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謁呂祖諸仙唱歌 與盛筵定一作賦
關燈
小
中
大
逐逐風塵,荏苒光陰,期博一第,以慰親心。
〈(揚名顯親志亦不小)〉吾師火龍,鑒我隱衷,傳授劍法,依訣用功。
廬山養靜,出入定省,讀三教書,玩一壺景。
修得內丹,寄身家園,依然儒士,混俗人間。
〈(是之謂火裏栽蓮)〉,嗣入羅浮,晤軒轅集,曾作詩章,以為贈別。
道出長安,遇師雲房,遊仙一枕,夢醒黃梁。
六十三歲,登進士第,赴任一載,不貪富貴。
相期終南,決意辭官,〈(浮雲富貴)〉重蒙鍾祖,傳授金丹。
還丹大道,其理玄妙,冥心研求,始通其竅。
外功未足,再傳秘術,點石成金,濟人利物。
以膺成真,我叩其因,三千年後,仍復原形。
終為人害,我心不願,誓度眾生,另把功建。
輕舉飛昇,隨地遊行,方方闡教,處處留名。
或遊京洛,洞庭黃鶴,三醉嶽陽,無人知覺。
洞賓到處,多人受度,瓊島諸真,弟子無數。
果證蓬萊,玉旨屢頒,金闕上相,位冠諸仙。
興行妙道,純陽得號,玉清宮中,總握權要。
籲嗟殘零,陷溺已深,孰為引拔,如我存心。
學我志向,度人無量,毋為硜硜,作自了漢。
〈(蓬萊諸散仙,注意!注意!)〉虛度一生,百無一成,優遊玩忽,自誤前程。
聖賢仙佛,由人做出,我亦丈夫,甯甘蠖屈。
〈(頑廉懦主,莫再疑憨。
)〉吾撰此文,望世情殷,願爾大眾,勿負所雲。
」 〈【儒門大道,數語兼賅。
儒與釋道,俱宜以成己成物,度己度人,為宗旨。
若徒作自了漢,縱修而有得,亦不過一鬼仙而已,安能證金身丈六,參贊位育哉!此呂祖果位,所以獨邁於諸仙也。
帝君自述修道還丹工程,現身說法,真足令頑石點頭,其度人度世之心,豈有已哉?點石成金之術,鍾祖以試帝君也,帝君以害三千年後人,不為。
遽爾飛昇。
學仙者,須於心地上用功夫也。
帝君登真之後,無日不在人間,受度之人已指不勝屈,而願猶未已,卓哉!】〉 韓大仙將文讀竟,眾仙擊節稱贊不已。
帝君謙讓了一回,乃對定一子說道:「今夕邀請各仙,均蒙光降者,乃因各仙均到會展覽,所以如此湊巧,此非特吾師之幸,抑爾師弟之幸也。
」〈(不惟帝君定一之幸,實乃世界眾生之幸。
)〉說罷,立命使者,扛來白玉大圓棹十張,左右安設八席,以宴男仙,陳設已畢,列仙重另敘坐,柳真坐在一旁,先將來賓指示定一,乃是南華仙翁,曼倩大仙,四皓老人,九源丈人,陶宏景大仙,葛洪大仙,安期生大仙,郭芍藥大仙,劉仙海蟾,黃仙澄虛,王仙子晉,方仙子春,並常到壇之三豐大仙等,此外尚有多人,盡是蓬萊各洞仙真,不及悉舉其名,以十四人為一席,每席以八仙中一人陪之,共計男仙一百一十二人。
當中陳列二席,以宴女仙,首座乃是女媧聖母,以何、麻二元君陪之,仙童已將殽饌擺齊,帝君親自把盞後,乃命童子執壺勸飲。
定一坐在末席,見席上陳列的器皿,俱是水晶、瑪瑙、珊瑚雕成,極其精潔,內盛時果鮮蔬,皆人世間所未睹,以斑竹箸拈而食之,香生齒頰,甘美莫名,所飲之酒,概是瓊漿、玉液,香氣流溢,都生平未經嘗過者。
