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一個男人或老漢,人們便在他手裡放一枝棕榈葉,神甫替他做死亡禱告;然後,将他輕輕放進預先挖好的石墓,讓他長眠在裡面,期待永恒的複活。
阿克黛進入這些陌生的拱頂下面時,就在那兒第一次看見了棺材,那時他們在她身上引起的極度恐懼變成了傷感:這個内心裡仍不信教,可靈魂裡己信奉基督教的姑娘有時在這些墳墓前停留幾個小時,看看悲痛的母親、妻子和女兒用刀尖雕刻出來的心愛者的名字和表達他們痛苦和希望的宗教符号,以及那些神聖的碑文。
十字架幾乎淩駕一切,對人來說她是屈從的象征,向人們講述了上帝的痛苦;然後是耶路撒冷聖殿裡燃燒的七枝燭台,或是把在天堂花園裡采撷的橄榄枝帶給人間的仁慈善良的信使&mdash&mdash即方舟的白鴿。
同别的情況下一樣,阿克黛心裡又恢複了更鮮明、更強烈的幸福記憶;她留心觀察陽光,傾聽大地的聲音;她孤零零地獨自坐下來,背靠着石心柱子,雙手合成十字,額頭抵在膝蓋上,罩着長面紗,路過她身旁的人,如果偶爾沒有聽見她嘴裡發出的一聲歎息,如果沒有發現她渾身顫栗的話,她就象陵墓上的一尊塑像了。
隻有保羅知道這個靈魂裡發生的事。
曾看見過基督寬恕德萊娜的保羅,相信時間和上帝能治愈這個創傷,見她這麼緘默不語、絲紋不動,便對最貞潔的年輕處女們說:&ldquo替這個女人祈禱吧!讓天主寬恕她,讓她有一天成為你們中的一員,也同你們一起祈禱。
&rdquo姑娘們遵命行事,她們的祈禱也許升上了天國,也許淚水減輕了痛苦的悲傷。
大家馬上看見:嘴唇上挂着微笑,眼裡噙滿淚珠的希臘姑娘,重新回到夥伴中間了。
可是,當隐藏在地下墓穴的基督徒靠施舍、傳播信仰的熱忱和期待過日子的時候,他們上面卻發生了許多事件。
不信教的世界象醉漢般搖搖晃晃,而宴會王子和酒神節的帝王尼祿卻拼命尋歡作樂,飲酒嗜血。
阿格麗庇娜的死,已經除掉了用孩子對母親懷有的恐懼可以約束他的障礙;可是從焚屍柴堆的火焰熄滅時起,所有的廉恥、所有的良心和所有的内疚,似乎都随她一道消失了。
他曾想留在波利,因為豐富的感情消失以後,繼之而來的是恐懼。
無論人們如何蔑視他,無論他怎樣公開表示亵渎諸神,尼碌隻能認為這樣的罪行不會激起一些人的仇恨和另一些人的憤怒來反對他,因此,他住在遠遠離開那不勒斯和羅馬的地方,等待信使給他帶來消息。
可是他曾錯誤地懷疑元老院行為卑鄙、心懷叵測。
不久,一個貴族和騎士的使團前來慶祝他避免了意外的新的危險,向他宣稱不僅在羅馬、在帝國的所有城邦裡,神殿裡都擠滿了他們的使節,用祭品表現他們的喜悅。
至于諸神,如果必須相信完全可以給他們一點嚴格的作風和嚴厲的行為的塔西特,他們就不那麼随和了。
他們把失眠症送給不感到負疚的殺母的人。
在失眠中,他聽見附近山坡頂上的号聲,從他母親墓地那邊傳來了陌生的悲哀的叫聲,這聲音在他耳裡嗡嗡作響。
因此,他動身去那不勒斯。
在那不勒斯,他又去與波貝厮混。
當年就是因為她,尼祿才開始厭惡奧克塔維。
可憐的奧克塔維,她曾天真無邪地愛過尼祿,并且在阿格裡波納的撮合下,才與尼祿結為發妻。
如今,她已從這種純真的情感中自拔出來了。
舉行婚禮那天,也就是她開始服喪的第一夭,她走進洞房隻是為了看看她那被毒死的父親和兄弟布裡塔尼庫斯。
為了同更有權勢的情婦競争,她遠離羅馬,在潘達泰爾島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
她已經預感到死到臨頭,沒有生存的希望。
整個院子裡隻有一個百人隊長和士兵,他們注視着羅馬,隻等一道命令、一個手勢、一個動作,每個谄媚的人就充當一名劊子手&mdash&mdash怎麼!在堂而皇之的通奸和擁有無限權力的環境中,就是這種凄涼孤獨、與世隔絕的生活使波貝痛苦不堪;奧克塔維的美貌、青春和不幸使她頗受人喜愛;羅馬人本能地用這種憐憫弱者的感情同情她;可是這種同情反而加速了她的毀滅,而永遠拯救不了
