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丹心照汗青

關燈
比起無數人的布施之心來,實在慈悲許多。

    ” 蘇曠忍不住腼腆道:“這個……也是我輩俠義之人應為之事。

    ” “好!”白須老僧霍然起身,合十道:“老衲便為天下百姓請命,還請蘇大俠再‘不忍’一回。

    ” 蘇曠悔得腸子都青了,心中哀嚎一聲我的娘啊該來的果然來了,這一路高帽子套下來,一時不留神還是上了鈎,隻是話一出口不好收回,他隻好也站起來,皮笑肉不笑地哼哼兩聲:“大師……你……先說說看什麼事兒吧。

    ” “坐。

    ”白須老僧第三回讓座,這一次他不再贅言,緩緩說起一樁驚心動魄的舊事來。

     “這段故事全是從一部野史上得來,老衲不過照本宣科,蘇大俠,你權且聽之——這是許多年前的一樁往事了,昔時老皇駕崩,新皇登基,一個弱冠少年,一時自然無法駕馭朝中如狼似虎的群臣。

    衆臣之中,被新皇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就是年輕氣盛的西王。

    西王手握重兵威震西陲十餘載,本人又是皇室宗親,他若有輕舉妄動的心思……小皇帝這個皇位也未必這麼輕易得來。

    小皇帝無奈之下,隻得一力扶植征東大将軍李三江。

    就在此時,有個年輕的才子,一舉中了探花,依舊例授了翰林院編修,此人本就才高八鬥,又生得清俊逸秀,一時間名冠京華,也不知多少名門顯貴動了擇婿的念頭。

    ” 蘇曠雖久不知朝中事,但是這段故事他多少知道一點,昔年九門提督慕孝和就是西王的嫡系,西王與李三江左右朝政的日子,也是被後人戲稱“二虎夾一龍”的時期。

    他點頭笑道:“才子而美姿容,正是東床不二人選,想必此人日後必是飛黃騰達?” 老僧搖頭:“隻可惜,那位探花郎自幼患了極嚴重的口吃。

    ” 為官之道,本來就講究講究言語逢迎朝堂迎合,蘇曠聞言一歎,也知道這人的仕途定是多少有些險阻。

     老僧遺憾之意更重:“但那位探花郎絲毫不以為意……日後衆人才明白,他志不在仕宦,隻想編出一部煌煌史書來。

    隻是,談何容易……西王原本的心思是什麼,後人也無從得知,隻是皇帝一而再再而三防他壓他,他漸漸也生出了反心來。

    那位征東的李将軍一路破格提拔,提拔之餘卻也處處挾制,又被朝中不少人議論嘲諷,他漸漸的也和西王交好,二人都是一樣的心思,不願意興兵動武,但想要再握一份重權,可以高枕無憂。

    本來這些也就是私下議論,但是有一日,西王前往李将軍府上做客,頓時生出一番計較來——”老僧似乎微微的有些汗顔,卻還是接着說,“李三江一介武夫,姬妾無數,子女也是無數,但最小的一個女兒是個西域胡姬所生,竟是是個妲己、褒姒一般的絕世美人。

    西王隻見了她一面,就回頭對李将軍說——唉。

    ” 老僧輕宣一聲佛号:“罪過,罪過,西王将那女子好生贊揚一遍,又說這等女子數百年才能出一個,你女兒才不過十三歲,但通體風流一派天真,命裡注定是個是非之人。

    于是二人計議,要想個法子送這女子入宮。

    當時那女子尚未取字,又是家裡最小的一個,合府上下呼之為‘幺兒’”。

     蘇曠忍俊不禁,武将荒淫好色本來也是常事,倒是難為了老和尚娓娓道來,想必西王言語之間也頗有豔辭,他頓時對那部野史有了些興緻。

     “于是過不久,李将軍就托言壽筵,在家中大擺“雪牡丹宴”,說是有一品叫做“冷月華”的牡丹能在雪中盛放,是稀世之寶——新皇生性極愛奇花異草,欣然而往。

    酒過三巡,君臣前往後花園賞牡丹的時候,卻有下人回報,說是一時不察,冷月華被李家小姐折了去——而這位李幺兒,就一時回避不及,拈花含笑見了皇帝一面。

    ” 蘇曠暗呼可惜,雪中夜宴,美人拈花,想必這一節裡還有許多眉目傳情的風流趣事,可惜到了老和尚嘴裡,卻變得平泛無奇,他又不好打探詳情,也隻能姑妄聽之—— “回轉内堂,皇帝果然問及李幺兒的身份年齡,有無婚配,李将軍自忖此事必成,忙回道小女年齡尚幼并無婚配,西王也跟着進言,說是李幺兒德才兼備,知書達禮,哪知皇帝話鋒一轉,說——西王的王妃兩年前辭世,朕就做個媒人吧,賜李小姐國夫人之号,你兩家錦上添花,如何?李将軍一時不知如何應對,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