定一暗暗稱奇,正在觥籌交錯,談笑歡欣間,忽見對面飛來一朵彩雲,上面站立著一箇老頭陀,〈(滿座道士來一頭陀點綴其間到也有緻)〉肩挑竹籃,冉冉而來,漸漸逼近,不知是何神仙,大家正在詫異,比抵簷前,逕自穿窗而入,到了樓中,將擔放下,向眾仙合掌,〈(閒閒自得)〉原來是阿離尊者,尊者道:「吾衲奉 老母之命,擔來十二箇蟠桃,以十枚贈與諸仙侑酒,餘二枚,請定一帶回壇中,以一枚贈與惟一、元吉夫婦,以一枚賜與壇中諸子,剖分而食之。
」說罷,即由籃中取出,供置席上,定一視其桃,儼如瓜大,顏色鮮紅,香生幾案。
〈(令人口角流涎)〉 〈【帝君,真邋遢師也。
眾仙高會蓬萊,本屬常事,世人未經見過,必以為奇。
】〉 帝君曰:「尊者有勞了,請即入座,命童兒取出甘露一瓶,奉與尊者解渴,並命用竹刀將桃剖開,盛入冰盤,每席一枚,不多不少,真真巧合。
帝君曰:「我等在此聚飲,乃蒙 老母聖惠,賜及蟠桃,真乃莫大幸福。
吾呂之意,欲煩七位師友,各撰歌文一段,不拘體,不限韻,信口成腔,當筵歌出,須要將自己生平寫入詞內,以勸世人,未審各位允否?」眾皆起應曰:「甚好,甚好。
」 〈【得 老母蟠桃,諸仙姑高興暢飲,發為浩歌,是各仙歌詞,皆是 老母蟠桃兌換來的哩。
】〉 帝君曰:「如此弟子先啟請鍾祖首先作歌,以為標榜。
」鍾離大仙即擊雲闆而歌曰:「俺雲房,本大將,〈(祖師諱權為漢將)〉為戰失機兵潰散。
脫虎口,逃危難,纔把世情來看淡。
〈(此祖師自述出世之由)〉入深山,尋侶伴,拜訪名師登道岸。
師黃龍,垂青盼,傳我金丹牢記念。
又傳我,青龍劍,要把邪緣來斬斷。
〈(修真之士不斷邪緣萬難修成)〉俺修得,長生訣,功成九轉丹骨換。
訪有緣,足跡遍,自稱天下都散漢。
入東嶽,茅君待,太乙刀圭傳我煉。
後又逢,四皓面,玉匣祕藏授書卷。
總是俺,心不變,所以頭頭得方便,功圓滿,升天界,金闕選仙邀帝眷,入琳房,登玉殿,正陽帝君名炳煥。
勸世人,脫羈絆,功名富貴休貪戀。
造惡孽,積冤債,地獄受苦將誰怨。
誰似俺,無憂患,蓬萊仙山安享自在。
蓬萊仙山安享自在。
」 〈【天下英雄,誰似祖師,勘破名利機關,而修金丹大道者。
嘻!】〉 鍾離大仙歌畢,眾仙一齊稱善。
帝君曰:「吾師鍾祖,度脫弟子等多人,超凡入聖,功德高深,歌文中未曾一一表出,真乃有善不伐,非弟子等所及也。
」眾仙曰:「誠然誠然。
」大家又飲了數杯,帝君曰:「又請張道友,也歌一闋。
」 果老亦擊雲闆而歌曰:「張果老,張果老,論俺年歲也不小。
在堯時,誕生早,丙子幹支原可考。
顯於嘆,至六朝,六合連姻事非杳。
再歷劫,唐天寶,中條高隱同四皓。
得長生,形不槁,享壽三千人不曉。
有一回,洛陽道,我把蹇驢騎顛倒。
市人見,都笑了,笑我老仙乏儀表。
寓深意,知者少,為勸世人回頭早。
莫貪嗔,莫奸巧,要把善惡看明瞭。
孽障多,嗜慾擾,將來一定生煩惱。
何似俺,修行早,大丹結就歸蓬島。
食仙桃,並仙棗,餐霞飲露腹長飽。
風也清,月也皎,貝闕瓊樓居縹緲。
塵俗事,不來攪,閒足閒非一筆掃。
仙家樂,真箇好,願世人,都學我,張果老。
」 〈【良言警世,情見乎詞。
果老自敘生平事跡,隱勸世人,急速修真,深情無已。
】〉 果老一曲歌競,眾仙稱道:「短歌一篇,該括三千年事蹟,真真奇妙,可以傳世矣。
