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指南錄
關燈
小
中
大
〈(貴卿與予同患難,自二月晦至今日,無日不與死為鄰。
平生交遊,舉目何在?貴卿真吾異姓兄弟也。
)〉 天高併地逈,與子獨牢愁。
初作燕齊客,今為淮海遊。
半生誰俯仰,一死共沉浮。
我視君年長,相看比惠州。
〈(惠州,予弟璧也。
)〉 憶大夫人 三生命孤苦,萬裡路酸辛。
屢險不一險,無身復有身。
不忘聖天子,?負大夫人。
定省今何處,新來夢寐頻。
即事 痛哭辭京闕,微行訪海門。
久無鷄可聽,新有虱堪捫。
白髮應多長,蒼頭少有存。
但令身未死,随力報乾坤。
紀閑 九十春光好,周流人鬼關。
人情輕似土,世路險於山。
俯仰經行處,死生談笑間。
近時最難得,旬日海陵閑。
聲苦 萬死奔波落一生,飄零淮海命何輕。
近來學得趙清獻,叫苦時時數十聲。
即事 船隻時間鎖,城孤日閉關。
驚心常有馬,極目奈無山。
出路相傳險,行囊愈覺慳。
歸心風絮亂,無奈一身閑。
發海陵 〈(自二月十一日海陵登舟,連日候伴問占,苦不如意。
會通州六爻,自維揚回,有弓箭可仗,遂以孤舟於二十一日早徑發,十裡,驚傳馬在塘灣,亟回,晚乃解?。
前途吉?未可知也。
)〉 自海陵來向海安,分明如渡鬼門關。
若将九折回車看,倦鳥何年可得還。
聞馬 〈(二十一夜宿白蒲下十裡,忽五更通州下文字,馳舟而過,報吾舟雲:「馬來來」。
於是速張帆去,荒迫不可言。
二十三日,幸逹城西門鎻外。
越一日,聞吾舟過海安未逺,即有馬至縣,使吾舟遲發一時,頃已為囚虜矣,危哉。
)〉 過海安來奈若何,舟人去後馬臨河。
若非神物扶忠直,世上未應僥倖多。
如臯 〈(如臯縣,隸有泰州、朱省。
二者受北命為宰,率其民桔道路。
予不知而過之,既有聞,為之驚嘆。
)〉 雄狐假虎之林臯,河水腥風接海濤。
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窓春夢送輕舠。
聞諜 〈(予既不為制鉞所容,行至通州,得諜者雲:「鎮江府走了文相公,許浦一路有馬來捉。
」聞之悚然為賦此。
)〉 北來追騎滿江濱,那更元戎按劍嗔。
不是神明扶正直,淮頭何處可安身? 哭金路分應 〈(金應以筆劄往來吾門二十年,性烈而知義,不為下流。
去年從予勤王,補兩武資。
今春時授承信郎東南第六正將,贛州駐劄。
及予使北,轉三官授江南西路兵馬都監,贛州駐劄。
予之北行也,人情莫不觀望,僚從皆散,雖親僕亦逃去,惟應上下相随,更歴險難,奔波數千裡,以為當然,蓋委身以從,死生休戚,俱為一人者。
至通州,住十餘日矣,閏月五日,忽伏枕。
命醫三四,熱病増劇。
至十一日午,氣絶。
予哭之,痛其歛也,以随身衣服其棺如常。
翌日,葬西門雪窖邊。
棺之上排七小釘,又以一小闆片覆於七釘之上以為記。
不敢求備者。
邊城無主恐貽身後之禍,異時遇便,取其骨歸葬廬陵,而後死者之目可閉也。
傷哉,傷哉!為賦二詩,焚其墓前。
)〉 我為吾君役,而從乃主行。
險夷寜異趣,休戚與同情。
遇賊能無死,尋醫劇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淚如傾。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鄕。
