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關燈
想先辦一個私立家塾,也是不錯。

    既名家塾,更由得我們自定規模,自立派頭。

    這是畢太太優于布置的,包管與通理先生見了面,一定意氣相洽,有說有商量的,其事易成。

    ”黃繡球不勝歡喜,又談談說說的。

    外面報道黃先生家打發人同小轎子來接了。

    黃繡球道:“我是要走,不要坐轎子。

    ”遂回絕轎夫,叫來人領了他兒子,辭了張家,訂期明日再見。

     回至家中,黃通理先問張先生的病情如何,黃繡球告以一切。

    黃通理也十分興會,說:“張先生病了這一個多月,還把我們的事切切在心,可見實是個熱心熱腸的人。

    ”說話之間,天色近晚,那黃繡球的房分兄弟找了上門,不免叙些寒暄禮節,帶了些廣東澳門香港各處的土物送來,問道:“姊姊今日與畢太太談了這一天,可提起我沒有”黃繡球道:“這不便就提,看畢太太為人極好,想必平日待你必不是那薄情仗勢的。

    他叫你什麼名字?你可仍舊是小時候的名字麼?”那人道:“我自從賣為豬仔之後,就被他們改叫做唐順仔。

    去年跟了畢太太,也就仍舊叫唐順仔。

    ”黃繡球說:“你小時的名字,可還記得?”那人道:“我小時候名字叫複華,怎麼會忘記呢?”這複華與黃繡球、黃通理又各自細談了好些。

     末後黃繡球說:“畢太太在這幾日内須動身回府,你且跟着他同去。

    随後我隻說有個兄弟,自小分散,聞得在他那府上相近一帶,寫信托他訪求,那時再作個巧相逢,始為光傥。

    ”複華道:“甚好,今晚來得已久,我要去了。

    我已是無家之人,可憐飄泊十幾年,得此意外歡叙,還要姊夫姊姊念着父母之情,格外看待。

    我積蓄得外國金洋百餘元,藏在身邊。

    内地既無可換,明日想送來姊姊這裡放着。

    姊夫要有正用,盡可托人到上海去換了使用。

    大約合着本國洋錢,也有一千多呢。

    ”黃通理問:“此項為何向來不存放畢太太處?你跟他年把工夫,為何積蓄得這多?”複華道:“一半是辛苦攢聚的,一半是傭資賞資。

    在廣東原是放在畢太太處,臨走時,他說他到東到西,行蹤不定,途中或與我分散,交給我自己收存。

    畢太太他的款子,也不多,也是胡身帶了走的。

    ”黃繡球道:“這個你交放于我,原可放心,惟如今既仍跟着畢太太,萬一他問起你來,不實說,就難以支吾;一實說,倒不好,不如你還帶着為是。

    再者,我明日同你姊夫還要到張家會畢太太,你仍不要露面;便露面,不要露出神色來。

    ”複華答應着辭去。

     剛送出門口,隻見黃禍掌着燈籠,急喘喘的走進來說:“那決科的案出了,怪稀奇的,取了兩名備取,就是我同你,你在先,我在後。

    向來決科沒有備取名目這必因我們做的兩本,本在不取之列,又因是決科,一榜盡賜及第,故附在後頭,這賓興費總可以領得到手。

    我們隻要去下場,中出舉來,管他備取不備取。

    ”黃通理聽這些話,不耐煩說:“我不想下什麼場,我這賓興費也讓你去領了就是。

    ”黃禍喜道:“這個何必,你也不必因此灰心,不相信那閱卷的怎樣瞎了眼,把你的卷子看得這般低。

    我與禮房相熟,我去把你我的即刻領他出來,看是何批評。

    ”黃通理越聽越厭,也不則聲。

    黃禍一翻身,提着燈籠便走。

    黃通理對黃繡球道:“這真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時常來攪擾不清!将來不要我有什麼事,他都來插身插嘴,就應在這個連名的上頭,我在先,他也掣肘于後,那可就害死了人!小人難養,有得就無餍,無利就懷恨,偏偏被他糾纏住了,好不可惱!我黃家卻是這種不肖子孫最多,開了家塾,把這些不肖的教化幾個,也是極要緊的了。

    認真明日去同張先生、畢太太商量,請畢太太先代我拟個規則,請你先做我這家塾的幹事員罷。

    ” 正說着,黃禍又敲着大門進來,手拿着兩本卷子,說:“你的并沒圈點,隻批了一個批語。

    我的你看這橫杠子豎杠子打了許多。

    我原不會做,你卻可惜了,怎麼不依着《四書合講》?又把王安石太太的奸臣說好了呢?”黃通理說:“你不必問,我把卷票子送給你,我那賓興費一定歸你去領。

    我還要替孩子們背書,你坐坐再去。

    ”黃禍又得了一宗外快,欣然說道:“如此明日再會,我就去了。

    ” 去後不多一刻,又有人來打門,問是誰人,不人。

    問了半天,隻說:“是我!我!”聽不出個聲音,畢竟開過門那人是誰,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