」帝君曰:「請李道友,也歌上一調。
」 鐵拐大仙打起漁鼓簡闆而歌曰:「鐵拐仙,鐵拐仙,凝陽姓李有名傳。
〈(揚名顯親志亦不小)〉吾師火龍,鑒我隱衷,傳授劍法,依訣用功。
廬山養靜,出入定省,讀三教書,玩一壺景。
修得內丹,寄身家園,依然儒士,混俗人間。
〈(是之謂火裏栽蓮)〉,嗣入羅浮,晤軒轅集,曾作詩章,以為贈別。
道出長安,遇師雲房,遊仙一枕,夢醒黃梁。
六十三歲,登進士第,赴任一載,不貪富貴。
相期終南,決意辭官,〈(浮雲富貴)〉重蒙鍾祖,傳授金丹。
還丹大道,其理玄妙,冥心研求,始通其竅。
外功未足,再傳秘術,點石成金,濟人利物。
以膺成真,我叩其因,三千年後,仍復原形。
終為人害,我心不願,誓度眾生,另把功建。
輕舉飛昇,隨地遊行,方方闡教,處處留名。
或遊京洛,洞庭黃鶴,三醉嶽陽,無人知覺。
洞賓到處,多人受度,瓊島諸真,弟子無數。
果證蓬萊,玉旨屢頒,金闕上相,位冠諸仙。
興行妙道,純陽得號,玉清宮中,總握權要。
籲嗟殘零,陷溺已深,孰為引拔,如我存心。
學我志向,度人無量,毋為硜硜,作自了漢。
〈(蓬萊諸散仙,注意!注意!)〉虛度一生,百無一成,優遊玩忽,自誤前程。
聖賢仙佛,由人做出,我亦丈夫,甯甘蠖屈。
〈(頑廉懦主,莫再疑憨。
)〉吾撰此文,望世情殷,願爾大眾,勿負所雲。
」 〈【儒門大道,數語兼賅。
儒與釋道,俱宜以成己成物,度己度人,為宗旨。
若徒作自了漢,縱修而有得,亦不過一鬼仙而已,安能證金身丈六,參贊位育哉!此呂祖果位,所以獨邁於諸仙也。
帝君自述修道還丹工程,現身說法,真足令頑石點頭,其度人度世之心,豈有已哉?點石成金之術,鍾祖以試帝君也,帝君以害三千年後人,不為。
遽爾飛昇。
學仙者,須於心地上用功夫也。
帝君登真之後,無日不在人間,受度之人已指不勝屈,而願猶未已,卓哉!】〉 韓大仙將文讀竟,眾仙擊節稱贊不已。
帝君謙讓了一回,乃對定一子說道:「今夕邀請各仙,均蒙光降者,乃因各仙均到會展覽,所以如此湊巧,此非特吾師之幸,抑爾師弟之幸也。
」〈(不惟帝君定一之幸,實乃世界眾生之幸。
)〉說罷,立命使者,扛來白玉大圓棹十張,左右安設八席,以宴男仙,陳設已畢,列仙重另敘坐,柳真坐在一旁,先將來賓指示定一,乃是南華仙翁,曼倩大仙,四皓老人,九源丈人,陶宏景大仙,葛洪大仙,安期生大仙,郭芍藥大仙,劉仙海蟾,黃仙澄虛,王仙子晉,方仙子春,並常到壇之三豐大仙等,此外尚有多人,盡是蓬萊各洞仙真,不及悉舉其名,以十四人為一席,每席以八仙中一人陪之,共計男仙一百一十二人。
當中陳列二席,以宴女仙,首座乃是女媧聖母,以何、麻二元君陪之,仙童已將殽饌擺齊,帝君親自把盞後,乃命童子執壺勸飲。
定一坐在末席,見席上陳列的器皿,俱是水晶、瑪瑙、珊瑚雕成,極其精潔,內盛時果鮮蔬,皆人世間所未睹,以斑竹箸拈而食之,香生齒頰,甘美莫名,所飲之酒,概是瓊漿、玉液,香氣流溢,都生平未經嘗過者。