六七年華短,三千客路長。
招魂情黯黯,歸骨事茫茫。
有子應年長,平生不汝忘。
卷之四 懷楊通州 江波無奈暮雲陰,一片朝宗隻此心。
今日海頭覓船去,始知百煉是精金。
喚渡江沙眼欲枯,羈臣中道落﨑嶇。
乘船不管千金購,漁父真成大丈夫。
範叔西來變姓名,綈袍曾感故人情。
而今未識春風面,傾蓋江湖話一生。
仲連義不帝西秦,拔宅逃來住海濱。
我亦東尋煙霧去,扶桑影裏看金輪。
海船 〈(海船與江船不同,自狄難以來,從淮入浙者,必由海而通,為孔道也。
由是海船發盡,適三月間,方有台州三薑船至。
已為曹大監鎮所雇。
通州有下文字自定回,張少保恰予之以一船,亦是三月方到岸。
而予適來楊守,遂以此舟送予與曹大監俱南向。
使有薑船而無張少保一舟,予不能行;有張少保而無薑船,予又無伴。
不我先後適有邂,殆神施鬼設而至也。
)〉 海上多時斷去舟,公來容易渡南州。
子胥江上逢漁父,莫是神明遣汝否。
發通州 〈(予萬死一生,得至通州,幸有海船以濟。
閏月十七日,發城下。
十八日,宿石港。
同行有曹大監鎮兩舟;徐新班、廣壽一舟。
舟中之人有識予者。
)〉 孤舟漸漸脫長淮,星鬥當空月照懷。
今夜分明棲海角,未應便道是天涯。
白骨叢中過一春,東將入海避風塵。
姓名變盡形容改,猶有天涯相識人。
淮水淮山阻且長,孤臣性命寄何鄕。
隻從海上尋歸路,便是當年不死方。
石港 王陽真畏道,季路漸知津。
山鳥喚醒客,海風吹黒人。
乾坤萬裡夢,煙雨一年春。
起看扶桑曉,紅黃六六鱗。
賣魚灣 〈(賣魚灣,去石港十五裡許。
是日,曹大監膠舟候潮方能退。
)〉 風起千灣浪,潮生萬頃沙。
春紅堆蟹子,晚白結塩花。
故國何時訊,扁舟到處家。
狼山青兩點,極目是天涯。
即事 〈(宿賣魚灣,海潮至,漁人随潮而上。
買魚者邀而即之。
魚甚平。
)〉 飄蓬一葉落天涯,潮濺青紗日未斜。
好事官人無勾當,呼童上岸買青鰕。
北海口 〈(淮海本東海地,於東中雲「南洋、北洋」,北洋入山東,南洋入江南。
人趍江南而經北洋者,以楊子江中渚沙為北所用,故經道於此,復轉而南,蓋遼繞數千裡雲。
)〉 滄海人間别一天,隻容漁父釣蒼煙。
而今蜃起樓臺處,亦有北來蕃漢船。
出海 〈(二十一夜,宿宋家林泰州界;二十二日,出海洋,極目皆水,水外惟天。
大哉,觀乎!)〉 一團蕩漾水晶盤,四畔青天作??。
著我扁舟了無礙,分明便作混淪看。
水天一色玉空明,便似乘槎上大清。
我愛東坡南海句,茲遊奇絶冠平生。
漁舟 〈(二十八日,乘風行入通州海門界;午抛泊避潮。
忽有十八舟上風冉冉而來,疑為暴客,四船戒嚴。
未?交語而退。
是役也,非應對足以禦侮,即為魚矣。
危乎,殆哉!)〉 一陣飛帆破碧煙,兒郎驚餌理弓弦。
舟中自信婁師德,海上誰知魯仲連。
初謂悠揚真賊艦,後聞欵乃是漁船。
人生漂泊多磨折,何日山林清晝眠。
楊子江 〈(自通州至楊子江口,兩潮可到。
為避渚沙及許浦,顧諸從行者,故繞去出北海,然後渡楊子江。
)〉 ?日随風北海遊,回從楊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鎡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使風 渺渺茫茫逺愈微,乘風日夜趂東歸。
