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謁呂祖諸仙唱歌 與盛筵定一作賦

關燈
師徒問答之詞)〉於時師騎白鶴,我跨青鸞,九霄翔舞,萬仞扶搏。

    幸猶乘茲月夜,直上步乎雲端,覽江山於一瞬,極宇宙之大觀,天空氣肅,霧籠星攢,身疑化羽,腋若生翰。

    〈(此段自賦雲路蹁躚俯仰自得)〉少焉超越瀛海,直上蓬萊。

    百鳥鹹和,萬卉齊開,山茶瑞杏,玉李芳梅,桃花滿谷,黎?成堆。

    而且靈芝遍地,瑞草鋪苔。

    鳳麟翔臥,獐鹿往來。

    上有珠宮貝闕,寶殿瑤臺,飛閣流丹而炳煥,層巒聳翠以崔嵬。

    斯真仙靈之妙境,而迴異夫塵埃。

    〈(此段賦途中所見景物之奇)〉真君曰:『已達宮門,且下鸞鶴,欲謁祖師,須展誠恪。

    』門者為通,帝君允諾。

    乃入玉清之宮,高瞻縹緲之閣,第見玳瑁為樑,珠玉為箔,金碧輝煌,藻繪丹雘,瓦炫琉璃,窗明閃灼,雖王者之禁苑。

    遜此光華,馮夷之幽宮,無茲式廓。

    〈(此段賦帝君宮闕之壯麗)〉玩賞移時,始達丹墀,攀樓欄而直上,抵寶座以陳詞。

    弟子凡夫俗體,愚昧無知,乃蒙真君主引導,復荷帝君之仁慈,俾得登上宮而聆聖訓,伸微悃而睹光儀。

    〈(此段賦入宮拜謁帝君)〉帝君曰:『善哉爾生,勗哉諸子,能覺世以牖民,復修身而正己,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柱砥。

    茲因洞冥一書,孜孜弗已,地獄已探其真情,天堂又窮其端委,守誓願而不渝,信善功之足紀,今吾子之至斯,實我帝之所喜。

    』〈(此段賦帝君訓驗之詞)〉乃敕使者,速召諸仙,宜開勝會,大設華筵,雖一時之雅集,實萬古之奇緣。

    少焉群真趨蹌而至,上客踴躍而前,或攜笙籥,或挾管絃,循序而坐,式禮無愆。

    〈(此段賦群仙與會優遊典雅)〉童子乃陳玉案,拂窗紗,鳴鐘奏樂,擊鼓催花,酌以瓊漿之露,烹以雪浪之茶,別有雲芝瑤筍,扶椹靈瓜,麟脯羊珠,繼以青飯,松脂桂實,雜以黃芽,更愛火棗交梨,與碧藕玄霜而並美。

    綺蔥赤薤,共琳腴石髓而俱佳。

    況復王母有蟠桃之賜,天妃益壽酒之奢,宜其酩酊共醉,快樂無涯者也。

    〈(此段賦群仙宴飲之樂)〉帝君慰焉,乃命諸仙,作長歌,為列傳。

    警癡迷,廣聞見。

    琳琅成篇,珠璣滿卷。

    歌畢曲終,雲蒸彩絢,瑞雨紛紛,天花片片。

    予小子叨此盛筵,曷勝懽忭,因不禁稽首謝恩,爰作賦以為紀念。

    〈(此段賦與筵作賦之由以為結局)〉 〈【定一以一書生,遊至蓬萊,得謁帝君與盛筵,奉命作賦,真是千古奇緣,難得之至此段洋洋灑灑,讀之覺水到渠成,毫不費力,真是化工之筆。