定一暗暗稱奇,正在觥籌交錯,談笑歡欣間,忽見對面飛來一朵彩雲,上面站立著一箇老頭陀,〈(滿座道士來一頭陀點綴其間到也有緻)〉肩挑竹籃,冉冉而來,漸漸逼近,不知是何神仙,大家正在詫異,比抵簷前,逕自穿窗而入,到了樓中,將擔放下,向眾仙合掌,〈(閒閒自得)〉原來是阿離尊者,尊者道:「吾衲奉 老母之命,擔來十二箇蟠桃,以十枚贈與諸仙侑酒,餘二枚,請定一帶回壇中,以一枚贈與惟一、元吉夫婦,以一枚賜與壇中諸子,剖分而食之。
」說罷,即由籃中取出,供置席上,定一視其桃,儼如瓜大,顏色鮮紅,香生幾案。
〈(令人口角流涎)〉 〈【帝君,真邋遢師也。
眾仙高會蓬萊,本屬常事,世人未經見過,必以為奇。
】〉 帝君曰:「尊者有勞了,請即入座,命童兒取出甘露一瓶,奉與尊者解渴,並命用竹刀將桃剖開,盛入冰盤,每席一枚,不多不少,真真巧合。
帝君曰:「我等在此聚飲,乃蒙 老母聖惠,賜及蟠桃,真乃莫大幸福。
吾呂之意,欲煩七位師友,各撰歌文一段,不拘體,不限韻,信口成腔,當筵歌出,須要將自己生平寫入詞內,以勸世人,未審各位允否?」眾皆起應曰:「甚好,甚好。
」 〈【得 老母蟠桃,諸仙姑高興暢飲,發為浩歌,是各仙歌詞,皆是 老母蟠桃兌換來的哩。
】〉 帝君曰:「如此弟子先啟請鍾祖首先作歌,以為標榜。
」鍾離大仙即擊雲闆而歌曰:「俺雲房,本大將,〈(祖師諱權為漢將)〉為戰失機兵潰散。
脫虎口,逃危難,纔把世情來看淡。
〈(此祖師自述出世之由)〉入深山,尋侶伴,拜訪名師登道岸。
師黃龍,垂青盼,傳我金丹牢記念。
又傳我,青龍劍,要把邪緣來斬斷。
〈(修真之士不斷邪緣萬難修成)〉俺修得,長生訣,功成九轉丹骨換。
訪有緣,足跡遍,自稱天下都散漢。
入東嶽,茅君待,太乙刀圭傳我煉。
後又逢,四皓面,玉匣祕藏授書卷。
總是俺,心不變,所以頭頭得方便,功圓滿,升天界,金闕選仙邀帝眷,入琳房,登玉殿,正陽帝君名炳煥。
勸世人,脫羈絆,功名富貴休貪戀。
造惡孽,積冤債,地獄受苦將誰怨。
誰似俺,無憂患,蓬萊仙山安享自在。
蓬萊仙山安享自在。
」 〈【天下英雄,誰似祖師,勘破名利機關,而修金丹大道者。
嘻!】〉 鍾離大仙歌畢,眾仙一齊稱善。
帝君曰:「吾師鍾祖,度脫弟子等多人,超凡入聖,功德高深,歌文中未曾一一表出,真乃有善不伐,非弟子等所及也。
」眾仙曰:「誠然誠然。
」大家又飲了數杯,帝君曰:「又請張道友,也歌一闋。
」 果老亦擊雲闆而歌曰:「張果老,張果老,論俺年歲也不小。
在堯時,誕生早,丙子幹支原可考。
顯於嘆,至六朝,六合連姻事非杳。
再歷劫,唐天寶,中條高隱同四皓。
得長生,形不槁,享壽三千人不曉。
有一回,洛陽道,我把蹇驢騎顛倒。
市人見,都笑了,笑我老仙乏儀表。
寓深意,知者少,為勸世人回頭早。
莫貪嗔,莫奸巧,要把善惡看明瞭。
孽障多,嗜慾擾,將來一定生煩惱。
何似俺,修行早,大丹結就歸蓬島。
食仙桃,並仙棗,餐霞飲露腹長飽。
風也清,月也皎,貝闕瓊樓居縹緲。
塵俗事,不來攪,閒足閒非一筆掃。
仙家樂,真箇好,願世人,都學我,張果老。
」 〈【良言警世,情見乎詞。
果老自敘生平事跡,隱勸世人,急速修真,深情無已。
】〉 果老一曲歌競,眾仙稱道:「短歌一篇,該括三千年事蹟,真真奇妙,可以傳世矣。
」帝君曰:「請李道友,也歌上一調。
」 鐵拐大仙打起漁鼓簡闆而歌曰:「鐵拐仙,鐵拐仙,凝陽姓李有名傳。