半醒半困模糊處,一似醉中騎馬飛。
蘇州洋 一葉漂搖楊子江,白雲盡處是蘇洋。
便如伍子當年苦,隻少行頭寳劍裝。
過楊子江心 〈(大海中一條自楊子江直上淡者是此,乃長江盡處,橫約百二十裡。
吾舟乘風過之,一時即醎水。
)〉 渺渺乘風出海門,一行淡水帶潮渾。
長江盡處還如此,何日眠山看發源。
入浙東 〈(金鰲山在台州界,高宗皇帝曾艤舟于此,寺藏禦書。
四明既?,不知天台存亡,憂心如擣,見於此詩。
)〉 厄運一百日,危機九十遭。
孤蹤落虎口,薄命付鴻毛。
漠漠長淮路,茫茫巨海濤。
驚魂猶未定,消息問金鰲。
夜潮 雨惡風獰夜色濃,潮頭如屋打孤蓬。
漂零行路丹心苦,夢裏一聲何處鴻。
亂礁洋 〈(自北海渡楊子江至蘇州洋,其間最難得山,僅得蛇山、洋山、大小山數山而已。
自入淛東,山漸多。
入亂礁洋,青翠萬疊,如畫圖中。
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大或小,與水相擊,觸奇恠不可名狀。
其在兩傍者,如岸上山叢山,實則皆在海中,非有畔際。
是日風小浪微,舟行石間,天巧捷出,令人應接不暇,殆神仙國也,孤憤愁絶中為之心廣目明,是行為不虛雲。
)〉 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
萬象畫圖裏,千崖玉界中。
風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
雲氣東南密,龍騰上碧空。
夜走 〈(舟入東海,報者雲:「前有賊船。
」行十數裡,報如前。
望見十餘舟張帆噢口,意甚惡。
梢人亟取靈山巖路,避之一夕。
搖船極其荒迫,際曉幸得脫去。
)〉 鯨波萬裡送歸舟,倐忽驚心欲白頭。
何處赭衣操劍?,同時黃帽理兜?。
人間風雨真成夢,夜半江山總是愁。
雁蕩雙峯片雲隔,明朝躡屩作清遊。
綠漪堂 〈(予自海舟登台岸,至城門張氏家,蓋國初名將永德之後,主人號哲齋,闢堂教子,扁「綠漪」,為賦八句。
)〉 義方堂上看,窓戶翠玲瓏。
硯裏雲壇月,席間洪水風。
清聲随地到,宜莭與天通。
庭玉森如筍,幹霄雨露功。
過黃巖 〈(予至淮即變姓名,及天台境,哲齋張為予覓綠漪詩,予既賦題雲:「清江劉洙書此《過黃巖》寄二十字。
」)〉 魏雎變張祿,越蠡改陶朱。
誰料文山氏,姓劉名是洙。
至溫州 萬裡風霜鬢已絲,飄零回首壯心悲。
羅浮山下雪來未,楊子江心月照誰。
秪謂虎頭非貴相,不圖羝乳有歸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讀中興第二碑。
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 潮風連地吼,江雨帶天流。
宮殿扄春仗,衣冠鎻月遊。
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
王氣如川至,龍興海上州。
〈(東州、常州也。
)〉 夜靜吳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來蘇武節,今日子長遊。
