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

關燈
鎮守的合肥,由于曹操大軍大多派去了西線漢中戰場,東線合肥隻屯有七千多士兵。

    或者曹操深知以張遼的才能,七千餘人足以阻擋東吳的進攻,所以他就留有妙計,讓同守合肥的李典與張遼出兵迎敵,而樂進守城。

    孫權十萬大兵銳不可當殺來,曹軍頓時軍心渙散,士氣大搖。

    張遼決定趁東吳陣營未穩前奇襲吳軍,以壯本方士氣,于是挑選八百壯兵,當晚一馬當先殺入未做防備的孫權陣營,吓得孫權避于小山上而不敢應戰。

    東吳其他軍營趕來後把張遼圍住,張遼率軍奮勇殺出重圍返回本陣。

    這次小戰事雖對東吳沒什麼損傷,但張遼的身先士卒卻激起了曹軍的鬥志。

    于是張李樂三将強化防禦準備持久戰。

    東吳軍數十日圍攻合肥無果,補給日益困難,軍心開始動搖,孫權乃下令撤軍。

    當大軍退出長江渡口逍遙津時,孫權召開軍事會議,而此時逍遙津卻隻有千餘近衛部隊護守。

    孫權萬萬沒有想到張遼會突然突擊過來,被殺得狼狽不堪,要不是手下諸将的奮勇保護,恐怕他就活不了七十多歲了。

    張遼這一戰殺得東吳“人人害怕,聞張遼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能先發制人親率敢死隊突襲敵軍,赢得了本軍的信任,壯大了軍隊士氣,勇氣可嘉。

    之後打出持久戰的牌子使敵人不戰而退,并且情報跟蹤探知孫權召開軍事會議,大膽出兵突擊吳軍,打了個大勝仗,這全靠他能審時度勢善用兵法。

    張遼勇謀兼備,難怪《三國志》裡把他列為魏國五大将第一人。

     而後張遼仍屯兵合肥鎮防東吳,222年,他帶病與東吳戰,病發死于軍中。

     4. 劉備擁有西川之後,在荊州所有權問題上與東吳發生争執。

    老好人魯肅幾番索取荊州未果,諸葛瑾也沒在兄弟那兒讨得人情,而鎮守荊州的關羽也沒有絲毫卸任的迹象,曹操又派了大将曹仁駐守襄陽樊城,荊州争奪戰漸漸拉開帷幕。

     公元219年,劉備自封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上将之首,并命他攻取襄樊。

    關羽派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親率荊州大軍攻打襄樊。

    曹仁見關羽勢大,把主力軍集結到相對易守的樊城,隻留下少數士兵駐守襄陽,等待援軍到來。

    曹操聞訊,命令滿寵為襄樊參謀,又調遣鎮守北方的于禁和龐德率七大軍團增援曹仁。

    于禁雖有勇有謀,但隻精于陸戰,加之年事已高,而今進軍荊州與關羽對戰,做決斷時未免有些猶豫。

    由于樊城容不下那麼多軍隊,于禁隻得移軍城北叫昙口川的狹谷中,準備伺機而進。

    關羽得知于禁集軍于昙口川,大笑于禁隻會陸戰,以為駐軍狹谷就易守難攻了。

    八月某夜,大雨傾盆,漢水高漲,關羽命令士兵決了早就築好的堤壩,洪水瞬間淹沒了于禁的北方軍團。

    此時,樊城也積水丈餘,曹仁欲起兵援助于禁,滿寵極力勸阻,以免樊城陷落。

    等至天明,關羽率軍乘船進攻于禁和龐德的殘兵,于禁全軍投降,龐德雖勇猛無比,怎奈不識水性,最終落水為關羽擒得并凜然就義。

     關雲長水淹七軍,擒了于禁,斬了龐德,威震華夏,連曹操都欲遷都避其鋒芒。

    這全靠他熟識地理,利用天時地利條件,抓住敵人不熟悉地理環境和不善于水戰的弱點,狠狠的扁了敵人一頓。

    這次大勝仗是關羽最輝煌的戰鬥,他在沒有參謀的情況下獨自率軍作戰,能赢得勝利全靠他的能力。

     水淹七軍後,曹操孫權聯合夾擊關羽,年輕智卓的東吳陸遜利用關羽的自傲,使關羽疏于對東吳的防範,然後呂蒙扮成商人白衣渡江奇襲了荊州,之後又說降了江陵的糜芳和公安的傅士仁。

    此時,關羽正和救援曹仁的徐晃大戰,當得知荊州陷落之後,軍無戰心。

    曹仁也出城攻打關羽,在曹營兩大将領的夾擊下,荊州兵大敗。

    關羽欲投兵于公安,但公安早已為東吳取了,走投無路之際,一面修書與荊州呂蒙談和,一面求救于成都。

    但是,從荊州返回的使者帶來的隻是士兵家屬的信件,一時間軍心動搖,時有逃兵。

    最後關羽隻得屯兵麥城,在東吳的圍攻下,廖化殺出重圍投上庸向劉封求救去了,但劉封聽信讒言不發兵。

    關羽在麥城久不見援軍,隻得棄城突北門而走,最終與義子關平同被東吳擒住并慷慨就義。

    叱咤三國的關雲長走到了盡頭。

     其實,關羽素守信義聲望很高,并且擁有極佳的領導能力,深得屬下崇拜。

    但又恃才傲物,特立獨行,軍中将領大多對他敬而遠之。

    就拿上面提到的糜芳和傅士仁來說,在攻打襄樊前,關羽因他倆飲酒失火而欲斬首,全奈其他将領求情而得免,然而關羽仍給了他倆鎮守大本營的重任,結果倆人記前嫌而降了東吳,使關羽走投無路。

    還有劉備的義子劉封,本就對這位關二叔又敬又怕,再加上有人蠱惑,把二叔的最後一步退路也給堵了。

    同樣是義子,關平卻又是另一個樣! 關羽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