    筆端流麗,屬詞典雅,而對仗自然。

    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之緻。

    】〉 定一將賦作畢,呈稿請帝君斧削,並就正於各大仙,眾仙覽畢,箇箇喜形於色,各加批語,獎勵一番,不在話下。

    定一離席,親自執爵,向各大仙前,跪進玉醴三觴,說道:「今夕弟子到此,蒙各位祖師光降,俾弟子得瞻道範,並賜佳文,真三生有幸矣。

    本應再聆教言,多開茅塞,奈時辰不待,隻好告辭帝君,並各位祖師矣。

    」言畢。

    向帝君前九叩辭行,又向各大仙前九叩辭別,再向西遙拜,叩謝 老母賜桃之恩,並拜謝尊者送桃之惠,拜畢。

    將蟠桃兩箇包好,提在手內,同真君告退下樓,到了門口。

    真君曰:「師弟且慢,這第一峰上,如 聖母之中儀宮,碧霞、紫霞二宮,及八仙各洞府,歷經抱一、妙慧二師弟,先後遊過,無須再去,惟爾五壇會館,乃是新建,不可不遊。

    遊罷回壇,未為晚也。

     定一依言,隻好跟隨真君前往,不數步已抵其門,原來這會館,即在玉清宮之右側,門外建一堵大照壁,以五色石鑲成,高約二十餘丈,長約三十餘丈,極其巍峨,大門亦建得高峻,概是流丹炫彩,門當中立一直匾,上書「敕建紹豫婉風和五壇會館」十一箇大字,楷書貼金,光輝奪目,門左右有聯,不及念讀。

    有二值門使者,見真君至,連忙叩首歡迎,門內走出一位仙官,衣冠齊整,向真君叩拜。

    定一亦忙向仙官打恭,仙官上前引導,一連進了五重,定一逐一觀望,都是高樓大廈,十分華麗,世間罕有。

    兩廊之下,都鋪的玉砌金磚,廣蒔花木,開得爛漫如錦,到了第七層正廳,尤覺堂皇高聳,上了十二級臺階,俱是玉石鑲成,進了中堂,四壁懸的盡是名人書畫,案上陳設的,俱係圖書博古鐘鼎彜器,極其典雅。

    定一暗暗稱羨,仙宮請真君上坐,請定一左坐,自己右坐,立命仙童捧出鮮果香茶,極表恭敬。

     定一請問仙官高姓大名?何以證果到此?仙官曰:「小仙姓高名岑字雲峰,昔年曾為豫善大壇土神,薦升真官,後因豫壇演降一部《八寶金鍼》,又慶壇演《訓女寶箴》,小仙隨壇供職,積有微功。

    蒙五聖保奏提升,擢為一等真人,看守此館。

    其五壇之土地、真官,並各生之宗親,因功超昇者,共有一百二十餘人,俱封職在此館內。

    因近年各善生大開善壇,挽轉末俗,化導人心,功德浩大,故 上皇宏加獎勵,特敕魯國巧聖,建此會館,以為各壇善君,將來證果歸真之所;故小仙等叨附末光,先升到此,亦甚賴諸善君玉成之也」。

    定一曰:「今夕到此,僅有仙官一人,是何故也?」 〈【豫、紹、婉、風、和五壇男女弟子,蓬萊、南海已有會館設立,大家須振起精神,快修功善,切莫負此會館之設也。

    】〉 高真曰:「近因祖師開展覽大會,將各洞仙真,都派往會上供職去了,單留小仙一人,在此看守。

    此外尚有應門灑掃灌花使者,僅隻數人而已。

    」定一曰:「會館修得如此華麗,主人翁究係何人?」高真曰:「也是五壇中一人,現當虛左以待,小仙何敢妄洩?」〈(欲問此人姓須口口相傳)〉定一曰:「將來五壇中坤道登真者,亦有會館否?」高真曰:「五壇信女,封侍女、元君、菩薩者,不乏其人,其會館已奉敕建於南海,與大士為此鄰也。

    惟善長回壇時,請煩告知五壇乾坤二道,既入善壇,為五聖弟子,為善之心,須要始終不變,倘半途退縮,有初鮮終,便辜負上皇建館之厚望矣。

    」〈(這一席話各人懍遵勿忽)〉 定一曰:「弟子遵命,不敢遺忘。

    」真君曰:「師弟今夕時近五鼓,不可留連,可以回壇去也。

    」於是告辭高真,出了館門,二人跨上鸞鶴,瞬息之間,到了壇門,進到壇中。

    唐天君猶橫槊危坐以待,見了真君回壇,二人攜手回宮繳敕。

    定一子亦甦醒起來,將蟠桃二箇,交付與主壇生剖開一枚,大家分食,餘一枚,立付惟一子收去,闔壇生不勝之喜,究未知明夕又遊何宮、何殿?欲知其詳,且看下回分解。

     總評: ⊙群仙聚會,酣飲高歌,時有其事,而世人未之知也。

    惟此回定一遊至蓬萊,謁呂帝,會群仙,聆妙諭,聽歌曲,編於書中,傳之世上,使天下後世之人,鹹知群仙辛酉二月花朝後之會,此會之所以獨奇,此書之所以特色也。

    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