海角雲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和自山 〈(去年予?北,自山自京寄詩。
時予已南歸,不及領。
今明成誦追和作彼時語,痛定思痛,痛不可當。
)〉 春晩傷為客,月明思見君。
我方慕蘇武,誰復從田文。
龍背夾紅日,雁聲連白雲。
琶琵漢宮曲,馬上不堪聞。
林附祖 〈(林附祖,福州秀才,去年三月四日,在無錫道中忽為數酋擒去,指為文相公,雲:「你門年四十,頭戴笠、身着袍、腳穿黒靴,文書上載了你門,如何不是?」縛至京口,辨驗然後得釋。
附祖名元龍,至南劍為予言。
)〉 畫影圖形正捕風,書生薄命入罝中。
胡兒一似冬烘眼,錯認顔標作魯公。
呈小村 〈(予自劍進汀,小村過,清流來迎,不圖此生復相見。
)〉 萬裡飄零命羽輕,歸來喜有故人迎。
雷潛九地聲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疑是倉公回已死,恍如羊祜說前生。
夜?相對真成夢,清酒浩歌雙劍橫。
二月晦 〈(元年二月晦,予從鎮江脫北難,險阻艱難,于今再見。
仲春下澣追感堕淚八句)〉 塞上明妃馬, 江頭漁父船。
新讐誰共雪, 舊夢不堪圓。
遺恨常千古, 浮生又一年。
何時暮春者, 還我浴沂天。
有感呈景山校書諸丈 北風吹春草,陽烏日已至。
天時豈雲爽,人事胡乃異。
三月方皇皇,衣冠道如墜。
棟撓榱桷折,木顛楨幹悴。
大者懷端憂,燋頭求室燬。
小者嗟行役,泥塗?其尾。
長平與新安,露胔如櫛比。
賦分本爾殊,適與天時值。
哲人處明夷,緻命以遂志。
但令守吾貞,死生浩無愧。
即事 去年傷北使,今日嘆南馳。
雲濕山如動,天低雨欲垂。
征夫行未已,遊子去何之。
正好王師出,崆峒麥熟時。
所懷 世途嗟孔棘,行役苦期頻。
良馬比君子,清風來故人。
相看千裡月,空負一年春。
便有桃源路,吾當少避秦。
自嘆 草宿披宵露,松餐立晚風。
亂離嗟我在,艱苦有誰同。
祖逖關河志,程嬰社稷功。
身謀百年事,宇宙浩無窮。
補遺 題蘇武忠節圖有序 〈(餘在京口城外,日夜求脫不得間,謝村去,平江欲逃又不果,至鎮江事益急,議趣真州,餘、杜密謀。
杜雲:「事濟萬幸,不幸謀洩當死,死有怨乎?」餘指心自誓雲:「死靡悔,且辦匙首,事懼不濟,挾以自殺。
」杜雲:「亦請以死自效。
」於是計遂定。
既至真州城下,問者群至,告以餘在鎮江走脫。
城子諸校皆出,既延入城,苗守遂見,語國事移時,感慨流涕。
即往住清邊堂。
時從亡者始至也,引至直司,捜身上所藏軍器,既無他,然後見信,防閑嚴密如此。
向使一疑字橫於胸中,閉門不納,天地茫茫何所歸宿?嘻,其危哉!苗守?出李龍眠畫《漢蘇武忠節圖》,求餘詠題。
撫卷凄涼,浩氣憤發,使人慷慨激烈,有去國思君之念矣。
遂賦三詩,書于卷後,時丙子三月二日也,文天祥執筆于清邊堂之寓舍。
)〉 忽報忠圖紀歳華,東風吹淚落天涯。
蘇卿更有歸時國,老相兼無去後家。
烈士喪元心不易,逹人知命事何嗟。
生平愛覧忠臣傳,不為吾身亦?車。
獨伴羝羊海上遊,相逢血淚向天流。
忠真已向生前定,老節須從死後休。
不死未論生可喜,雖生何恨死堪憂。
甘心賣國人何處,曾識蘇公義膽不。
漠漠愁雲海戍迷,十年何事望京師。
