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上表章天皇登帝極 面聖母眾女宴淩霄
關燈
小
中
大
各婦女復稽首謝恩。
老母道:「爾女兒輩,立品能如此白蓮足矣。
」言畢,招待員又將他們引入右廂宴飲去了。
老母又謂抱一道:「這班婦女,乃是青年守節,貞姑烈婦,清白無污者也。
」〈(貞節婦女一流)〉抱一又向外邊望去,又見來了不少婦女,亦有數百之多,衣服妝飾,亦頗淡雅,到了丹墀下,跪拜亦如前狀,老母道:「起來起來,都是好女子,爾等在世,能體母意,學得慈悲,長齋茹素,戒殺放生,樂善好施,福田廣種,誠難得也。
所願自今以後,益力行善事,內外兼修,勿惑於左道,勿誤入旁門,仍以倫理為注重,體行三從四德,以築道基。
切不可拘拘於齋素,齋口而不齋心,反放棄道德也。
〈(良言藥石,須身體力行,斯不負也。
)〉爾等明否?」眾婦女答道:「女兒等聞母之言,知所擇也。
」言畢,侍女仍復簪花賜蓮,均各各謝恩,招待員又將他們領往左廂入席去訖。
老母復謂抱一道:「這班女兒,俱是好善之人。
母也言明,不再贅也。
」〈(好善婦女一流)〉抱一又向外看,見來的婦女,更覺其多,分為數班,乃是善壇信女,每班有掌旗一人,統率眾女而行,舉止大方,魚貫而入,到了丹墀下,將旗插穩,然後下拜。
抱一從旁窺之,旗上有一行字,係書本壇本人封贈名銜,旗分五色,每班人多寡不等,嗣後又見來了「同善社」的女眾生,亦到許多,行近丹墀,跪拜如禮。
老母笑容可掬,對兩班人說道:「如今世界,婦女無德,不守閨箴,三從不體,四德不修,動講自由,輒行離異,造孽墮落者,不可勝計,吾母殷憂,非一日矣。
幸近年來,得五聖大開善壇,又復組織「同善社」,度脫了不少靈根,將來吾母收回九二原人,全賴此壇社矣。
爾各壇掌旗女兒,功善尤著,如大將統兵然,勝敗之機,全在爾指揮調度,能盡其責,則三軍用命,有勇知方,萬眾如一心矣。
主壇首事各信女,必須正己正人,對於已入壇及未入壇者,果能循循善誘,勸導多人,得會母面,則爾等功果浩大,即吾母之孝女矣。
辦同善者亦然。
〈(入壇入社婦女一流)〉爾等聽明否?」眾婦女一齊答曰:「女兒輩均已聽明,謹遵 母命。
」老母又道:「如今三會收圓,期限甚促,迫不及待,吾母不奈,隻好寬其格以行權,無論男女,縱他前半生惡孽多端,但願他一旦悔悟,回心向善,湔滌舊污,不蹈故轍,吾母即減其過愆,照其新立之功善,亦列入收圓會中,所謂皇天不責悔罪之人是已。
未知世界坤流,能聽吾母之言否?」〈(不聽母言,時期過,後悔難追矣。
)〉 〈【入壇入社婦女為 老母之所深契者,嘉其能正己正人,代天宣化也。
】〉 老母訓諭已畢,令左右侍女,仍賞給每人金花一枝,金蓮一朵,掌旗者格外賜金丹十粒,紫絹荷囊一箇,掛於胸前,以寵異之。
〈(毋忘矜寵,趕速修因。
)〉賜畢,各各謝恩。
見何、麻二祖師,將他們請入左右兩廊宴飲去了,抱一見兩班婦女中,相識者約數百人,喜曰:「善壇善社,引度原人,真不少矣。
」移時,又見有尼僧十餘人,女道士七八人進來,直達丹墀之下,合掌稽首,伏地不起,滿臉淚痕,似深慚同類之稀少者。
老母視之,愀然不樂,喟然曰:「爾輩隻此數人耶?何墮落之多矣?〈(酸心語)〉大凡為女子者,既脫離俗網,得入空門,應該萬念皆空,遵守三皈五戒,掃除六慾七情,釋門體慈悲,戒定慧,總要明心見性。
道門言感應,談清淨,亦要修心鍊性。
方纔算得箇佛家弟子,道家門徒。
今也不然,微論男女,託名入佛、入道,都是假裝修鍊,而淫殺不戒,葷腥不除,貪於貨財,耽於嗜好,造惡多端,罪無從贖,故地府中,因此輩新增孽僧、左道二獄,良可哀也!今爾數女,尚能修身了道,不墮俗塵,亦雲難得,改攝爾等之魂,來見 吾母之面,並令爾等看看天宮妙景,以便他日收圓。
不然,豈是容易。
回陽之後,務要益加修持,並勸化爾同類之人,改其惡習,早早回頭是岸,勿復流為地獄種子也。
〈(語語中含有血淚)〉可聽明否?起來勿悲,各人赴宴去罷。
」 眾女尼、女冠,領了金花、白蓮,各各謝恩亦入席去了。
〈(女尼道姑一流)〉當時中國各班婦女,俱蒙 老母嘉獎,並賞賜金花物品,高坐華筵。
外國皇後夫人見了,十分羨慕不已,〈(也知羨慕中國婦女,則世界道氣,亦可望統一矣。
)〉 老母窺知其意,命侍女將他們一齊傳來,走到丹墀之下,大家一齊跪著,老母溫語說道:「爾等皇後、夫
