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遊八殿重履新開路 觀各獄復覽奈何橋
關燈
小
中
大
君曰:「免禮了,仍上前引導可也。
」 於是一齊入城,到了大街,見左邊有一所大衙署,乃是八殿大王宮殿,判司曰:「到了。
」真君允一下了鶴馬,進了轅門,看看正面大門高聳,上立一匾曰:「八殿都市王宮闕」七個大字,黑漆金書,光輝炫目,兩判司進宮稟報,允一再看門左右題一聯曰: 曾面七王,莫道嚴刑都用盡。
今來入殿,須知酷罰更難寬。
〈【此對彰明刑罰,警醒世人。
】〉 允一方將對看罷,判司連步出來,說道:「大王有請,請帝君與善人進宮。
」真君命允一整肅衣冠,即跟隨判司進宮,連歷了五重門,對匾甚多,不及細看,比到了正殿之天井,爾時大王尚未出來,允一擡頭一看,見殿當中懸一匾曰:「賞罰無私」四字,左右有一聯曰: 罰孽有多般,可知歷受熬煎,都緣自造。
法庭今再勘,衹恐重經熱惱,更是難堪。
此外對聯甚多,允一方欲備覽,見大王已出煖閣,下階相迎,真君帶領允一,隨同上階,到了殿中,彼此各各見禮,分賓主坐下,真君曰:「吾柳奉敕、領允一師弟,要到大王各獄內,縱觀獄情,乞大王派一司官,前往引導,實為公便。
」大王曰:「吾王已早奉敕,定然遵照辦理,惟教主命撰勸世文一篇,昨數日已經撰就,擬煩允一師弟,帶回壇中,聊以塞責,未知見允否?」真君曰:「應盡職務,焉敢推辭。
」大王即從袖中拈出稿來,呈與真君,真君命允一當殿宣讀一遍,其題目乃是: 八殿都市王訓信朋友文 「三綱立極,曰君曰親,兄弟夫婦,列於五倫。
惟茲朋友,亦在其內,交際往來,禮焉可廢。
交道維何?信義無訛,以誠相感,永矣靡他。
其在總角,志同道合,風雨雞窗,互相磨琢。
善則相勸,過則相規,芝蘭契洽,不詐不欺,或在貧賤,歷久不變,車笠為盟,交情乃見。
〈(貧賤之交當以此為式則)〉卓彼先民,天性何真?傾蓋如故,白首如新,令人景仰,高風不已。
齊有管鮑,分金有道。
尚義雷陳,膠漆式好。
季劄情長,掛劍弗忘。
解衣羊左,史冊流芳。
桃園結義,皎皎無愧。
名重古今,後人難企。
古之賢豪,義氣天高。
誠信友愛,誼等同胞。
生死不惜,患難不易。
永訂同心,堅如今石。
胡今之人,勢利相因,居心狡詐,交道不純。
食言不認,然諾寡信,覆雨翻雲,毫無血性。
言不由衷,隙末兇終,互相疑忌,蛇影杯弓。
多年情密,一朝割席,傾軋相攻,視同仇敵。
亦或取媚,假仁假義,口蜜雖甘,腹劍難避。
如此無良,信義淪亡,擇交不懼,終為禍殃。
籲嗟世態,令我感慨,附然趨炎,友道安在。
我勸眾生,各秉真誠,虛誑詐偽,切莫施行。
既屬朋友,信字宜守,見性明心,方能持久。
一事相欺,諸事不宜,車無輗軏,何以行為?凡事斟酌,不可爽約。
豪傑聖賢,千金一諾。
信字不拋,方能全交。
居今希古,甚望爾曹。
此文雖俗,字字金玉,各宜體之,欽哉勿忽。
」 〈【朋友誼屬五倫,相孚以義,大家宜知。
少年朋友,勸善規過,道德學問,自然獲益良多。
近日交道渝薄,無有追此芳蹤者,可歎!可歎!朋友無信寡恩之弊,真是擢髮難數。