李陵罪在偷生日,蘇武功成未死時。
鐵石心存無鏡變,君臣義重與天期。
縱饒夜久胡塵黑,百煉丹心湼不緇。
平生交遊,舉目何在?貴卿真吾異姓兄弟也。
)〉 天高併地逈,與子獨牢愁。
初作燕齊客,今為淮海遊。
半生誰俯仰,一死共沉浮。
我視君年長,相看比惠州。
〈(惠州,予弟璧也。
)〉 憶大夫人 三生命孤苦,萬裡路酸辛。
屢險不一險,無身復有身。
不忘聖天子,?負大夫人。
定省今何處,新來夢寐頻。
即事 痛哭辭京闕,微行訪海門。
久無鷄可聽,新有虱堪捫。
白髮應多長,蒼頭少有存。
但令身未死,随力報乾坤。
紀閑 九十春光好,周流人鬼關。
人情輕似土,世路險於山。
俯仰經行處,死生談笑間。
近時最難得,旬日海陵閑。
聲苦 萬死奔波落一生,飄零淮海命何輕。
近來學得趙清獻,叫苦時時數十聲。
即事 船隻時間鎖,城孤日閉關。
驚心常有馬,極目奈無山。
出路相傳險,行囊愈覺慳。
歸心風絮亂,無奈一身閑。
發海陵 〈(自二月十一日海陵登舟,連日候伴問占,苦不如意。
會通州六爻,自維揚回,有弓箭可仗,遂以孤舟於二十一日早徑發,十裡,驚傳馬在塘灣,亟回,晚乃解?。
前途吉?未可知也。
)〉 自海陵來向海安,分明如渡鬼門關。
若将九折回車看,倦鳥何年可得還。
聞馬 〈(二十一夜宿白蒲下十裡,忽五更通州下文字,馳舟而過,報吾舟雲:「馬來來」。
於是速張帆去,荒迫不可言。
二十三日,幸逹城西門鎻外。
越一日,聞吾舟過海安未逺,即有馬至縣,使吾舟遲發一時,頃已為囚虜矣,危哉。
)〉 過海安來奈若何,舟人去後馬臨河。
若非神物扶忠直,世上未應僥倖多。
如臯 〈(如臯縣,隸有泰州、朱省。
二者受北命為宰,率其民桔道路。
予不知而過之,既有聞,為之驚嘆。
)〉 雄狐假虎之林臯,河水腥風接海濤。
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窓春夢送輕舠。
聞諜 〈(予既不為制鉞所容,行至通州,得諜者雲:「鎮江府走了文相公,許浦一路有馬來捉。
」聞之悚然為賦此。
)〉 北來追騎滿江濱,那更元戎按劍嗔。
不是神明扶正直,淮頭何處可安身? 哭金路分應 〈(金應以筆劄往來吾門二十年,性烈而知義,不為下流。
去年從予勤王,補兩武資。
今春時授承信郎東南第六正將,贛州駐劄。
及予使北,轉三官授江南西路兵馬都監,贛州駐劄。
予之北行也,人情莫不觀望,僚從皆散,雖親僕亦逃去,惟應上下相随,更歴險難,奔波數千裡,以為當然,蓋委身以從,死生休戚,俱為一人者。
至通州,住十餘日矣,閏月五日,忽伏枕。
命醫三四,熱病増劇。
至十一日午,氣絶。
予哭之,痛其歛也,以随身衣服其棺如常。
翌日,葬西門雪窖邊。
棺之上排七小釘,又以一小闆片覆於七釘之上以為記。
不敢求備者。
邊城無主恐貽身後之禍,異時遇便,取其骨歸葬廬陵,而後死者之目可閉也。
傷哉,傷哉!為賦二詩,焚其墓前。
)〉 我為吾君役,而從乃主行。
險夷寜異趣,休戚與同情。
遇賊能無死,尋醫劇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淚如傾。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鄕。
六七年華短,三千客路長。
