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駕雲端俯視幽冥域 謁地藏參觀度鬼亭

關燈
花。

     定一正在口誦長聯,忽見門內走出兩個小沙彌,恭恭敬敬,向真君前頂禮,又向定一和南,說道:「教主知帝君善生到此,特命弟子出來迎迓,即請二位進宮。

    」當時真君、定一,即跟隨兩沙彌進去,過了一重,到了二門,又見門上有匾雲:「孝子不匱」,四個大字。

    左右有聯曰:一子當年行孝道,十王今日拜慈尊。

     定一看罷,不敢停步,即速隨行,又進一重,到了第三重門,門上又懸一匾雲:「孝思維則」。

    四個大字。

    左右聯曰:舍身盡孝,事蹟果算希奇。

    憶當年百折不回,拔出慈親歸極樂。

    救苦存心,幽冥無分畛域。

    願眾鬼一齊受度,掃清地府放光明。

     〈【對話寫出教主慈悲】〉 定一忙中念對,真君曰:「對聯太多,師弟不必貪看,快快上前整束衣冠,你看教主已下階相迎矣。

    」真君即同教主升階,進了客廳,定一隨後,參拜畢,教主命沙彌陳設幾席,請真君左坐,定一右坐,並各賜香茗一盞,二人坐定。

     教主合掌言曰:「善哉!善哉!帝君引楊生至此,又是南閻浮提眾生一大因緣也。

    〈(我亦此雲)〉前日據酆都呈請,謂世界眾生,反悖五倫八德,犯罪者多,地獄充盈,難以容納。

    請增設新獄,以便懲治等語。

    吾將奏章呈達, 天帝見之惻然,幸賴關聖帝力為補救,因具奏開會,特敕洱源、紹善諸子,頒演《洞冥記》一書,冀將此劫挽回,今帝君領善生至此,得毋為此書而來否?」 真君曰:「職今到此,正為此事。

    」教主曰:「善哉!善哉!此書一出,凡世閒人,果能信心奉行,自然脫離地獄之苦。

    傳此書者,受享無量功德。

    因說偈曰:「洞徹幽冥度眾生,金丹九轉莫辭辛;書成功德超三界,學我慈悲誓願心。

    」 幽冥教主勸世文 又曰:「洞冥書出貴如珍,好向高堂孝二親;請誦血盆經一卷,吾皇已是過來人。

    」〈(慇慇訓誨一片慈悲)〉說畢,又以四言諭定一曰:人生在世,以孝為先。

    忤逆之子,罪惡萬千。

    父母之恩,誰能補報?言念及此,中心是悼。

    即如我身,託體於親。

    父精母血,受氣成形。

    十月懷胎,三年乳哺。

    淋漓惡露,備嘗辛苦。

    生我之時,血水滂沱。

    污天厭地,死墮血河,因生我故,累及我母。

    沈淪血海,橫身污垢。

    禁錮湖中,鎖上加封。

    淒涼苦楚,我心仲仲。

    我故捨身,立大誓願, 〈【教主現身說法,頑石亦當點頭。

    】〉 出幽入冥,困苦不怨,誓救吾母,脫離洪波。

    吾母孽重,傷如之何?四方面佛,受般若船,渡母劉氏,出了深淵。

    血污池水,金蓮現出。

    母執蓮花,西天面佛。

    池枯水竭,中湧靈山。

    天帝封我,掌教其間。

    血污池中,恆河沙數。

    一切女魂,超升淨土。

    幽冥教主,統率十王,為彼滯魄,日夜悲傷。

    南海慈悲,乞來甘露。

    散作蓮花,將鬼救度。

    又於宮內,設立講亭,宣講聖諭,集鬼同聽,演說因果,詳明報應。

     〈【教主不便明言,伊母劉氏之罪,乃誘之曰,因生我故,累及我母。

    】〉 上等講亭,研求性命,倘能覺悟,棄短取長,滅輕罪孽,準其出陽。

    現值下元,三期末劫,世風不古,人多作孽,德壇信女,願大志堅,頒演冥記,度脫裙釵。

    〈(立志可嘉)〉此書傳出,地獄皆空。

    嗟爾小子,快快立功,切勿因循,各宜努力。

    誓願宏堅,究其歸極。

    吾已降旨,敕令十王,接待遊生,禮貌端詳,各著短篇,訓文勸世,體例整齊,四言為式。

    獄中黑暗,晦昧不明,非有寶貝,難以看清。

    賜爾諸生,明珠奇異,照徹幽冥,好演斯記。

    帶回爾壇,供上中堂,焚香頂禮,大放毫光。

    善生緊記,吾主不贅,度鬼亭中,再看仔細。

     〈【孝子諱言親過,其中具有無限苦心,三次救母,千古奇緣,殊恩不世。

    】〉 諭畢,請真君、定一再飲香茶,隨由袖中取出明珠一顆,交付與定一收存。

    謂定一曰:「爾生可知此珠之來歷否?」定一起立對曰:「弟子不知,還望教主指示。

    教主曰:「此珠乃由西天竺國,世尊處求來者也。

    當日吾主度母出幽,因獄所昏暗,未知吾母所在,祇好向我佛如來哭訴,世尊憐我,賜下般若船、錫杖、明珠,三件至寶,始將吾母度出,後來繳還此珠。

    世尊曰:『不必繳還,將來必有用處。

    』不料今日正好用著,〈(早已安排定了)〉真是莫大奇緣。

    爾生帶去,須要珍重,無論爾壇何人入冥,均可佩帶在身邊,藉以觀覽,無微不照,實乃希世之珍。

    書成之日,還要繳還與我,切切記下。

    」定一曰:「弟子遵命。

    」 〈【預為二十四回,繳還明珠伏線。

    】〉 真君即起立告辭,與定一出了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