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洞冥情楊生叨盛宴 邀懋賞惟一得明珠

關燈
已看見「地藏宮」,鸞鶴望見,亦皆展翅蹁躚,似有喜色。

    〈(真是仙鶴靈鸞)〉真君曰:「至矣,師弟你看那宮門之外,有許多小沙彌,手執長旛寶蓋,來歡迎我師徒矣,快快落下罷。

    」二人剛下了鸞鶴,耳中聽見眾沙彌合掌道:「元陽帝君楊真人有勞了,吾等奉教主之命,出門迎迓,望乞速速進宮,教主拱候久矣。

    」真君曰:「承蒙教主厚意,並煩各位師兄勞駕,實深感愧,仍乞領導前行,我師徒隨後可也。

    」眾沙彌點頭稱是,一齊上前,真君定一隨行,到了宮門口,魚貫而入,連進了數重門,到了正殿丹墀之下,沙彌進內稟報,須臾,教主出,手撚素珠,立於丹墀之上,真君在階下行禮,口中說道:「教主在上,卑職元陽參拜。

    」教主道:「元陽帝君有勞了,免禮,上階敘話。

    」 定一亦上前行禮,說道:「弟子定一九叩行參。

    」教主曰:「亦免了,速速上階,不必拘禮。

    」於是二人升階,到了殿中,教主上坐,命真君左坐,定一右坐,小沙彌捧上香茗,教主曰:「聖帝主持這部《洞冥記》,今諸生已經冥府各獄遊完,並新增各獄,均已周歷,所有古今善惡案件,因果報施之理,均被和盤托出,誠乃發前人所未發。

    〈(獨標新穎勝過玉歷多矣)〉溯厥始終,領導遊生,大帝與元陽,勤勞最著。

    〈(往來雲路跋涉冥途功真不小)〉至於校正、編輯,惟一子鉅任獨當,〈(辛苦異常人所難能)〉將來評定加批,靈佑帝隻眼獨具,〈(老道無能過蒙獎譽了)〉若夫冥床候駕,沙案侍乩,諸弟子均各有勞,而爾定一師弟,尤為出力。

    〈(難得難得)〉今夕大功告成一半,吾主不勝其喜,小沙彌聽了,吩咐香積廚中,速速擺上華筵一席,吾主要與元陽、定一賀功。

    」 〈【此書傳世,澤被九州諸子之功,不在禹下。

    魷籌交錯,雍容典雅。

    】〉 吩咐甫畢,眾沙彌席已擺好,教主請真君上坐,自己左坐,定一右坐,命侍者提酒壺來,教主親自把盞,且滿酌瓊漿,謂真君定一曰:「爾師徒各須滿飲三爵,藉以酬勞。

    」真君與定一連忙離席,捧爵敬受,叩謝洪恩。

    又轉斟三杯,敬與教主,然後大家坐下。

    教主曰:「此番演書,唯係各仙真、各師弟之功,然亦深得明珠之力,〈(提出明珠將九回後文字一筆包括)〉今地府已經遊罄,若到天宮,無須乎此,未識定一師弟可將珠璧還否?」〈(照應九回作大收束)〉定一聞言,連忙跪下,將珠取出,雙手捧呈,說道:「弟子謹遵教命,將珠奉還,伏乞教主收納。

    」教主接過手來,將珠放在席上,隻見萬道晶光,照耀殿宇,〈(真真希奇寶貝)〉教主道:「師弟請起,你看這顆明珠,經了這一番試驗,越大放光明了,〈(光明大放定可炫耀環球)〉但師弟既已帶回來,仍煩師弟帶回去,因昨奉了佛旨,說編輯此書,惟一子深任其難,昕夕從事,心血費盡,無以為酬勞之資,即以此珠持贈,將來大有用處等語。