此段文如畫工塗鬼,將世人鬼怪情形,描出筆妙如神。
良言藥石,朋友規箴,世人遵守,俗美化純。
】〉 允一將文讀罷,真君在旁擊節稱贊,說道:「此文言簡意賅,足以風世勵俗,師弟好以帶回壇中,立付剞劂,將來流傳世間,有裨人心世道多矣。
」大王曰:「過蒙獎譽了。
」真君曰:「今夕時辰不待,就要告辭觀獄去矣。
」大王聞言,即刻派一判司隨同前往,送真君、允一,下了丹墀,真君拱手緻謝,出了殿門,到了大街。
允一見街場市面極其寬闊熱鬧,問判司曰:「大王所轄地面,係屬何方區域?城市街衢,何其寬闊衝繁乃爾,望乞指明。
」 判司曰:「吾王名稱都市,因冥司街市之繁盛,以吾王之地面為最,他殿王雖亦有街市,不逮此處多矣。
所司掌區域,乃在大海之底,正西沃燃石下,亦設一大地獄,名曰:「大熱惱。
」此獄縱廣五百由旬,亦另設十六小地獄,均與各殿相同,未識善君欲從何獄觀起?」允一曰:「先觀大獄可也。
但未解此獄命名,仍曰:「大熱惱」,豈獄中炎燠,勝過七殿者乎?」判司曰:「正為此也,善君到彼一看,便能知之。
」 〈【到了都市大街,而不遊之,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可惜。
】〉 判司領真君、允一,望著大獄而來,行行將近,果覺熱氣逼人,方指顧問,已抵獄門,獄吏迎入,進了場中。
允一擡頭,將週圍一望,其情形與志一所述無異,惟熱度十分酷烈,難以支持,片刻之間身如火燒,氣喘喉乾,汗流浹背,雖值隆冬天氣,勝過盛暑炎威。
獄吏曰:「請帝君與判宮善人,速上挹爽閣中安坐,飲盞香茶,以解煩渴。
允一聞之,喜不
」 於是一齊入城,到了大街,見左邊有一所大衙署,乃是八殿大王宮殿,判司曰:「到了。
」真君允一下了鶴馬,進了轅門,看看正面大門高聳,上立一匾曰:「八殿都市王宮闕」七個大字,黑漆金書,光輝炫目,兩判司進宮稟報,允一再看門左右題一聯曰: 曾面七王,莫道嚴刑都用盡。
今來入殿,須知酷罰更難寬。
〈【此對彰明刑罰,警醒世人。
】〉 允一方將對看罷,判司連步出來,說道:「大王有請,請帝君與善人進宮。
」真君命允一整肅衣冠,即跟隨判司進宮,連歷了五重門,對匾甚多,不及細看,比到了正殿之天井,爾時大王尚未出來,允一擡頭一看,見殿當中懸一匾曰:「賞罰無私」四字,左右有一聯曰: 罰孽有多般,可知歷受熬煎,都緣自造。
法庭今再勘,衹恐重經熱惱,更是難堪。
此外對聯甚多,允一方欲備覽,見大王已出煖閣,下階相迎,真君帶領允一,隨同上階,到了殿中,彼此各各見禮,分賓主坐下,真君曰:「吾柳奉敕、領允一師弟,要到大王各獄內,縱觀獄情,乞大王派一司官,前往引導,實為公便。
」大王曰:「吾王已早奉敕,定然遵照辦理,惟教主命撰勸世文一篇,昨數日已經撰就,擬煩允一師弟,帶回壇中,聊以塞責,未知見允否?」真君曰:「應盡職務,焉敢推辭。
」大王即從袖中拈出稿來,呈與真君,真君命允一當殿宣讀一遍,其題目乃是: 八殿都市王訓信朋友文 「三綱立極,曰君曰親,兄弟夫婦,列於五倫。
惟茲朋友,亦在其內,交際往來,禮焉可廢。
交道維何?信義無訛,以誠相感,永矣靡他。
