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賀呈書重開萬仙會 訓教主聯合五大洲
關燈
小
中
大
對待,當如兄弟,而不可互相歧視也。
歐人專以殺人之利器為研究,啟人心之殺機,釀成世界之劇戰,傷天害理莫此為甚。
老母詔誥各國教主,禁造槍砲,停止戰爭,同歸於好,實為保持今日世界和平之無上良方也。
】〉 內侍將老母懿旨宣讀已畢,聖帝復命翻譯仙官,用各國語言,對他們細講了一遍。
各教主皆拍掌稱善,稽首謝恩。
觀其情形,也是十分的心悅誠服了。
聖帝道:「各位起來從今以後,須要速速進化國人,注重人道,停造槍砲,停止戰爭,方有最好之結果。
〈(槍砲若不停造,則世界終無寧謐之期了。
)〉若不聽 老母之言,猶是野心勃發,謀奪人國,謀滅人種,請試看三年之內,天必降罰。
應主火山爆烈,地震陸沈之災,不可不防也。
且萬國之不和好者,由於不講道德,不同宗教,故發生戰事,往往激烈,現 老母已經降旨,令爾各教主,限以三年之內,以中國各善書,並此部《洞冥記》,速速進化國人,三年之後,定開一萬國統一宗教道德大會,以孔教為標準,將來中外統一,共享太平之福,豈不美哉?〈(運行不悖,何難之有?)〉 翻譯仙官,又將聖帝之言,講論一番,各教主愈加欽敬,再三叩謝而退,仍入席敘坐。
聖帝十分高興,復命太子平,並翊漢宮各將官,重行把盞稱觴,酒炙紛陳,殽核豐盛,各客廳內外,復奏鈞天雅樂,賓悅主歡,誠極一時之盛。
正在拇戰暢飲之際,忽見第九重宮殿內,又出來一位捧旨官,宣傳聖母上皇口詔,定一傾耳聽之,這件事真是驚天動地,你道是甚麼事?原來是 上皇為蒼穹聖主,已歷七千餘年,今三會收圓,三會龍華,三次封神,將要到期,事故繁冗,上皇髦期倦勤,向 老母上表辭位, 老母準旨,下議萬仙,宜擇賢良,登庸受禪,三教聖人,推舉關帝,眾仙額首稱慶,共同贊成,議定二年後中元之上元甲子元旦,作為登極之期。
目前暫依堯老舜攝之義,將來上皇退位,上升西天古佛,共任收圓義務。
因聖帝功高德大,威鎮三曹,足以勝任。
又兼這回演出此卷《洞冥記》,功善浩大,不可名言,故將此未來天機,先於今夕會中發表,你道這件事,希奇不希奇。
〈(此事在天則為機密大事,為應有常,於此書中,則未有奇事。
)〉 當下眾仙,又向聖帝稱賀了一回,禮節剛纔完畢,忽聽見值日功曹傳諭道:老母上皇就要回宮了,各各小心伺候,言未已,隻見數百仙女,手執香鑪淨瓶,由第九重宮殿內出來,十餘班仙樂疊奏,金剛力士,扛起老母鳳輦,徐徐而出。
輦之前後左右,有許多雷帥護駕,續後又見 上皇鑾駕,三教聖人,三清四禦,諸天仙佛聖賢,一齊隨後,聖帝統率萬仙,兩旁端肅拱立,叩送法駕,移時,各聖駕去遠了,萬仙各向聖帝告別,定一亦向聖帝前稟辭。
〈【聖帝對於此書,苦心孤詣,慘淡經營,於此節中已概見矣。
】〉 聖帝吩咐道:「這回洞冥成書,功善卓著,與尋常之善書不同,所有紹、德、豫、婉、供職男女諸人,及捐貲之各善信,老母上皇,十分嘉獎,準於明旦,照其功績,大加封賞。
明日吾師頒旨到壇,自然一一發明。
至各仙真、冥王、雷帥,在事出力者,一例紀錄大功。
而其中尤為出力者,如三豐祖師,三弟桓侯,元陽帝君,必然特晉仙秩,以彰勞勩。
現此書編為十冊,將來再加一冊,須覓畫工繪出地府全圖,並繪諸子之像,弁於編首,以昭功績。
其讚詞則仍煩張祖師主任之。
爾回壇後,為吾寄語惟一,此書除由紹壇、廣行印刷不計外,應攜一部到滬,付之石印,須刷至數十萬部,遍傳中外,則千萬世太平之基,肇於此矣。
〈(必然無疑)〉爾定一聽明否?」定一答道:「弟子一一聽明矣。
」聖帝道:「既已聽明,須遵吾訓。
吾仍命三弟送爾回壇可也。
」聖帝吩咐已畢,定一九叩謝恩,辭了聖帝,隨大帝出了宮。
離了協天界,霎時到了壇中,將上項事,對諸子說了一遍,隨將寶劍一口,交與唯一收置,大帝仍跨烏騅回宮去了。
至聖帝甲子元旦登極一事,屈指計算,尚隔二年零九箇月,諸生商議,屆時定做一慶祝大會,仍令遊生上遊淩霄,參觀盛典,作一大大紀念,以續本記之後,究未知禪讓大禮如何舉行?欲知後事,且俟兩年後,再看下回分解。
總評: ⊙古今未聞未見之事,而獨見於此回書中。
如 老母詔諭各國教主,令其統一世界萬國道德。
