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了了,這是何故呢?因為這些衙門中的事情,張先生在家并不與婦女談及,所以他眷屬等,于黃繡球一段公案,隻知是張先生應辦的公事,不知其中是張先生斡旋解圍。
當下聽黃繡球略說幾句,也略略的謙遜了幾句。
接着說:“我們當家的這病,起初甚險,幸虧敝親畢大嫂子來了,用外國的醫法,這兩日已一天好似一天。
”黃繡球道:“原聽見說府上到了一位令親畢太太女醫,高明得很,現在那裡,可容相見?”說時恰好畢太太從張先生卧房用了藥出來,便指着與黃繡球互見了禮,大家坐定傾談。
黃繡球将他近來的曆史,從頭至尾,一直說到他要怎樣開辦學堂的話,都盡情吐露,從飯前到飯後未曾住口,竟似忘記了初次在張府上作客一般,毫不客氣。
這是黃繡球的一片激發性情,想必與那畢太太話更投機,故而如此。
實在也是做書的化詳為略,省得拖沓煩絮的法子。
卻說那畢太太聽完黃繡球那一篇話,且異且歎,心中也把黃繡球引為知己,隻說:“可惜我要急于回去,不能在此與黃嫂子多盤桓幾日。
我去後耳聽消息,你等張先生病好全了,把你的事商量停妥,請你通個信與我,有什麼見得到的,我自然回信告訴你。
或者秋涼後九十月間,我特地再來一趟,就長住些,幫你點忙。
難得我們女子中,在這内地裡,有你這黃嫂子這種人,不可多得。
今日幸會,實在佩服。
”黃繡球笑道:“我本曉得什麼!像你畢大嫂子周遊外國,利己利人,才算是女中豪傑。
如今張先生的病總還仗你調理幾天,再耽擱些。
你府上原籍地名,同張家嫂子是怎樣一宗親戚,我方才請教的還不清楚,請你再叙一叙,想同你仰攀個姊妹稱呼,連着張嫂子,三個人通一個譜,不知可不嫌唐突否?”張先生的妻子忙道:“我使不得,他是我母親的嬸嬸,比我長兩輩呢。
”畢太太說:“也罷,就是我兩人自此以姊妹相稱,不用那俗例,寫什麼帖子。
我有一張名片交給你,做個紀念。
你也寫一張名片給我便是。
”張先生的妻子一看那名片,隻是二寸多長,一寸多闊,白白的一片厚紙,上面當中有五個字是印刷的,問:“這就是名字嗎?”黃繡球接來看時,正是“畢強字去柔”的五個字,便說:“我沒有這樣名片,也沒有什麼表字,請你就代我寫一張,并起一個表字出來,如何?”畢太太道:“表字沒有何妨?我也沒有這樣的空白片紙,替你拿洋紙裁一個,你自寫一個名字在上面,交與我就結了。
”黃繡球說:“我的字斷不能寫,還請代寫為是。
” 這裡女賓主三人與一班婦女方在叙談,聞得張先生從卧房内呼喚他妻子說道:“黃嫂子在這裡,黃通理先生來了沒有?”他妻子答道:“今日未來,可要請他一聲?”黃繡球接口道:“前幾次,他原有話要同張先生面商,隻因貴體違和,未得晤叙。
明日如果張先生精神好些,我回去叫他來請教些就是了。
”張先生說:“沒有别的,我想起前次通理先生要捐辦學堂的事,這具禀捐款,是極容易的公事,倒是學堂章程,一時難定。
我們舍親畢太太,他曾在外國學堂讀書多年,雖是習了外國醫的專門,卻于中外普通學問,很講求過的,湊巧好請通理先生大家談談。
”畢太太聞此言,又謙說:“我也隻得一知半解,不懂什麼。
方才聽我黃妹妹叙他的近事,真可謂女志士,非我所及。
我們兩人現已認為姊妹,等我回去一趟,再出來,說定與他幫忙,是我女子們可盡的義務、可達的勢力,斷不敢放棄推诿的。
”黃繡球道:“原來姊姊尚有如許才學,不肯自露,更叫我自覺粗鹵,論起來就該拜姊姊為師了。
姊姊在此,既須為張先生調理病症,又急欲回府,不免有點煩冗,倘還能留些空兒,明日我再同我家通理來聆張先生的教,順便請姊姊再指示些。
” 張先生聽說道:“如此甚好,你二位也不必客氣,明日通理先生來,商量定了,我等一兩天也就要進省辦公,打聽辦學堂的文書幾時發出來,便可乘機具呈。
”黃繡球說:“外面告示是已經出了。
”便把黃通理所說的告示大意,告之張先生。
張先生道:“這兩日正在考決科,怎麼那辦警察學堂的告示也出來了?我在病中,可就不得個信兒。
據這告示的意思,真不上緊,真是那句話,要等上司催下來,再拿無款可籌四字搪塞。