其在總角,志同道合,風雨雞窗,互相磨琢。
善則相勸,過則相規,芝蘭契洽,不詐不欺,或在貧賤,歷久不變,車笠為盟,交情乃見。
〈(貧賤之交當以此為式則)〉卓彼先民,天性何真?傾蓋如故,白首如新,令人景仰,高風不已。
齊有管鮑,分金有道。
尚義雷陳,膠漆式好。
季劄情長,掛劍弗忘。
解衣羊左,史冊流芳。
桃園結義,皎皎無愧。
名重古今,後人難企。
古之賢豪,義氣天高。
誠信友愛,誼等同胞。
生死不惜,患難不易。
永訂同心,堅如今石。
胡今之人,勢利相因,居心狡詐,交道不純。
食言不認,然諾寡信,覆雨翻雲,毫無血性。
言不由衷,隙末兇終,互相疑忌,蛇影杯弓。
多年情密,一朝割席,傾軋相攻,視同仇敵。
亦或取媚,假仁假義,口蜜雖甘,腹劍難避。
如此無良,信義淪亡,擇交不懼,終為禍殃。
籲嗟世態,令我感慨,附然趨炎,友道安在。
我勸眾生,各秉真誠,虛誑詐偽,切莫施行。
既屬朋友,信字宜守,見性明心,方能持久。
一事相欺,諸事不宜,車無輗軏,何以行為?凡事斟酌,不可爽約。
豪傑聖賢,千金一諾。
信字不拋,方能全交。
居今希古,甚望爾曹。
此文雖俗,字字金玉,各宜體之,欽哉勿忽。
」 〈【朋友誼屬五倫,相孚以義,大家宜知。
少年朋友,勸善規過,道德學問,自然獲益良多。
近日交道渝薄,無有追此芳蹤者,可歎!可歎!朋友無信寡恩之弊,真是擢髮難數。
此段文如畫工塗鬼,將世人鬼怪情形,描出筆妙如神。
良言藥石,朋友規箴,世人遵守,俗美化純。
】〉 允一將文讀罷,真君在旁擊節稱贊,說道:「此文言簡意賅,足以風世勵俗,師弟好以帶回壇中,立付剞劂,將來流傳世間,有裨人心世道多矣。
」大王曰:「過蒙獎譽了。
」真君曰:「今夕時辰不待,就要告辭觀獄去矣。
」大王聞言,即刻派一判司隨同前往,送真君、允一,下了丹墀,真君拱手緻謝,出了殿門,到了大街。
允一見街場市面極其寬闊熱鬧,問判司曰:「大王所轄地面,係屬何方區域?城市街衢,何其寬闊衝繁乃爾,望乞指明。
」 判司曰:「吾王名稱都市,因冥司街市之繁盛,以吾王之地面為最,他殿王雖亦有街市,不逮此處多矣。
所司掌區域,乃在大海之底,正西沃燃石下,亦設一大地獄,名曰:「大熱惱。
」此獄縱廣五百由旬,亦另設十六小地獄,均與各殿相同,未識善君欲從何獄觀起?」允一曰:「先觀大獄可也。
但未解此獄命名,仍曰:「大熱惱」,豈獄中炎燠,勝過七殿者乎?」判司曰:「正為此也,善君到彼一看,便能知之。
」 〈【到了都市大街,而不遊之,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可惜。
】〉 判司領真君、允一,望著大獄而來,行行將近,果覺熱氣逼人,方指顧問,已抵獄門,獄吏迎入,進了場中。
允一擡頭,將週圍一望,其情形與志一所述無異,惟熱度十分酷烈,難以支持,片刻之間身如火燒,氣喘喉乾,汗流浹背,雖值隆冬天氣,勝過盛暑炎威。
獄吏曰:「請帝君與判宮善人,速上挹爽閣中安坐,飲盞香茶,以解煩渴。
允一聞之,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