上皇髦期倦勤,表請 老母選舉賢能,禪以天位,真是驚天動地,未有奇聞。
歐人專以殺人之利器為研究,啟人心之殺機,釀成世界之劇戰,傷天害理莫此為甚。
老母詔誥各國教主,禁造槍砲,停止戰爭,同歸於好,實為保持今日世界和平之無上良方也。
】〉 內侍將老母懿旨宣讀已畢,聖帝復命翻譯仙官,用各國語言,對他們細講了一遍。
各教主皆拍掌稱善,稽首謝恩。
觀其情形,也是十分的心悅誠服了。
聖帝道:「各位起來從今以後,須要速速進化國人,注重人道,停造槍砲,停止戰爭,方有最好之結果。
〈(槍砲若不停造,則世界終無寧謐之期了。
)〉若不聽 老母之言,猶是野心勃發,謀奪人國,謀滅人種,請試看三年之內,天必降罰。
應主火山爆烈,地震陸沈之災,不可不防也。
且萬國之不和好者,由於不講道德,不同宗教,故發生戰事,往往激烈,現 老母已經降旨,令爾各教主,限以三年之內,以中國各善書,並此部《洞冥記》,速速進化國人,三年之後,定開一萬國統一宗教道德大會,以孔教為標準,將來中外統一,共享太平之福,豈不美哉?〈(運行不悖,何難之有?)〉 翻譯仙官,又將聖帝之言,講論一番,各教主愈加欽敬,再三叩謝而退,仍入席敘坐。
聖帝十分高興,復命太子平,並翊漢宮各將官,重行把盞稱觴,酒炙紛陳,殽核豐盛,各客廳內外,復奏鈞天雅樂,賓悅主歡,誠極一時之盛。
正在拇戰暢飲之際,忽見第九重宮殿內,又出來一位捧旨官,宣傳聖母上皇口詔,定一傾耳聽之,這件事真是驚天動地,你道是甚麼事?原來是 上皇為蒼穹聖主,已歷七千餘年,今三會收圓,三會龍華,三次封神,將要到期,事故繁冗,上皇髦期倦勤,向 老母上表辭位, 老母準旨,下議萬仙,宜擇賢良,登庸受禪,三教聖人,推舉關帝,眾仙額首稱慶,共同贊成,議定二年後中元之上元甲子元旦,作為登極之期。
目前暫依堯老舜攝之義,將來上皇退位,上升西天古佛,共任收圓義務。
因聖帝功高德大,威鎮三曹,足以勝任。
又兼這回演出此卷《洞冥記》,功善浩大,不可名言,故將此未來天機,先於今夕會中發表,你道這件事,希奇不希奇。
〈(此事在天則為機密大事,為應有常,於此書中,則未有奇事。
)〉 當下眾仙,又向聖帝稱賀了一回,禮節剛纔完畢,忽聽見值日功曹傳諭道:老母上皇就要回宮了,各各小心伺候,言未已,隻見數百仙女,手執香鑪淨瓶,由第九重宮殿內出來,十餘班仙樂疊奏,金剛力士,扛起老母鳳輦,徐徐而出。
輦之前後左右,有許多雷帥護駕,續後又見 上皇鑾駕,三教聖人,三清四禦,諸天仙佛聖賢,一齊隨後,聖帝統率萬仙,兩旁端肅拱立,叩送法駕,移時,各聖駕去遠了,萬仙各向聖帝告別,定一亦向聖帝前稟辭。
〈【聖帝對於此書,苦心孤詣,慘淡經營,於此節中已概見矣。
】〉 聖帝吩咐道:「這回洞冥成書,功善卓著,與尋常之善書不同,所有紹、德、豫、婉、供職男女諸人,及捐貲之各善信,老母上皇,十分嘉獎,準於明旦,照其功績,大加封賞。
明日吾師頒旨到壇,自然一一發明。
至各仙真、冥王、雷帥,在事出力者,一例紀錄大功。
而其中尤為出力者,如三豐祖師,三弟桓侯,元陽帝君,必然特晉仙秩,以彰勞勩。
現此書編為十冊,將來再加一冊,須覓畫工繪出地府全圖,並繪諸子之像,弁於編首,以昭功績。
其讚詞則仍煩張祖師主任之。
爾回壇後,為吾寄語惟一,此書除由紹壇、廣行印刷不計外,應攜一部到滬,付之石印,須刷至數十萬部,遍傳中外,則千萬世太平之基,肇於此矣。
〈(必然無疑)〉爾定一聽明否?」定一答道:「弟子一一聽明矣。
」聖帝道:「既已聽明,須遵吾訓。
吾仍命三弟送爾回壇可也。
」聖帝吩咐已畢,定一九叩謝恩,辭了聖帝,隨大帝出了宮。
離了協天界,霎時到了壇中,將上項事,對諸子說了一遍,隨將寶劍一口,交與唯一收置,大帝仍跨烏騅回宮去了。
至聖帝甲子元旦登極一事,屈指計算,尚隔二年零九箇月,諸生商議,屆時定做一慶祝大會,仍令遊生上遊淩霄,參觀盛典,作一大大紀念,以續本記之後,究未知禪讓大禮如何舉行?欲知後事,且俟兩年後,再看下回分解。
總評: ⊙古今未聞未見之事,而獨見於此回書中。
如 老母詔諭各國教主,令其統一世界萬國道德。
上皇髦期倦勤,表請 老母選舉賢能,禪以天位,真是驚天動地,未有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