如今我們捐款請辦,定可批準。
所怕題目太大,捐的人獨力難支。
通理先生
當下聽黃繡球略說幾句,也略略的謙遜了幾句。
接着說:“我們當家的這病,起初甚險,幸虧敝親畢大嫂子來了,用外國的醫法,這兩日已一天好似一天。
”黃繡球道:“原聽見說府上到了一位令親畢太太女醫,高明得很,現在那裡,可容相見?”說時恰好畢太太從張先生卧房用了藥出來,便指着與黃繡球互見了禮,大家坐定傾談。
黃繡球将他近來的曆史,從頭至尾,一直說到他要怎樣開辦學堂的話,都盡情吐露,從飯前到飯後未曾住口,竟似忘記了初次在張府上作客一般,毫不客氣。
這是黃繡球的一片激發性情,想必與那畢太太話更投機,故而如此。
實在也是做書的化詳為略,省得拖沓煩絮的法子。
卻說那畢太太聽完黃繡球那一篇話,且異且歎,心中也把黃繡球引為知己,隻說:“可惜我要急于回去,不能在此與黃嫂子多盤桓幾日。
我去後耳聽消息,你等張先生病好全了,把你的事商量停妥,請你通個信與我,有什麼見得到的,我自然回信告訴你。
或者秋涼後九十月間,我特地再來一趟,就長住些,幫你點忙。
難得我們女子中,在這内地裡,有你這黃嫂子這種人,不可多得。
今日幸會,實在佩服。
”黃繡球笑道:“我本曉得什麼!像你畢大嫂子周遊外國,利己利人,才算是女中豪傑。
如今張先生的病總還仗你調理幾天,再耽擱些。
你府上原籍地名,同張家嫂子是怎樣一宗親戚,我方才請教的還不清楚,請你再叙一叙,想同你仰攀個姊妹稱呼,連着張嫂子,三個人通一個譜,不知可不嫌唐突否?”張先生的妻子忙道:“我使不得,他是我母親的嬸嬸,比我長兩輩呢。
”畢太太說:“也罷,就是我兩人自此以姊妹相稱,不用那俗例,寫什麼帖子。
我有一張名片交給你,做個紀念。
你也寫一張名片給我便是。
”張先生的妻子一看那名片,隻是二寸多長,一寸多闊,白白的一片厚紙,上面當中有五個字是印刷的,問:“這就是名字嗎?”黃繡球接來看時,正是“畢強字去柔”的五個字,便說:“我沒有這樣名片,也沒有什麼表字,請你就代我寫一張,并起一個表字出來,如何?”畢太太道:“表字沒有何妨?我也沒有這樣的空白片紙,替你拿洋紙裁一個,你自寫一個名字在上面,交與我就結了。
”黃繡球說:“我的字斷不能寫,還請代寫為是。
” 這裡女賓主三人與一班婦女方在叙談,聞得張先生從卧房内呼喚他妻子說道:“黃嫂子在這裡,黃通理先生來了沒有?”他妻子答道:“今日未來,可要請他一聲?”黃繡球接口道:“前幾次,他原有話要同張先生面商,隻因貴體違和,未得晤叙。
明日如果張先生精神好些,我回去叫他來請教些就是了。
”張先生說:“沒有别的,我想起前次通理先生要捐辦學堂的事,這具禀捐款,是極容易的公事,倒是學堂章程,一時難定。
我們舍親畢太太,他曾在外國學堂讀書多年,雖是習了外國醫的專門,卻于中外普通學問,很講求過的,湊巧好請通理先生大家談談。
”畢太太聞此言,又謙說:“我也隻得一知半解,不懂什麼。
方才聽我黃妹妹叙他的近事,真可謂女志士,非我所及。
我們兩人現已認為姊妹,等我回去一趟,再出來,說定與他幫忙,是我女子們可盡的義務、可達的勢力,斷不敢放棄推诿的。
”黃繡球道:“原來姊姊尚有如許才學,不肯自露,更叫我自覺粗鹵,論起來就該拜姊姊為師了。
姊姊在此,既須為張先生調理病症,又急欲回府,不免有點煩冗,倘還能留些空兒,明日我再同我家通理來聆張先生的教,順便請姊姊再指示些。
” 張先生聽說道:“如此甚好,你二位也不必客氣,明日通理先生來,商量定了,我等一兩天也就要進省辦公,打聽辦學堂的文書幾時發出來,便可乘機具呈。
”黃繡球說:“外面告示是已經出了。
”便把黃通理所說的告示大意,告之張先生。
張先生道:“這兩日正在考決科,怎麼那辦警察學堂的告示也出來了?我在病中,可就不得個信兒。
據這告示的意思,真不上緊,真是那句話,要等上司催下來,再拿無款可籌四字搪塞。
如今我們捐款請辦,定可批準。
所怕題目太大,捐的人獨力難支。
通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