招魂情黯黯,歸骨事茫茫。
有子應年長,平生不汝忘。
卷之四 懷楊通州 江波無奈暮雲陰,一片朝宗隻此心。
今日海頭覓船去,始知百煉是精金。
喚渡江沙眼欲枯,羈臣中道落﨑嶇。
乘船不管千金購,漁父真成大丈夫。
範叔西來變姓名,綈袍曾感故人情。
而今未識春風面,傾蓋江湖話一生。
仲連義不帝西秦,拔宅逃來住海濱。
我亦東尋煙霧去,扶桑影裏看金輪。
海船 〈(海船與江船不同,自狄難以來,從淮入浙者,必由海而通,為孔道也。
由是海船發盡,適三月間,方有台州三薑船至。
已為曹大監鎮所雇。
通州有下文字自定回,張少保恰予之以一船,亦是三月方到岸。
而予適來楊守,遂以此舟送予與曹大監俱南向。
使有薑船而無張少保一舟,予不能行;有張少保而無薑船,予又無伴。
不我先後適有邂,殆神施鬼設而至也。
)〉 海上多時斷去舟,公來容易渡南州。
子胥江上逢漁父,莫是神明遣汝否。
發通州 〈(予萬死一生,得至通州,幸有海船以濟。
閏月十七日,發城下。
十八日,宿石港。
同行有曹大監鎮兩舟;徐新班、廣壽一舟。
舟中之人有識予者。
)〉 孤舟漸漸脫長淮,星鬥當空月照懷。
今夜分明棲海角,未應便道是天涯。
白骨叢中過一春,東將入海避風塵。
姓名變盡形容改,猶有天涯相識人。
淮水淮山阻且長,孤臣性命寄何鄕。
隻從海上尋歸路,便是當年不死方。
石港 王陽真畏道,季路漸知津。
山鳥喚醒客,海風吹黒人。
乾坤萬裡夢,煙雨一年春。
起看扶桑曉,紅黃六六鱗。
賣魚灣 〈(賣魚灣,去石港十五裡許。
是日,曹大監膠舟候潮方能退。
)〉 風起千灣浪,潮生萬頃沙。
春紅堆蟹子,晚白結塩花。
故國何時訊,扁舟到處家。
狼山青兩點,極目是天涯。
即事 〈(宿賣魚灣,海潮至,漁人随潮而上。
買魚者邀而即之。
魚甚平。
)〉 飄蓬一葉落天涯,潮濺青紗日未斜。
好事官人無勾當,呼童上岸買青鰕。
北海口 〈(淮海本東海地,於東中雲「南洋、北洋」,北洋入山東,南洋入江南。
人趍江南而經北洋者,以楊子江中渚沙為北所用,故經道於此,復轉而南,蓋遼繞數千裡雲。
)〉 滄海人間别一天,隻容漁父釣蒼煙。
而今蜃起樓臺處,亦有北來蕃漢船。
出海 〈(二十一夜,宿宋家林泰州界;二十二日,出海洋,極目皆水,水外惟天。
大哉,觀乎!)〉 一團蕩漾水晶盤,四畔青天作??。
著我扁舟了無礙,分明便作混淪看。
水天一色玉空明,便似乘槎上大清。
我愛東坡南海句,茲遊奇絶冠平生。
漁舟 〈(二十八日,乘風行入通州海門界;午抛泊避潮。
忽有十八舟上風冉冉而來,疑為暴客,四船戒嚴。
未?交語而退。
是役也,非應對足以禦侮,即為魚矣。
危乎,殆哉!)〉 一陣飛帆破碧煙,兒郎驚餌理弓弦。
舟中自信婁師德,海上誰知魯仲連。
初謂悠揚真賊艦,後聞欵乃是漁船。
人生漂泊多磨折,何日山林清晝眠。
楊子江 〈(自通州至楊子江口,兩潮可到。
為避渚沙及許浦,顧諸從行者,故繞去出北海,然後渡楊子江。
)〉 ?日随風北海遊,回從楊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鎡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使風 渺渺茫茫逺愈微,乘風日夜趂東歸。
半醒半困模糊處,一似醉中騎馬飛。
