破與家亡,平生無憾惟此事。

    二郎已作門戶謀,江南葬母麥滿舟。

    不知何日歸兄骨?狐死猶應正首丘。

     哭妻文 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

    天上地下,惟我與汝。

    嗚呼哀哉! 先太師忌日 太師忌汗漫,二紀似跳丸。

    弟妹俱成立,家鄉忍破殘?衣冠晨月暗,墳墓夜風寒。

    萬裡逢先忌,無言把淚彈。

     告先太師墓文 維己卯五月朔,越二十有六日,孝子某自嶺被執,至南安軍,謹具香幣,遣人馳告於先太師革齋先生墓下。

    嗚呼!人誰不為臣?而我欲盡忠,不得為忠。

    人誰不為子?而我欲盡孝,不得為孝。

    天乎!使我至此極耶?始我起兵,赴難勤王。

    仲弟將家,遁於南荒。

    宗廟不守,遷我異疆。

    大臣之誼,國亡家亡。

    靈武師興,解後歸國。

    再相出督,身荷憂責。

    江南之役,義聲四克。

    為親拜墓,以剪荊棘。

    大勳垂集,一跌崎嶇。

    妻妾子女,六人為俘。

    收拾散亡,息於海隅。

    庶幾奮厲,以為後圖。

    惡運推遷,天所廢棄。

    有母之喪,尋失嫡子。

    哭泣未乾,兵臨其壘。

    倉皇之間,二女夭逝。

    剪為囚虜,形影獨存。

    仰藥不瘠,竟北其轅。

    繫頸縶足,過我裡門。

    望墓相從,恨不九原。

    爰指松楸,有言若誓。

    繼令支子,實典祀事。

    有侄曰昇,我身是嗣。

    興言及此,血淚如雨。

    嗚呼!自古危亂之世,忠臣義士,孝子慈孫,其事之不能兩全也。

    久矣,我生不辰,罹此百兇,求仁得仁,抑又何怨!幽明死生一理也,父子祖孫一氣也。

    冥漠有知,尚哀鑒之! 〈(餘始至南安軍即絕粒,為告墓文,遣人馳歸,白之祖禰,瞑目長往,含笑入地矣。

    乃水盛風駛,五日過廬陵,又二日,至豐城,知所遣人竟不得行。

    餘至是不食,垂八日,若無事然。

    私念死廬陵不失為首丘,今心事不達,委命荒江,誰知之者?盍少從容以就義乎?復飲食如初。

    因記《左傳》申包胥哭秦庭,七日勺飲不入口,不聞有他,乃知餓踣西山,非一朝夕之積也。

    餘嘗服腦子二兩,不死;絕食八日,又不死;未知死何日、死何所?哀哉!)〉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

    有感而賦〈(一十七首)〉 一 直弦不似曲如鉤,自古聖賢多被囚。

    命有死時名不死,身無憂處道還憂。

    可憐杜宇空流血,惟願嚴顏便斫頭。

    結束長編猶在此,竈間婢子見人羞。

     二 落落南冠自結纓,桁楊臥起影縱橫。

    坐移白石知何世?夢斷青燈問幾更?國破家亡雙淚暗,天荒地老一身輕。

    黃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範曄在獄中為士題扇,雲:「去白日之皎皎,即長夜之悠悠。

    」)〉 三 心期耿耿浮雲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千古興亡何限錯?百年生死本來齊。

    沙邊莫待哀黃鵠,雪裏何須問牧羝?此處曾埋雙寶劍,虹光夜指楚天低。

     四 寥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

    蘇武窖中偏喜臥,劉琨囚裏不妨吟。

    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隻因菩薩心。

    萬裡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五 亦知戛戛楚囚難,無奈天生一寸丹。

    鐵馬行鏖南地熱,赭衣坐擁北庭寒。

    朝餐淡薄神還爽,夜睡崎嶇夢自安。

    亡國大夫誰為傳?隻饒野史與人看。

     六 風雪重門老楚囚,夢回長夜意悠悠。

    熊魚自古無雙得,鵠雀如何可共謀?萬裡山河真墮甑,一家妻子枉填溝。

    兒時愛讀忠臣傳,不謂身當百六秋! 七 聽著啼鵑淚滿襟,國亡家破見忠臣。

    關河瀝落三生夢,風雪飄零萬死身。

    丞相豈能堪獄吏?故侯安得作園人?神農虞夏吾誰適?回首西山繼絕塵。

     八 風前泣燈影,日下泣霜花。

    鍾信忽然動,屋陰俄又斜。

    悶中聊度歲,夢裏尚還家。

    地獄何須問?人間見夜叉。

     九 風霜陰忽忽,天地澹悠悠。

    我自操吳語,誰來問楚囚?寂中惟滅想,達處盡忠憂。

    手有韋編在,朝聞夕死休。

     十 環堵塵如屋,累然一故吾。

    解衣烘稚虱,勻鎖救殘鬚。

    坐處心如忘,吟餘眼已枯。

    不應留滯久,何日裹籧篨? 〈(吳殺諸葛恪,以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