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萬壽盛典初集卷二十七 恩赉四【加恩耆舊一】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 聖壽六旬直省緻仕大臣及诖誤罷歸者鹹詣京師八旗文武勳舊下至廢将退卒踴躍朝賀十二 日己醜 上命來京諸臣内有诖誤者年六十以上酌複其官 大學士【臣】溫達等謹 奏為欽奉 上谕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奉 上谕今歲來京年老之人甚多此内除本身特犯私罪外或有因公诖誤降級革職者酌量複還原品似應於十八日令其随班行禮大學士九卿等公同會議即行奏聞欽此恭惟我 皇上寛仁厚德優渥無加中外臣民均沾靡已茲降級革職年老之人俱各忻忭自數千裡奮勉來京特為 聖主六旬大慶以期瞻仰 天顔祝頌 萬壽者誠因受 恩深重感戴諄切之所緻也 皇上複廣宏仁寛宥罪愆還其原品於 萬夀正誕令随現任臣工班列行禮實亘古未有之曠典不惟獲罪之人得沾異數感激歡忭即現任臣僚靡不忻躍既奉 谕旨殊恩應察明各省來京年老之人除原品解任者令其照常行禮外其降級革職之人還其原品於十八日朝賀令入廷臣班次行禮俟 命下【臣】等即将姓名情罪逐一詳查另奏請 旨定奪奉 旨依議 三月十五日大學士九卿等摺奏【臣】等遵 旨會同問明各省來京人員年歲并詳查犯罪緣由除年不及六十犯重罪近日革職者不開外今将年老之文官李録予等二十三人武官王世臣等二人姓名開列具奏此内何員應複還原品頂帶之處伏候 上裁奉 旨原任提督王世臣原任侍郎李録予彭會淇原任副都禦史勞之辨原任谕德楊大鶴原任禦史袁橋鹿賓原任院使孫之鼎原任署正邢俨原任知府章文鐄原任通判趙命任原任知縣沈宗潢俱給與原品 十五日壬辰 命八旗官員诖誤罷職者年六十以上亦與酌複 大學士【臣】溫達等謹 奏為欽奉 上谕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奉 上谕漢官内年逾六十者俱已查明施恩滿洲蒙古漢軍官員着亦照此例查奏欽此欽遵【臣】等行查八旗公同詳查犯罪緣由除曾拟重罪者不開列外遵 旨将六十歲以上官員職名幷犯罪緣由開列具奏此 内何員應複還原品頂帶之處伏候 上裁俟 命下之日準令随班行禮可也奉 旨依議 十六日大學士九卿等摺奏【臣】等遵 旨會同查明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犯罪官員緣由除曾拟重罪者不開列外将六十以上原任尚書阿山等一百二十三人原任都統齊式等四十八人姓名開列具題此内何員應還原品頂帶伏候 上裁奉 旨原任尚書阿山郭世隆原任総督石文晟喻成龍原任侍郎常書敦多禮巴錫戴都禮多奇原任廵撫王國昌許嗣興原任府丞李法祖原任禦史穆書邁色舒述布原任郎中金達善碩木鼐原任知府王興遠範承訓姜承基原任員外郎範時彥李勳黑色禮李起鳌陳懷德北京塔海原任主事吳拜原任治中吳泰原任知縣蒲敏政徐秉元楊起鳳原任都統齊式紮拉克圖原任一等侍衛烏勒原任二等侍衛塞勒原任參将蘇繼武原任拖沙喇哈番費雅哈查林原任步軍校薩海原任防禦綽英額原任守備張興文原任骁騎校多奇俱着給與原品 是日奏事治儀正儍子等又捧出 禦書谕旨交與吏部尚書富甯安等欽遵 谕旨曰朕所知大吏及七旬以上者理當給與原銜或有當年少時得罪并無効力而又年歲未及七十者有何功勞亦給與原銜乎 十八日乙未 上禦殿受朝賀緻仕大臣及年六十以上複職官員并 随班行禮是日頒 恩诏録舊勞 恩诏内開 一先年出征人内有功牌應得官者除抵軍罪外其守雲南城及在隴州控告不準叙功人等所存無幾今皆老邁不能効力茲遇覃恩着兵部查明仍行補叙一年尚未老傷廢辭職官員及傷廢退甲兵丁酌給錢糧米石 二十一日戊戌 命給原任吏部尚書徐潮等封? 本月二十三日吏部尚書【臣】富甯安等謹 奏為恭逢 盛典仰籲 皇仁事準原任吏部尚書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緻仕徐潮等奏稱竊【臣】等幸際昌明欣逢 聖壽當 六旬之大慶協萬國之歡心中外臣民秉赤誠而來辇 下祝三多而頌九如者以億萬計 德音誕布解澤旁敷浩蕩難名洪?畢暨真亘古帝王之所未有也第【臣】等系緻仕候補之員皆未得與邀 恩之列伏思 萬壽覃恩普天臣庶盡以沾沐為榮【臣】等自翰林洊 至崇班俱荷 聖明格外知遇今複躬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