蘇州洋 一葉漂搖楊子江,白雲盡處是蘇洋。
便如伍子當年苦,隻少行頭寳劍裝。
過楊子江心 〈(大海中一條自楊子江直上淡者是此,乃長江盡處,橫約百二十裡。
吾舟乘風過之,一時即醎水。
)〉 渺渺乘風出海門,一行淡水帶潮渾。
長江盡處還如此,何日眠山看發源。
入浙東 〈(金鰲山在台州界,高宗皇帝曾艤舟于此,寺藏禦書。
四明既?,不知天台存亡,憂心如擣,見於此詩。
)〉 厄運一百日,危機九十遭。
孤蹤落虎口,薄命付鴻毛。
漠漠長淮路,茫茫巨海濤。
驚魂猶未定,消息問金鰲。
夜潮 雨惡風獰夜色濃,潮頭如屋打孤蓬。
漂零行路丹心苦,夢裏一聲何處鴻。
亂礁洋 〈(自北海渡楊子江至蘇州洋,其間最難得山,僅得蛇山、洋山、大小山數山而已。
自入淛東,山漸多。
入亂礁洋,青翠萬疊,如畫圖中。
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大或小,與水相擊,觸奇恠不可名狀。
其在兩傍者,如岸上山叢山,實則皆在海中,非有畔際。
是日風小浪微,舟行石間,天巧捷出,令人應接不暇,殆神仙國也,孤憤愁絶中為之心廣目明,是行為不虛雲。
)〉 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
萬象畫圖裏,千崖玉界中。
風搖春浪軟,礁激暮潮雄。
雲氣東南密,龍騰上碧空。
夜走 〈(舟入東海,報者雲:「前有賊船。
」行十數裡,報如前。
望見十餘舟張帆噢口,意甚惡。
梢人亟取靈山巖路,避之一夕。
搖船極其荒迫,際曉幸得脫去。
)〉 鯨波萬裡送歸舟,倐忽驚心欲白頭。
何處赭衣操劍?,同時黃帽理兜?。
人間風雨真成夢,夜半江山總是愁。
雁蕩雙峯片雲隔,明朝躡屩作清遊。
綠漪堂 〈(予自海舟登台岸,至城門張氏家,蓋國初名將永德之後,主人號哲齋,闢堂教子,扁「綠漪」,為賦八句。
)〉 義方堂上看,窓戶翠玲瓏。
硯裏雲壇月,席間洪水風。
清聲随地到,宜莭與天通。
庭玉森如筍,幹霄雨露功。
過黃巖 〈(予至淮即變姓名,及天台境,哲齋張為予覓綠漪詩,予既賦題雲:「清江劉洙書此《過黃巖》寄二十字。
」)〉 魏雎變張祿,越蠡改陶朱。
誰料文山氏,姓劉名是洙。
至溫州 萬裡風霜鬢已絲,飄零回首壯心悲。
羅浮山下雪來未,楊子江心月照誰。
秪謂虎頭非貴相,不圖羝乳有歸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讀中興第二碑。
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 潮風連地吼,江雨帶天流。
宮殿扄春仗,衣冠鎻月遊。
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
王氣如川至,龍興海上州。
〈(東州、常州也。
)〉 夜靜吳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來蘇武節,今日子長遊。
海角雲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和自山 〈(去年予?北,自山自京寄詩。
時予已南歸,不及領。