老母道:「爾女兒輩,立品能如此白蓮足矣。
」言畢,招待員又將他們引入右廂宴飲去了。
老母又謂抱一道:「這班婦女,乃是青年守節,貞姑烈婦,清白無污者也。
」〈(貞節婦女一流)〉抱一又向外邊望去,又見來了不少婦女,亦有數百之多,衣服妝飾,亦頗淡雅,到了丹墀下,跪拜亦如前狀,老母道:「起來起來,都是好女子,爾等在世,能體母意,學得慈悲,長齋茹素,戒殺放生,樂善好施,福田廣種,誠難得也。
所願自今以後,益力行善事,內外兼修,勿惑於左道,勿誤入旁門,仍以倫理為注重,體行三從四德,以築道基。
切不可拘拘於齋素,齋口而不齋心,反放棄道德也。
〈(良言藥石,須身體力行,斯不負也。
)〉爾等明否?」眾婦女答道:「女兒等聞母之言,知所擇也。
」言畢,侍女仍復簪花賜蓮,均各各謝恩,招待員又將他們領往左廂入席去訖。
老母復謂抱一道:「這班女兒,俱是好善之人。
母也言明,不再贅也。
」〈(好善婦女一流)〉抱一又向外看,見來的婦女,更覺其多,分為數班,乃是善壇信女,每班有掌旗一人,統率眾女而行,舉止大方,魚貫而入,到了丹墀下,將旗插穩,然後下拜。
抱一從旁窺之,旗上有一行字,係書本壇本人封贈名銜,旗分五色,每班人多寡不等,嗣後又見來了「同善社」的女眾生,亦到許多,行近丹墀,跪拜如禮。
老母笑容可掬,對兩班人說道:「如今世界,婦女無德,不守閨箴,三從不體,四德不修,動講自由,輒行離異,造孽墮落者,不可勝計,吾母殷憂,非一日矣。
幸近年來,得五聖大開善壇,又復組織「同善社」,度脫了不少靈根,將來吾母收回九二原人,全賴此壇社矣。
爾各壇掌旗女兒,功善尤著,如大將統兵然,勝敗之機,全在爾指揮調度,能盡其責,則三軍用命,有勇知方,萬眾如一心矣。
主壇首事各信女,必須正己正人,對於已入壇及未入壇者,果能循循善誘,勸導多人,得會母面,則爾等功果浩大,即吾母之孝女矣。
辦同善者亦然。
〈(入壇入社婦女一流)〉爾等聽明否?」眾婦女一齊答曰:「女兒輩均已聽明,謹遵 母命。
」老母又道:「如今三會收圓,期限甚促,迫不及待,吾母不奈,隻好寬其格以行權,無論男女,縱他前半生惡孽多端,但願他一旦悔悟,回心向善,湔滌舊污,不蹈故轍,吾母即減其過愆,照其新立之功善,亦列入收圓會中,所謂皇天不責悔罪之人是已。
未知世界坤流,能聽吾母之言否?」〈(不聽母言,時期過,後悔難追矣。
)〉 〈【入壇入社婦女為 老母之所深契者,嘉其能正己正人,代天宣化也。
】〉 老母訓諭已畢,令左右侍女,仍賞給每人金花一枝,金蓮一朵,掌旗者格外賜金丹十粒,紫絹荷囊一箇,掛於胸前,以寵異之。
〈(毋忘矜寵,趕速修因。
)〉賜畢,各各謝恩。
見何、麻二祖師,將他們請入左右兩廊宴飲去了,抱一見兩班婦女中,相識者約數百人,喜曰:「善壇善社,引度原人,真不少矣。
」移時,又見有尼僧十餘人,女道士七八人進來,直達丹墀之下,合掌稽首,伏地不起,滿臉淚痕,似深慚同類之稀少者。
老母視之,愀然不樂,喟然曰:「爾輩隻此數人耶?何墮落之多矣?〈(酸心語)〉大凡為女子者,既脫離俗網,得入空門,應該萬念皆空,遵守三皈五戒,掃除六慾七情,釋門體慈悲,戒定慧,總要明心見性。
道門言感應,談清淨,亦要修心鍊性。
方纔算得箇佛家弟子,道家門徒。
今也不然,微論男女,託名入佛、入道,都是假裝修鍊,而淫殺不戒,葷腥不除,貪於貨財,耽於嗜好,造惡多端,罪無從贖,故地府中,因此輩新增孽僧、左道二獄,良可哀也!今爾數女,尚能修身了道,不墮俗塵,亦雲難得,改攝爾等之魂,來見 吾母之面,並令爾等看看天宮妙景,以便他日收圓。
不然,豈是容易。
回陽之後,務要益加修持,並勸化爾同類之人,改其惡習,早早回頭是岸,勿復流為地獄種子也。
〈(語語中含有血淚)〉可聽明否?起來勿悲,各人赴宴去罷。
」 眾女尼、女冠,領了金花、白蓮,各各謝恩亦入席去了。
〈(女尼道姑一流)〉當時中國各班婦女,俱蒙 老母嘉獎,並賞賜金花物品,高坐華筵。
外國皇後夫人見了,十分羨慕不已,〈(也知羨慕中國婦女,則世界道氣,亦可望統一矣。
)〉 老母窺知其意,命侍女將他們一齊傳來,走到丹墀之下,大家一齊跪著,老母溫語說道:「爾等皇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