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關燈
兒當做外人,倒是我外人,從來沒有拿一個錢送得娘家去呢。

    ”老太太聽了這話,沒頭沒腦,氣的半天不則聲,就有一口痰湧到喉嚨頭,趕緊叫丫頭們扶了坐起來,立刻請大夫。

    忙過這一天,到昨天下午,郎中已換了三個,今天又是三四個,方才這郎中,是第五個了。

     黃繡球聽得這些話,不由的心裡發怒,嘴裡要發出議論來。

    畢太太忙道:“我們輕着些,再取過藥方來,我瞧瞧看。

    ”果然四五張方子,都大同小異,上面開的黨參、歸身、黃蓍、白朮;頂高明的一張,開了燕窩五錢、杏仁三錢,還有些平肝豁痰的藥,用白木耳四兩,煎湯代水。

    孫小姐們說:“這一張是頭一位先生開的,吃下去不動不靜,老爺叫拿後來開的幾張煎服,還有幾張沒有用,請你們斟酌斟酌,到底吃那一張好。

    ”黃繡球不覺的說了一句道:“有這種媳婦,藥還吃得好嗎?”畢太太心下暗想:這病把痰都糊滿了,經不住氣分虛弱,一脫就要脫的。

    便道:“讓我再進去看看。

    ”當時他那醫具箱子是帶去的,便進房取出聽肺筒,在病人身上聽了聽,又對着時辰表,診了診脈息。

    出來并不講好歹,隻是皺眉咂嘴。

    胡進歐知是不妙,礙着人多,不好問得。

    畢太太也着實不安,然而一時無法。

    停了會,見陳膏芝進來,那時已将近申牌,來時原不曾吃午飯,不免餓了,趁着回避陳膏芝,便辭了陳家,同黃繡球回去。

     一問王老娘已經退熱,又将陳老太太得病的事,說與黃通理聽了。

    黃通理也很為歎息,說:“這樣倒是我們害了那老太太,叫他婆媳失和,保不定有個三長兩短,如何對得住他老人家?你們兩位,總得時常去理勸理勸,那吃不得的方子,叫他們少吃才是。

    ”黃繡球道:“我看他家,正主兒幾個人,既然日夜的登在黑暗地方,又那般野蠻無理,其餘剩些奴仆小孩子們,七忙八亂,無話可說,眼睜睜看那老的,實在可惜。

    我們倆去了這大半天,那位陳大人的太太始終沒有見面,隻見病急亂投醫,煎的藥同茶似的,來不及一碗一碗送進去灌。

    依我的性了,就要叫了那太太當面教訓他一番。

    ”畢太太笑道:“這個那裡能夠?卻是看那病狀,雖隻起了兩天,藥是吃壞得不少,照他家那樣雜亂,未必可以挽回。

    少停到黃昏後,說不得我同曹新姑再去看一趟來。

    發出去的知單,我看要另改日期。

    好在胡進歐是知道的,等會就托他,各處去知照一句。

    ”黃通理又歎口氣,說道:“這女學堂雖是你們兩位的發起,卻全虧了這通達賢明的老人家,才替你們團結起來。

    如今他老人家的病,萬一不好,不免令人傷心。

    ”黃繡球登時眼圈兒一紅,脫口說道:“隻怕慶祝會做不成,先要做個追悼會了。

    ”黃通理、畢太太半晌無語。

     忽然張先生那邊打發人來,張先生有病,請畢太太過去。

    大家聽得這話,說真真好運氣,碰在一堆,大家急至張先生處。

    一問,也是從前天起的病,舊恙複發,無甚要緊,不過上回是畢太太看好,所以又來請他。

    大家放下了心,談起陳家老太太的病情。

    張先生也着實感歎。

     畢太太替張先生看了,折到陳家。

    陳老太太的病依然如此,隻聽得喉嚨口的痰,聲如鋸,昏沉沉兩眼不開。

    畢太太道:“這都是黃芪吃下去膩住了,可不能再往下吃。

    ”房裡的丫環們道:“下午老爺已叫停了藥,過一杯參湯送上去,全吐出來,一口沒有到肚。

    ”畢太太頓着腳道:“這都使不得!”陳膏芝的夫人陳太太正在外面聽着,說道:“什麼使得使不得,要你多事!頓得腳底下地闆喳喳的響,吓壞了老太太,你不要承當不起!”畢太太好不氣忿,忍住了走回家,一連幾天就沒有去。

    在家裡看了王老娘,又去看張先生,這兩人病都無礙,惟有陳老太太的病,到底關心。

     一日又約了黃繡球們同去,走過一條街上,見一家鋪子門前把擁了幾十個人,大聲吵鬧,擠也擠不動。

    要從旁邊一條胡衕裡抄出去,又見一大班人,也正從這胡衕東面吆喝出來,不知為了何事,隻得站開讓過。

    聽那些吵的講着,講的卻是一片奇談,好笑好氣,好不吓人。

    要知怎樣吓人,怎樣好笑好氣,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