今明成誦追和作彼時語,痛定思痛,痛不可當。
)〉 春晩傷為客,月明思見君。
我方慕蘇武,誰復從田文。
龍背夾紅日,雁聲連白雲。
琶琵漢宮曲,馬上不堪聞。
林附祖 〈(林附祖,福州秀才,去年三月四日,在無錫道中忽為數酋擒去,指為文相公,雲:「你門年四十,頭戴笠、身着袍、腳穿黒靴,文書上載了你門,如何不是?」縛至京口,辨驗然後得釋。
附祖名元龍,至南劍為予言。
)〉 畫影圖形正捕風,書生薄命入罝中。
胡兒一似冬烘眼,錯認顔標作魯公。
呈小村 〈(予自劍進汀,小村過,清流來迎,不圖此生復相見。
)〉 萬裡飄零命羽輕,歸來喜有故人迎。
雷潛九地聲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疑是倉公回已死,恍如羊祜說前生。
夜?相對真成夢,清酒浩歌雙劍橫。
二月晦 〈(元年二月晦,予從鎮江脫北難,險阻艱難,于今再見。
仲春下澣追感堕淚八句)〉 塞上明妃馬, 江頭漁父船。
新讐誰共雪, 舊夢不堪圓。
遺恨常千古, 浮生又一年。
何時暮春者, 還我浴沂天。
有感呈景山校書諸丈 北風吹春草,陽烏日已至。
天時豈雲爽,人事胡乃異。
三月方皇皇,衣冠道如墜。
棟撓榱桷折,木顛楨幹悴。
大者懷端憂,燋頭求室燬。
小者嗟行役,泥塗?其尾。
長平與新安,露胔如櫛比。
賦分本爾殊,適與天時值。
哲人處明夷,緻命以遂志。
但令守吾貞,死生浩無愧。
即事 去年傷北使,今日嘆南馳。
雲濕山如動,天低雨欲垂。
征夫行未已,遊子去何之。
正好王師出,崆峒麥熟時。
所懷 世途嗟孔棘,行役苦期頻。
良馬比君子,清風來故人。
相看千裡月,空負一年春。
便有桃源路,吾當少避秦。
自嘆 草宿披宵露,松餐立晚風。
亂離嗟我在,艱苦有誰同。
祖逖關河志,程嬰社稷功。
身謀百年事,宇宙浩無窮。
補遺 題蘇武忠節圖有序 〈(餘在京口城外,日夜求脫不得間,謝村去,平江欲逃又不果,至鎮江事益急,議趣真州,餘、杜密謀。
杜雲:「事濟萬幸,不幸謀洩當死,死有怨乎?」餘指心自誓雲:「死靡悔,且辦匙首,事懼不濟,挾以自殺。
」杜雲:「亦請以死自效。
」於是計遂定。
既至真州城下,問者群至,告以餘在鎮江走脫。
城子諸校皆出,既延入城,苗守遂見,語國事移時,感慨流涕。
即往住清邊堂。
時從亡者始至也,引至直司,捜身上所藏軍器,既無他,然後見信,防閑嚴密如此。
向使一疑字橫於胸中,閉門不納,天地茫茫何所歸宿?嘻,其危哉!苗守?出李龍眠畫《漢蘇武忠節圖》,求餘詠題。
撫卷凄涼,浩氣憤發,使人慷慨激烈,有去國思君之念矣。
遂賦三詩,書于卷後,時丙子三月二日也,文天祥執筆于清邊堂之寓舍。
)〉 忽報忠圖紀歳華,東風吹淚落天涯。
蘇卿更有歸時國,老相兼無去後家。
烈士喪元心不易,逹人知命事何嗟。
生平愛覧忠臣傳,不為吾身亦?車。
獨伴羝羊海上遊,相逢血淚向天流。
忠真已向生前定,老節須從死後休。
不死未論生可喜,雖生何恨死堪憂。
甘心賣國人何處,曾識蘇公義膽不。
漠漠愁雲海戍迷,十年何事望京師。
李陵罪在偷生日,蘇武功成未死時。
鐵石心存無鏡變,君臣義重與天期。
縱饒夜久胡塵黑,百煉丹心湼不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