阿克黛進入這些陌生的拱頂下面時,就在那兒第一次看見了棺材,那時他們在她身上引起的極度恐懼變成了傷感:這個内心裡仍不信教,可靈魂裡己信奉基督教的姑娘有時在這些墳墓前停留幾個小時,看看悲痛的母親、妻子和女兒用刀尖雕刻出來的心愛者的名字和表達他們痛苦和希望的宗教符号,以及那些神聖的碑文。
十字架幾乎淩駕一切,對人來說她是屈從的象征,向人們講述了上帝的痛苦;然後是耶路撒冷聖殿裡燃燒的七枝燭台,或是把在天堂花園裡采撷的橄榄枝帶給人間的仁慈善良的信使&mdash&mdash即方舟的白鴿。
同别的情況下一樣,阿克黛心裡又恢複了更鮮明、更強烈的幸福記憶;她留心觀察陽光,傾聽大地的聲音;她孤零零地獨自坐下來,背靠着石心柱子,雙手合成十字,額頭抵在膝蓋上,罩着長面紗,路過她身旁的人,如果偶爾沒有聽見她嘴裡發出的一聲歎息,如果沒有發現她渾身顫栗的話,她就象陵墓上的一尊塑像了。
隻有保羅知道這個靈魂裡發生的事。
曾看見過基督寬恕德萊娜的保羅,相信時間和上帝能治愈這個創傷,見她這麼緘默不語、絲紋不動,便對最貞潔的年輕處女們說:&ldquo替這個女人祈禱吧!讓天主寬恕她,讓她有一天成為你們中的一員,也同你們一起祈禱。
&rdquo姑娘們遵命行事,她們的祈禱也許升上了天國,也許淚水減輕了痛苦的悲傷。
大家馬上看見:嘴唇上挂着微笑,眼裡噙滿淚珠的希臘姑娘,重新回到夥伴中間了。
可是,當隐藏在地下墓穴的基督徒靠施舍、傳播信仰的熱忱和期待過日子的時候,他們上面卻發生了許多事件。
不信教的世界象醉漢般搖搖晃晃,而宴會王子和酒神節的帝王尼祿卻拼命尋歡作樂,飲酒嗜血。
阿格麗庇娜的死,已經除掉了用孩子對母親懷有的恐懼可以約束他的障礙;可是從焚屍柴堆的火焰熄滅時起,所有的廉恥、所有的良心和所有的内疚,似乎都随她一道消失了。
他曾想留在波利,因為豐富的感情消失以後,繼之而來的是恐懼。
無論人們如何蔑視他,無論他怎樣公開表示亵渎諸神,尼碌隻能認為這樣的罪行不會激起一些人的仇恨和另一些人的憤怒來反對他,因此,他住在遠遠離開那不勒斯和羅馬的地方,等待信使給他帶來消息。
可是他曾錯誤地懷疑元老院行為卑鄙、心懷叵測。
不久,一個貴族和騎士的使團前來慶祝他避免了意外的新的危險,向他宣稱不僅在羅馬、在帝國的所有城邦裡,神殿裡都擠滿了他們的使節,用祭品表現他們的喜悅。
至于諸神,如果必須相信完全可以給他們一點嚴格的作風和嚴厲的行為的塔西特,他們就不那麼随和了。
他們把失眠症送給不感到負疚的殺母的人。
在失眠中,他聽見附近山坡頂上的号聲,從他母親墓地那邊傳來了陌生的悲哀的叫聲,這聲音在他耳裡嗡嗡作響。
因此,他動身去那不勒斯。
在那不勒斯,他又去與波貝厮混。
當年就是因為她,尼祿才開始厭惡奧克塔維。
可憐的奧克塔維,她曾天真無邪地愛過尼祿,并且在阿格裡波納的撮合下,才與尼祿結為發妻。
如今,她已從這種純真的情感中自拔出來了。
舉行婚禮那天,也就是她開始服喪的第一夭,她走進洞房隻是為了看看她那被毒死的父親和兄弟布裡塔尼庫斯。
為了同更有權勢的情婦競争,她遠離羅馬,在潘達泰爾島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
她已經預感到死到臨頭,沒有生存的希望。
整個院子裡隻有一個百人隊長和士兵,他們注視着羅馬,隻等一道命令、一個手勢、一個動作,每個谄媚的人就充當一名劊子手&mdash&mdash怎麼!在堂而皇之的通奸和擁有無限權力的環境中,就是這種凄涼孤獨、與世隔絕的生活使波貝痛苦不堪;奧克塔維的美貌、青春和不幸使她頗受人喜愛;羅馬人本能地用這種憐憫弱者的感情同情她;可是這種同情反而加速了她的毀滅,而永遠拯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