    師弟可仍將此珠收去,俟回壇後,面交惟一收存可也。

    」〈(惟一得珠,不惟惟一之幸,珠亦大幸。

    )〉定一聞之,驚喜交集。

    說道:「弟子代惟一叩謝世尊並教主矣。

    」 教主曰:「好個定一師弟,樸誠篤實,此書告竣之後,爾必大獲褒嘉勉旃勉旃。

    吾主今夕高興,聊拈一律,預賀書成。

    詩曰:洞冥體例特翻新,稀世金篇信可珍;漫詡東坡能說鬼,休誇幹寶擅搜神。

    陰曹賞罰資懲勸,天府逍遙悟果因,但得此書傳海宇,大千苦惱化長春。

    〈(誓願宏深慈悲廣大)〉 又賀惟一得明珠一律,詩曰:明珠無價本難求,贈與箕星好好收;朗勝溫犀能燭怪,珍同秦鏡易探幽。

    藜燃太乙書堪校,才繼長庚學更優;預祝滇西惟一子,勛名彪炳照千秋。

    〈(老仙亦心香禱祝之)〉 教主將詩吟畢,將稿錄出,遞與真君,真君捧讀一周,不禁擊節歎賞,說道:「教主賀詩二律,於此記與惟一,大有光矣。

    」教主曰:「既經帝君獎譽,可將此二律付之管絃,命樂工疊奏三十六譜,以作紀念。

    」隻聽見兩廊音樂並作,一時宮商疊奏,響徹雲霄,定一聞之,真覺心曠神恰,歡欣無盡。

    〈(既叨盛筵又聆仙樂定一此時其樂可知)〉奏畢,真君曰:「今晚時近五鼓,我師徒已經厚擾盛筵,醉酒飽德,銘感無窮,要告辭教主,回壇去矣。

    」 說畢,立起身來,行禮叩謝,教主立命沙彌執旛,仙樂前導,送出三十裡之外,真君與定一,騎鸞鶴,霎時到壇,燈燭輝煌,桓侯大帝尚橫矛以待。

    定一將教主賜下明珠緣由,對惟一說了一遍,當面交付,大帝與元陽帝君,均為賀喜。

    大帝曰:「這部《洞冥記》,由一回演起,至此二十四回,也算把地府各獄情,洞徹無遺了,可喜可賀。

    過此以往,即應遊覽天宮,完全此記。

    但今夜由義聖宮下來時,吾二哥說道:『各師弟為此記,待旦二十四宵,也算十分辛苦,現今度歲在邇,各人奔忙年事,來春又要補降《儒門救世金丹》,更為忙迫,不若延至二月下浣,二十二晚,再設冥床,賡續遊覽天宮,不過十四五宵,便完全矣,各師弟各各懍遵可也。

    』 惟一稟道:「怎麼要到來年二月二十二晚,始遊天宮,弟子不解其由,懇求大帝示知。

    」大帝曰:「此中有段妙理,昨日 上皇初降旨,吾張不敢洩漏,到了那時,便知之矣。

    」〈(又有甚麼玄妙天機)〉說罷,大帝與元陽帝君,各自回宮,定一亦由冥床起來,大家猜摹這個道理,莫測其由,欲知其詳?須看下回分解。

     總評: ⊙地藏為地府之中樞,故未遊地府,先謁地藏。

    明珠為洞冥之至寶,故欲觀獄,必借明珠。

     ⊙地府以地藏始,仍以地藏終。

    明珠由定一借,復由定一還。

    半部冥書,縱橫交錯,一線到底,可分可合,回回照應,節節關鎖,可以作二十四回讀,且可以作一回讀,佈置之妙,用筆之巧,真是鬼斧神工,神乎其神。

     ⊙遊生冥途所遇,大都苦楚淒涼,而此回中,一則遇應運而生之賢哲,一則遇塵氛淨盡之小桃源,孝弟裡,廉讓鄉,仙農妙境,是冥非冥,是仙非仙,是人境復非人境,真使遊者疑,讀者疑,批書者亦疑,且使遊生歆羨,讀者歆羨,令我老仙亦生歆羨,善書至此,歎為觀止矣。

     ⊙都市八字坊,已將近世人心,和盤托出,維持國家者,綱紀倫常,其可忽諸。

    ⊙回中所遊小桃源諸勝境,是為下文遊天宮引線。

     ⊙惟一子得賜明珠,真是千古奇緣,書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